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物质如地层颗粒、微生物、注入物等在流固运移、滞留过程中,会造成油气井的堵塞,本文对堵塞区域进行划分,分为地面集输管线堵塞、井筒堵塞、挡砂介质堵塞及地层孔道堵塞4类。阐述造成堵塞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及堵塞特征。梳理现阶段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常用的解堵工艺技术现状,将解堵技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复合4类。同时分析认为复合解堵技术在未来应用于天然气水合物开发中的可能性最大,为今后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开发中解堵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油、水、干层的地球化学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一种判断油、水、干层的地球化学方法,根据储层样品中有机抽提的的含量和组成特征,结合油层物性,地层测试和试油资料编制织识别油、水,干层的图版,提出判别油、水、干层的地质/地球化学指标,确定油层的地球化学参数的下限,并运用此方法对松辽盆地新站油田主要油层分布段的油、水、干层进行判别。根据试油资料验证表明,地球化学判断结果比传统的地质录井及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判断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DL-93堵漏剂是一种以石灰石粉为主体材料复配而成的灰白色纤维状粉末,经室内评价和现场应用,证明了具有酸溶率高、封堵效果好、施工方便等特点,还可通过酸化进行解堵,有减少储层受损之功效。  相似文献   

4.
金属矿床中的有机物质:特征,分类方案与研究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属矿床中的有机质具有重要的成因指示意义。从有机质赋存地层时代、岩性,有机质类型、丰度、来源和成熟度等方面总结了金属矿床中有机质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以干酪根、沥青和固体碳为端员组分的有机质三级分类方案;对目前所广泛采用的分子有机地球化学、有机岩石学、物理学和化学、稳定同位素、热力学平衡计算,以及有机质参与下的模拟实验等六种方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5.
本总结了高级语言与AutoCAD进行数据通讯的四种接口方式,提出了作研制这四种接口的经验和评价。在深入分析AutoCAD图形件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在高级语言下直接生成DWG图形件的方法。由该方法研制的DWG接口软件,在地球化学生产制图中的应用,取得了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应用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判识512铀矿床古沉积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分子有机地球化学方法研究了伊犁盆地512铀矿床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特性,认为伊犁盆地512铀矿床中有机质的先质母体主要为高等生物,个别样品为混合物源输入,同时,结合地质和某些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判断该地区为淡水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7.
根据“元素成矿能量”理论和方法进行勘查找矿,是国外地球化学找矿领域研究的一种新理论和一种新方法。通过在新疆可可托海矿床进行该方法的试验研究,验证了该方法和已有的“原生晕”、“次生晕”等方法的一致性和对应性,并对该方法试验研究区的已知矿进行了成功、准确的异常圈闭验证,为进行多矿种、大区域的“元素成矿能量”法找矿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8.
蒋建强 《物探与化探》2004,28(4):330-332
在桐柏-信阳一带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中,获得40多种元素的地球化学成果资料,较全面深入地总结了区内这些元素的分布特征和规律,对环境地球化学与人体健康及农业生产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含砷难浸金矿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郑存江 《陕西地质》2003,21(1):88-98
文中介绍了焙烧预氧化、加压预氧化和细菌预氧化含砷金矿预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工业应用实践。总结了含砷难浸金矿的化学预处理技术、电化学预处理技术和微波预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了这些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广西玻璃陨石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中子活化方法测定了广西博白、田阳、百色玻璃陨石的微量元素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广西玻璃陨石的化学组成与东南亚-澳大利亚散落区玻璃陨石相似,判断为同一事件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大别山北麓山店地区发现的斑岩型铜钼矿床均为隐伏矿床,在地质勘探过程中采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查明地球化学晕指示元素为金、银、铜、铜、锌、钨、锡、钼、砷、锑、铋,结合地球化学异常选定勘查靶区;综合研究元素组合的前缘晕、近矿晕和尾晕及各元素的叠合情况,判断是否为矿致异常及矿体赋存部位。实践证明,运用地球化学方法预测隐伏铜钼矿床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找矿方法,采用地球化学资料和地质资料相结合,可有效地判断地质体的含矿性,确定有利的成矿部位。  相似文献   

12.
四川筠连地区乐平组煤层为低孔、低渗的高阶煤储层。部分煤层气井在生产过程中产气量出现快速下降,严重制约了煤层气井的开发效益。结合排采、水化学、检泵等生产动态信息系统分析煤层气井产气量下降的原因,认为煤层结垢与煤粉堵塞裂缝通道是产气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针对堵塞问题,对筠连地区煤层气区块开展了酸洗、水力震荡、等离子脉冲、注水等解堵工艺措施试验。现场排采动态表明,酸洗与等离子脉冲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酸洗主要针对结垢的井,通过将酸液注入井筒,与井筒和近井筒地带无机垢充分反应,以达到解除井筒和近井筒地带通道堵塞的目的,酸洗措施成功率高,投入产出比1∶1.8,是区域内首选低成本有效性措施;等离子脉冲解堵主要针对煤粉和结垢井,通过物理震荡的方式粉碎堵塞物,然后通过洗井将堵塞物携带出井筒,从而实现解堵,实施后增产效果较佳,煤层气产量增产达130%,但因实施数量有限,区域适应性还有待评价;水力震荡、注水等解堵措施主要是针对煤粉堵塞井,通过水力冲击以及水力循环的方式带出煤粉以达到解堵的效果,但该措施本身也会造成储层激动,容易产生副作用,措施整体有效率不到30%,增产效果不明显。上述4种解堵措施均有其适应条件,需要根据堵塞原因,采取与之适应的措施才能获得最佳的解堵效果。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同类煤层气井解堵、增产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隐伏矿定位预测的矿田(床)构造地球化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韩润生 《地质通报》2005,24(10):978-984
选择有效的找矿方法实现隐伏矿定位预测是国际地学界的一大难题。通过10多年在云南会泽铅锌矿、昭通毛坪铅锌矿、易门铜矿与陕西铜厂铜金多金属矿等矿山的研究与实践,总结提出了隐伏矿定位预测的构造地球化学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综合了矿田(床)构造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的主要特点,认为矿床(田)构造地球化学方法是受构造控制的金属矿床隐伏矿定位预测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金属矿集区地球化学环境累积效应的理论与工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元艺  曾辉  徐友宁  路璐 《地质通报》2014,33(8):1106-1113
在参阅国内外有关环境累积效应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和提出了金属矿集区地球化学环境累积效应的概念、影响因素、类型和工作方法。将矿集区地球化学环境累积效应划分为时间拥挤、空间拥挤等8种类型,识别土壤环境重金属累积效应背景值的方法有对比法和地球化学基线法,累积效应的研究内容包括累积因子、累积速率等8个方面。研究成果对于开展矿山地质化学环境累积效应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暂堵型钻井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钻井工程中出现的护壁堵漏与保护地层渗透性的矛盾,提出了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胍尔胶、魔芋等聚合物,并结合现代生物技术中聚合物的断链降解原理,开发出适合于石油、天然气、地下水等钻井领域的自动降解无伤害钻井液--暂堵型钻井液,与传统的暂堵剂不同,它在钻进完成后不需要采用解堵工艺,如压力解堵、酸化解堵、油溶解堵、破胶等,从根本上改进了解堵工艺;分析了暂堵型钻井液的基本原理和两种典型聚合物的酶降解原理,并介绍了室内的粘度实验、渗透性恢复测试实验和在甘肃张掖和广西柳州的现场试验;理论和实践均证明,暂堵型钻井液能自动降解,对产层无伤害,在进行有效护壁堵漏的同时,还能在可控制的时间内显著地恢复地层的渗透性,因此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生态地球化学在调查的基础上,以元素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循环为主线开展生态地球化学评价,通过输入输出通量调查和重访监测掌握元素循环的发展规律,从而对元素、化合物和其他地球化学参数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预警,并提出开发或修复建议。近十年,该学科在实践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框架和技术方法的不断拓展,不仅产生了大量技术标准、论文和专著等书面成果,还在污染控制、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特色农产品开发、土壤碳汇和抑制气候变化等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在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需求的推动下在土壤碳库与全球变化、土壤重金属高背景产生机制、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土壤有益元素开发和土壤污染修复等方面不断产生分支研究方向。主要回顾和总结2011年以来,我国生态地球化学学科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简要评述了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方法在发现这些矿床中的作用与应用效果。地质评从突出含矿层位、酸性火山岩相、热水沉积岩和热液蚀变等找矿标志的调查和圈定:在试验应用的多种地球物理方法中以瞬变电磁法效果最好;1:50000分散流普查、重点异常的1:20000次生晕详查以及钻孔原生晕隐伏矿预测,构成了地球化学勘查的方法系列。基于上述3种方法的有效配置,总结提出了可可塔勒矿带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型铅锌多金属矿床找矿评价的3个层次和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多年工作实践,总结了应用土壤地球化学资料解决基础地质问题的实例,其中包括判断下覆岩性、圈定构造、地层对比划分等问题,阐述了在解决地质问题中的地球化学原理和应用条件,介绍了如何利用残积晕在浅覆盖区、干旱草原区、热带雨林区扩大地质填图的基岩出露面积,识别推断下覆地层岩性;通过残积晕和上置晕推断隐伏构造;通过地球化学建造晕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认为在矿产地质调查中充分利用地质调查区的化探资料,是可以提高地质填图质量的,并有助于解决常规地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地质与化探的结合也可以提高化探异常的地质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19.
固原硝口—上店子盐矿区在2015年1月先后竣工8对井组,由于盐化工设备进行调试和供电原因,采卤工作时常间断,至7月份所有井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井堵问题。在分析区内地质情况的基础上,对矿区内井组的布置、结构、对接方式及生产运行情况进行了研究,制定了解堵方案及施工步骤。通过解堵施工过程的实践,基本掌握了矿区井堵产生的原因,认为突然断电后未及时关闭注水阀门,直井套管内的淡水和斜井套管内的饱和卤水产生压力差,将通道里大量的不溶物压至直井套管下部,是导致井堵形成的直接原因,大量不溶物存在和采卤工艺不合理是导致井堵形成的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0.
物化探发展新方向——环境污染的监测,评价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挥设备,技术优势,投入环境科学的研究中,是勘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发展的方向之一,本文在综合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总结近十年的实践,对勘查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在环境监测,评介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