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我国现有的土地利用变化发现技术模式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业务驱动的土地利用变化发现机制,研究了该机制的技术实现方法,提出了通过捕获土地管理业务信息系统数据库变化来发现土地利用变化的技术,基于Oracle GoldenGate进行了技术实施,开展了试点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及时有效地发现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可驱动日常性野外实地核查和土地利用数据变更。  相似文献   

2.
正1月26日,笔者随驻村工作队到禹州市无梁镇上时村看望慰问贫困户。该村文化广场里有几名妇女正在阳光下锻炼身体,说起村里的变化,大家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以前在电视上看人家在广场上跳舞、健身,俺们只有羡慕的份儿,没想到这愿望很快就在俺村实现了!"该村党支部书记乔万勋感慨道:"俺村原来以脏、乱、差出名,可现在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看这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设施齐全的文  相似文献   

3.
<正>神农架,对于每一个未到过的人来说,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因为它处在神秘的北纬30度线上;因为它号称"华中屋脊",有着莽莽苍苍的大山和茫茫无际的原始森林,有着金丝猴和娃娃鱼等珍稀动物,更有着难以置信的野人的传说……尽管我心里对神农架有着太多的向往,但却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动态变化,本文基于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从类型间的空间转移过程出发,构建了置换变化与代换变化的计算模型,并对其2种变化进行了分析。置换变化是2种类型之间以相同面积发生空间位置的置换过程,且各种类型的数量结构保持不变;代换变化则是所研究类型的数量结构保持不变,而与之转换的其他类型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从而将单一类型的总变化进一步细分为置换变化、代换变化与净变化。以晋江流域1985年与2006年2期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为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1985-2006年间,晋江流域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园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呈现扩张态势,草地与旱地呈现萎缩变化,水域变化不大;这6种地类的交换变化面积相对较少,以置换变化为主。水田与林地则主要表现为空间位置的交换变化,其中,水田呈现出与林地、旱地2种类型之间的置换变化,而林地则主要是园地-林地与林地-草地这2对类型间的代换变化。结果表明,通过置换变化与代换变化的分析,更细化了各种类型之间的动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的汉字很有智慧,老祖宗在造字时一定是下了苦功夫了,你看,和谐二字,人人都有一口饭吃:禾+口=和;人人都能拥有话语权:言+皆=谐。这就是和谐,多妙,多绝!年近岁末,盘点今年个别领域的小变化,滴水见太阳,还真看出些大和谐的况味。变化一:年初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提交了建议国人"每周一素"的提案,提倡素食低  相似文献   

6.
以东阿县作为研究区域,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Excel软件,利用数学模型定量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应用土地利用动态模型、土地利用程度时空演变模型等来研究东阿县土地利用的变化,主要有各类型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结构空间变化分析、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对东阿县未来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重磅打造强档栏目 特别策划,结合国土资源工作重点、群众关注焦点、社会热点策划,坚持策划出观念,以观念表达对事物的独特把握;政策解读,国家最新、最重要的国土资源相关政策的应对,湖南最新、最重要相关政策的详尽解读;  相似文献   

8.
海底水深对于海底地形测量、航道安全、海底矿产资源探测非常重要,需要定期进行海底水深探测,但由于受到海洋环境、天气状况、测量手段等限制,每次测量水深的位置、数据量等存在差异,无法准确确定海底水深变化。为获得测区海底水深变化,提出一种水深值格网化断面提取分析法,该方法先对水深值整体格网化,然后提取任意位置水深剖面,再将多期水深剖面值对比获取水深变化。该方法不受测量位置和数据量的影响,能获得测区内任意位置水深剖面图,能确定水深变化量值。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显示海底水深现状及变化,是一种实用和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85.9亿元 2009年以来,国土资源部逐年加大青海藏区项目资金支持力度,有力促进我省国土资源事业的健康发展。截止目前共安排各类项目资金85.9亿元。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述了土层水准标稳定性向题,以大量事实论述了土层水准标在干扰因素作用下的变化特征。指出了弄清干扰源和埋设特殊类型的标志,是解决水准标稳定性的主要途径。文中还指出了二者与埋设深度和稳定性的关系。最后指出,在某些地区,适当埋设深层套管水准标,可以解决水准标志的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研究、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分析、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区域与全球模型。而我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驱动力机制,二是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一种周期变化的数字密码器,能周期改变预置密码,使用户每次输入的密码发生变化,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冰川和海平面变化资料,探讨地壳形变对冰川消长和海平面升降的响应,并由此得出可以解释相应的地球物理现象的有益结果。这些结果对地壳形变的测量和地震预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用适宜于四川地区的太阳总辐射计算方法,计算了涪江流域近年来的太阳总辐射量。并用彭曼公式求出涪江流域近年来和绵阳42年的水资源变化。提出了近几年涪江流域水资源处于历史低值期、太阳总辐射处于历史高值期;水资源短缺期由历史上的6~7个月增加到近几年的9~10个月等观点。为合理利用涪江流域水资源、科学安排工农业及生活用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重磅打造强档栏目特别策划,结合国土资源工作重点、群众关注焦点、社会热点策划,坚持策划出观念,以观念表达对事物的独特把握;政策解读,国家最新、最重要的国土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关中地区历年流动重力复测资料,给出本区重力变化特征和速率。关中东部重力值逐年减小,关中西部重力值逐年增加。并对其变化成因进行讨论。西安点重力变化速率+19.10~(-8)ms/年,是由地壳沉降引起。  相似文献   

17.
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功能 (区 )按照各自经济区位的要求形成在空间位置与规模上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集合体。在物质形态上体现为各级城市的中心、开敞空间、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等连同城市郊区在相应的交通系统下的分布。1 9世纪初以来 ,经典的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有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霍依特的扇形理论和哈里斯-乌尔曼的多核心理论 ;战后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又有进一步发展 ,如穆勒的大都市结构模式和麦吉的殖民国家城市模式等。因此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拥有比较完善的理论框架。地理信息系统和城市模型研究发轫于 2 0世纪 5 0、 6 0年代的“计量革命”时代 ,但几乎在两条平行线上各自发展了 2 0余年。  相似文献   

18.
利用山东地区2010—2012年6期流动重力测量资料,研究了鲁南网重力场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重力场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即每年的3月与8月,重力场存在反向变化,变化幅值相近;季节性变化与降水有关。  相似文献   

19.
基于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遗产保护区划图、遗产要素统计信息,获取、分析了大运河申遗之前(2009年为主)、申遗成功当年(2014年)、申遗成功一年之后(2015年)三个时点的环境景观及变化信息,为大运河调查、评估、规划、管理、监测提供理论和地理信息支撑.通过本研究探索,对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有效转化应用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并为其他世界文化遗产和不可移动文物监测提供了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3S技术为支撑,在修正水土流失方程(RUSLE)的基础上,针对徐州黄泛平原-丘陵地带的特殊地形地貌、对2000年以来徐州市水土流失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4年徐州市土壤侵蚀等级以微度为主,微度侵蚀面积占总侵蚀面积多年平均达到76.34%;中度侵蚀次之,所占比例在10%~17%间;剧烈侵蚀所占比例最少。轻度及以上土壤侵蚀等级主要发生在中部微山湖下游、京杭大运河一带的丘陵岗地地区、主城区与故黄河北岸的黄泛平原地区,以及丰县、新沂、邳州的局部区域;土壤侵蚀存在一定程度年际变化特征,睢宁、丰县、邳州的部分地区侵蚀面积年际变化较为明显,土壤侵蚀总面积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