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地震代表团赴日本观摩大规模防灾演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年9月1日,日本各地都举行大规模防灾演练。80年前的这一天,日本关东大地震造成东京及其附近10万-14万人死亡。1979年,日本政府将此日定为“全国防灾纪念日”。由中国地震局局长宋瑞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刘怡率领的中国地震代表团一行7人,赴日本观摩了在琦玉县人间市举行的“第24届八都市联合防灾训练”。琦玉县的演练是这个防灾纪念日中日本全国各地演练的主会场,琦玉县等八都市以及中央防灾会议共同参与。小泉首相率有关内阁大臣参加演练。约3小时的集中演练以及小泉首相等有关官员的讲话,给代表团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2.
为了防备在发生关东大地震同样震级的东京直下型大地震等灾害时首相官邸等中央发布指令的设施遭到毁灭性打击的情况,中曾根首相已确定了如下设想:在立川市建设“立川大防灾基地”,同时设立“第二首都官邸”,作为基地内的灾害对策总部的中枢。  相似文献   

3.
在日本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的地壳动力学实验室监测到东京地区平均每天发生16或17次“微震”。在过去的六年中,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已建立了71个台站,以观测约240公里内易发生地震的都市的地震和地壳运动,因为相信观测小震的图象将能对预期的“大地震”预先提供警告。现已观测到,东京地区较大地震的重复发生周期约为60—70年,在东京和横滨港造成了10万多人死亡的1923年关东大地震是最近的一次大地震。1978年建立了微震观测台网以收集数据,为较大地震之前有微小前震发生的理论提供证据,并希望能及时提醒居住在人口稠密的关东  相似文献   

4.
据1989年1月10日获悉,作为人们担心在首都圈发生直下型大地震(“南关东大地震”)的防灾对策,日本国土厅正为将东京的23区等指定为“地震防灾对策推进地区(暂名)”进行讨论研究。为此,他们打算在1月底听取由日本中央防灾会议指定加强地震防灾对策地区专门委员会研究讨论的有关预测地震  相似文献   

5.
据日本《每日新闻》1980年11月7日报道: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第二研究部地震防灾研究室研究员笠原敬司完成了新的地震模式,阐明了可能会造成极大损失的关东地方直下型大地震的发震机制。该地震模式是在调查了过去两年来关东、东海地方发生的几千个微小地震的震源分布;推测了在关东、东海地方及其海域的太平洋、菲律宾海和亚洲三个板块的重叠情况和边界以及各板块的移动等基础之上,标绘到立体图上的。它很有可能为预报“直下型”地震做出贡献。所谓板块构造理论,是指构成地表和海洋  相似文献   

6.
人们预料,在不久的将来可能要发生东海地震和第二个关东大地震。在这样的大地震发生时,为了把灾害控制到最小限度和顺利进行早期恢复工作,保障灾害时的通讯联络是个重要的问题。为此,我们以公共通讯、防灾无线电通讯和广播为对象,对大地震时的情报需要、情报  相似文献   

7.
据法新社1992年8月22日报道,日本中央防灾委员会发表报告说,在不久的将来,东京及周围地区可能发生一次里氏7级的强烈地震。报告已划定东京周围282个城镇和村庄为一个防灾总计划的范围。该报告说:“考虑到自关东大地震至今已过了700年,我们毫不怀疑在未来10—20年发生一次7级地震的高概  相似文献   

8.
日本中央防灾会议就南关东地区发生地震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于1988年6月发表了他们的看法。他们认为:“再次发生关东大地震并非迫在眉睫,但发生南关东地区直下型地震却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紧迫性。"最近许多出版物多用直下型地震作为标题,或许就是这一观点渗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一、未被指定为防灾对策加强地区的东京、横滨和川崎虽然根据大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东京未被定为东海大地震防灾对策的加强观测区,但也于1981年的防灾日(9月1日)在新宿站西口附近和其它地区假定发布了大地震的警戒宣言,举行了大规模的演习。看了有关这次演习的电视报道,想写点自己对大地震预报情报处理方法的感受。1978年制定的大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的根据是以下两种认识,其一是以骏河湾海槽为震源的东海大地震的发生日趋接近;其二是已经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日本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地震国,尽管历史上曾记录了许多地震灾害,但是这种地震灾害并不是仅仅留在过去的记录之中,而且也是将来很可能发生的灾害。专家们已特别指出,在不久的将来,作为将会给首都圈乃至其周围地区带来很大灾害的大地震,还有可能发生东海地震和南关东地震。从防灾的观点出发,准确预报东海地震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