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关 《海洋测绘》2007,27(3):78-80
S型海洋重力仪是目前海洋重力测量中较为常用的一种仪器,其产品性能也逐步得到提高。介绍了进行全自动化控制升级后,最新引进的SⅡ型海洋重力仪使用中出现的稳定平台颤动故障现象及排除办法。  相似文献   

2.
SⅡ型海洋重力仪凭借其动态测量精度高、系统可靠性强等优点已日益成为海洋调查中重力测量的重要仪器之一。从SⅡ型海洋重力仪在使用中出现的稳定平台倒台故障着手,分析了平台倒台故障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并对仪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改进建议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海洋重力测量和KSS31型重力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重点叙述海洋重力测量的理论基础,特殊的效应和观测仪器特点,对KSS31型海洋重力仪作较详尽的介绍,旨在新参加此项工作的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份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易启林  孙毅  林玉明  李建军 《海洋测绘》2004,24(4):24-25,28
介绍了海洋重力测量粗差产生的几种来源,分析了精度改善的依据。列举了厄特弗斯改正法、交叉耦合效应法和S型海洋重力仪改正数判断法等精度改善和粗差判断方法,为有效解决重力资料处理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分3个阶段全面分析总结了海空重力测量传感器的发展进程及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作为海空重力测量重要组成部分的定位系统的技术发展状况,分析展望了海空重力仪稳定性测试与评估技术的发展前景,详细论述了海洋重力场特征的分析方法及研究方向,分析讨论了海洋重力场信息应用需求与海空重力测量规划设计的内在联系及海洋重力测线布设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稳定性指标是海洋重力仪最重要的技术特性之一。针对国内对海洋重力仪稳定性测试与评估重视不够、数据处理过程欠规范、技术指标要求欠细化等现实问题,研究探讨了海洋重力仪稳定性测评的技术流程和数据处理方法,重点分析了环境因素和重力固体潮效应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提出了重力仪零点趋势性漂移、有色观测噪声与随机误差的分离方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海洋重力仪稳定性评估指标体系,分析论证并进一步明确了重力仪零点漂移非线性变化的限定指标要求,为修订现行海洋重力测量作业标准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德国GSS-2型海洋重力仪更新性改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述了我国引进的德国海洋重力仪器现状,介绍了一种新研制成功的与GSS-2型海洋重力仪探头适配的数字检测控制装置和具当代先进水平的计算机虚拟仪表终端系统,并给出了GSS-2型海洋重力仪更新性改造后的测量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8.
利用自主研发的激光干涉绝对重力仪对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码头的三个重力基点进行绝对重力测量。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分析处理和筛选,确定了各个基点的绝对重力值。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捷、高效和测量精度高的显著优势,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技术方法探索。可认为通过进一步的技术性能完善和方法改进,绝对重力测量技术将成为海洋重力测量中一种常规的基点测量手段。  相似文献   

9.
SⅡ型海洋重力仪的特点及使用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新引进LaCoste & Romberg公司的SⅡ型海洋重力仪,是对S型海洋重力仪进行全自动化控制升级的新型产品,其操作使用模式已在很多方面不同于原有的S型海洋重力仪.在比较新老产品差异的基础上,探讨了SⅡ型海洋重力仪的相关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测网交点差、重复测线和与KSS31-M型海洋重力仪重合测线对比的方法,利用近年来KSS32-M海洋重力仪的实测数据对KSS32-M海洋重力仪测量稳定性和数据可靠性进行分析。利用机动转向法验证重力仪阻尼延迟时间为70 s,基于70 s阻尼延迟时间计算的重力测网的测量准确度为0.65 m Gal,与KSS31-M型海洋重力仪采集的重力剖面对比结果看,重合测线相关性为高度相关,4条重合测线网的交点差绝对值最大为1.66 m Gal,准确度为0.59 m Gal,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近海重力测网交点差均方根小于2 m Gal的技术指标。重复测线的幅值接近,相位吻合,匹配测点异常差的平均值小于0.9,均方根均小于0.8,相关性均在0.98以上。本研究表明KSS32-M型海洋重力仪动态测量性能稳定、测量数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