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赵鸿生 《探矿工程》2005,32(6):11-12
介绍了管桩断桩注浆加固补强的施工设计、施工工艺和方法,并用典型的工程实例所取得的效果说明用这种方法来处理管桩断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袁健鹰 《广西地质》1996,9(4):89-92
岩溶地区灌注桩施工难度较大,地质条件不同、岩溶发育程度各异,情况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主要有施工超前孔;超截面代换;小孔注浆补强;嵌岩力的作用;堵漏及护壁;先易后难原则;清渣方法。  相似文献   

3.
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不良地层,导致在灌注桩身混凝土的过程中,孔壁局部坍塌,使得土体进入混凝土中,造成灌注桩断桩、桩身混凝土存在缺陷及桩端承载力不足等情况。而高压循环注浆结合钢管托换补强技术可以很好地对上述问题进行处理。结合桩基补强工程实例,对其设计、计算和应用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对高压循环注浆结合钢管托换补强技术加固效果进行抽心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经补强加固后的桩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苏谦  黄俊杰  白皓  李星  田宁 《岩土力学》2013,34(3):776-782
针对某病害站场路基,根据其变形规律对其基础进行补勘,分析病害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岩溶地基加固补强方案:①补注浆加固岩溶地基和基岩顶面土体;②高压旋喷加固补强原复合地基;③低压注浆加固垫层及其以上3~5 m路基填土层;④侧向补注浆帷幕加固地基;⑤建立路基变形监测系统,评估加固补强效果。加固补强后地基沉降量和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理论计算值分别为12.4 mm和455 kPa,满足设计要求。现场监测结果表明,补注浆加固岩溶地基及其顶面土体后,站场路基变形减缓;旋喷桩和低压注浆加固区竣工后,路基呈均匀性沉降变形,变形速率急剧变小;竣工6个月后,路基变形趋于稳定,综合验证了加固补强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详细阐述采用水泥-EAA环氧材料复合注浆法,解决缺陷性砼桩基础中分层、离析、破碎等问题的补强加固处理,为桩基础中特、急、难问题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施工方便、节省工期、见效快、投资少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天津某小区沉管灌注工程桩经检测发现部分桩存在缺陷和承载力不足问题,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技术对缺陷桩进行修补,对承载力不足桩进行补强,处理后经检测合格达到设计要求。介绍了处理方案及施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压注浆渗流解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高压注浆渗流的数学模型,推求出注浆体区和原水体区的压力分布公式,以及停止注浆后井底压力消退情况。分析了注浆井底压力与注浆时间、注浆液粘度的关系以及与渗透率的关系;建立了注浆井底压力和水灰比的经验关系,对灌注桩高压注浆补强工程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向荣  徐江平 《探矿工程》2005,32(6):13-14,18
介绍了地下室基坑支护的一些要点及如何有效保护邻近建筑的措施。阐述了三重管高压旋喷桩的施工工艺特点以及相应的施工技术要求,且针对浙医二院门诊科教综合楼基坑工程的实际状况,提出了采用注浆补强加固邻近建筑物地基基础,根据施工监测等可靠安全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高压注浆渗流数学模型与工程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哲  仵彦卿  张建山 《岩土力学》2005,26(12):1972-1976
依据活塞式驱替注浆渗流的数学模型,推导出高压注浆过程中浆体区和原水体区的压力分布, 以及停止注浆后井底压力消退情况。分析了注浆井底压力和原区压力与注浆时间、浆液粘度、渗透率、计算点与注浆井距离等关系;依据理论分析,并通过现场试验建立了注浆井底压力和水灰比的经验关系,将结果用于指导灌注桩高压注浆补强工程,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在北京第三使馆区热力浅埋暗挖隧道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大管棚支护,插筋喷砼补强护面处理,地面深孔注浆及隧道结构防水和降水等技术,介绍了在松散软弱土质地层进行浅埋暗挖施工的一些成功经验,在此撰文以供工程之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杨建成  明邵军 《湖南地质》2000,19(2):121-124
长沙电力学院 3号教学楼人工挖孔桩基的施工条件极差。经灵活采用多种经济实用的措施处理 ,成功地解决了流砂、流泥、管涌、坍塌、护壁吊烂与整体失稳等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完整性的基本原理,分析了超声波声学参数与混凝土质量的芜景。通过2根模型桩实测数据判断结果与模型桩缺陷设计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超声波透射法能够准确的判断人工挖孔桩的缺陷部位、大小及严重程度等信息,说明超声波透射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桩身完整性无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石宏珠 《贵州地质》2002,19(4):277-278,281
在新近杂填土上建厂,因杂填土松散、厚度大、基岩埋深大,若采用基岩作天然地基即用人工挖孔桩或机械成孔灌注桩,则很不经济,施工也存在安全隐患,易坍孔,且工期长。经过比较,采用灰土碎石挤密桩对杂填土进行处理后,作复合地基,施工易于操作并极大的缩短了工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施工期间人工挖孔桩桩间土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贤发  张家生  刘之葵  徐进 《岩土力学》2013,34(5):1443-1448
为预防人工挖孔桩窜孔,探讨了桩间土失稳机制,分析了桩间土失稳时的位移特征,建立了桩间土稳定性分析的力学模型,推导了桩间土稳定系数及安全桩净距的计算公式,提出了窜孔防治措施建议。结果表明,桩间土失稳时,滑动土体位移平行于桩心连线,其宽度等于两桩桩径较小值;桩间土稳定系数与滑动土体宽度及埋深成反比,与桩净距成正比,随滑动层的抗剪强度及残余抗剪强度增大而增大,而滑动层厚度则存在一个最不利值,可通过试算确定;控制桩孔间的混凝土面高差、增大桩孔开挖净距、加强护壁,减少桩间土的扰动等是防治窜孔的有效措施。工程实例表明,桩间土稳定性评价方法合理、实用,可为黏性土场地的人工挖孔桩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两类常见的沉管灌注桩和人工挖孔灌注桩的工艺特点,桩基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动力检测方法,同要准确地判断两类桩基质量问题,必须准确计算缺陷的位置,对桩基的工艺特点和施工过程有深刻的认识,对动力检测理论有透彻的理解。同时,对人工挖孔灌注桩动力检测的特殊性进行了专门分析。  相似文献   

16.
非开挖导向钻进铺管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开挖铺管技术是利用岩土钻凿技术手段,在地面不开挖的情况下,准确而快捷地穿越公路、铁路、建筑物、河流等地段铺设和更换地下管线的一项高新技术。结合实际工程,对非开挖导向钻进铺管的关键技术进行重点论述,并对这项新技术提出了多项改进方案:①研制新钻头;②研制柔性钻杆保护装置;③研制全自动导向钻进测控仪  相似文献   

17.
点荷载试验在岩基强度和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石点荷载试验可以求得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由点荷载强度可以 计算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进而可计算出岩基承载力。 利用点荷载试验方法对南京地区的多个人工挖孔桩工地的孔底岩基强 度和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具体指导了挖孔桩的挖进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爆破技术在冲孔灌注桩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爆破技术在处理冲孔灌注桩卡锤事故中应用以及利用松动爆破加快冲孔灌注桩施工的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9.
基桩低应变检测的一些实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文  吴玉山 《岩土力学》1998,19(1):81-87
根据基桩低应变检测的基本原理、测试技术和资料分析,并结合实例,详细论述了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的一些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20.
莫继军 《探矿工程》2005,32(10):14-16
通过2个工程实例分析了沉管灌注桩出现大面积断桩的原因是由于后期基坑开挖不当造成的,并提出了预防断桩出现的一些措施以及对断桩的处理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