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博  段玉凤  曾鹏九 《探矿工程》2010,37(1):49-52,56
在振动切刀下部安装有定喷的喷嘴,振动切槽之前,超前进行定喷,将振动切槽与定喷两种工艺综合成一种工艺,构成一种新的薄防渗墙的施工工艺——振动切喷技术。介绍了该新技术在重庆草街航电枢纽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实践证明,此工艺提高了防渗墙的施工效率与成墙质量。  相似文献   

2.
段玉凤  战博  曾鹏九 《岩土工程技术》2009,23(5):263-267,F0003
近年来出现了很多修筑防渗墙的新技术,振动切槽就是其中之一。介绍了成墙原理、工艺、设备等。该方法简单实用,效率高,质量稳定,在砂层、土层施工中,已初露锋芒,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李令君 《岩土工程师》2002,14(1):17-21,40
振动切槽建造连续防渗墙工艺,是利用大功率振动器的振动力将振管连同其下端的切刀头强行挤入地层,在挤入和提升的同时,将造墙浆液从切刀底部喷出,形成浆槽。后续施工利用切头副刀在相邻已建成的浆槽内振动搅拌和异向,从而形成连续完整的防渗墙。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材料的微观硬度分布不均匀性的数学描述 ,建立随机性锯切力模型 ,提出了随机性锯切力计算公式 ,用花岗岩锯切实验验证了公式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锯切参数选择对锯切力及锯片磨损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5.
预切槽法是隧道暗挖施工的一种超前支护工法,此工法可大幅度降低地表沉降量,对隧道围岩土体及地表建(构筑物影响较小。采用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针对浇筑预切槽管片所用混凝土的前期强度、合理支护时机以及预切槽管片接头处合理的接茬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按C30配比的混凝土养护1.5~2 h时即具有6 MPa以上的抗压强度,满足拆模要求;粘接介质对管片环向位移的约束效果明显,环氧树脂可作为优良的管片粘接剂;榫槽式接头榫头角度α的理想范围为55°~70°,综合考虑预切槽工艺的可操作性,榫槽式接头深度B的理想范围为6~8 cm。  相似文献   

6.
溃屈型滑坡滑动面切层段对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溃有坡滑动面顺层和切层段强度参数关联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现,切层段滑动面的长度、角度变化,对滑坡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这种变化,对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滑坡的工程治理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7.
刘斌慧  杨军  田锋  付强 《岩土力学》2023,44(1):289-302
巷旁切顶打断了巷道与采场下位顶板的连续性,促进了采场顶板垮落形成碎石帮,深入研究切顶对采场下位岩层垮落特征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对采场支架载荷进行了分析,并对上覆岩层建立了力学建模,明确了上覆岩层运动与典型位置采场支架载荷特征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针对6个巷旁切顶的工作面,给出了典型位置支架的载荷数据,从而分析得到巷旁切顶对采场下位岩层垮落特征的影响机制。同时,建立了数值模型,分析了不同的切顶起始位置和下位顶板强度对下位岩层垮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21工法的“垮落线”具有对称的弧形边界,110工法的“垮落线”在切顶侧向工作面充分移动,N00工法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此外,不同切顶起始位置和顶板强度条件下,切顶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研究结果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巷旁切顶对采场下位岩层垮落特征影响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四川地质学报》2022,(Z1):127-130
崇州市西部山区及丘陵地形地貌的特殊性导致切坡建房不可完全避免,部分不合理切坡建房导致斜坡处于不稳定状态,一定规模的土体、碎块石发生垮塌,压坏房屋。本文针对崇州市的切坡建房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简要分析其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罗忆  卢文波  金旭浩  陈明  严鹏 《岩土力学》2011,32(10):3125-3130
针对西南地区水电工程中岩爆频发的问题,提出在洞周向围岩内部切缝的方法防治时滞型岩爆。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施工工艺3方面探讨了切缝法防治时滞型岩爆机制与方法。切缝为环向应变提供变形空间,降低了围岩表面的环向应力大小。切缝底部及切缝间形成的塑性区,消耗了围岩中的部分弹性应变能。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合理布局切缝的部位、间距及数量可以提高防治的效果,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根据围岩的特性合理选择和设计切缝的成型方案,如采用破碎孔和聚能预裂爆破等方法,以准确控制切缝尺寸  相似文献   

10.
切向冻胀力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体冻胀产生的切向冻胀力是制约寒区基础工程建设和使用年限的主要原因, 同时也是基础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深入研究切向冻胀力问题意义重大。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 对切向冻胀力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 从切向冻胀力产生的条件和过程角度出发, 详细描述了切向冻胀力产生发展的机理; 阐述了影响切向冻胀力的因素和切向冻胀力的分布规律; 从试验、 理论两方面入手, 简要总结了切向冻胀力的测试方法和理论计算方法; 简述了目前确定切向冻胀力取值的方法。最后, 对切向冻胀力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