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吉林省怀德县范家屯5.2级地震的气象征兆,找到了中、短、临震前气象异常时空分布的一些特点,可供今后吉林省进行中强地震预报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1966年邢台地震后,气象地震研究工作逐步开展起来。通过十七年的实践,积累了大量震前气象异常资料。为促进气象地震研究工作的发展,1984年3月13日至15日在成都举行了国内首次“气象地震”专题讨论会。会议对气象变化与地震活动相关事实的科学性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发言者认为科学性问题应从三个  相似文献   

3.
正诸多的气象因子在大震之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一结果已被许多研究所证明。但由于气象数据难以被获得,或所获得的气象数据不完整等原因,震前气象因子变化的研究虽有但并未深入。都江堰地处汶川东南部,距离汶川地震震中映秀26 km,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前山断裂和中央断裂之间,在汶川地震时,都江堰遭受了巨大灾害。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汶川震前,都江堰是否存在气象因子的变化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方向。本研究以1980—2008年(其  相似文献   

4.
方永臻 《山西地震》1992,(2):34-36,47
用大于等于8级大风的气象资料计算了风能,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了风能异常同地震的关系,对吉林省中西部地区Ms≥2.0的250个地震进行了统计,表明,风能愈大,地震能量释放愈多。据此,讨论了风能异常与地震能量经验公式应用于地震预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吉林省中部地区中等地震前分维曲线Ds,Dt及地震活动演化指数YH值异常变化过程,所得结果对吉林省未来中强地震预报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吉林省地下流体多年动态观测数据进行全时域的计算机扫描,系统研究其变化规律和特点,分析各种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了气象要素与水位变化的相关性,发现相关的节律性和差异性,同时确定吉林省下流体趋势异常指标,进而对吉林省近期地震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7.
利用吉林省地电阻率台网观测资料,对汪清7.1级上深震以及乾安、前郭5.2级中强地震前地电阻率异常变化进行分析,发现吉林省地电阻率台网对本区内中等以上地震具有一定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8.
吉林地区平均波速比的测定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选取2001~2009年吉林省地震观测报告记录的地震事件,根据断裂构造特征和地震的空间分布情况,将研究区域分为四个地区,即西部、中部、东部、长白山火山区。采用多台和达法计算波速比方法研究了吉林地区的波速比分布情况,通过对比发现吉林省西部、中部、东部及长白山火山地区的波速比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即西低、东高、长白山火山区最高,这对吉林地区的地震趋势判断有一定参考意义。文中讨论了2006年吉林乾安-前郭M5.0级地震前后的波速比变化特征,发现该震前出现波速比趋势下降的特征,这对中强地震的短临预测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地震局于今年8月6日至13日在昆明召开了首次全省气象与地震关系讨论会。与会代表50余人。四川、贵州两省也应邀派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交流的大量文章是对气象与地震关系的客观事实和统计规律的讨论。从近期成果看,云南省对气象与地震关系的研究不仅涉及了一些理论探讨,而且对地震预报业务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会议中具体部署了全省下一阶段气象与地震关系  相似文献   

10.
大气压力的干扰作用及据其变化预测地震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乌鲁木齐及邻近地区的观测资料与事实,论述了大气压力变化对部分地震监测手段的影响。识别其干扰对判别地震异常具有明显的作用,本文还结合新疆气象与地震资料,论述了大气压力某些特征现象同地震的联系及据其变化预测地震问题。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中等地震前超低频电磁波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超低频电磁(ELF)观测仪电磁波技术测量空间和大地电磁信号,可研究空间电磁场和地下电阻率结构,研究地震引起的电磁场异常变化。2009年3-10月,在吉林省中东部发生多次中等地震前后,电磁场和视电阻率出现了较好的异常对应。本文对这些电磁异常进行了分析并对产生这些异常变化的可能的成因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邢台地震的气象要素异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邢台地震前后河北省数十年气象资料的研究与分析,发现邢台地震前气象要素存在明显的异常特征。大气压力、大气温 度显示出短临震兆信息,降水量呈现了中长期异常,浅层地温的震前异常升温特征则较为突出,文章汇总了邢台地震前各气象要素的异常变化,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荷兰皇家气象研究所(KNMI)地震部所进行的地震领域的基础和应用性研究,其中包括次声研究、诱发地震研究、采矿法以及地震部所主持的欧洲地震数据交换和协调中心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乌兹别克地震预报问题的迫切性,也同世界上所有地震活动区一样,正在与日俱增。近年来,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业已证实:在不同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热、地球动力学及其它地震场的变化之间存在着不容置疑的联系。在初始阶段,把注意力放在了研究动物、鸟和鱼的异常行为,研究大气发光、太阳的活动性、磁暴、不同的板块和月球的运动、气象变化、水井水位变化,等等。但是,它们的解  相似文献   

15.
地震社会学及地震对策研究是我国地震工作的四大任务之一。为了深化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1987年7月,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在吉林省吉林市召开了“新三论”、社会学与地震对策学习讨论会。地震系统14个单位从事地震社会学研究的有关人员共46人参加了会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地震难以预测,原因是积累的观测数据时间区间过于短暂,如吉林省只有45年的地震观测数据,很难判断周期性和分布特征。本项目研究以爱因斯坦相对论为基础,首次提出地震物质能量转换公式,将地震以空间、时间连续的能量波动分布形式进行研究;首次提出突破原理念的地震预测方法,结合历史地震来推测千年间的地震能量分布特征,并以千年数据尺度来对未来的地震进行预测。以吉林省为研究区,在研究中逐渐完善预测方法的技术路线,证明该  相似文献   

17.
李贵福  解明恩 《地震研究》1996,19(2):154-161
本以丰富的气象资料分析讨论了本世纪以来云南发生Ms≥6.0级地震的气象特征与气象效应。认为云南强震与北半球、中国及云南的气候变化、太阳活动、旱涝有关,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气压、气温的变化也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给出了1990年10月21日磐石大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探讨了大旺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及其发震构造。总结分析了大旺地震前后吉林省中部地区地倾斜观测出现的异常变化及特征,结果表明:异常时间上有阶段性,异常形态上有阶跃、突跳,异常分布与构造有关。  相似文献   

19.
地震发生前后,观测到地下水动态异常变化,已不乏其例。但亦有许多地下水动态异常变化,表面上看与地震的发生并无直接联系。1984年5月山东菏泽地区发生的一组地下水事件,虽然其特征与1983年11月7日菏泽5.9级地震前的地下水异常变化有某些共性,但之后并未在当地发生较强地震。5月地下水事件表现在地下水物理状态的变化而不是化学成分的变化上,以井水位升降、发浑、冒气泡、翻花为主要表现形式。一般井孔异常变化持续了半月左右,个别井孔持续时间长一些。在这组事件的发生过程中,我们对事件的具体内容、环境条件、可能的气象、水文影响等进行了调查。研究这些地下水事件的特征,探索其发生的原因,对地震前兆异常的识别无疑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旱涝震浅见     
对旱、涝成因以及与地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从气象因素上探讨了进一步识别地震前兆异常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