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简述了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介绍了当前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方法、辅助工法,并提出了施工中应注意的有关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按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的安排,组委会对“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2013隧道及地下工程新发展国际论坛”的会议安排进行了相应调整,将本论坛与“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联合举行,收录的会议论文编入“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专委会计划于2014年7月召开“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2014隧道及地下工程新发展国际论坛”,诚邀业界同行参与,并请关注我们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网站和隧道网的通知。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将围绕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科研、设计、施工、环保、节能、设备、防排水、风险、新材料等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进行研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3.
全书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地下结构设计、施工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书中设计与施工的例子大都来自近年的实际工程,专业涵盖了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运输、人民防空、岩土工程等领域。全书共分3篇23章,第1篇内容包括地下工程的分类及特点、土的基本性质及工程分类、设计计算理论等。第2篇主要介绍地下室设计、基坑支护、盾构设计、钻爆法、沉管、顶管、沉井的设计。第3篇介绍了深基坑施工的各种方法,有:逆作法、地下连续墙、箱涵等施工方法,最后介绍了地下工程的降排水技术、施工组织设计等。每一章的设计与施工都配有实例。第1篇 地下工程基本知识:第1章绪论;第2章土的基本性质及工程分类;第3章 地下工程结构设计计算理论。第2篇 地下工程设计:第4章地下工程建筑设计;第5章附建式地下室的结构设计;第6章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第7章盾构衬砌结构设计;第8章钻爆法隧道结构设计;第9章沉管法结构设计;第10章顶管工程结构设计;第11章沉井结构设计。第3篇 地下工程施工:第12章深基坑工程施工;第13章 地下连续墙施工;第14章沉井施工;第15章盾构法施工;第16章顶管法管道施工;第17章逆作法施工;第18章隧道钻爆法施工;第19章箱涵施工;第20章沉管法隧道施工;第21章新奥法(NATM)施工技术与监控量测;第22章地下工程防排水施工;第23章 地下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地下工程的规模日益扩大 ,浙江省建筑业协会地下工程分会经半年筹备 ,于2 0 0 2年 12月 9日正式成立。这是国内第一个以地下工程命名的行业组织。它由浙江省范围内从事各类地下工程 (含地基基础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地铁隧道、人防等地下建构筑物等 )的施工、设计、科研、勘测、检测、咨询、服务与开发建设等的企事业单位和相关的社团以及专业人士自愿组成 ,并经浙江省建协批准 ,省建设厅同意 ,省民政厅注册登记。它将发挥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代表、行业协调的作用。该分会  相似文献   

5.
清江水布垭水电站地下厂房岩体质量评价及反馈设计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考虑地下水 ,地应力及结构面产状和岩溶、剪切带发育的特点修正 ,确定了水布垭水电站地下工程洞室工程岩体质量 ,进行了地下工程的 RMR分类研究 ,讨论了与水布垭地下工程反馈设计及信息法施工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地下工程围岩分类模糊推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现场获取的影响地下工程围岩分类的几种主要因素视为判别围岩类别论域上的模糊子集,利用建立的地下工程围岩分类模糊逻辑推理系统对围岩类别进行模糊逻辑推理运算,获得与实际情况相一致的围岩类别的判定,直接为地下工程的信息化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地下工程作为一项高风险建设工程,其施工与运维安全是关键。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传统工程安全管理模式与技术已不能完全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介绍了地下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与技术研究现状,重点对地下工程信息化技术及其工程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具体的可实施技术路线,包括:事故案例调研与分析、多场耦合研究、智能化探测技术研究、项目风险识别、量化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8.
围岩二次应力场是地下工程开挖后地应力释放并重新进行调整形成的,其分布和大小与工程地质条件及施工状况有关,并且直接影响着施工安全和支护措施的优化。本文利用适于现场操作的改进型应力恢复法现场测试围岩的二次应力场,结合数值模拟研究其沿隧道轴线及横断面方向的变化,分析其与原始地应力场、围岩类别、断裂构造、浅表生改造、地下水状态及施工状况等因素的相关性,不仅为地下工程围岩二次应力场研究提供了资料,而且为隧道信息化施工及时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9.
喀喇-昆仑山区引水发电洞高地温现象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往往由于地热资源的存在,对地下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带来一些麻烦;国内外已有很多工程遇到了高地温问题,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为地处喀喇-昆仑山区的布伦口-公格尔水电站引水发电洞和齐热哈塔尔水电站引水发电洞。本文介绍了两条引水发电洞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高地温现象,如洞壁岩体温度最高分别达到97℃和119℃,沿裂隙喷出蒸汽温度最高分别达到140℃和174℃;持续高温洞段长度分别为4km和3.5km,其中齐热哈塔尔水电站引水发电洞洞壁岩体温度超过90℃的洞段长度超过900m。论文从区域构造环境、地热资源赋存特征、不良的地下水循环条件以及导热体的存在等4个方面分析了该区域内地下工程高地温现象的成因;进一步提出了地热资源赋存区域地下工程勘察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本文从国内外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遭遇的罕见高地温现象研究出发,认为活跃的区域构造环境与高的区域热流背景值是导致喀喇-昆仑山区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遭遇高地温现象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10.
管井降水是一种设备简单、排水效率高的降水方法,在地下工程的施工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拉萨京藏交流中心邻河基坑降水项目的施工实践,参考实际施工效果和实际施工条件,研究邻河基坑管井降水的方案优化,分析降水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增强降水方案的科学性,提高降水效率。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全回转套管钻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应用领域。主要介绍了QHZ-2000型全回转套管钻机的设计结构、技术参数、关键技术。分析了全回转套管柱、冲抓斗、清障钻具的结构原理和应用特点。总结了全回转套管灌注桩、全套管清障和全套管拔桩的施工流程、机理和适用范围。研究填补了国内自主研发全回转套管钻机的空白,是一种适合在城市施工的绿色环保、广谱安全的无循环桩基施工新设备和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建立隧道掘进机产业促进我国地下空间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国际地下工程建设动态,指出在地下工程建设中,优先采用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进行快速开挖已成料总的发展趋势;对我国开发隧道掘进机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存在的问题有利条件,对在我国建立隧道掘进机产业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安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荣 《地质与勘探》2020,56(5):1072-1079
随着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施工、运营和管理过程中的安全事故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安全发展。本文总结了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安全现状和不同地下空间设施类型的安全事故类型及产生原因,对地下空间施工、运营和管理中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不同施工工艺诱发的各类地质灾害,不同类型的地质环境因素诱发的工程事故,地下空间运营期间结构老化、外部地质环境变化引起的安全问题,地下空间管理不到位导致的安全事故,并提出从管理和技术层面、监管层面、法律层面等多维度的防治建议,即:需要完善地下空间管理技术体系,建立完整的行政管理机构,健全城市地下空间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4.
黄炳仁 《岩土力学》2004,25(2):279-282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正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并逐渐形成了一种空间、地面和地下三维一体化的城市新型建筑体系。在这种体系中,地下和地面建筑之间的地基处理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一种复合土拱新技术能够有效地处理这类问题,该技术在今后城建领域中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全站仪和滑动测微计在水布垭地下厂房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在国内大型水电工程地下厂房采用高精度全站仪和滑动测微,计分别对施工期围岩表面和深部的变形进行监测。近30个月的监测资料表明,围岩表面监测中变形较大的沉降和收敛测点集中在地下厂房开挖中的第5,6层的岩体上,围岩深部变形主要由岩体结构面或软弱面的张开引起的,地下厂房在监测期间处于稳定状态。通过施工开挖变形快速监测与预报,实时指导施工,保证了工程的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6.
霍超  王蕾  谢志清  潘海洋  方惠明  赵岳  王丹丹  王丹凤 《地质论评》2024,70(1):2024010019-2024010019
我国煤炭资源的长期大规模开采,产生了大量的地下空间,直接一关了之不仅造成地下空间资源浪费,还可能产生一系列安全、环境及经济问题,因此,如何科学、高效地解决煤矿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问题,对煤炭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笔者等以主要产煤省份为代表,结合调研收集的最新生产煤矿和关闭煤矿数据,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期间生产煤矿地下空间和关闭煤矿地下空间总体情况,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煤矿地下空间在储物、储能等方面的功能化利用现状,指出了当前我国煤矿地下空间利用存在资源数据信息匮乏、整体开发利用率低、相关技术研究工作仍相对滞后、可供推广借鉴的成熟示范工程较少等问题,提出了新时期煤矿地下空间基础数据库建设、利用体系构建、关键技术攻关、示范工程推广4个方面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地质结构分类与地质调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的合理抉择,也是我国近年来城市建设的热点区域。中国幅员辽阔,各类城市分布在不同的地貌区域内,具有不同地质背景和地质结构条件,在进行大规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之前,要根据不同的地质地貌条件对各类城市地下空间结构进行初步分类,建立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地质结构的分类体系,用于指导未来我国各类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工程实践。在考虑到不同城市所处地貌位置、区域构造特征、岩石圈深部结构特点、现今地震活动情况、地下岩土体结构、地下水埋深等多种参数,对未来中国可能进行大规模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的49座城市进行了分类。将地貌位置作为一级划分单元,对处在同一地貌部位各类城市所处大地构造环境、壳幔特征、基底结构、表层断层活动性以及潜在震级大小进行区分;同时对表层岩土体类型和岩土体立体结构进行分类。城市地下空间分类是基于对地下空间的精细化探测。本文还总结了现今对地下地质结构的调查方法,包括地面调查、钻探、地球物理勘探和建模方面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但对于在复杂地质环境下及深层地下空间开发中结构系统的全要素精细探测仍需要发展新的方法和理论,对不同类型城市地质结构模型的构建理论和描述方法也有待突破,城市地下空间地质结构分类体系和分类方法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开辟城镇化发展新资源,是解决城市病、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韧性的重要途径。本文深入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认为存在冒进式开发与总体供给不足、碎片化利用与协同规划缺位、被动式应对与科技支撑薄弱、无序化管理与法律法规匮乏等若干紧迫问题,明确了“立法为本、规划引领、调查先行、管理智能、科研支撑”的开发利用原则,提出了全面开展城市地下空间调查评价、尽快建立地下空间协同规划体系、加速构建地下空间智慧管理体系、超前布局地下空间科技发展战略、尽早健全城市地下空间法律法规等五个方面的具体对策建议,充分利用中国体制上的优势,集成国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从而推动我国新时代城市地下空间产业快速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和地下空间体系日趋完善,在全球树立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部分城市抓住发展契机都在搞建设,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地下管道在建设过程中缺乏长远考虑,遗留了诸多问题。当前,部分管道老龄化,破损严重,急需修复与更换。我们国家多采用明挖法进行施工,而国际上很多国家则运用非开挖地下管线修复与更换技术,与明挖法相比有保护环境,不影响交通,施.Y-隐蔽,社会效益高,技术先进等优点。这项技术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技术经验不足,大多需要借用国外的设备。由于我国大城市管道陈旧和道路交通拥堵现象日趋严重,发展该技术迫在眉睫。国际上常用的修复技术有内衬插入法,模压内衬法,折叠内衬法,螺旋缠绕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点,而“刮痧法”和“穿衣法”能兼并其中几种方法的优点。在我们国内市场,运用以上方法成功的案例也有,但并未得到推广。非开挖地下管线修复与更换技术出了应用于市政工程外,还可用于石油管线工程,地质工程等,在国内有巨大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