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敖瑙达巴斑岩型铜银锡乡金属矿床既不同于大多数由幔源岩浆衍生物所形成的斑岩铜矿,也不同于大多由地壳重熔岩浆衍生物形成的斑岩型锡(钨钼)矿床。它是分布于过渡性地壳上的、由起源于下地壳-上地幔的过渡性岩浆的衍生物形成的斑岩型铜银锡矿床。根据已取得的资料,在矿区内磁法、电法、化探异常的展布与已知矿化蚀变带一致。凡磁、电、化探异常吻合一致的综合异常,经验证都已见到了矿体。  相似文献   

2.
本区是依据地质、构造等成矿有利条件,开展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找矿工作时,进行的大面积化探次生晕普查和局部详查.因而,获得了几十个不同组合类型的化探次生晕异常.经勘探验证,发现了斑岩钼(铜)矿.一发现异常的化探方法及技术  相似文献   

3.
物探综合方法在临江市迎门岔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江市迎门岔矿区进行的1∶2万土壤化探发现了花岗斑岩体周边有以铜为主的化探异常,为评价该异常,投入了以地面高精度磁测和时间域激电两种物探方法。根据物探异常大体圈定了花岗斑岩体、闪长岩及周边矿化蚀变带的分布范围,并推断了矿化蚀变带在深部的产状。在随后的槽探和钻探工作中,花岗斑岩体周边发现了铜矿体,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东昆仑洪水河东地区斑岩铜钼矿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水河东地区岩浆活动强烈,石英闪长斑岩、英云闪长斑岩较发育,岩体、围岩及其接触带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钾长石化、高岭土化、迪开石化、绢云母化和矽卡岩化等蚀变普遍且较强烈,具斑岩型矿化蚀变特征。研究区内Cu、Mo、W化探组合异常分布较多,具备典型的斑岩铜矿床的元素组合特征,岩体含矿性与化探异常吻合,且在研究区盘羊沟、乌腊德地区发现了铜钼矿体。据此分析,认为洪水河东地区具备斑岩铜钼矿成矿地质条件,斑岩型铜钼矿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5.
雄村矿区是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内已查明资源(储量)及规模达大型的铜金矿区,最早发现Ⅰ号Cu-Au矿体,其后发现了Ⅱ、Ⅲ号Cu-Au矿体。化探异常在Ⅱ、Ⅲ号矿体的发现和初期勘查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发现和圈定Cu-Au矿找矿靶区中提供了重要线索。通过分析Ⅱ、Ⅲ号矿体勘查工作中的化探异常特点及作用,旨在为应用化探异常指导找矿工作提供参考作用,同时,对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其他地段寻找该类型矿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四川地质学报》2022,(4):678-681
HS(H)-20-甲1强龙异常是一个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异常,该异常的确定经历了从小比例尺到大比例尺逐次开展化探扫面、缩小找矿范围的过程。异常元素主要为Cu、Mo、W、Sn、Pb、Ag、Au、Zn等,与地表矿体分布对应较好。通过异常三级查证工作,证实调查区内发现的两个斑岩体中的Ⅰ号斑岩体为主要含矿斑岩体。异常元素分带特征及R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矿床成因类型为斑岩型铜矿。  相似文献   

7.
HS(H)-20-甲1强龙异常是一个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异常,该异常的确定经历了从小比例尺到大比例尺逐次开展化探扫面、缩小找矿范围的过程。异常元素主要为Cu、Mo、W、Sn、Pb、Ag、Au、Zn等,与地表矿体分布对应较好。通过异常三级查证工作,证实调查区内发现的两个斑岩体中的Ⅰ号斑岩体为主要含矿斑岩体。异常元素分带特征及R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矿床成因类型为斑岩型铜矿。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上杭县罗卜岭斑岩型铜(钼)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承涛  周美进 《福建地质》1994,13(3):151-158
罗卜岭异常区处于成矿有利部位,本文通过对该区的热液蚀变分带、岩石化学特征、包裹体特征等的初步研究以及对化探异常进行深部验证,认为罗卜岭异常区存在着斑岩型铜(钼)矿床,是寻找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9.
人们在评价和解释化探异常时,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高、大、全"的化探异常上,对面积小、强度弱、叠加程度低的异常关注很少。笔者通过研究大量的大型、特大型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化探工作的切身体会,认为有几种弱小的化探异常值得重视,特别是那些成因上与筒状岩株有关的斑岩型矿床,其矿致化探异常往往面积小、强度低,但与这些小异常有关的矿床规模可能是大型,甚至是特大型,形成了"小异常成大矿"的反常现象,在解释评价时,这类异常很容易被忽略。另外,有规律排列的单点异常、覆盖区的弱小异常均能够代表一定的地质意义,在化探异常解释评价时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0.
广东已发现的一批斑岩钼矿床中,有一些具有中型以上规模,而发现这些矿床,化探工作都是起过重要作用的.目前尚有一批化探异常和矿点,正在评价之中.因此,总结已知斑岩钼矿的地球化学模式,对提高找矿效果是有意义的.本文是根据笔者近年来参加斑岩钼矿岩体的评价工作及收集有关单位的资料整理而成,不妥之处,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西藏青草山铜多金属矿所处的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区地质特征。矿床位于羌南地块的磨盘山断裂带内,矿体产于花岗闪长斑岩及围岩中,蚀变类型及分带特征与斑岩型矿床蚀变特征十分吻合,因此初步确定矿床成因类型为斑岩型铜矿。  相似文献   

12.
耿全如  张璋  彭智敏  关俊雷  丛峰 《地球科学》2020,45(8):2805-2825
西藏中部的雄梅-班戈-青龙乡-桑雄一带发育一条连续的花岗岩带,属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中段.该带在近年来已发现雄梅铜矿、苦嘎铜矿、日阿铜矿和青龙乡铅锌矿等中小型矿床和矿点,但仍未有更大的找矿突破.根据全面的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对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性质、物质来源和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该带花岗岩主要可分为140~125 Ma、120~110 Ma、94~72 Ma三个侵入期次以及一些新生代岩体,其中120~110 Ma为岩浆活动大爆发阶段.本区西段的早白垩世的舍索、雄梅、苦嘎花岗岩体和晚白垩世的雪如、桑心日等岩体已发现显著的铜金铁等矿化,但它们的成岩成矿物质来源和围岩性质等方面与超大型斑岩铜矿有差距,可形成类似于青草山铜矿的中-大型斑岩铜金矿床或矽卡岩型矿床,有进一步找矿的潜力.沿班戈-青龙乡-桑雄连续分布的早白垩世花岗岩带与热液型、矽卡岩型铁铅锌多金属成矿作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西藏青草山Cu-Au矿床是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侧新发现的具有大型远景的斑岩型矿床,但该矿床含矿斑岩的年龄、成因及源区一直未得到有效的约束.对青草山花岗闪长岩以及含矿花岗岩闪长斑岩进行了锆石年代学、Hf同位素以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花岗闪长岩与含矿花岗闪长斑岩的侵入时代分别为131.2±0.3 Ma与117.9±0.8 Ma,代表了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早期的成岩作用以及斑岩Cu-Au成矿作用.二者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二者可能具有相同的岩浆源区,是不同时期同源岩浆活动的产物.结合含矿花岗闪长斑岩锆石Hf同位素组成,认为青草山含矿斑岩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壳向北俯冲过程中,是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受到了少量地幔物质的混合.   相似文献   

14.
斑岩型铜矿勘查地球化学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岩型铜矿是我国最重要的铜矿床类型,随着矿业开发的不断深入,勘查地球化学在矿产勘查中的作用变得愈来愈重要。为此,在收集整理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过去斑岩型铜矿勘查地球化学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包括地球化学特征、勘查方法、异常评价及找矿标志等方面。以富家坞铜矿为例,介绍斑岩型铜矿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郑忠林  刘凯  任涛  张西社 《江苏地质》2014,38(4):550-555
池沟斑岩型铜钼矿(化)体产于燕山期中酸性岩体内外接触带中,成岩与成矿年龄一致。区内物化探异常及矿化均围绕斑岩体呈(环)带状分布,构成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钼矿成矿系列。近年来,池沟地区采用高磁扫面+CSAMT(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钻探等组合方法,显示物化探异常特征与池沟出露岩体相吻合,经钻探,在池沟斑岩体接触带深部发现了厚大低品位铜钼矿体。在总结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以区内物化探异常特征为依据,认为地表物化探异常与深部矿体位置形态有对应性关系,找矿潜力巨大,具有寻找斑岩型铜矿床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新疆斑岩铜矿成矿特征与综合找矿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岩铜矿是世界铜矿的主要类型之一.以新疆东天山土屋铜矿、阿尔泰山哈腊苏铜矿、西准噶尔包古图铜矿、西天山松树沟铜矿4个典型斑岩铜矿为对象,研究其矿床发现过程、成矿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不同方法在矿床发现和评价阶段的作用,指出了斑岩铜矿典型地球化学元素组合和激发极化法在找矿评价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斑岩铜矿不同阶段找矿和评价方法组合.  相似文献   

17.
叶捷先 《矿产与地质》2000,14(5):325-329
应用地球化学基础理论和多元计分析方法研究东石门斑岩型铜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初步总结了矿致导致异常特征,建立了该矿床的轴向元素分带序列,提出了该矿床的成矿地球化学指标及其深部的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8.
小热泉子铜矿床物化探找矿效果及综合找矿模式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小热泉子铜矿进行了一系列物探找矿方法的试验研究工作,其中包括:重力、井中充电激发极化法、高精度磁测、地-井方式激发极化法、甚低频电磁法、瞬变电磁法、天然电磁场测深、可控源音频电磁法、分布式被动源陈列电磁法及中间梯度激发极化法等。仅钻孔原生晕取得一定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9.
回顾与进展:斑岩铜矿理论研究及勘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岩铜矿是最重要的铜矿床类型,对其成矿作用的认识及找矿方法的研究,对找矿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此作者通过收集和整理有关文献,力图从拓展勘查人员找矿思路的角度,回顾和总结了斑岩铜矿研究在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流体演化及矿床金属组分、成矿构造背景及动力学、勘查理论及技术等方面的进展,以期有助于斑岩铜矿的勘查找...  相似文献   

20.
据钟丘洋火山热液型铜矿床的地层、侵入岩、矿石和矿体中元素的分布规律,阐明了该矿床的地球化学原生异常特征;确定了与矿床有关的指示元素及其分带序列;建立了矿床剥蚀程度的评价指标及该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