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朱庄井田位于闸河煤田南部,杨庄地堑南侧,煤层走向在向斜两翼呈一扇形的弧状。煤层最大走向长7公里,最大倾斜长4.5公里,井田面积21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宁武煤田高庄井田的区域地质、井田地质及含煤地层的分析研究,提出了高庄井田石炭系可采煤层煤质的变化规律及该井田的服务年限,从而对该井田石炭系煤炭资源进行了整体评价。该井田石炭系煤炭资源具有较高的潜在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山西省大同煤田东周窑井田的区域地质、井田地质及含煤地层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东周窑井田石炭二叠系可采煤层煤质的变化规律及该井田的服务年限,从而对该井田石炭二叠系煤炭资源进行了整体评价。该井田石炭二叠系煤炭资源具有较高的潜在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
白皎井田的层滑构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川南芙蓉矿区白皎井田位于四川台向斜叙永台凹西段,珙长背斜南翼的倾没部位。井田为缓倾斜单斜构造,倾向南西,走向自东至西逐渐变为北西向,成一扇形,倾角5—12°,断层极为发育。该矿为超级瓦斯矿井,并有煤与瓦斯突出。煤系为上二叠统龙潭组,共有煤层5—14层,均为无烟煤。   相似文献   

5.
兖州煤田为鲁西南地区的主要煤田之一,属华北大型聚煤盆地的一部分。杨庄井田位于兖州煤田的西北翼,总体呈倾斜的单斜构造,井田内构造以断层为主,近SN向,NE—NEE向和NW-NWW向3组断层互相切割,致使煤层错动,影响工作面和巷道的布置,局部煤炭资源甚至无法开采。故应采取探采结合的方式,查明断层的分布规律和延展方向,以充分合理地开发煤炭资源。  相似文献   

6.
王仲学 《甘肃地质》2009,18(4):45-49
甘肃省灵台县邵寨南井田为黄陇侏罗纪煤田彬长矿区的南西延伸部分。井田内延安组为一套河沼型沉积的陆相含煤岩系。以大量钻孔资料为基础,对井田内煤系沉积、井田构造、煤系及主可采煤层与构造的关系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井田内煤系沉积规律,对以后矿井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隐伏煤田煤层风氧化带的勘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膝县煤田各井田的煤层风氧化带特征,认为对缓倾斜全隐蔽煤田应充分利用控制煤层露头位置的工程研究煤层风氧化带,勿需专门布置控制工程。煤层风氧化带和正常煤之间无明显界面,应在充分掌握正常煤的物理化学特征的基础上,找出风氧化最灵敏的指标和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8.
许疃井田位于淮北煤田的最南部,面积约60km2。井田全由第四系覆盖,其下伏含煤地层为一走向南北向东倾斜的单斜构造。4煤段位于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上部,厚70m。对穿过4煤段126个钻孔岩芯的野外鉴定及室内分析,划分出2个大相,23个微相,并作出了4煤段中较稳定发育的三层煤(41、42、43)的成煤占地理图,以探讨沉积环境与煤层厚度的关系,从而查明了煤层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兖州煤田为鲁西南地区的主要煤田之一,属华北大型聚煤盆地的一部分.杨庄井田位于兖州煤田的西北翼,总体呈倾斜的单斜构造,井田内构造以断层为主,近SN向,NE-NEE向和NW-NWW向3组断层互相切割,致使煤层错动,影响工作面和巷道的布置,局部煤炭资源甚至无法开采.故应采取探采结合的方式,查明断层的分布规律和延展方向,以充分合理地开发煤炭资源.  相似文献   

10.
罗园井田水文地质特征及矿井涌水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园井田地处淮南煤田中段南缘,阜风逆冲推覆构造部位,井田内含水层(组)由新生界松散砂层孔隙水、二叠系砂岩裂隙水、石炭系太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水、奥陶系岩溶裂隙水和寒武系岩溶裂隙水五个含水岩组组成,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中等。在分析井田充水因素的基础上,指出灰岩与煤岩层对口部位是突水发生的主要地段。采用生产矿井比拟法,预算开采4-1~13-1煤层时,正常涌水量为316m^3/h,最大涌水量755m^3/h;利用地下水动力学法预算矿井正常涌水量为328m^3/h,太原组岩溶水突水量为798m^3/h。根据本井田煤层陡倾斜及含水层间强水力联系的特点,说明矿井防治水工作难度较大,在今后的矿井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水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测井相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采用多种测吉参数及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Bayes判别分析等数据处理方法,建立起一套适用于煤田地质勘探的测井计算机解释系统。  相似文献   

12.
安庆铜矿地质储量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储量是矿山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有限的地质储量能否进行有效管理直接影响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近年,国际上发达采矿国家已纷纷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来改造和提升其采矿业,不仅变革了传统矿业沿袭百年的生产工艺和组织管理模式,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矿山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文章针对安庆铜矿的具体情况,详细讨论了建立地质储量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与路线,进行了数据库概要设计,讨论了实现系统功能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剪切带构造成矿动力机制与模式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邓军  孙忠实 《现代地质》1999,13(2):125-129
动力学是确定系统演化和最终结果的关键,系统动力学是了解复杂系统的一种构模方法,主要用于处理关于系统行为随时间变化的问题。剪切带构造成矿系统动力学主要指剪切带构造动力对成矿系统过程的启动、运行机制,以及成矿物质的运动学、几何学特征的控制以及由此产生的成矿过程、聚矿能力和成矿产物之差异。文章着重从剪切带构造成矿动力机制和模式等方面进行阐释,强调构造和流体对成矿的重要性,阐述了“断裂阀地震泵吸周期性破裂愈合”的构造流体耦合成矿动力机制,提出了动力系统分析模式并综合了数值分析模式,明确指出成矿系统动力学计算机模拟是动力系统分析和数值分析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定性综合与定量分析的统一,是成矿系统动力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安徽嘉山坡缕石结构特征的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取自安徽嘉山坡缕石矿床不同层位的坡缕石粘土所做的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不同层位粘土的结构类型不同,坡缕石含量高的层位其结晶程度低;坡缕石含量低的层位其结晶程度高,为斜方晶系。文中对坡缕石的形成机理和造成结晶程度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述了以地理信息系统(GB),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为基础的3S一体化信息技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并概述了四川省地矿局对3S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16.
时代前缘的全息探索—岩土植物大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正积 《地质论评》1996,42(4):369-372
本文着重探索了农业地质背景系统(AGBS)及植物(果树)大生态系统应用方向研究的新认识,主要反映:(1)探索岩土植物大系统的特色和现状;(2)岩、土、植物大系统中向量性和关联性存在的事实;(3)果树受非均衡农业地质背景系统潜资源作用规律;(4)岩石→土壤→果树向量全息大系统具有多维动态特征;(5)果树栽培区农业地质背景系统工程作用。  相似文献   

17.
河南境内黄河流域地下水系统划分与系统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河南境内黄河流域地下水系统划分的研究,探讨区域地下水系统划分应依据两个基本条件:(1)依据地质环境因素确定含水层系统;(2)含水层系统是否具有独立的水循环流动系统,即拥有完整的补给,径流,排泄系统。河南境内黄河流域划分成5个区域地下水系统(3个孔隙地下水系统,2个裂隙岩溶水系统),都具有稳定的边界,便于对地下水资源做出准确评价,开发,规划和管理。  相似文献   

18.
地球系统动力学纲要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与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变化密切相关的地球系统动力学研究地球系统多层块耦合作用的结构、过程、机理和效应,是地球动力学、岩石圈动力学、大陆动力学、海洋动力学、大气动力学的高度综合。本文采用分尺度、分层块、分阶段的思路研究复杂的地球系统,将地球系统动力学按空间、时间和物质分为地球内部系统动力学、地球表层系统动力学、地球外部系统动力学,历史地球系统动力学、现代地球系统动力学、未来地球系统动力学,气体地球系统动力学、液体地球系统动力学、固体地球系统动力学,分析了地球系统的耦合特征、耦合类型和耦合方式,初步探讨地球内部系统与地球外部系统耦合作用的耦合边界、物质运动、动力来源和耦合机制。最终将地球系统相互作用的各层块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综合,认为地球内部放射性衰变生热和地球外部太阳辐射生热是驱动地球复杂开放系统层块耦合的主要动力源。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扼要介绍了灰色系统的基本理论、建模方法和检验精度的分析方法。并以四平市地下水动态特征为例,建立GM(1,1)包络模型,进行了地下水位拟合和外推预报。结果表明,GM(1,1)模型计算简单,是一种实用的预报方法,预报结果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20.
陕西榆林侏罗系可划分4个层序。通过大断面写真、钻孔断面分析发现,层序-2(延安组)是3种类型小层序的重复叠覆,可归并为9个体系域,与海相地层有较大差异。系统分析其层序地层学特征,对于恢复古盆地水动力循环系统、沉积过程及矿产预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