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介绍了某泵闸基坑灌注桩围护位移及钢管支撑受力过程,对造成支护失稳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基坑设计及施工工艺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支护失稳后抢险、围护补强、防渗加固及支撑体系补强等措施,同时对加固补强处置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及建议,为类似基坑顺利施工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
青藏铁路碎石护坡-热管复合措施的补强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青藏铁路高温冻土区的普通路基和保温材料路基均处于热不稳定状态, 需要对它们增设碎石护坡-热管复合措施来强化处理, 新增设的补强措施对路基下部冻土的保护效果如何是人们极为关心的问题. 因此, 对北麓河高温高含冰量路段增设了碎石护坡及热管的复合补强措施后路基下部土体的热状态进行观测.结果显示:普通路基在增设补强措施后, 人为冻土上限进一步抬升, 阴阳坡下均出现显著的降温趋势, 且路基下温度场逐渐趋于对称, 降温范围逐渐向路基中心及深部发展, 路堤中心深部地温仍处于增温状态, 但增温趋势明显缓减; 保温材料路基在增设补强措施后, 人为冻土上限也进一步的抬升至保温板附近, 融化夹层在2个冻融周期后消失, 路堤中心温度在2个冻融周期后出现了降温趋势. 这些效果说明, 补强措施在调控路基内部及下部多年冻土温度时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含融化夹层路基的热状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青藏铁路K1496+750监测断面含融化夹层路基长达10 a的地温监测数据,分析了在气候转暖及工程活动下天然场地及路基左右路肩下多年冻土热状态年变化过程、融化夹层的年变化过程及其对多年冻土热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监测断面天然场地、左右路肩下多年冻土上限逐年下降,热稳定性逐年降低;观测期内,左路肩下发育有融化夹层,融化夹层厚度在波动中呈增厚趋势,且其增厚主要是由多年冻土人为上限下降所致,而天然场地及右路肩下未发育融化夹层;多年冻土上限附近土体热积累显著,进而导致多年冻土上限逐年下降及其附近土体温度逐年升高,弱化了多年冻土的热稳定性;后期增加的块石护坡和热管两种具有“主动冷却”效能的工程补强措施很好的改善了路基的热稳定性,右路肩经工程补强措施后,多年冻土人为上限得到显著抬升,热稳定性得到显著改善,而左路肩由于融化夹层的存在,工程补强措施仅仅维持了当前多年冻土热状态,融化夹层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工程补强措施所产生的冷却效能。  相似文献   

4.
水工混凝土施工中,产生各种质量问题,针对经常发生的质量缺陷进行成因分析,提出针对蜂窝麻面、气孔和孔洞及裂缝、洞融破坏、地基变形等提出各种补强和修补措施,提高工程质量和延长水工砼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天津某小区沉管灌注工程桩经检测发现部分桩存在缺陷和承载力不足问题,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技术对缺陷桩进行修补,对承载力不足桩进行补强,处理后经检测合格达到设计要求。介绍了处理方案及施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提高深基坑喷锚网支护效果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设计和施工经验及有关资料,讨论了应用超前锚管、边坡补强、加强劲梁等措施来保证喷锚网支护的开挖深度和提高支护效果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城建工程的环境效应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双成  陆浩 《浙江地质》2000,16(1):70-75
本论述了城建工程的环境负效应,包括地面沉降与塌陷,桩基施工引起的环境问题、深基坑工程事故工程降水对环境的影响以及隧道施工造成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应的对策措施,以减小城建工程对环境所产生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8.
张丽  汪军舰 《岩土工程技术》2010,24(5):253-256,266
CRD工法暗挖大断面,马头门部位变形往往最大,需对结构体系进行补强,常见作法规纳有三:分别为施作二衬法、复合初支法、贴口环梁补强法。分析了以上三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提出了框架式复合初支的概念。基于地铁某车站,对采用框架式复合初支的暗挖结构进行了荷载一结构模型及地层模型有限元分析,从强度、变形及风险预测等方面论证了此种加强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张军玲  姜守君  张家峰 《地下水》2004,26(3):202-203
对甘肃东部引水灌溉工程引起的地面塌陷、滑坡、土壤盐渍化等负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定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徐麟祥大师事迹   徐麟祥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四十五年,共参与、负责及主持了丹江口、葛洲坝、隔河岩、高坝洲、三峡、皂市、水布垭等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工作,在工程结构、地基与基础处理、岩石力学与工程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962年开始进行丹江口大坝的补强加固设计,在大量试验研究基础上,他采用“压风检查、定量注水,以浆赶水、适量放浆“等一系列水泥灌浆措施,对丹江口大坝混凝土的架空、不密实的质量事故进行补强,用控制爆破抽槽、回填混凝土对大坝的基础贯穿裂缝进行补强加固,恢复了大坝的整体性,使大坝达到了设计标准的要求.这些措施已被许多工程所广泛采用.1970年开始对葛洲坝坝基粘土质粉砂岩及层间剪切带的试验研究.在所负责二、三江的基础处理设计中,他创新性地提出了限制利用抗力岩体的计算分析;在总结国内外经验基础上,采用封闭抽排、防渗板、混凝土齿墙、抗力桩等综合措施,解决了在“红层“(粘土质粉砂岩)上修建大型泄水闸的基础处理问题.封闭抽排及防渗板措施已被国内许多工程所采用.1984年开始主持并负责隔河岩大坝设计.……  相似文献   

11.
拦挡坝受损是泥石流治理工程常见的问题,因地制宜提出加固措施可保障工程自身安全,且使已有防治体系继续发挥防灾减灾效能。在查明拦挡坝破坏模式及受损原因的基础上,根据受损部位、破坏程度和损坏原因的不同,采取相宜的加固措施,尤其对坝体存在多种破坏类型的情况则采取多种措施的综合加固方案。本文以燕儿沟泥石流为例,在掌握灾害发育特征的基础上,查明流域内拦挡坝破坏类型,并分析受损原因,研究提出安全合理、行之有效的加固措施,为此类加固工程提供借鉴思路,为往后防治工程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工程实践中有些隧道不可避免的需要穿越滑坡变形区,在后期地质演变作用及施工扰动荷载作用下原来没有明显变形的斜坡会出现较大变形,甚至发展成滑坡,对既有隧道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病害。国内外多数学者针对隧道开挖引起的滑坡体变形影响研究较多,针对滑坡体作用下既有隧道结构的受力变形及加固措施效果研究较少。为研究山体滑坡区域既有隧道锚索加固措施下的系统力学机制,首先建立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不同数量锚索加固后滑坡体与隧道结构的相互作用规律,并与无锚索加固措施工况进行对比,发现增加锚索加固后滑坡体沉降、隧道弯矩、滑坡体与隧道表面接触力明显减小,而不同数量加固锚索工况下上述观测值变化不大。此外,建立了相应工况的数值模型,与物理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到较好一致性。研究成果可为山体滑坡区域隧道锚索加固方法改进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郑刚  刘庆晨  邓旭 《岩土力学》2013,34(5):1459-1468
以紧邻已运营天津地铁1号线既有隧道箱体上方的西青道下沉隧道基坑工程为背景,结合现场实测数据,采用ABAQUS软件对基坑的实际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在此基础上分析既有隧道箱体两侧的土体加固、浇筑底板与抗浮桩形成“保护箍”以及堆载回压等措施对既有箱体轨道的影响及其有效性,指出有针对性地综合采用上述保护措施,能够及时有效地控制既有箱体轨道上抬,保证地铁的安全运营,并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加固参数对既有箱体轨道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提高各加固参数能减小箱体轨道上抬及变形缝处的箱体间差异变形,但其加固效果却随着参数的增加而减弱,存在着一个合理的参数范围,为施工设计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林青 《探矿工程》2009,36(8):54-56,59
江南小学部田径场跑道需采取必要的加固处理措施控制沉降。根据现场情况结合经济因素综合分析,对回填层采用注浆加固,改善岩土的力学性能,恢复其整体性,使被加固对象形成整体化的固结体。通过现场实验和历时1年的沉降监测,最大沉降量为1.5cm,沉降时间曲线显示沉降趋于稳定,证明加固效果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5.
并设小净距隧道爆破振动响应分析及控爆措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勇  何川 《岩土力学》2009,30(9):2815-2822
通过大量二维、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围岩、净距、埋深等条件对小净距隧道爆破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了先行隧道不同支护体系、不同中岩墙加固措施及后行隧道不同施工方案等情况下,小净距隧道中后行隧道爆破开挖对先行隧道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中岩墙加固宜采用注浆加固、先行隧道初期支护宜及时跟进并封闭、掏槽眼宜远离中岩墙以及开挖进尺不宜大于净距的1/3等小净距隧道爆破施工的控爆措施,以供小净距隧道爆破开挖设计、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16.
预应力锚索地梁在矿山已变形边坡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土锚固是边坡岩土体加固的主要措施。以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镜铁山矿黑沟矿区已变形边坡加固工程为例,利用Slide软件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支护结构设计计算,对已变形边坡采取预应力地梁锚固+坡顶防渗排水+主、被动网防护+随机锚固的综合治理工程措施,阐明了高边坡预应力锚索地梁的一般程序与方法。实践表明,采用以预应力锚索地梁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对已变形高边坡的变形控制和支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海州露天矿是我国大型露天煤矿之一,目前已闭坑,准备建成国家矿山公园,但矿坑北帮受断层及弱层影响,滑坡、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十分严重,为保证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的顺利进行,对矿坑北帮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非常必要。本文利用FLAC-2D软件对E12、E16、E18、E20等四个剖面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用强度折减法计算出了各剖面的安全系数。对安全系数较低的区域提出了相应的加固措施,并对加固措施的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加固措施是安全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任磊  朱颖  崔天麟 《地球科学》2021,46(6):2278-2286
郑州地铁某盾构区间超近距离侧穿铁路桥梁桩基,受地面空间及隧道与桥桩间净距限制,无法采用隔离桩等常规保护措施.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出“盾构通过范围内土体注浆加固”、“桥梁承台加固”以及“注浆+承台加固”三种措施,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盾构侧穿施工期间,不同保护方案下桥桩的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盾构通过范围内土体注浆加固+承台加固”措施,可使桥面最大沉降值减少约45%,且可减少桥面横桥向不均匀沉降及桥桩水平位移,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盾构隧道施工对铁路桥梁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保护工程以抢险加固为目的,是在首次抢险的基础上,继续对遗址本体破坏极大的地质病害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进行消除或加以控制,采用锚索锚固危岩体,根据病害特征,采取灌浆加固(包括化学灌浆)与锚杆支护相结合,可逆的修复保护与最小干扰的加固保护相结合,稳固周边与补强本体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