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下水》2015,(6)
汾阳市西南局部松散层地下水富水性,通过水文地质调查,结合地球物理勘测,所凿生产井孔成井率达95%以上(2013~2014年),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第四系底部及第三系上部砂砾石地层富水性较好,大体呈南西-北东向展布,呈条状。累计厚度15-30m,井孔涌水量达30~50 t/h,开发的生产井一般为富水井孔,提供一定的地下水源,保证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水要求,具有实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凿井工程中,经常也会遇到多种难以处理的问题,如管井水量偏小,井孔弯曲,卡钻事故、难钻地层等。在用其它方法无能为力的情况下,采用爆破法即可缩短工期速见成效,又能节省财力、物力,使工程顺利进展。现举几例,与同行交流。基岩孔埋钻事故的爆破处理高山魏庄村基岩供水井,设计孔深220米,孔径350毫米。在施工中90米以下遇着破碎岩层,当钻至177.80米时,大块碎石塌孔,不仅埋了岩芯管钻,又从钻具以上埋了70余米。用机械起拔后,钻头脱离孔底0.8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井下探测构造和含水体的三极电阻率法。它根据点电源电场在均匀介质中的球对称特点,采取一定的布极方式,利用岩性和岩层富水性的电性差异,通过分析异常场,不仅可定性判断地质体的富水性,还可定量判断异常场的方位及其与点电源的距离。实践证明,该方法可节省大量钻探工程,是矿井防治水中一种有效的物探手段。   相似文献   

4.
编制水文地质图中岩层富水性的评价方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岩层富水性评价是编制水文地质图的主要内容,这个问题一直受到水文地质界重视。在五六十年代,富水性是指含水岩层向人工或天然的排泄点输导水量的能力。七十年代以来,地下水开采规模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5.
巷道掘进前方采用钻探或地球物理方法进行超前探测含水层的位置及富水性,提前做好防治水工作对煤矿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利用钻孔瞬变电磁法(BTEM)进行超前探测优势明显,目前解释方法是根据计算的电阻率进行岩层富水性的定性分析,还无法实现对含水层富水性等级进行预测。提出利用钻孔瞬变电磁法探测,采用全卷积神经网络(FCNN)方法进行钻孔外围含水层富水性等级的准确预测。首先,依据阿尔奇公式、Kozeny–Carman公式、导水系数公式和单位涌水量公式,建立砂岩含水层单位厚度的电阻率与按钻孔单位涌水量划分的含水层富水性4个等级的对应关系;其次,建立全空间条件下不同富水性岩层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采用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进行全空间瞬变电磁场数值模拟;为了接近实际情况,在正演结果中加入了5%~15%的随机噪声,提取与岩层富水性等级关联的特征参数,采用全卷积神经网络(FCNN)进行了岩层富水性等级预测的训练和仿真测试,测试集预测的富水性等级平均准确率为91.8%;最后,利用某矿煤层水力压裂后的钻孔瞬变电磁法实测数据进行煤岩层富水性等级预测,检验FCNN方法预测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全卷积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6.
沈佩霞 《中国煤田地质》2005,17(3):27-29,33
通过地该区出露的基岩部分钻孔资料所揭露的岩层的富水性的研究,以及在对研究区内生产和生活用水井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划分了该区含水层的类型,并依据富水性强弱和岩层在空间上的组合特征对该区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了分区,阐述了不同区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及其特征,探讨了地下水动力条件,为该区寻找水资源,解决当地用水问题提出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
试论湘西黔东地区岩溶富水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湘西黔东地区岩溶富水构造可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褶皱富水构造 本区北东、北北东向褶皱构造发育。在褶皱构造中同时分布有透水作用强的可溶性碳酸盐岩层和相对隔水的碎屑岩层,构成褶皱构造的富水条件。 (一) 向斜富水构造 1.向斜轴部或核部的富水条件:在可溶性碳酸盐岩含水层(带)之上没有隔水层复盖,向斜轴部或核部可溶性碳酸盐岩含水层厚度大,两翼地下水往轴  相似文献   

8.
钻孔注水试验,是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勘探中,最常采用的一种试验方法。水文地质勘探孔,如果地下水位埋藏较深,不能进行压风机抽水时,为了求得各岩层概略的滲透系数,就必须进行钻孔注水试验,至于工程地质勘探孔,注水试验的采用,就更为普遍。不过:以往所做试验方法,每次只能求得一个地段(或岩层)的滲透数据,这样逐段试验,对于勘探进度,颇有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拟将多段注水试验的方法,提出来与同志们商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任丘地区井孔注水、地震、地裂缝活动之间的时空关系,认为地质环境是地缝发生的物质基础;区域中,强地震是地裂缝形成的主导因素;井也注水可引发微震,一般不会导致地裂缝的产生,只是地裂缝形成与发展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0.
曹文凯  禹海峰  程传民 《地下水》2001,23(4):204-204,207
根据泰安市井孔爆破增水经验 ,对适宜岩层、炮位选择、用药量、放炮方法、爆破注意事项、井孔清理等六方面技术作了全面论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钻探中掌握好孔底压力对提高钻进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采用主动钻干钻进的广泛使用,为了能正确判断孔内情况和岩层的变化,过去曾使用过活塞式油压指示器和钢板  相似文献   

12.
程锡良  张绪安 《地下水》2000,22(3):126-128
本文通过对牙系下统馒头组地层断裂,向斜及岩脉等构造富水规律的探讨,发现岩石的富水性受断裂的力学性质、规模、断裂与岩层产状组合关系,断裂与岩性组合关系的制约,亦受向斜和岩脉构造产状与岩层产状组合关系的影响。同时提高了不同构造条件下,井位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3.
EH-4连续电导率仪在西南岩溶地区找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兰芳  廖圣柱  周传公 《安徽地质》2011,21(1):63-65,76
针对西南岩溶地区水文地质构造及富水性特征,利用EH-4电磁测深剖面的电阻率差异确定在缺水区域的井孔位置;并对典型案例进行介绍;最后对在工作过程中的经验认识进行总结概括,希望对今后类似地区进行找水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岩层富水性是水文地质工作中经常用到的一个术语,特别在编制综合性水文地质图件中,岩层富水性更是一项必须反映的内容。因此长期以来这个问题一直受到水文地质工作者的重视和研究,对此有过不少论述,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评价方法。但是随着水文地质学的不断发展,现在在实际应用中,对“富水性”的理解含混不清,使用上也比较混乱。有必要对“富水性”赋予确切的含义,并尽可能制订出统一的评价方法,以便统一名词概念和指导生产实际。根据前几年的工作体会,本文将对此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天然源单分量大地电磁技术对水文地质条件的精细探测,系统分析了大地电磁信号采集和处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地下富水区在大地电磁波上的响应特征;根据大地电磁测深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富水性指数模型;在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拟合波形和岩性的对应关系,从波形上分维提取岩层的介电常数、弹脆性、密度、空隙率等物性信息,按有利于岩层富水的原则赋值和归一化处理,纳入富水性指数模型进行多维度耦合计算,可得到相应深度的富水性指数值。富水性指数包含了丰富的岩层物性信息,增强了富水区在大地电磁波上的响应幅度,减小了天然场源强度变化对信号采集和识别的影响。根据富水性指数模型,利用现代计算机及通信技术,设计了双层阵列扫频式平行板电容传感器和大地电磁探水仪,并开发出了相应的数据处理程序,探测深度分辨率可达0.1 m,能够从庞杂的电磁信号中自动辨识来自深部的微弱信号,实现从时变性场源中采集信号并计算出相对稳定的富水性指数。经现场试验,仪器可清楚划分含水层和隔水层,识别富水区和微小导水通道。该技术在矿井水害防治、废弃采空区修复治理、注浆堵水、深部水文地质条件探测等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钻井孔内事故发生的原因大多与井孔斜度过大有关,造成井孔倾斜的因素比较复杂,总结了多年来发生的井内事故经验,并通过理论分析,认为发生井斜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即地层结构、钻压大小和设备安装三个方面,同时,根据不同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一 在编制水文地质图中,岩层富水性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可以说是水文地质图的核心问题。多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受到水文地质工作者的重视和研究,提出过各种对岩层富水性的评价方法。大致可归纯为二类: 1.基岩山区裂隙水:含水很不均一,一般没有连续的统一地下水面,多以泉或片流的形式排泄于地  相似文献   

18.
碳酸盐岩层水文测井比碎屑岩、疏松岩层含水层更复杂一些。对砂岩或砂砾层含水层通常把地层厚度作为含水层厚度,而碳酸盐岩含水层特别是几百米厚的碳酸盐岩层这样做就不行了。水文地质工作要求进一步研究含水层结构,从岩层中分出洞穴、裂隙,确定富水带。   相似文献   

19.
转盘钻进时,一般在钻头载荷1.8-2.7吨、转速每分钟50转时采取岩心。在致密的胶结岩层中钻进深孔时,这能保证获得良好的岩心采取率。但是,在表面疏松岩层中利用这些钻进规程参数经常得不到足够的岩心采取率,有时根本提不出岩心。  相似文献   

20.
林福林 《福建地质》2006,25(4):204-208
通过钻(冲)孔嵌岩灌注桩工程施工的实例,介绍在施工过程中对持力层岩面判断与嵌入岩层深度的控制方法,以及清除孔底沉渣工艺流程,并分析嵌岩桩在施工过程中遇到质量问题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