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林振民 《物探与化探》1982,6(6):328-338
正演计算是重磁资料解释推断中的基本问题之一。而任意形体重磁正演计算的多边形截面法又是其主要方法之一。这方法的特点是用一系列平行面将任意形体分割成若干截面,再用多边形去逼近每一截面的形态。由于多边形的边数是任意的,因此能够以任意地精度逼近任意形体,并且对每一截面的作用值能够用精确的解析表达式表示。这是该方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目前,计算任意形体重磁异常,常用的方法有多边形截面法、直立线元法、表面积分法以及快速数字褶积方法等。作者认为,相比之下多边形截面法在逼近任意形体形状,运算速度,利用勘探资料以及信息准备工作量等方面都比较优越。而多边形截面法不能解决的问题,如对退磁影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利用面元法对已勘探地区作面积性的磁场正演计算,求算有无剩余异常,以了解有无较大的盲矿体存在是一个比较好的电算方法。我们用面元法计算了南沟南北两矿带磁铁矿体理论垂直磁异常,获得了较好的结果。回答了南沟富铁矿科研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采用座标旋转法以矿体为薄板进行消磁计算,然后再进行正演计算的方法,步骤是合理的。由于正演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复杂形体重、磁异常各种正演方法,并对各种方法所具备的优点和存在的缺点进行了分析说明。据此讨论了复杂形体重、磁异常正演方法将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基于GPU的任意三维复杂形体重磁异常快速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基于图形处理单元的任意三维复杂形体的重磁异常快速正演计算方法。将地下半空间剖分为大小相等规则排列的一组长方体单元,任意三维复杂形体可以表示成很多不同体积和密度(磁性)的长方体的近似组合。用解析方法计算出所有这些长方体在计算点的重力(磁力)异常,并累加求和,就可以得到整个模型体在计算点引起的重(磁)异常值。为了提高近似程度,需将地下半空间剖分得很细,用传统的CPU串行程序计算相当耗时。GPU在处理能力和存储器带宽上相对CPU有明显优势,采用GPU并行算法,可大大提高计算速度。相关试验结果表明,用GPU实现的正演快速算法计算结果正确,效率明显提高,为重磁异常三维物性反演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一、功能本程序用于以人机结合选择法解二度重力勘探的反演问题。程序包括正演计算、绘图打印、物质带等效源反演计算三部分。正演计算采用水平多边形棱柱公式,可以有多个地质体,各地质体可以有不同的剩余密度。地形可以是平坦的或起伏的。在每次正演计算前,绘出本次计算所依据的地形地质剖面图。正演计算后,绘出异常剖面图。然后,由用户酌情选  相似文献   

7.
重磁异常正反演可视化实时方法技术改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摘 要 给出了2∙5D 多边形截面棱柱体重磁异常的简化表达式及其偏导数;提供了实用的可 视化模型建立、修改、实时正反演中的一些具体方法技术。借助这一操作方便、功能强大的 图形化实时反演系统‚资料解释工作者可以综合利用各种地质资料对计算过程实现引导和控 制‚使其解释思想及技术方案得到充分体现‚从而提高计算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重磁资料的实时正演拟合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阐述了在微机上建立一套实时重磁模型编辑、修改的正演拟合程序的方法。所谓实时(Real-time)在这里指重磁模型的正演异常曲线与其模型的变化是同步的,这样在用户修正场源模型的形态或物性参数时,即可同时了解异常曲线的拟合结果。文中程序所涉及的重磁模型是由几个任意组合的多边形组成,以其形态、密度和磁化率的不同来构成复杂的地质构造。  相似文献   

9.
正反演是重磁解释中很重要的一个步骤,过去这部分工作都是在空间域中进行的,如各种规则形体的正演公式,点元线元或面元的正演程序,最优化选择法(如马奎特方法)反演程序等,这些在实际工作已取得一定效果。近一年来,频率域位场转换工作已在数据处理中广为利用,同时,频率域正反演工作也在逐步开展,如组合斜顶面棱柱体正演程序,功率谱计算基底深度程序等已在开始使用,此外对频率域其他反演方法也在研究与试用。考虑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磁铁矿勘探过程中矿层预测精度,解决钻孔钻进过程中终不终孔的问题,认为可以采用勘探线剖面高精度磁场观测、岩芯标本磁参数测定、磁参数与钻孔编录成果约束后的磁异常正演计算,由此来确定剩余磁异常的有无,从而推断地下有无隐伏磁铁矿矿层。笔者在预测过程中采用:①最大剩余磁化强度、磁化率;②平均剩余磁化强度、磁化率来正演,取得了一些实际效果和经验,为磁铁矿矿区开展勘探施工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近期的川西地区深层火山岩勘探成果表明该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具有巨大勘探潜力,但目前以地震为主的勘探手段在精细刻画火山岩分布范围等方面尚存在困难,本研究尝试通过重磁方法为火山岩勘探提供更多有利证据。利用川西地区最新的重磁资料,结合现有地质认识分析川西地区重磁物性特征;根据不同模型的重磁正演模拟结果,总结川西地区深层火山岩重磁响应特征。通过实测重磁资料处理,分析研究区断裂分布特征和高磁异常分布规律。研究表明:(1)正演结果显示磁力异常对火山岩的反应敏感,重力异常对断裂构造反应明显,但对火山岩无明显反应;(2)磁力异常对火山岩的刻画能力较为突出,能够识别出厚度大于45 m的火山岩,但对于火山岩埋深、岩性变化的识别存在困难;(3)通过研究区重力异常解译出的断裂构造与研究区已知断裂构造吻合度较高,同时利用磁力异常刻画的火山岩分布情况与现有认识也具有可比性。重磁勘探在四川盆地火山岩勘探中具有重要作用,重力勘探可探明控制火山岩分布的深大断裂的发育情况,磁力勘探能够识别出火山岩平面分布特征,快速圈定有利靶区,进而为火山岩勘探提供有力的重磁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四个典型的问题:规则形体正演、褶积、匹配滤波因子求解、物性参数的统计分析来介绍TI—59计算器的编程方法。一、规则形体理论场的正演计算物探电、磁、重理论模型位场正演计算的共同特点是,需要用同一个公式反复计算不同座标点上的理论场值,这在程序设计上是属于循环问题。TI—59拥有两种(组)组织这类循环的指令,一为计数转移指令,一为比较转移指令。 1.用计数转移指令DSZ编正演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13.
对于地面实测的重磁异常剖面,在准确知晓其对应地质剖面中地质体的密度及磁化强度等物性的前提下,结合区域地质条件、区内地质背景及剖面上(周边)钻探(坑道开采)资料,建立初始地质剖面模型,利用重磁异常精细正反演,可较准确地确定剖面上的地层、岩矿等地质体界线。对于已开采的(磁)铁矿,可以通过正演,计算出磁异常并与实测异常进行比较,确定是否有剩余异常存在,从而判定是否有(磁)铁矿体存在。以梅山铁矿为例,对其重磁异常资料重新进行数据处理及精细正反演计算,结合地质及物性资料进行地质解释,利用其成果布设钻孔,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引起红旗岭矿区G8重力异常的原因,采用解重力勘探反演问题的选择法对其进行重新解释评价。根据剩余重力异常,结合异常地段及其外围地质、地球物理条件建立正演计算模型,进行正演计算并与实测重力异常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G8重力异常并非是由镁铁-超镁铁岩体引起,而是由地层密度局部增大及重力高背景场的局部重力低G11的衬托效应引起。  相似文献   

15.
<正>磁法勘探寻找铁矿效果显着,随着备战矿区工作程度的加深,急需对该矿区的磁异常进行精细分析以确认矿区深部是否存在隐伏铁矿体。本文旨在通过对矿区磁测资料进行处理,总结磁异常特征,并对异常进行解释推断;认为其可能存在隐伏矿体,为矿区进一步勘探提供较为明确的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重磁剖面异常与基底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穿越羌塘盆地的实测重磁剖面数据为基础,密切结合平面重磁异常资料,通过对重磁异常特征进行分析,采用位场转换和正反演拟合计算方法,推断了羌塘盆地的基底埋深、断裂构造及盆地样式,并对盆地的油气远景进行了探讨。认为南羌塘基底埋深浅,呈台阶状,且构造复杂,北羌塘埋深深,其间的龙木错-双湖构造带有明显的重磁异常显示。  相似文献   

17.
根据重力位、重力异常、磁位和磁异常公式,应用泊松关系,通过严格的公式推导,给出了重力位、重力异常、磁位和磁异常之间的数学关系,从而使重磁异常正演计算表达式包含于简单的规则之中,揭示出均质多面体重磁异常正演理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刘洪学 《物探与化探》1983,7(3):175-181
近代数学和计算技术的引进,使得勘探地球物理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作为勘探地球物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重磁勘探方法,在解释理论方面较之其他物探方法的进展要早得多。重磁场解释理论经历了从直观的定性描述和对简单规则形体的孤立异常的定量解释阶段之后,进入了应用近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对复杂异常进行系统解释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陈钟琦 《物探与化探》1981,5(5):278-285
目前,在重磁资料的推断解释中,广泛使用各种正演计算方法,例如,计算被揭露的矿体异常,将其与实测异常进行对比,并计算剩余异常以寻找隐伏或漏掉的矿体;又如通过不断修改矿体产状重复正演计算,直至求得与实测异常最为接近的矿体形态,起到反演解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石碌铁矿区重磁异常特征的分析,总结了该矿区重磁异常特征与矿体之关系.探索重磁方法在该矿区找矿的有效性,建立其找矿模型,指导该矿区深部及外围的地质找矿工作.从而扩大矿区远景规模,增加矿区资源储量,为目前正在开展的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提供资料,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