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高层建筑和地下工程的地基加固而进行的土层锚杆施工中,采取圆锥形冲击回转挤密钻头与气动潜孔锤结合,形成了冲击回转挤密成孔的钻进方法。通过在回填土、淤泥质亚粘土、亚粘土和粘土地层中采用该方法获得不同钻进速度的比较,对影响钻进速度的因素、圆锥形冲击回转挤密钻头在钻进过程中同钻头前方土层的相互作用及土层性质变化进行分析,指出圆锥形冲击回转挤密钻头的缺点及适用条件,并提出对该钻头结构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2.
在高层建筑和地下工程的地基加固而进行的土层锚杆施工中,采取圆锥形冲击回转挤密钻头与气动潜孔锤结合,形成了冲击回转挤密成孔的钻进方法。通过在回填土,淤泥质亚粘土,亚粘土和粘土地层中采用该方法获得不同钻进速度的比较,对影响钻进速度的因素,圆锥形冲击回转挤密钻头在钻进过程中同钻头前方土层的相互作用及土层性质变化进行分析,指出圆锥形冲击回转挤密钻头的缺点及适用条件,并提出对该钻头结构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3.
针对松散地层自稳能力差,因钻孔掉块、缩径等引起提钻遇卡的问题,设计了PDH-130型新型双向旋冲挤密钻具,利用浮动芯管改变活塞配气行程,实现正向冲击回转挤密钻进及提钻时的反冲击功能。根据现场试验情况,对双向冲击矛结构进行了改进,以满足砂土、砂卵石等复杂地层旋冲挤密钻进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4.
梁东  王刚  王华  李卫华 《探矿工程》2015,42(2):82-84
郑州豫翠园工程灰土挤密桩处理黄土湿陷施工中,消除黄土湿陷性的效果不好,施工后个别层位仍为轻微湿陷。通过对黄土湿陷机理、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原理以及该工程具体问题的分析,认为灰土桩成孔方法不对以及挤密冲击力不够是导致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将挤密桩成孔调整为冲击挤密成孔工艺,回填夯实灰土的冲击锤质量由100 kg增加到200 kg以增大冲击力,场地各土层的黄土湿陷现象全部消除,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冲击矛技术作为非开挖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一些优势而被广泛采用。但是,冲击矛从其形成产品到现在,在施工时方向是不可控的,而可控冲击矛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成形产品。欲使冲击矛的钻进方向可控,可以改变冲击矛的方向,使钻头轴线与冲击器轴线存在一定夹角是一个有效的办法。影响可控冲击矛轨迹变化的因素很多,由于目前没有成形冲击矛,因此,制做可控冲击矛的模型来进行模拟试验。通过试验去发现可控冲击矛轨迹的曲率半径变化与上述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说明。  相似文献   

6.
仿生冲击挤密钻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冲击挤密钻头的进尺速度和降低冲击损耗,基于仿生非光滑理论设计了仿生冲击挤密钻头,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揭示其破土受力特性,制备出仿生冲击挤密钻头并进行试验。以自然界生物蜣螂为仿生原型,在冲击挤密钻头表面有规律地布置凸包非光滑形态,并进行相关实验,结果表明:与同尺寸的常规冲击挤密钻头相比,仿生冲击挤密钻头的单次冲击进尺提高约45%,单位进尺所需冲击能量下降46.8%,可大幅缩短冲击挤密钻孔的钻孔周期、节约钻孔成本,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潜孔锤冲击挤密钻进成孔法的产生、钻进机理及其优点,并就该成孔法在锚杆孔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据此设计了两种结构的挤密钻头。  相似文献   

8.
马新  熊青山  刘静 《世界地质》2001,20(2):202-205
偏心钻头在钻进的过程中轨迹呈曲线,而影响曲线曲率半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对冲击矛及土体做了若干假设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冲击矛受力的力学模型,从力学的角度对可控冲击矛的钻进轨迹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及研究,从本质上找出了可控冲击矛轨迹变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可控冲击矛模拟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改进了可控冲击矛试验设备、试验方案,在提高测量精度的基础上进行了试验,获得了大量数据。利用计算机并运用最小二乘法对各数据点进行拟合处理,得出了可控冲击矛钻进轨迹和轨迹偏移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宿迁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工程的具体的岩土工程条件,设计选用干振碎石挤密桩处理建筑场地内液化土层并提高了场地内土的地基承载力。通过对检测结果分析表明,干振碎石挤密桩对降低宿迁市黄泛区易液化土层的液化指数并提高其承载力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克服管桩施工的挤土效应,研发了钻进成孔、同步沉桩和后注浆的嵌岩非挤土大直径随钻跟管桩。通过足尺寸原位试验,测试了钻孔沉桩和桩侧注浆施工引起的桩周土体变形及压力变化情况,分析了钻孔卸荷和后注浆效应沿水平方向和深度方向的变化规律,揭示了随钻跟管桩施工对桩周土体的扰动。此外,基于圆孔收缩理论提出了随钻跟管桩钻孔卸荷变形预估方法。研究表明,随钻跟管桩的施工扰动主要表现为钻孔卸荷效应和桩侧后注浆效应,钻孔卸荷使孔壁收缩3.5~18.9mm,后续的桩侧注浆使收缩变形恢复了28%~50%,部分消除了钻孔卸荷效应的影响。修正后的圆孔收缩理论,可预估钻孔卸荷引起的桩周土体径向位移及压力变化。与锤击/静压管桩及中掘法管桩的挤土效应相比,随钻跟管桩的钻孔卸荷效应小,在城市建筑和管线密集区域应用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2.
马秀春 《探矿工程》2019,46(10):40-44,52
近年来,小口径岩心钻探技术在油气勘探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施工中经常遇到钻孔超径孔内事故多发、孔斜超差孔底位移较大、冲洗液性能不稳定等问题。利用小口径绳索取心钻探技术施工通地-1井油田地质调查孔,通过优化钻进参数、合理确定钻孔结构、采取有效防止孔斜措施等技术手段,顺利完成钻孔施工任务,钻孔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地质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输电线路掏挖基础机械成孔过程中孔壁土体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强  何西伟  曹丹京  苏鼎  徐震 《冰川冻土》2016,38(4):922-928
针对输电线路掏挖基础成孔过程中孔壁稳定性的问题,以机械化旋挖钻机成孔的掏挖基础孔壁土体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旋挖钻机成孔过程中孔壁土体的变形破坏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研究了开挖过程中掏挖基础孔壁土体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钻机的自重荷载与开挖卸荷作用对孔口处和扩大头处土体的水平向位移影响较为明显;不同埋深基础的孔壁土体塑性区的分布面积和延伸范围均存在差异,随着埋深的增加,基础扩大头处的塑性区面积和延伸范围也随之增大,因此,现场机械化开挖施工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孔口和扩大头附近部位的变形破坏.该研究成果可为机械化旋挖钻机成孔技术在我国输电线路工程杆塔掏挖基础施工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先经 《探矿工程》2018,45(4):65-68
结合青岛万达游艇产业D区在滨海大陆架区域经人工抛石筑坝围堰,吹填淤泥、淤泥质土、砂土后经真空预压地基处理,再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实例,介绍了勘察钻探施工工艺和采取的相应技术措施。采用回转钻进、泥浆护壁钻进工艺,遇碎石、抛石地层先使用潜孔锤工程钻机和空压机采用跟管跟进、空气压缩锤冲击钻进的方式进行引孔。  相似文献   

15.
钻探微机智能监测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钻探微机智能监测系统是检测技术、识别算法、计算机技术与钻探工艺相结合的高科技成果。它可方便快捷地安装于野外钻进现场,自动生成钻进参数的约束条件,对孔内工况进行智能识别,从而提高钻探效率,降低事故率,还可跟踪钻孔轨迹,进行中靶预测,建立钻探生产数据库。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浅孔取心单管钻具结构简单,在浅孔复杂地层中钻进易出现取心率低,钻孔过程中无法护壁而导致孔壁坍塌,土样窜层及隔水、护心不力等问题,研制了一种适用于浅孔复杂地层的φ110型绳索取心钻具。为适应浅孔复杂地层钻探的需要,在打捞器中设计了一种连接杆式的安全脱卡机构,并增加了加重机构,得到了加重质量的理论公式。在内管总成中,改进了弹卡定位机构,删去了到位报信机构和岩心堵塞机构,并将普通绳索取心钻头替换为超前侧喷钻头,大大缩短了钻具的长度。推导了内管下落速度的理论公式,采用ABAQUS对绳索取心钻具的易损件——悬挂环和座环的损坏机理进行了分析。现场试验表明,该φ110型绳索取心钻具能完成浅孔复杂地层的钻探,并能有效地保护孔壁,提高岩心采取率。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骊山北坡Ⅰ区坡体病害及整治试验工程中锚索钻孔的一些相关工艺技术。包括锚固工作平台搭设及钻机固定;钻孔工艺选择及机具装置研制;预防锚孔弯曲的措施;破碎带、裂缝带的钻进技术及封孔固壁堵漏技术。  相似文献   

18.
周航  袁井荣  刘汉龙  楚剑 《岩土力学》2019,40(11):4429-4438
矩形桩沉桩挤土效应与传统圆形截面桩不同,传统的理论模型和试验技术不适用于研究矩形截面桩沉桩挤土效应。基于透明土变形可视化技术,研究了矩形截面桩沉桩挤土的位移场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矩形桩沉桩后,桩周可以分为两块区域:靠近矩形桩身的过渡区域,在此区域内挤土位移模式呈现非柱对称特征,过渡区半径约为4deq~5deq,远离桩身的圆孔扩张区域,该区域内挤土位移呈现柱对称特征。根据矩形截面桩的沉桩挤土试验,推导出了矩形桩截面的修正扩孔理论,并将理论计算的位移值与模型试验测量值进行对比,验证修正扩孔理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河南铝土矿勘探高肋骨PDC 钻头双管钻探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广灿 《地质与勘探》2011,47(5):924-928
针对河南铝土矿勘探的钻探工艺进行探讨。从岩性及钻探工艺两方面分析在河南铝土矿勘探时常规钻探工艺易出现卡钻、岩心采取率低、钻进效率低的原因,岩性方面:河南铝土矿勘探过程中常遇的二叠系、石炭系地层多属软-中硬岩,易遇水膨胀、孔壁不稳定,钻杆、钻具易粘附孔壁导致泥浆排泄不畅;钻探工艺方面:普通合金钻探工艺岩心采取率低、钻速低,绳索取心钻探工艺岩心采取率高、钻杆钻具与孔壁间隙小,普通金刚石双管钻探工艺岩心采取率高、钻具与孔壁间隙小,普通PDC钻头钻探工艺岩心采取率高、钻具与孔壁间隙仍然不够大,采用常规钻探工艺常发生钻具或钻杆粘附孔壁、泥浆排泄不畅,易产生的卡钻事故而降低钻探效率。高肋骨PDC钻头可有效增大钻具与孔壁间隙、双管取心可有效提高岩心采取率,采用高肋骨PDC钻头双管钻探较好地解决了河南铝土矿勘探时卡钻、岩心采取率低、钻探效率低的问题。因而以为在河南铝土矿勘探中适宜采用PDC钻头双管钻探工艺。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阶梯钻头冲击挤密作用下土体的变形机理,将土体视为DP材料,服从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通过钻具与土体之间的接触以及施加冲击载荷来模拟钻进过程,建立了潜孔锤冲击挤密钻进的有限元模型。以非线性瞬态动力学有限元分析为手段,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9.0对阶梯钻头冲击挤密作用下土体的变形机理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冲击功主要用于竖向压缩土体,水平方向的挤压作用相对较小。阶梯钻头对土体的破坏作用可以看作是每个台阶的微剪切作用,当台阶布置合理时,土体沿等效锥面整体破坏,破坏后的土体在等效锥面的作用下被挤向孔壁四周,挤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