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前言     
VSAT(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卫星通信网是在七十年代末出现、并在近几年来迅速发展的一个新颖卫星通信领域。所谓VSAT,是指一种面对天线口径甚小的智能卫星地球站,它可以非常方便地安装在用户处。VSAT通信网通常由大量这类甚小口径终端地球站与一个大型枢纽站协同工作,构成一个卫星通信网,能够支持范围广泛的双向综合电信和信息业务。  相似文献   

2.
1984年国际卫星通信系统首次开设了VSAT业务,立即引起了我国邮电等部门的关注。1988年,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引进国外VSAT通信设备,建成我国第一个VSAT通信网。它包括1个主站(设在北京、由邮电部主控)、35个端站(按照各行业部门和需要设点),为我国铁  相似文献   

3.
随着卫星传输技术的提高,已研制成功成本低、体积小、集成度高的“甚小天线口径终端”(VSAT)的地球站。VSAT主要用于直接向星形网络配置中的用户提供信息。它由一个具有大天线的主站与许多小天线的端站组成有效的传输链路,并能构成性能高、投资省的VSAT通信网。VSAT网络既可以用于单向通信,广播视频、音频或数据信号;又可以用于双向通信,在  相似文献   

4.
编后记     
我国卫星通信网建设的起步并不晚,早在1974年就已开始筹建。“八五”期间,我国在已建成5个大型地球站的基础上将再新建14个大型地球站,构成国家卫星通信干线网。 1984年国际卫星通信系统首次开设VSAT业务,立即引起了我国邮电、航天部门的关注。1988年,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引进国外VSAT通信设备,建成我国第一个VSAT通信网,为我国铁道、能源、地震、海洋、民航、海关、银行等部门提供通信服务。  相似文献   

5.
为了根本解决西藏自治区通信落后状况,我国邮电部已于1992年1月决定从美国引进小口径天线话路卫星地球站设备。 小口径天线话路卫星通信系统是近几年来世界上发展起来了一种先进通信方式,这种通信技术首次在我国公众长途电话网中采用。这次引进的北京主控站和西藏监控站及58个端站的设备都是从美国休斯公司引进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己建设的北京卫星通信测控站和基准站历时一年多,已在1992年于北京沙河正式建成开通使用。目前国际卫星组织在全球共有6个测控站和4个基准站,与设在华盛顿的卫星测控中心和操作中心组成全球测控网。北京监测站系统的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功能齐  相似文献   

7.
引言 VSAT网络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一旦它们的特长在实际使用中发挥出来,就完全可以代替地面数据网。VSAT网的性能(延时、吞吐量和可靠性)以及用户调节网络的简易性对网络的成功有很大的影响。卫星网应提供与现存地面网相匹敌的性能,而且用户可以使用最常用的用户网络接口协议与卫星网连接。在欧洲,主要的公共数据网都是分组交换网,使用CCITT建  相似文献   

8.
过去几年中,人们对天线口径非常小的地球站(VSAT)卫星数据网领域的兴趣不断增加,并展开了研究。VSAT网以用户为前提,采用低价的、天线较小(一般小于2米)的地球站,为地域上分散的远地点之间提供直接交互式数据服务。这种以卫星为基础的广域网与普通地面技术相比,在经济上和运行上有几项潜在的优势。由于当前卫星和地面技术的综合发展,使这些  相似文献   

9.
本文描述和分析一种传递媒介,即VSAT(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微型地球站卫星通信网络,这种网络在远距离小业务量话音通信和数据通信中正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和传统的地面网络相比,成熟的、业已投入使用的VSAT技术有很多优点。如运行费用低,便于安装和维护、可用于多种业务、能将那些租用线路费用太高的地方纳入通信网、并可将大量VSAT组  相似文献   

10.
国家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是国家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本文介绍了国家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定义、功能和建设现状,阐述了基准站建设的工作流程和建设要求,并对基准站设备安装、系统组成以及关键配置等系统集成内容进行了描述,总结了国家基准站的建设特点和关键技术,最后对国家基准站的应用效益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实现一个低成本、天线口径非常小的地球站(VSAT)成为可能。一些先进技术,诸如固态功率放大器、低成本频率转换器、数字处理器以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都被应用到VSAT系统中。这些功能为卫星通信开僻了一个新的市场-大范围分布式数据网。VSAT网络能提供在最适合于用户指定的功能级上费用合理的大覆盖范围的数据网。应用先进的结构,VSAT网可以适应不同用户特定的拓扑结构应用支持、设备功能和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12.
RTK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在基准站上设置1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卫星进行连续地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在用户站上,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原理,实时地解算整周模糊度未知数并计算显示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应用VSAT技术建立大震现场紧急通讯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方案,规定了该系统应实现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未来陆地地震救灾移动卫星通讯计划,并对一些关键技术和为移动用户可能提供的通讯业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引言 在竞争着的电信环境里兴起的卫星工业需要进行技术革新,以便创造出比较尖端的卫星;并且需要进行联网和销售方面的革新,为提供独一无二的服务或者提供令人满意的卫星系统创造条件。在九十年代,采用天线口径非常小的地球站(VSAT)的先进通信网将给卫星工业带来很多市场机遇;抓住这种机遇不但可以使该工业生存下去,而且可以走上发展、壮大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正>7月6日,许昌市辖区内第一个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新元大道和清潩河"站点开工,标志着许昌市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项目建设工作全面铺开。今年以来,许昌市国土资源局积极协调,主动作为,按照《河南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总体规划》及《河南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要求,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项目建设领导  相似文献   

16.
徕卡超站仪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超站仪的概念组成及应用 1.超站仪的概念超站仪(Smart Station)是徕卡公司最新推出的地面测量仪器设备,它集成了现代全站仪、GPS等技术发展的多种最新成果,代表了地面测量仪器设备的最先进水平。使用超站仪测量,无需控制点,长导线和后方交会操作,只需架设超站仪,并使用GPS确定位置,然后就可以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样。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介绍具有代表性的几种VSAT网。这些网络的选择是研究了世界各地正在运行的不同类型的VSAT网后作出的。选择样本时考虑了如下几种因素,以便读者能够获取有用的信息,并对当前VSAT的状况有一个真实的了解。这些因素包括网络种类(共享的还是专用的)、区域(全球范围)、技术应用、业务、销售、用户(按生意种类分)、网络状态等。  相似文献   

18.
采用GFZ精密卫星轨道、钟差和MGEX测站观测数据,分析BDS载波相位时频传递性能。在KARR站BDS可视卫星数较多(平均为10.1颗)时,BDS时间传递精度为0.2 ns,与GPS、GLONASS相当;在PTVL站BDS可视卫星较少(平均为6.9颗)时,平均TDOP为3.5,大于GPS和GLONASS,其时间传递精度较低,仅为0.68 ns,差于GPS和GLONASS。目前,由于BDS全球跟踪站有限,MEO卫星较少,BDS收敛时间长于GPS和GLONASS。两测站三系统频率传递结果和频率稳定度结果基本相当,变化趋势一致。因测站KARR、PTVL未配备高稳定度的原子钟作为外接频标,得到的频率传递精度和频率稳定度较差。  相似文献   

19.
正一、ZJCORS系统简介浙江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ZJCORS),是由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组织建设的浙江省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ZJCORS由浙江省内省级基准站、地市级基准站、海洋基准站、地震基准站和江苏、福建两地共享基准站组成。ZJCORS旨在浙江省域内建立一个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高效率、高覆盖率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综合信息服务网,将GPS这一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一、RTK技术 差分GPS定位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定位技术,它是利用2台以上GPS接收机同时接收卫星信号,其中一台安置在已知坐标点上作为基准站,另一台用来测定未知点的坐标一称移动站,基准站根据该点的准确坐标求出其到卫星的距离改正数并将这一改正数发给移动站,移动站根据这一改正数来改正其定位结果,从而大大提高定位精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