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1994年暴雨诊断预报试验的基础上,对诊断方法作适当的补充修改后继续进行试验,在1995年汛期暴雨过程及小区域落点预报方面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1995年主汛期(7-8月)暴雨探讨张冬峰王文春冯致惠(山西省气象台030006)摘要选取1995年7~8月间典型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天气学方法的探讨研究。通过分型讨论得出各型暴雨特征。1引言1995年主讯期(7-8月)山西多暴雨发生。与历年同期相比,...  相似文献   

3.
1995年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回顾缪旭明(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北京·100081)1995年汛期,我国部分地区旱涝现象明显。初夏长江以南地区连降暴雨,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洪涝灾害;酉北地区东部遭受冬、春、夏连旱;盛夏,辽宁、吉林等省部分地区暴雨成灾。在我国登陆...  相似文献   

4.
1995年(1994年12月~1995年11月)陕西气温高,出现暖冬、酷暑。降水少、日照多。出现严重干旱:大部地区冬、春、夏连旱,秋季大旱,部分地区四季连旱。陕北初霜冻早,影响晚秋作物成熟.1995年陕西粮食大幅度减产,水源、电力严重不足,畜牧业遭受严重灾害,干旱影响到陕西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1995年汛期吉林省第一场区域性暴雨天气分析倪惠1概况1995年6月29—30日,受大陆阻高南部切变的影响,吉林省的中南部6个县(市)和辽宁省4县(市)降了暴雨,从08-08时的雨量分布图看,此次降水分布梯度大,白城、松原、长春、吉林地区北部基本无降...  相似文献   

6.
在天气学分型的基础上,利用1990-1995年日本数值预报产品与实时资料相结合,研制出黄河三角洲汛期大-暴雨预报系统。经1996年汛期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陕西暴雨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1977年7月延河暴雨、1981年8月陕南暴雨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暴雨预报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陕西暴雨一般可分为:①前汛期暴雨(一般指6月至7月上旬);②盛夏期暴雨(一般指7月中下旬至8月);③初秋暴雨。雨季有时各年之间差异很大,所以这种分类法很不严格。但为了比较暴雨的季节特点,还是这样分类了。如1981年陕西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个新的中尺度模式业务数值预报系统,即区域增强模式数值预报系统,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并能在广州区域气象中心现有条件下进行实时业务预报。大量准业务预报试验表明,该系统对影响华南的种类主要大气过程、尤其是台风和前汛期暴雨等过程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对1993、1994、1995年所有影响华南的台风过程的预报检验其降水邓产分明显高于国家气象中心降水预报模式等大尺度模式的预报,同时,台风路径的预报误差  相似文献   

9.
利用1980 ̄1995年武汉市梅雨期气象资料,统计暴雨与天气要素的关系,建立了7套梅雨期武汉市暴雨预报模型,在1996 ̄1997年汛期实际应用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利用GMS数字化卫星云图资料与常规气象资料、预报经验相结合,建立了一套集智能网络模型、统计回归、云指数等多种方法于一体的自动化定量短时大、暴雨预报应用系统。经1995—1996年汛期试用表明,该系统对短时大、暴雨的预报准确率较高,有较好的业务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1994年气候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1994年气候影响评价雷向杰(陕西省气候资料室西安·710015)1994年(1993年12月-1994年10月)陕西气候的主要特点是:气温持续偏高,降水长期偏少,干旱、局地暴雨等气象灾害严重,为近几十年少有。严重干旱使夏季粮、油和秋粮大幅度减...  相似文献   

12.
人工神经网络用于我国东部汛期降水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BP模式对我国东部6垮的1991年和1994年的汛期降水进行预测,模式预测的旱渤总体趋势与实况相符。并预测了1995年的夏季降水。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介绍了陕西地方暴雨增数值预业务系统,并对1995年6-8月进行的降水准业务预报试验结果作了分析及Ts评分检验。结果表明:模式系统运行48h以上性能稳定,对陕西区域暴雨的预报效果较好,对日常业务预报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分析了1994年汛期5次暴雨天气过程的雨量数值预报结果,简要阐述了产生暴雨天气的天气背影并把该数值预报结果与日本人的同类数值预报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本系统对暴雨折预报结果明显优于日本的数值预报结果,从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到,本系统无论是对暴雨范围的预报,还是对暴雨雨量的预报,都是非常令人鼓舞的。  相似文献   

15.
对2016—2020年东莞分镇暴雨预警信号进行统计分析及质量评估,结果表明:2016—2020年东莞分镇暴雨预警信号次数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分镇暴雨预警信号占所有预警信号的比例稳定在50%以上;总降雨量偏多和暴雨日数较多的区域,分镇暴雨预警信号发布次数相应较多;分镇暴雨预警信号的发布集中在汛期,后汛期比前汛期的频次多;前汛期分镇暴雨预警的高频区是水乡片,后汛期分镇暴雨预警的高频区是丘陵片。分镇暴雨预警TS评分率较高,为89.5%,后汛期比前汛期的准确率高,前汛期提前量比后汛期提前量早。  相似文献   

16.
对1959—2000年广西汛期(4~9月)暴雨的年、月分布和广西汛期暴雨天气过程的季节分布及主要影响天气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得到了广西汛期暴雨的若干重要特征,对广西汛期划分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7.
利用车贝雪夫展开系数对环境背影场的客观描述,根据湖北省暴雨系统特征,归纳总结出5-8月用环境背影场预报暴雨落区的概念模式。整个预报 ALPHA-3600预报工作站完全实现了定量、客观和自动化。1994、1995年试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广西汛期暴雨若干特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吴兴国 《广西气象》2001,22(3):9-12,17
对1959-2000年广西汛期(4-9月)暴雨的年、月分布和广西汛期暴雨天气过程的季节分布及主要影响天气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得到了广西汛期暴雨的若干重要特征,对广西汛期划分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9.
利用实时资料和中央气象台提供的副热带高压资料,对2003年汛期陕西暴雨和500hPa副热带高压的活动特征关系统计分析,并对ECMWF、T213数值预报产品对副高的预报能力作了客观分析。结果表明,汛期7、8、9月副高偏强,副高脊线在25~28°N、西脊点在104~112°E进退,是陕西关中陕南多阴雨、暴雨频繁的主要原因;陕西连续暴雨产生于副高脊线沿25~28°N持续西伸、持续东移经过105°E时段。ECMWF对副高的进退、热带气旋路径预报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致灾暴雨是陕西汛期决策气象服务关注的重点。分析陕西暴雨致灾的基本情况,结合近年来暴雨决策服务中完善服务产品制作、发布和服务流程的工作实践,探讨服务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提出在暴雨决策服务中应开展暴雨灾害预评估、改进风险提示建议和建立集约化、智能化决策服务平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