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惠水县摆榜乡脱毒马铃薯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脱毒马铃薯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分析了惠水县摆榜乡的气候条件,摆榜乡的气温、水分、光照条件十分适宜种植脱毒马铃薯.并提出了科学的种植建议,为当地合理利用气候条件科学种植脱毒马铃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2005—2006年分别用超级稻"陆两优106"在海拔618m的天柱县和海拔1307m的雷山县进行大田示范种植。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日平均温度降低,陆两优106生育期所需的积温、光照增多,生育期延长;分蘖速度慢,有效穗数、株高、穗长、成穗率、穗粒总(实)数、结实率以及千粒重减少,产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雷山县近46a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雷山县1961-2005年各项温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方法对各项温度指标进行检验,得出:雷山县气温变化不明显,年平均气温、年极端最高气温及春、秋、冬季的平均气温都没有发生突变现象,年平均最低气温在1985年开始发生了暖突变,夏季平均气温在1964年开始发生了冷突变.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雷山县40 a的温度、降水、湿度、日照等气候资源表明:雷山县的平均气温在15~16℃之间,高温日数较少;年平均降水量约1 320 mm,且多集中在4—9月;日平均日照时数为5 h;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7%~83%之间,各要素季节间变化幅度小。综合各气象因素分析,雷山县的旅游气候资源条件较优越,有利于旅游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应用商州、丹凤、商南和柞水等4县市农技部门1996年至1999年9个点试验、示范数据分析,摸索出了适应商洛山区气候特点的洋芋优种防退化、垄沟覆膜早播和科管配方施肥三项洋芋高产栽培新技术,为提高山区洋芋产量及商品率提供了科学依据,增产效益显。  相似文献   

6.
前言洋芋(学名马铃薯),具有高产、早熟、用途多、适应性强等特点,是我县主要秋粮作物。历年播种面积8—9万亩,约占粮田面积的14%,占秋田面积的47%;年产2000万斤左右,均占秋粮总产的53%。因此,洋芋丰欠对全县粮食生产形势和群众生活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影响洋芋产量的因素很多,诸如品种、栽培技术、病毒病害等。农业科研在上述方面做过大量工作.但播期问题历来少为人所注意.本文从农业气象角度,分析洋芋块茎形成和增长期的高温危害,讨论产量丰欠与播期迟早的  相似文献   

7.
该文对雷山县1960—2009年近50 a间雷暴气象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50 a来雷山县平均雷暴日为45.7 d,呈高—低—高变化,且整体呈上升趋势变化,上升率为0.397 d/10 a;雷暴主要集中在4—8月份,其中又以7月份为最大,12月份最小,4—8月发生的雷暴天数占总数的92.16%;最近10 a雷暴日平均为48.3 d,占历年总雷暴数的21.4%,距历年平均雷暴日多2.6 d;白天各时次(08—20时)几乎每个时次内均有雷暴发生,主要发生14—15时,平均6.9个雷暴日。  相似文献   

8.
一、秦岭山区垂直气候资源与农业生产 1.种植业秦岭南坡农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2-8%,且90%为旱田,多集中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河谷盆地。种植业占当地经济收入的80-90%,粮食生产以玉米、小麦、洋芋,水稻和豆类为主,其中玉米占粮食总产量的40-50%。1987年留坝县玉米产量占秋粮的53.2%,占全年总产的39.0%。据调查玉米生产以中、低山地区经济效益最高。每亩纯收入46.43元,是平坝水稻的1.2倍,小麦、油菜则以900-1000米左右效益最高。考察留坝县1949-1982年主要农作物平均种植高度,玉米、水稻,油菜实际种植高  相似文献   

9.
根据雷山国土资源局提供的1971—2013年43a整编地质灾害资料,结合气象、水文雨量站资料,统计分析降水型地质灾害特征,确定其气象风险等级预警定量指标。结果表明:雷山县降水型地质灾害多发,主要有永乐镇、方祥乡、大塘镇3个高发中心;雷山县43a中降水型地质灾害多年平均为3.4次/a,年代际变化呈增加趋势,2001—2013年降水型地质灾害增加趋势明显;月分布特征呈单峰型,6月和7月为降水型地质灾害高峰期,占全年的48.6%;发生时段主要在夜间,占总数的72.4%,其中05时最多,04时次之。根据前期降水与气象地质灾害的关系,将前5日累计降水量和前24h降水量作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预警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0.
在高寒阴湿、半干旱地带、徽成盆地推广地膜覆盖小麦、玉米、洋芋是一项增产效益显著 ,帮助农民脱贫的适用技术。它可有效地补偿热量 ,提高地温 ,调节水分 ,促进土壤熟化 ,充分利用光、热、水资源 ,促进作物生长和提早成熟 ,提高粮食产量。该地区山大沟深 ,高差悬殊 ,气候类型多样 ,为了因气候制宜覆盖地膜 ,充分发挥地膜增产优势 ,开展小麦、玉米、马铃薯地膜栽培界限及农田小气候效应的研究。1 试验研究方法1 .1 试验方法在高寒阴湿的宕昌木耳乡、武都金厂渭子坪 ,半干旱地带的礼县、西和、康县、武都、徽成盆地等适宜种植区域 ,海拔 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