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伊利石K-Ar测年法研究,确定鄂尔多斯盆地存在两期与构造运动有关的成岩作用事件:即与早期燕山运动有关的侏罗纪(170—160Ma)和与晚期加里东运动有关的志留-泥盆纪(420-370Ma)成岩作用时代。为了揭示碎屑物质对K-Ar年龄的影响和伊利石成岩作用的机制,本文提出了一个通过观察K-Ar年龄随深度变化的趋势来进行判断的模式。在K-Ar年龄小于地层时代的条件下,K-Ar年龄与深度呈正相关,或者很相近的K-Ar年龄与深度变化无关均标志着没有或很少有碎屑物质的影响;同时,前者指示逐渐埋藏条件下的成岩作用,而后者则反映短暂的热事件引起的成岩作用事件。  相似文献   

2.
赵孟为 《沉积学报》1996,14(3):11-21
根据伊利石K-Ar测年法研究,确定鄂尔多斯盆地存在两期与构造运动有关的成岩作用事件:即与早期燕山运动有关的侏罗纪(170—160Ma)和与晚期加里东运动有关的志留-泥盆纪(420-370Ma)成岩作用时代。为了揭示碎屑物质对K-Ar年龄的影响和伊利石成岩作用的机制,本文提出了一个通过观察K-Ar年龄随深度变化的趋势来进行判断的模式。在K-Ar年龄小于地层时代的条件下,K-Ar年龄与深度呈正相关,或者很相近的K-Ar年龄与深度变化无关均标志着没有或很少有碎屑物质的影响;同时,前者指示逐渐埋藏条件下的成岩作用,而后者则反映短暂的热事件引起的成岩作用事件。  相似文献   

3.
合肥盆地三尖铺组^40Ar—^39Ar同位素年代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合肥盆地南缘中生代红层层序及时代,由于缺乏可靠的化石依据,曾几经变动人为因素很大。根据三尖铺组红层中泥炭在沉积或成岩作用条件下形成的伊利石之^40Ar-^39Ar定年,其坪年龄为157.7 ̄159.95Ma,等时线年龄为157.2 ̄159.9Ma,并用K-Ar法测年进行对比和验证,其值为151.8 ̄155.8Ma,故确定其时代下限应为中株罗世晚期(卡洛维期),上限可能达晚侏罗世早期(牛津期)。^4  相似文献   

4.
季建清  钟大赉 《岩石学报》2000,16(2):227-232
中缅边界那邦变质基性岩出圳于东缅著名的Mogok带的东缘。那邦基性麻粒岩经历了早期麻粒岩相、晚期角闪岩相的两期变质作用的改造。早期变质作用的矿物石榴石和单斜辉石的^40Ar/^39Ar年龄谱图和等时线年龄均显示两组年龄:74 ̄76Ma和23 ̄24Ma。晚期变质作用矿物角闪石的K-Ar法得出23Ma,角闪石和斜长石的^40Ar/^39Ar年龄谱图和等时线年龄均显示23 ̄24Ma。晚期变质作用矿物角闪  相似文献   

5.
连续激光探针质谱^40Ar/^39Ar法测定单颗粒矿物年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Nd:YAG激光器与高精密MM1200质谱计-电子倍增器连网,应用连续激光质谱对单颗粒矿物、光片样品进行微区40Ar/39Ar测年、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研究。在光片上测定南极乔治王岛(King George Island Antarctica)北海岸玄武岩等时线年龄(52.38±1.05Ma)和贵州绿豆岩年龄(239.16±14.13Ma),两者与实际地质背景吻合。对两个中生代和太古宙单颗粒黑云母进行连续激光质谱阶段升温(40)Ar/(39)Ar坪年龄谱测定,获得与常规法相一致的坪年龄谱。  相似文献   

6.
本文给出的滹沱群下亚群青石村组玄武岩Rb-Sr、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为2045.8±17和2369±30Ma(Z),角门石40Ar-39Ar坪年龄和最高视年龄为1364±19和1932±19Ma(1);中亚群河边村组玄武岩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图的投点呈完全离散状,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为2322±31Ma(2),角门石40Ar-39Ar坪年龄和最高视年龄为1360和1742±17Ma(1)。根据上述Rb-Sr、Sm-Nd数据与已知青石村组、河边村组单颗粒锆石U-Pb法确定的成岩年龄2450±10和2400±20Ma(2)的明显差别,40Ar-39Ar均揭示为较典型受扰动的年龄谱和较发育的透人性构造、晚期岩脉等地质证据,认为Rb-Sr、Sm-Nd是重设的同位素体系。  相似文献   

7.
四川大水沟碲矿床^40Ar/^39Ar年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40Ar/^39Ar中子活化定年法测试大水沟碲矿床12号矿脉中的白云母,得到阶段升温坪年龄91.0-94.10Ma,等时线年龄93.70Ma。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U-pb、Rb-Sr、40Ar/39Ar法测年资料,探讨了川西白玉-稻城地区花岗岩类的东岩带、中岩带、西岩带的形成时代。东带以200Ma为主,中带以80Ma为主,西带以220Ma为主,各方法所获年龄数据基本上可对比。  相似文献   

9.
将掺钕的钇铝榴石(Nd:YAG)激光器与高精密MM1200质谱计、电子倍增器联网,应用连续激光质谱对单颗粒矿物、光片样品进行微区40Ar/39Ar测年、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研究。在光片上测定南极乔治王岛北海岸玄武岩等时线年龄(52.38±1.05)Ma和贵州绿豆岩年龄(239.16±14.13)Ma,两者与实际地质背景吻合。对两个中生代和太古代单颗粒黑云母进行连续激光质谱阶段升温40Ar/39Ar坪年龄谱测定,获得与常规法相一致的坪年龄谱  相似文献   

10.
川西白玉-稻城地区花岗岩类的年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U-pb、Rb-Sr、40Ar/39Ar法测年资料,探讨了川西白玉-稻城地区花岗岩类的东岩带、中岩带、西岩带的形成时代。东带以200Ma为主,中带以80Ma为主,西带以220Ma为主,各方法所获年龄数据基本上可对比。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中国50个岩金矿床84组直接测年数据,提出中国金矿床具“一老(2500-1800Ma)一新(280-100Ma)”的成矿格架。区域分布上,前寒武纪形成的金矿床成矿年代为“西低东高”,而显生宙金矿为“西高东低”。中国金矿床最重要类型为绿岩带型金矿。测年方法上,应采用单颗粒含铀矿物U-Pb法,而40Ar/39Ar、K-Ar法和Rb-Sr等时线法仅适于测定显生宙形成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
阿尔泰地区中、新生代岩浆活动的同位素年龄证据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张前锋  李启新 《地球化学》1994,23(3):269-280
长期以来,对阿尔泰地区有无印支、燕山期岩浆活动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得到以下年龄结果:将军山花岗岩(^40Ar/^39Ar坪年龄)220Ma、康布铁堡花岗岩(^40Ar/^39Ar高温视年龄)214Ma、尚可兰花岗岩(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176Ma、阿拉尔花岗岩(^40Ar/^39Ar坪年龄)131Ma。以上数据和与本区处在同一构造单元的前苏联矿区阿尔泰及山区阿尔泰12个浅色花岗岩锆石U-Pb  相似文献   

13.
松辽盆地白垩纪年代地层研究及地层时代划分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璞俊  杜小弟 《地质学报》1995,69(4):372-381
用超声波分散-沉降分离-K-Ar稀释法直接测定同沉积泥质组分的同位素年龄;青山色湍的视沉积年龄为111.9-89.0Ma;嫩江组上部暗色泥岩的视沉积年龄为77.676.8Ma;泉头组泥岩的视沉积年龄为123Ma。用Rb-Sr等时线法测得嫩江组下部泥质灰岩-泥岩层系视沉积年龄为81Ma。  相似文献   

14.
扼要介绍了笔者近期在南天山大地构造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①发现晚志留世单笔石化石;②根据黑云母透闪石石英片岩等606Ma的Rb-Sr等时线年龄,确认了库尔干前寒武纪构造窗;③根据蛇绿混杂岩硅质岩中放射虫化石时代和辉长岩斜长石单矿物(40)Ar/(39)Ar法高温坪年龄333.51±8.77Ma,确认南天山存在晚古生代蛇绿岩。  相似文献   

15.
新疆南天山大地构造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扼要介绍了笔近期在南天山在地构造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①发现晚志留世单笔石化石;②根据黑云母透闪石石英片岩等606Ma的Rb-Sr等时线年龄,确认库尔干前寒武纪构造窗;③根据蛇绿混杂岩硅质岩中放射虫化石时代和辉长岩斜长石单矿物^40Ar/^39Ar法高温坪年龄333.51±8.77Ma,确认南天山存在晚古生代蛇绿岩。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金矿床成矿时代的讨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俊建 《地球学报》1998,19(2):215-220
本文基于中国50个岩金矿床84组直接测年数据,提出中国金矿床具“一老(2500 ̄1800Ma)一新(280 ̄100Ma)”的成矿格架。区域分布上,前寒武纪形成的金矿床在矿年代为“西新东老”,而显生宙金矿为“西老东新”。中国金矿床最重要的类型为绿岩还型金矿。测年方法上,应采用单颗粒含铀矿物U-Pb法,而^40Ar/^39Ar、K-Ar法和Rb-Si等时线法仅适于测定显生宙形成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17.
胡世玲 《岩石学报》1999,15(4):518-523
采用微区激光探针^40Ar-^39Ar定年方法,对华北桑干地区高压基性麻粒岩中变质石榴石和斜长石直接进行了原位微区年代测定,石榴石变斑晶是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形成的矿物,石榴石周围后合成晶反应边组合中的斜长石是石榴石减压分解的产物。石榴石斑晶的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2510Ma证明高压变质作用发生在太古宙末,斜长石^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1968Ma,代表石榴石中压麻粒岩相条件下  相似文献   

18.
武当地块主要地质事件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武当地块是南秦岭构造带内一系列前寒武纪地块之一,古生代以来经历过3次重要的构造变形,即伸展作用逆冲推覆作用和造山晚期走滑构造作用。运用^40Ar/Ar阶段升温、^40Ar/Ar激光探针及Sm-Nd等时线等多种测年方法确定构造发生于423~261Ma、逆冲推覆构造发生于234~200Ma,表明伸展构造可能分 与商丹缝合带的碰撞及勉略洋的拉开有关,称之为同碰撞伸展构造,而武当地块内发育的逆冲推覆构造则  相似文献   

19.
采用微区激光探针40Ar-39Ar定年方法, 对华北桑干地区高压基性麻粒岩中变质石榴石和斜长石直接进行了原位微区年代测定。石榴石变斑晶是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形成的矿物,石榴石周围后成合晶反应边组合中的斜长石是石榴石减压分解的产物。石榴石斑晶的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2510 Ma, 证明高压变质作用发生在太古宙末。斜长石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1968Ma, 代表石榴石在中压麻粒岩相条件下分解的时代。它们之间年龄相差大于500Ma, 说明高压麻粒岩可能没有经历近等温减压的PT轨迹。后成合晶组合很可能代表中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叠加。这一结果对探讨华北克拉通桑干地区早期地壳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伊利石K—Ar定年法确定油气成藏期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生伊利石的K-Ar定年不仅可以确定成岩期,而且可确定油气成藏期。同时,随着地质演化过程的不同,自生伊利石K-Ar年龄随深度演化会出现不同形式,作者对不同的自生伊利石K-Ar年龄形式及其与油气成期期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