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桦树为铁铜矿床地质、同位素地球化学、包裹体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该矿床形成于震旦纪裂陷海盆环境,矿床成因属典型的热水沉积成矿。  相似文献   

2.
法国学者江博明及地科院地质所沈其韩我局董一杰等在泰山近年工作后,于1988年在国外期刊“前寒武研究”上发表了以上论文。这篇论文中心意思,是以泰山为例,推论我国太古地壳发展过程,同时发表了泰山杂岩中各个岩体的时代数据。这里只简要地介绍太古地壳成长的设想及各岩体(包括事件)同位素测定数据。原文在简述了泰山地质岩石学地球化学地质年代学之后,谈到了“泰山杂岩成因及演化”,附了一张地壳演化图解。现在将这个图解摘介如下,有关稀土年代学图表、锶同位素、  相似文献   

3.
治岭头金银矿床是产于浙西南元古界变质地体内的含金韧性剪切带型大型矿床。翔实的宏观地质调查,相关地质体的角闪石、锆石和矿石矿物、矿石石英包裹体液体的40Ar39Ar法、U-Pb法、Rb-Sr等时线法等同位素测年,取得可靠的成矿年代学资料。地质体的相互穿切、包容关系和同位素年龄资料表明,成矿是长期累进式演化、积累的结果,而形成工业矿体的主矿化阶段为燕山早期。  相似文献   

4.
本文归纳介绍了现代地质年代学中可直接用于地下水研究的多种同位素方法:~(14)C、~3H、~2H、~(18)O、~(85)Kr、~(39)Ar等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甘肃北山南带拾金坡岩体地质、岩石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及同位素年代学等方面作了较系统的研究,认定该岩体属加里东晚期以陆壳改造为主的多成因复式岩体。对副矿物磁铁矿含金性的研究,推断岩体成岩时原始含金丰度较高。海西早期岩体发生了较强烈的钾交代作用,“酸碱分离”形成了含金石英脉型矿化。  相似文献   

6.
锡石是最主要的锡矿矿石矿物,常见于部分花岗岩中,其晶格中常富含的U可作为定年矿物。近年来随着U-Pb/Pb-Pb同位素年代学的发展,锡石应用于U-Pb同位素定年日趋广泛。本文介绍了锡石用于U-Pb同位素定年的前提条件及理论基础,阐述了锡石的利用历史及其研究现状,并对测试方法的进展做了较系统的叙述,提出锡石年代学在矿床学及岩石学研究中具备更宽广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对豫西小秦岭太华群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华群具明显的两分性特征,下亚群属下部基底岩系,原岩为拉斑玄武岩及TTG岩系;上亚群属上部基底岩系,具孔达岩系特征的一套沉积变质岩。根据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构造地层学、同位素年代学,提出了小秦岭地区的太华群上下亚群是不同地质时期、不同构造环境下的产物,下亚群时代为晚太古代,上亚群时代为古元古代,故太华群应予以解体.或给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柴胡栏子金矿区断裂构造发育,岩浆岩类型复杂.本文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通过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得到了矿区岩浆岩的形成时代,并对海西期的岩浆活动进行了讨论.闪长玢岩样品中存在(2447±13)Ma(MSWD=0.0108)的继承性岩浆锆石和(296.6±3.5)Ma(MSWD=0.5...  相似文献   

9.
引言 在过去的十年中,在关于成矿作用过程的物理-化学本质、成矿物质来源、矿床形成的地球动力学环境、矿床成因模型的认识诸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无论是单个矿床的形成过程还是矿床类别的形成过程都已被揭示出来。 近十年中获得的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及矿物、岩石、矿石地质年代学资料都证实,内生成矿作用过程中存在大量时间间断。“内生矿化的”岩浆作用、变质作用、裂隙形  相似文献   

10.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Hf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岩浆源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是中国最大镍资源基地,形成于新元古界超镁铁质小岩体中,围岩是古元古界白家嘴子组一套角闪岩相变质岩,矿床的成矿关键因素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详细的地质填图发现岩体与围岩为侵入接触,呈岩席状产出,西南部为岩体顶部,东北部为岩体底部。通过SHRIMP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研究,获得矿床中锆石年龄平均为(840±10)Ma,与前人获得的年龄(831.8±0.6)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代表成岩年龄的锆石εHf(t)值主要集中在-8.52~-4.85;Hf模式年龄大于锆石U-Pb年龄,表明其岩浆源区受到过地壳物质的混染或来自于富集地幔。Hf-Sr-Nd-Pb-Os同位素研究发现,形成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岩浆源区属于Ⅰ型富集地幔(EMⅠ),成岩成矿地质背景与陆内裂谷有关,这种特殊的构造环境与地幔源区可能对形成金川超大型铜镍硫化物矿床发挥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以出露于黑龙江东部地区前人原定为新元古代的黄松群底部杨木组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二云母石英片岩和晚期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分别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旨在准确限定杨木组的沉积时限并揭示其物源组成。结果表明:采自黑龙江东宁地区黄松群杨木组标准剖面的二云母石英片岩中锆石多为岩浆成因,同位素年龄集中在古生代—早中生代,并且呈现出248、263、270、290、318、326、约360、426 Ma等多个显著的年龄峰值,而侵入到其中的晚期片麻状二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为(221±3)Ma;黄松群杨木组沉积于早—中三叠世(221~248 Ma),并非前人所厘定的新元古代。基于杨木组碎屑锆石年龄频数和区域地质年代学资料的对比分析,杨木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周边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地质体以及次要的早古生代地质体。此外,新元古代岩浆锆石的出现证明研究区可能存在新元古代岩浆事件,而中—古元古代碎屑锆石的存在同时暗示早中生代期间该区地表或地表浅部应存在更为古老的前寒武纪残片。  相似文献   

12.
青岛崂山花岗岩具有成分和结构演化的特点。本文依据同源岩浆演化理论,应用岩石谱系单位划分方法,将组成该复式岩基的36个侵入体划分为10个单元,分别归并为浮山、石门山和崂项三个超单元,同属崂山超单元组合。通过对其地质学、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等特征的研究,认为它们具有相同的起源,是在同一构造事件影响下,下地壳变质火成岩有间断地发生了三次熔融事件的产物。早期为I型花岗岩,晚期演化为A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对于胶东西北部地区的太古代胶东群变质杂岩,前人测得其K-Ar同位素地质年龄值仅有1664Ma;玲珑花岗杂岩体的同位素地质年龄值变化在46—476Ma之间。笔者认为上述同位素地质年龄值与它们所代表的地质体的地质特征不相一致。经笔者研究认为:胶东群和玲珑花岗杂岩均遭受了较强烈的硅、碱质交代作用。这种交代作用是发生在埋深、高温条件  相似文献   

14.
系统介绍了江苏省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库的建库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并针对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库、工作指南和同位素地质测年工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北京离子探针中心是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科学院以共建共享方式建立的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主要从事地质年代学和宇宙年代学的研究,其核心仪器是全世界第九台、中国引进的第一台高灵敏度高分辨率SHRIMPⅡ二次离子探针质谱仪。  相似文献   

16.
稳定同位素在地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以氢氧和硫同位素为例就其中应用最广的地质流体示踪做一些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胶东地区与金矿有关的中生代侵入岩构造地质学、岩石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等地质信息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玲珑-昆嵛山花岗岩属于I型和S型花岗岩,郭家岭花岗岩总体上归属于I型花岗岩类;两者具有不同的源岩,形成的环境为洋壳俯冲引起的火山岛弧环境、大陆碰撞环境和弧后拉张性质的大陆边缘环境;玲珑-昆嵛山花岗岩形成于侏罗纪;郭家岭花岗岩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从岩石构造组合的概念,玲珑-昆嵛山花岗岩应划为玲珑-昆嵛山造山早期片麻状花岗岩组合;郭家岭花岗岩应为郭家岭造山中期弱片麻状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组合。  相似文献   

18.
为厘定塔里木南缘铁克里克东段花岗闪长岩形成时代并探讨岩石成因,开展了地球化学、锆石 UGPb年代学及 Hf同位素研究.LAGICPGMS锆石 UGPb年代学的结果显示其形成于晚奥陶世(444Ma).地球化学数据表明其具有类似于 C型埃达克岩的高Sr及Sr/Y 和(La/Yb)N,低 Y 和 Yb地球化学特征,176Hf/177Hf和εHf(t)分别介于0.282397~0.282497和-3.7~+0.1之间,富含暗色微粒包体以及高 Mg# ,指示其具有一定的幔源岩浆印记,可能是玄武质下地壳部分熔融过程中加入一定程度幔源物质,在角闪岩-榴辉岩相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具壳-幔混源特征的富钠、钾 C型埃达克岩.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铁克里克岩体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东南极格罗夫山被认为是普里兹造山带向南极内陆的延伸部分,其构造属性为普里兹造山带构造性质提供重要制约。格罗夫山大面积被冰雪所覆盖,零星的基岩露头无法全面反映格罗夫山的地质特征。分布于格罗夫山冰原岛峰附近的冰碛岩可能携带着冰盖之下(冰下高地)更大、更深范围的地质信息,对揭示整个格罗夫山的物质组成和构造演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对格罗夫山碎石带中冰碛岩种类和分布特征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评述了近10年来格罗夫山冰碛岩的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和锆石Hf同位素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得出格罗夫山冰下高地比基岩具有更加复杂的岩石组成,且只经历了泛非期单相变质旋回。高压麻粒岩在格罗夫山冰碛岩中的广泛分布表明格罗夫山冰下高地或者高地的一部分普遍经历了泛非期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与查尔斯王子山—普里兹湾地区其他地体进行对比,格罗夫山冰下高地略早的变质作用时间和较高的变质作用程度表明普里兹造山带的缝合线位置可能位于格罗夫山冰下高地以南。  相似文献   

20.
熊耳裂陷槽是华北克拉通开展中—新元古界地质研究的焦点.利用LA-ICP-MS方法,对河南新安黛眉山地区中元古界汝阳群云梦山组进行碎屑岩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得到80颗锆石的谐和—近谐和年龄.结果表明:云梦山组锆石年龄分布于1 700~2 724 Ma,最年轻的碎屑岩锆石年龄为(1 700±55)Ma,主峰值年龄为2 083 Ma,次峰值年龄为1 771、2 512 Ma;云梦山组的时代下限约为1 700 Ma;物源主要来自中元古代早期或古元古代的岩石,其中来自2.40~1.95 Ga的物源较多;云梦山组样品的碎屑岩锆石年龄峰值与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地质事件具有较好的响应关系,分别对应华北克拉通盆地古元古代晚期、中元古代早期的重要地质事件.该结果为研究区的地层对比和年代地层格架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