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福建西南部马坑铁矿为一大型隐伏矿床,关于矿床的成因至今众说纷云,我们在一九七六~一九八○年曾先后对该铁矿的含矿地层及成矿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有以下几点认识。一、马坑式铁矿有一个稳定的含矿层位,下石碳统林地组与其上复地层之间的风化剥蚀面是马坑式铁矿存在的先决条件。二,加里东褶皱隆起后形成的北东向断陷盆地是寻找马坑式铁矿的有利部位。三、马坑铁矿的成矿作用是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和气液迭加改造作用,沉积——热液迭  相似文献   

2.
在福建西南部永梅坳陷的东侧,沿古生界古陆边缘分布有一系列北东向展布的构造断陷盆地。于下、中石炭统之间,在这些盆地中沉积有具工业意义的铁矿床。例如,马坑、潘田、洛阳、阳山等铁矿,这些矿床在其形成过程有共同的特性,尤其是马坑铁矿为最典型,所以将这些铁矿称之为马坑式铁矿。这些沉积铁矿床由于遭受后期的花岗岩化作用的影响,产生了  相似文献   

3.
<正>马坑铁矿是闽西南凹陷带乃至整个华东地区已知的最大铁矿床。自1957年被前华东地质局403物探队发现以来,大批学者对马坑铁矿进行了研究:部分学者认为马坑铁矿是海相沉积型矿床(陈跃升,2002;林朝霞,2008);一些学者认为马坑铁矿是典型的海相火山沉积-热液改造矿床(葛朝华等,1981;王文斌等,1981;韩发和葛朝华,1983;陈述荣等,1985;姜益丰,  相似文献   

4.
<正> 马坑铁矿赋存于石炭—二叠纪合火山岩的碳酸盐岩—碎屑岩建造的地层中,由辉绿岩和大理岩在火山气热液作用下形成含矽卡岩矿物组合的磁铁矿床。这类铁矿分布较广,是一个重要的矿床类型。为了探索这类矿床形成的温度、压力和介质环境,我们继《福建马坑矽卡岩分带的模拟实验》之后,采用马坑天然辉绿岩和大理岩作为试料,对该矿床形成的温度和压力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福建马坑铁矿床形成温度和压力实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马坑铁矿赋存于石炭—二叠纪合火山岩的碳酸盐岩—碎屑岩建造的地层中,由辉绿岩和大理岩在火山气热液作用下形成含矽卡岩矿物组合的磁铁矿床。这类铁矿分布较广,是一个重要的矿床类型。为了探索这类矿床形成的温度、压力和介质环境,我们继《福建马坑矽卡岩分带的模拟实验》之后,采用马坑天然辉绿岩和大理岩作为试料,对该矿床形成的温度和压力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福建龙岩马坑铁矿床深部找矿远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坑铁矿是福建省已知的最大型"马坑式"磁铁矿床。利用历年地质资料、结合科研成果,对"马坑式"铁矿在找矿理念上三位一体的找矿模型开展研究,对该矿床深部找矿潜力进行探讨和预测,并通过对高磁异常开展深部钻探工程验证,证实区内高磁异常为矿致异常,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具有较好的深部找矿潜力,并为矿区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马坑铁矿属顶板进水型裂隙-岩溶类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矿床顶板船山-栖霞  相似文献   

8.
马坑铁矿是某地目前已探明的铁矿床之一。勘探工作至1982年止完成钻孔129个,进尺82853米,平均孔深663米,最大孔深1057米。马坑矿区的地层特点是浅部风化带破碎且厚,中部溶洞多裂隙发育,深部矿体厚埋藏深,施工特点是勘探网度密,对孔斜度和取心率要求高,钻探施工难度大。本文就该矿区大口径钻探施工中的主要技术方法作一点分析。一、工程质量要求与存在技术问题1.钻孔弯曲:穿过主矿层底板偏离勘探线不得  相似文献   

9.
<正>马坑式铁矿分布于闽西南晚古生代拗陷盆地内,是福建省最主要的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因其独特的成矿地质特征而备受关注,控制铁多金属矿集中形成的关键地质因素尚不明确。为了揭示马坑式铁矿的成矿机制,作者在整装勘查区找矿预测综合研究基础上,运用勘查区找矿理论与方法(叶天竺等,2014),探讨马坑式铁矿矿床成因及"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10.
马坑铁矿钻孔岩心红外光谱特征及蚀变分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外反射光谱技术可无损、快速、批量地识别出硅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等矿物,近年来在矿物学研究、地质勘探与找矿、矿山选冶等方面取得了较显著进展。尤其是热红外波段(6000~14500nm)可识别出辉石、石榴子石、橄榄石等蚀变矿物以及长石、石英等造岩矿物,对于矽卡岩型、铜镍硫化物型以及石英脉型等矿床地质找矿、矿床成因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馆藏的马坑铁矿钻孔岩心进行短波-热红外反射光谱测量与分析,总结马坑铁矿各蚀变矿物光谱特征,并快速厘定了该矿床的蚀变矿物类型及组合特征。马坑铁矿蚀变矿物主要有石榴子石、辉石、碳酸盐、绿泥石、绢(白)云母、角闪石、绿帘石、蒙脱石、石膏等。石榴子石热红外光谱特征是在9199nm、9730nm、10500nm及11100nm处具有明显的反射特征,辉石热红外光谱特征主要是在11500nm和12150nm处具有明显的吸收特征。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蚀变矿物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分带性,蚀变矿物组合及分布严格受围岩岩性和热液交代的双重控制。通过红外反射光谱蚀变矿物组合特征研究,“石榴子石+辉石”可作为矽卡岩型矿床的标型矿物组合,蚀变分带特征也反映了主矿体从高温到低温的变化过程;结合矿床地质特征,推断出马坑铁矿为典型的层控矽卡岩型矿床。本研究可为矽卡岩型矿床的成矿规律认识和找矿勘探等方面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凹凸棒石黏土开发利用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循环经济的要求,分析探讨了我国凹凸棒石黏土开发利用研究中实行循环经济的途径。结果表明,重视凹凸棒石黏土物化性能和有益有害元素的检测、表征与评价,实行绿色设计、清洁生产,提高科技含量,开发环境友好产品,加强和重视矿山综合性开采与资源的合理化利用技术、环境无害化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矿山复垦生态环境技术等是实行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祝鸣焕  刘传侦 《江西地质》2001,15(3):230-233
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的网络经济经济时代的到来,将会对传统的会计理论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对网络经济如何影响传统会计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探测地下隐蔽物是开展道路建设及建筑工程建设的前提。本文讨论了探测地下隐蔽物的多种方法及其应用特点,包括传统探测方法和物探技术方法。通过分析可知,目前探测未知地下隐蔽物的既经济方便又实用有效的方法是物探技术方法。针对不同隐蔽物的物性应采用不同的探测方法。对不明地下隐蔽物,可采用多种物探技术进行探测。  相似文献   

14.
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文章阐述了三河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要站在战略高度,坚决关闭小矿山,保护环境,加快科技进步,树立矿业兴市和循环经济的思想,从而确保三河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煤炭能源“绿色化”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力开发应用煤炭能源“绿色化”技术,尽可能地减少环境的污染,已成为人们加速开发能源利用新技术的共识。当前国内外开展煤炭能源“绿色化”的技术主要有洁净煤技术、整体燃汽联合循环发电,磁流体发电循环系统,燃料电池、以煤代油等技术。通过“绿色化”技术的开发利用,不但治理了环境,还从煤中提取了城市煤气、甲醇、二甲醚、重油、轻油、酚、硫……等产品,既充分开发利用资源,又可缓解能源的不足,增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根据冲击碎岩理论和冲击反循环钻进中的工艺技术参数,结合工程施工实例对CJF-20冲击反循环钻机的钻进工艺技术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实践表明,CJF-20冲击反循环钻机应用于复杂地层钻进成孔可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7.
根据乐山市非金属矿产丰富、金属矿产贫乏、能源矿产紧缺的矿产资源形势和国民经济发展对地质矿产业依存度较高的特点,论述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提出“科技兴矿、加强监督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聂宜斌  程华龙 《安徽地质》2002,12(4):273-277
介绍了芜湖长江大桥北岸接线工程约2.1km软土地基的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采用袋装砂井及砂垫层联合使用的处理方法,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效果良好,提高了地基强度,保证了工程质量,具有施工周期短、施工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质勘查工作逐渐完善,其中水工环地质勘查是较为基础的工作,其重要性日益显著,但水工环地质勘查在发展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其技术不能满足地质勘查的需求,也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分析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的概况,并阐述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的实际应用,旨在提高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应用的能力,促进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指明我国主要城市境环地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套技术、经济、行政、立法等城市地质环境治理保护综合战略对策,同时还从主要城市地质环境特征出发,划分四种不同的城市地质环境模式,提出不同的具体治理保护对策。不仅对加强城市地质环境的科学管理有实际意义,同时对进一步开展城市环境地质问题形成机制的研究亦有学术理论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