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ICPES法测定地质样品中钒的不确定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建练  赵平  吴靖  杨刚 《贵州地质》2007,24(4):325-328
作者通过电感藕合等离子体全谱直读发射光谱仪测定地质样品中钒的不确定度评定的实践,分析了该方法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并计算各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及测定结果的置信区间。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下水中苯并(a)芘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下水中苯并(a)芘含量的全过程分析,确定了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来源。采用不确定度连续传递模型,对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标准曲线进行拟合,确定了地下水中苯并(a)芘含量标准不确定度由样品取样量、样品定容体积及测定体积、样品重复性测定、标准溶液浓度和标准曲线拟合误差6部分不确定度合成。通过对2个不同含量样品测定结果不确定度评定,证明苯并(a)芘含量越低,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越大;且样品重复性测定和标准曲线拟合误差是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岩石中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分析了该方法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对不确定度加以合成、扩展,以赋予不确定度的方式给出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岩溶区流域水体中溶解性无机碳(DIC)分析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采用不确定度连续传递模式,对两个岩溶地下水样的DIC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其主要做法是:先采用双误差回归方式对校准曲线进行拟合,对评定过程中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量化,然后合成得到DIC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模型。通过实验结果计算表明:(1)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溶液引入的不确定度、曲线拟合产生的不确定度和测定过程产生的不确定度。(2)样品的DIC含量越低,其相对不确定度越大,且校准曲线在拟合过程中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对其测定结果的总不确定度具有较大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5.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味精中痕量铅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味精中痕量铅为例,对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对测定过程的主要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合理评定,包括称量不确定度、体积不确定度、曲线拟合不确定度及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评估了铅含量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对于铅含量为0.025×10-6的味精样品,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02×10-6。  相似文献   

6.
廖丽荣  杜白  刘玉 《云南地质》2014,33(3):413-416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饮用天然矿泉水中的锂和锶进行测定,分析了测定过程中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按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各个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评定,给出了此法测定过程中的扩展不确定度,使得测定结果的表达更加客观和真实.  相似文献   

7.
张建梅  王洪波  李风 《岩矿测试》2008,27(3):215-218
对以P256强碱性阴离子树脂分离富集,5-Br-PADAP分光光度法测定铀矿石中微量铀含量的测定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分析了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提供了引入不确定度的各参数和计算方法,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计算,最终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8.
采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指南》,以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稀土元素铈为例,对测定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分析了不确定度的重要来源,包括溶液制备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样品称量引入的不确定度、标准物质外标法测量不确定度及仪器重复测定的不确定度。提供了引入不确定度各参数的采集和计算方法,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计算,最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通过乘以95%概率下的扩展因子2,获得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9.
对743型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偶氮胂Ⅲ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钍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根据其测定方法和测定程序,通过对各不确定度的来源分析,计算了相对不确定度分量、合成相对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详细介绍了不确定度的评定过程,分析结果显示出整个测定过程中易带来误差的步骤,为分析人员获得更为准确的结果提供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田建平  柳昆华  陈兵 《云南地质》2012,(1):96-100,83
依据标准曲线建立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对影响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详细分析,认为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受碲标准母液、标准工作溶液、称样质量、曲线拟合影响、重复性测量等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组成。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硫氰酸盐光度法测定岩石中三氧化钨不确定度的评定,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对产生不确定度分量做了较为细致的阐述,求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给出相应的表示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原子荧光对金矿焙烧工艺生产中汞处理液的测定,找出了影响其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建立了数学模型,计算出各不确定度的分量,求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3.
MUA型微量铀分析仪测定水中微量铀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湘云  冯晶 《铀矿地质》2009,25(3):179-183
对MUA型微量铀分析仪测定水中微量铀的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分析,计算了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详细介绍了水中微量铀不确定度的评定过程。同时,评定结果显示出仪器操作过程中易带来误差的步骤,为分析人员获得更为准确的结果提供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段英楠  王佳丽  刘忠胜 《吉林地质》2011,30(4):83-85,88
对分光光度法测定钼矿石中钼质量分数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建立了数学模型,评定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曲线拟合,以及重复实验产生的不确定度。当矿石中钼质量分数为0.054%时,评定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03 0%(k=2)。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金属铟中锡的 ICP-AES 测定方法过程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得到了对测定结果正确度影响的不确定度来源,评定了各个不确定度度分量、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并通过对标准方法的重复性、再现性等概念的讨论,说明了不确定度值在产品等级判定上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钛铁矿中二氧化硅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玉曼 《岩矿测试》2008,27(2):123-126
对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钛铁矿中SiO2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建立了数学模型,认为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物质、样品制备、曲线拟合,以及重复实验产生的不确定度。当SiO2平均含量为0.67%时,评定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5%(k=2)。  相似文献   

17.
陈桂淋  冯贯叶  孔蕾  钱峰 《岩矿测试》2009,28(2):161-164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无铅焊锡中银的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中各个参数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评定,包括称样质量、配制标准工作溶液、工作曲线拟合、试液定容体积及测量重复性等引入的不确定度。计算检测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2%,扩展不确定度为0.04%。  相似文献   

18.
根据核工业行业标准"硫酸亚铁还原/钒酸铵氧化滴定法测铀"(EJ267.2-84)进行不确定度评定。通过不确定度来源识别,不确定度分量的量化,并以标定好的钒酸铵溶液滴定铀质量分数,得出方法本身带来数据的不确定度。对整个过程的不确定度来源和大小进行分析研究,应用统计学基础对数据进行科学处理。报告出了不同铀质量分数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