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耕地保护和保障用地是土地管理的两大任务,也是一对矛盾,是今年国土资源部部署开展“保增长保红线行动”的核心内容。衡阳市土地总面积为153.03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为36.6万公顷,人均耕地只有0.045公顷,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人口多,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少,是衡阳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实现“双保”,值得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2.
农村宅基地管理利用直接关系到土地特别是耕地资源的保护,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产生活,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问题。定海区人多地少、土地资源贫乏,人均耕地面积仅0.42亩,不足全国人均耕地占有量的30%,仅为全省人均耕地占有量的64.6%,这是我区土地资源的基本区情。  相似文献   

3.
《浙江地质》2008,(12):25-25
《黑龙江省耕地及后备资源调查与潜力评价》项目日前完成。结果显示,经评价和测算得出黑龙江省耕地后备资源潜力总量为1807.5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55%,是全省现有耕地总量的10.12%。《黑龙江省耕地及后备资源调查与潜力评价》项目由省国土资源厅和省财政厅联合提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东营区针对全区土地资源“一少一多”的实际(即:耕地总量少,总面积29588.15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5.6%,人均耕地仅有0.12hm2,而且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量的55.5%;耕地后备资源多,宜农土地面积8540hm2),精心组织土地开发整理,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03年,东营区在福建漳州召开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2006年10月,非洲十国考察团到东营区考察学习土地开发整理经验做法;2007年被评为全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先进单位,才利民副省长到牛庄镇1133.33hm2(1.7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场进行调研,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5.
一边是保障发展,一边是保护耕地,在土地后备资源严重匮乏下,如何科学地解开这一“不等式”呢?漯河市通过盘活存量土地、处置闲置土地,走出了一条土地资源优化利用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双赢之路。今年以来,该市已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3380亩,有效解决了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难题。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平原辽阔,水网稠密,不荡众多。全省平原面积7.06万km^2。全省土地资源可分为低山、丘陵、岗地、耕地、桑茶果园地、林地、草地、水域和滩涂等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7.
南岳是湖南省的一个县级行政区,全区181平方公里,其中风景区面积达106.7平方公里,辖区内土地绝大部分为山地、林地和风景资源保护地带,耕地仅1901.13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6亩。城镇面积为5.32平方公里。随着南岳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土地利用集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张涛 《河南地质》2014,(2):17-18
北太行南黄河,土地后备资源不足和用地空间狭小是焦作市的基本市情。焦作市人均耕地仅有0.8亩,是全省人均拥有土地资源和耕地面积最少、土地供给能力最差的一个市。中原经济区核心示范区建设的需要和该市的资源禀赋都决定了资源约束将长期存在。如何拓展用地空间?统筹城乡发展从哪里切入?焦作市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积极研究新形势、谋划新对策、拓展新空间,通过开展土地综合整治,有效解决了工业化城镇化缺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缺钱、耕地保护缺动力、城乡统筹缺抓手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杨波  杨毅 《湖南地质》2012,(3):58-59
据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显示,石门县有耕地67.62万亩,其中水田39.13万亩,旱地29.49万亩,人均耕地仅为0.95亩,低于全国、全省、全市水平,全县可供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人地矛盾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0.
土地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是生存之基、发展之本。鄞州人口总量大可用耕地少,土地结构呈现“五山四地一分水”格局,人均耕地不到0.8亩,资源开发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鄞州经济规模大、可供土地少,近年来中央不断收紧土地“闸门”,“十一五”时期,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幅138%,财政收入连续三年居全省首位,  相似文献   

11.
魏姗  祝芳芳 《河南地质》2014,(12):19-20
陕县地处豫西丘陵山区,辖区内4镇9乡,258个行政村,34.6万人,土地总面积1763平方公里,人均耕地不足1.3亩。近年来,陕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土地资源需求日益增长,耕地保护的责任和任务越来越重。为有效解决“健康快速发展”和“严格保护”并重,这一难题,该县在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的基础上,以挖潜节约、保障用地为重点,以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为途径,以宣传与执法并重为手段,严格执行国家政策法规,狠抓耕地保护责任落实,不断加大耕地保护力度,扎实推进全县耕地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实现了保障发展与保护耕地的“双赢”。2013年底,全县的耕地保有量为33406.1公顷,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耕地保有量不少于30037公顷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2.
《浙江地质》2009,(2):30-30
到2012年,广东年均新增建设用地量由“十五”期间的48.8万亩下降到不超过29万亩。全省单位建设用地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约达到每平方公里293亿元,比2007年增长约80%。日前,在广东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上,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招玉芳透露了国务院批复《广东省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工作方案》的用地目标。招玉芳指出,只有通过深入挖潜。盘活使用存量土地,才能解决广东省用地缺口问题。一是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后备资源。在拓展开垦补充耕地的新途径方面,《方案》给予广东先行先试的政策扶持,在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和科学论证的前提下。允许将部分低效园地和山坡地开发改造整理为耕地。  相似文献   

13.
《浙江地质》2010,(10):25-26
临海市陆域面积2203平方公里,人口113万,人均耕地仅045亩,不到全国人均耕地1.39亩的三分之一,土地资源贫乏。该市目前正处于加速城市化过程中,建设用地需求十分旺盛,人地矛盾尤其突出。近年来,临海市按照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双保行动”部署,系统谋划,提前介入,切实加强建设用地报批工作,加快土地供应速度,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土地资源支撑。  相似文献   

14.
今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是: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这显然是旧话重提。盘点以往22个土地日的资料会发现,类似这样字眼和含义的主题已重复使用过11次。然而,旧话重提并非多此一举。因为,放眼当今中国大地,滥占耕地、粗放用地甚至荒废土地的情况仍然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5.
行海燕  陈军  宋洁 《河南地质》2014,(11):F0003-F0003
本刊讯 10月15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在郑州召开了全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部署会,要求各地扎实做好全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厅党组成员、省土地总督察王西同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6.
郭勇  李志林 《山东地质》2008,(12):42-43
沾化县是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也是“海上山东”建设的前沿阵地。全县土地面积2114.km^2,其中耕地面积6.11万hm^2,总人口38.5万,人均耕地面积0.17hm^2。沾化县现有耕地后备资源34641.99hm^2,其中国家级耕地后备资源31694.57hm^2,省级耕地后备资源2941.41hm^2,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将来可净增耕地2947.41hm^2。  相似文献   

17.
姜龙 《浙江地质》2009,(8):13-14
我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由于人口众多,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人均土地面积权有11.65亩。相当于世界平均的1/3,人均耕地1.59亩、人均林地2.79亩、人均牧草地3.26亩,分别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44%、18%和35%;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不足;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低;土地退化、损坏严重。人口多、人均土地占有量和人均耕地占有量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是我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海门地处长江三角洲。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为0.83亩,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的59.3%。为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28.8%,土地资源十分紧缺。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市严格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四项机制:  相似文献   

18.
1 滨州市耕地资源利用现状及特点 1.1 耕地总量大,人均多 滨州市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土地资源丰富。2006年,全市农用地625357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6%,其中耕地437952hm^2,占农用地的70%,在耕地中,水浇地面积369862hm^2,占耕地面积的84.4%,是最主要的耕地类型;旱地次之,占耕地面积的13.7%。  相似文献   

19.
嵊州市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当前又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但是,闲置浪费、低效利用土地等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违法违规用地行为仍时有发生,土地粗放利用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如何强化耕地保护,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嵊州实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长葛市辖12个乡镇4个办事处363个行政村,人口70万人,土地总面积650平方公里。为破解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土地供需矛盾突出这一发展瓶颈,近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