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宅基地直接关系到农村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关系社会稳定发展的大事,也影响着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但目前由于农村宅基地“划新不丢旧”而形成的“空心村”现象普遍存在,已经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中,非法占地、非法转让土地、超面积占地、一户多宅、擅自改变宅基地用途和划新不丢旧等各种违法行为层出不穷,造成了农村宅基地管理混乱的局面。因此,必须加强宣传,做好规划、编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执法监察等工作。  相似文献   

3.
张德松 《浙江地质》2009,(10):35-37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而宅基地更是农民生活和生产稳定的基本保障。农村宅基地管理失范,既不利于保护耕地、集约和节约土地,也不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新农村建设。当前,由各种因素的制约,农村宅基地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户多宅”、超法定面积占用宅基地现象较为普遍;建新房子不拆除或腾出老房子的情况难以有效消除:进城务工空置、闲置宅基地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莒县国土资源局陵阳国土所针对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勇于实践,逐步完善了宅基地全程参与、全程管理、程序化管理的新做法,减少了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为全县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宅基地“三统一”,是指村庄规划区内的宅基地、空闲地、自留地由村民委员会或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安排(使用)的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模式。实施宅基地“三统一”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解决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资金、农民建房和土地指标等各种问题的主要途径,更是促进我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农村宅基地是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依法维护农民宅基地使用权”。为摸清宅基地利用及管理现状,研究宅基地闲置、违法用地、宅基地用益物权保障等问题.调研组对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宅基地利用及管理现状进行实地调研,重点对2个乡2个村31户农户进行人户访谈。  相似文献   

7.
农村宅基地土地使用权登记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农村宅基地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是依法保护宅基地使用权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土地统一登记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通过开展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可以有效规范农村住宅建设,防止乱占滥用耕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开化县针对部分农村农民宅基地区位意识强、民间资金充裕等优势,运用市场竞争机制,采取宅基地有偿选位的做法,达到公平公正地配置有限的宅基地资源。据统计至目前止。全县已有8个乡镇、11个村开展了农村宅基地“有偿选位”工作,共推出“有偿选位”宅基地10174平方米,全县117户农民通过“有偿选位”方式取得了区位比较理想的宅基地。以此筹集新农村建设资金460余万元。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揽大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不仅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是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要突出这一战略重点,要从建设用地供给、农村宅基地规划、基本农田建设和土地整理、解决“城中村”、“空心村”等方面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层国土所作为乡镇(办事处)的职能部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和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时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然而,新农村建设的用地出路在哪里?台州市利用土地调控倒逼机制,以“千村整治、百村示范”活动为抓手,走出了一条宅基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的好路子。本刊遵照潘圣明副厅长的批示精神,特刊登台州市国土资源局刘长春局长亲自组织和参与的《台州市“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调研报告》,以供学习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河南地质》2010,(4):6-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副省级城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中央有关要求,现就进一步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农民权益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农村工作两台戏,计划生育宅基地。”农村宅基地管理作为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村社会发展的重头戏,不仅涉及农村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成为全社会关注和思考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这对于节约集约用地,强化农村宅基地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长期以来,农村旧的宅基地管理模式造成农村村民住房严重超标,一户多宅以及空心村的现象普遍存在,农村宅基地极度浪费。“一户一宅”制从当前全国农村的实际出发,对农村宅基地使用作出了科学合理的界定。但是,在执行“一户一宅”过程中,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在立法和实践中加以解决,并不断完善现有的制度,以达到科学合理地利用农村土地。  相似文献   

14.
上海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宅基地退出机制的建立,可盘活村民闲置资产,在不增加建设用地总量的前提下,能有效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破解耕地占补平衡难题,对实施新农村建设、实现现代高效农业以及维护农民利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村民、集体经济组织和政府三个层面具体分析了影响宅基地退出的主要因素,针对制约宅基地退出的不同障碍,提出了建立上海市宅基地退出机制的基本思路,并具体阐述了宅基地退出模式和退出程序。  相似文献   

15.
东明县农村宅基地管理中,非法占地、非法转让土地、超面积占地、一户多宅、擅自改变宅基地用途和批新不交旧等各种违法行为普遍存在,造成了农村宅基地管理混乱的局面。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法制宣传力度,制定政策抓管理落实,节约挖潜整治土地资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所节约的土地,首先要复垦为耕地。”而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但当前“空心村”已逐步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改造“空心村”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据调查,天台县农村村庄用地面积8万亩(包括村内道路等用地),户均用地318平方米,人均用地105平方米,其中闲置房屋、废弃老屋、村内空闲地共124万亩,占村庄总面积的16%。  相似文献   

17.
张涛  魏永战 《河南地质》2011,(10):23-23
9月22日,在舞阳县章化乡韩庄村,村民们围着一块黑板谈论:“你们看,这月老赵家新划了一处宅基地……”这时,不知谁嚷道:“人家两个儿子,才一处宅基地,符合政策,该划,我们不能有意见……”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快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的人口在不断减少,但农村的建设用地却在不断增加,改善居住条件又成为当前农村村民的客观需要。如果简单一味地增加农村宅基地审批规模。显然是不科学、也不现实的,所以,改革和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已成为当前政府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农村宅基地管理是土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大事。但多年的实践表明,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宅基地超标准多占、城乡结合部的宅基地分配混乱、  相似文献   

20.
莒县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方式,通过简化确权表格,做好变更、注销登记等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明晰了农村土地产权,维护了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和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