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了将不同边界品位情况下矿体的形态及由边界品位变化引起的矿体形态变化程度在计算机中动态、实时地展现,同时也为了解矿体在不同工业指标条件下的空间形态,进行了矿体动态建模方法研究。采用了一种新的、基于矿体属性模型向其几何结构模型转化的方法--克里格块体法。通过该方法,基于指示克里格估值技术,使用块体模型+实体模型的三维数据模型结构,动态地构建出了福建上杭紫金山铜金矿矿体在不同边界品位条件下、信息充分、完备且具高可信度的矿体模型,达到了使建模结果能够真正服务于矿山勘探和生产实践的效果。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扩展和易推广的性质,能够完成大多数类似矿山及类似地质体的动态建模过程。  相似文献   

2.
田景元  李永红 《岩土力学》2006,27(Z2):244-248
有限元的计算结果常需要用等值线表示出来。Surfer是一应用得十分广泛地作等值线的软件,但它仍有不足,如有的等值线所代表的值无法判断等。基于有限元网格和线性插值的方法及其他一些处理技巧,可有效地克服Surfer等软件的缺点,通过VBA语言编程可直接将等值线画在常用的制图软件AutoCAD界面里。所编的程序在平面有限元计算结果的等值线绘制中运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王文君 《山西地质》2011,(1):20-22,48
通过钻探工程对保德县石且河矿区矿体边界及深部进行控制,结合正规1:5000全仪器法地形、地质测量图及采样化验等方法,基本查明了矿区地层层序,含矿岩系的层位、岩性、厚度、产状、形态,岩相古地理特征及矿体(层)的数量,矿体连接对比条件、分布范围、产状、厚度、规律、形态特征、品位变化特征以及连续性,矿体中的夹石、顶底板围岩的岩性、厚度的分布情况。同时,对共伴生矿产亦做了相应的地质评价。全区共求得铝土矿332+333资源量12456.9万t,为进一步勘探提供了详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地质统计学法的三维储量估算系统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介绍地质统计学和三维地质建模知识的基础上,提出系统的设计思路:根据原始采样数据及边界品位在勘探剖面上构建二维轮廓线,在三维环境下通过交互式操作生成矿体实体模型;构建块体模型并用实体模型进行约束,标记矿体内的块体;用克里格品位估值算法对矿体内的块体赋品位值;最后统计计算储量。其中用到的关键技术包括变差函数自动拟合算法、交互式轮廓线拼接算法以及块体模型约束中用到的OBB树技术。该系统已经对某矿区数据进行了储量试算,结果与勘探报告一致。  相似文献   

5.
层状地质体与地下工程开挖三维可视化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夏艳华  白世伟 《岩土力学》2004,25(12):1928-1932
地质体与人造工程几何形态极其复杂,其三维可视化是地学的一个难题。通过多层DEM形成层状地质体界面,在此基础上,借助中轴变换技术概念,用地层厚度和地层中层面将地层的形状特征及拓扑关系表现出来,建立了一个判断地层任意位置属性值的方法,藉此运用空间插值技术、等值线生成技术、扫描表示技术等可视化技术将地层以及地下工程开挖绘制出来,避免了复杂的开挖体元属性及形体判断和开挖面与体元求交过程。采用此方法实现了某水电站地层与厂房基坑开挖三维可视化。  相似文献   

6.
阮诗昆 《江苏地质》2017,41(3):421-427
使用Surpac三维可视化数字矿山软件,建立了紫金山金铜矿床地质数据库,构建了矿床地表、采空区、巷道、金铜矿体的三维模型;利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对样长、组合样长进行基本统计,分析频率累计曲线,确定特高品位并进行处理,开展矿体走向、倾向、厚度方向的变异函数分析和曲线拟合,建立了变异函数模型;确定了估值方法和估值参数,主矿体采用普通克里格法,小矿体采用距离幂次反比法进行估值,建立了带有丰富属性值的矿体块体模型。实践表明,所建地质模型总体可靠性强,适用性符合要求,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基于泥河铁矿床矿体地质特征的详细研究,本文结合边界品位指标以及样条曲线方法对矿体边界进行简化平滑处理,并通过对各剖面的矿体解译边界进行圆滑渐变处理建立控制矿化边界的矿化域模型.基于矿化域模型,用于储量估算的样品分析数据具有更好的连续性和全面性,避免了双指标圈矿带来的矿体形态过度复杂和在三维空间内不可避免的空间占位现象.基于矿化域模型进行的储量估算,可以更快速、合理地获取矿体品位的空间分布特征,从而提高金属矿床储量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DIMINE软件的易门铜厂矿床Cu品位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璨 《地质与勘探》2016,52(2):376-384
在三维可视化环境下可快速实现矿体品位的高精度计算,直观体现矿体规模及矿体(矿化)的空间分布规律。本文基于DIMINE软件,利用易门铜厂矿区的坑道及钻孔资料建立地质数据库,运用地质统计学理论和块段构模方法创建铜厂矿体沿走向、倾向、厚度三个方向上的矿化数学模型。并用块段模型对Cu元素进行了品位推估,得出Cu品位空间分布模型,从三维角度更直观、准确地揭示矿体中铜品位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为认识矿化分布规律提供了新依据。  相似文献   

9.
陈适 《湖南地质》1989,8(3):65-70,64
在固体矿产矿体圈定中,目前常用内插法的内插计算公式在推导过程中,没有考虑采用最低工业可采品位与最低工业可采米百分率圈定矿体边界的协调性,致使有时不合理地增加或减少部分工业储量。针对这一缺点,本文介绍一个更合理、使用更方便的计算边界点品位与厚度的修正公式。  相似文献   

10.
魏明  王锐  潘振兴  曹立国  赵彬 《地质与勘探》2019,55(4):1092-1100
基于三维模型的矿床地质统计学研究,可以准确反应矿体的空间结构变化和品位的空间变化规律,在矿床评价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已有的钻探工程数据基础上,借助三维建模软件以地质统计学思维对澳大利亚某矿床铅锌品位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内在规律进行了揭示,通过对矿体铅锌品位在走向、倾向和厚度三个方向的理论变异函数的拟合,表明矿体呈明显的各向异性,在走向方向变程值较大,连续性较好,倾向方向次之。对矿体块体模型空间赋值,并进行投影分析,结果表明矿体沿走向向东矿化范围和强度均有扩大趋势,且在815800E线以东深部倾向方向铅锌品位逐渐增强,高品位矿化断续出现。因此矿区下一步勘查重点应该在矿体走向东部和815800E线以东的倾向延伸方向。  相似文献   

11.
利用地震资料研究沉积相,传统上采用波形分类法和地震结构属性映射法进行的可识别的大尺度(大于λ/4,λ为波长)、定性程度的地震沉积相分析,无法满足薄层(小于λ/4)为主的岩性油气藏勘探需求。地层切片作为地震沉积学研究的关键技术,前人认为沉积体的地震成像在水平方向上比纵向上更易识别,可以清晰描述出沉积体的平面展布特征,为小尺度(通常小于λ/4,甚至更小,达到单砂层级别)沉积相平面展布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基础。而尺度大小主要依据地层切片采样率而论,采样率越高,研究尺度越小。首先以井点沉积微相属性提取、优选、融合为基础,获取指相特征属性体;然后以此数据体制作地层切片,在“所见即所要”的图像处理准则下,对地层切片进行处理,主要包括图像分割、边界线平滑等;最后利用沉积微相-指相特征属性-地层切片图像特征之间的数学映射关系,对分割区域进行地质标定,基本实现地震资料研究沉积相从定性到定量、从大尺度到小尺度的发展。沉积相边界较以往单纯通过井控外推法得到的更加精确,可为相控储层预测奠定基础,为勘探、开发阶段井位部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三维剖面地质界线是构建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的重要基础数据,其不确定性会影响三维模型的几何形态和属性分布。以单一分布为假设前提的统计学不确定性分析方法掩盖了其他概率分布特征对模型的影响。突破单一误差分布条件的假设前提,本文使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了不同概率分布情况下地质剖面数据中地质界线的抽样采集,以及地质界线空间分布的不确定性;依托地质界线空间位置与地质属性的耦合关系,提出了用地质属性概率分布实现地质界线空间不确定性的定量可视化,并结合实际地质剖面探讨了多种概率分布条件下地质界线的空间不确定性。实例研究表明,基于Monte Carlo模拟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可以突破单一误差分布假设条件,结合地质属性概率可充分揭示出建模数据的内在不确定性与模型外在要素形态之间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下庄铀矿田墩头地区铀镭平衡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娥  曾文伟  胡飞  赵艺川 《铀矿地质》2011,27(1):52-55,60
探讨了影响下庄铀矿田墩头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床铀镭平衡的因素,分析了U-Ra平衡系数的变化特征,为该区放射性测井数据的修正、矿体边界的确定、铀矿资源量的计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study based on practical geological setting of the hangingwall, orebody and footwall. Two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s for selecting the underground mining method to extract the Nchanga Upper Orebody were proposed which constituted of six key attributes of technical economic, rock substance strength, production, orebody dip and thickness. These evaluation models are analyzed by the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methods based on eigenvalues, eigenvectors and fuzzy mathematics. In addition two different continuum numerical methods Examine2D and RS3 are employed to simulate the mining process of the Upper Orebody and finally the optimal mining scheme is determined. By using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Yager’s method and numerical modeling some useful conclusions for mining the highly folded Upper Orebody have been drawn, which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 Nchanga mine.  相似文献   

15.
蓝岳彰 《黄金地质》2002,8(1):68-74
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露采工艺特点,通过几何切面分析法建立分析模型图,推导出紫金矿露采矿石质量预算公式。已知矿体平均品位、水平厚度、倾角、边际和围岩品位、采矿台阶高度、开拓方向与矿体走向间夹角、岩矿石安息角、地质矿量等9项参数,且当炮孔倾向与平台推进方向基本平行,矿岩体重也近于一致时,露采矿山可以准确预算出矿品位、贫化率、损失率和出矿量。据此预算结果还可对上述可变参数进行动态分析,以便增加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柚子坪铅锌矿的主要矿体是受F1断裂控制的脉状矿床,其单脉的成矿构造可分为剪切带型与破碎带型两种类型.破碎带型矿脉多呈不规则状,囊状,空间分布与断裂破碎带一致,矿化不均匀且品位低;剪切带型矿脉多呈透镜状,其成矿构造具有平行复脉、脉中脉及矿液压裂等特征,矿化较富集且品位高.工业矿体是由多个破碎带型或剪切型单脉组成的脉群.认为F1断层既是导矿构造,又是储矿构造,多期次的构造运动是形成上述构造特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生了地质历史上最大的生物集群绝灭。通过对广西东攀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不同的磁学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其结果均具一致的功率谱峰,对比煤山剖面的同位素年龄将厚度频率35.7∶15.6∶7.7cm/cycle换算为时间周期95∶41.6∶20.5kyr/cycle,分别与米兰科维奇旋回偏心率、斜度、岁差相当,从而将地层研究的精度提高到万年级,为生物绝灭和众多地质事件提供时间上的约束。不同的磁学参数分别受控于不同的天文周期,磁性矿物种类主要受偏心率旋回控制,同时也受斜度周期的影响,而岁差周期则是促使岩石携磁能力高频变化的原因。不同二叠系—三叠系剖面(集中在界线附近)的磁化率曲线具有一致特征,可作为界线点确定的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储量计算方法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矿体的体积,用部分化验数据的平均品位代替矿块的整体品位,其计算精度很难满足需要.以三维矿体模型为基础计算矿体体积能够提高体积计算精度,以空间插值技术对矿体任意空间位置的品位进行估值,有助于提高品位估值的精度.提出了一种适于矿体储量计算的混合数据模型(线框块段模型),详细论述了根据剖面数据生成矿体线框模型进而在线框模型基础上生成块段模型的方法.介绍了距离反比法和克立格法的原理,利用距离反比法结合某金矿体数据进行了储量估算,结果表明以线框块段模型为基础,采用空间插值技术计算矿体储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一直是地震特殊处理和地质解释的主要研究内容。随着相关理论的发展,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已经应用到油气勘探开发的各个阶段。S盆地南部处于勘探开发的前期,具有井少、二维地震测网较稀、储层预测难的特点。由于沉积地层的变化能引起地震波在动力学和运动学上的相应变化,因此利用地震属性能较好地进行储层特征的定性研究,即通过地震多种属性分析,进行研究区内砂岩储层横向预测。其研究技术路线实际上为先找储层,再进行初步油气检测,最后进行勘探目标优选。根据这个技术路线,地震属性的研究则相应地以三个方面的分析为主:即利用振幅属性来寻找砂体富集区,利用有效带宽判断砂层的均质性,再利用频率属性判断其含气性。地震属性分析方法的应用在早期天然气勘探开发具有可以推广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