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震预报是地震工作者长期以来的愿望,但是由于地震发生的复杂性,本世纪60年代以前,进展一直比较缓慢。日本虽是开展地震研究比较早的国家,但是直到1964年新潟7.5级地震后,才制定了地震预报研究的五年计划,以后又陆续制定了第二和第三个预报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2.
负责制定地震预报计划的日本测地学审议会,在日本第四个地震预报五年计划(1979~1983年)行将结束时,成立了一个地震火山部会地震预报特别委员会专门工作委员会,从1981年10月开始,花了10个月时间,对第四个五年计划实施情况作了分析和总结,写成《关于推进地震预报第四个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报告内容见本刊1983年第6期和第7期),同时为制定第五个地震预报五年计划进行了研  相似文献   

3.
对于减轻地震灾害与地震预报而制定了国家法律的有日本和美国,下面分别叙述其主要内容:“日本大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为日本1978年第73号法律,于1978年6月15日公布。制定该法的目的是为在大地震震灾中保护国民生命,人身及财产安全,以加强地震防灾对策,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和确保公共福利。日本首相可指定有必要加强地震防灾对策的地区为地震防灾对策强化地区。国家为预报发生于  相似文献   

4.
日本地震预报的观测和研究工作,自1964年7月以来,一直是遵循测地学审议会提出的地震预报计划建议的宗旨进行的。以上述研究成果为背景,1978年6月制定了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1979年8月,又根据这个法律,指定了以东海地区为中心的加强地震防灾对策的地区,国民对地震预报的关心和期待也进一步增强。鉴于这种情况,1981年度日本地震预报观测、研究规划如下:  相似文献   

5.
参加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第 2 3届大会 ,笔者注意力自然集中在地震预报及其相关问题上。总的印象是 :日本、美国近年来在该领域 (主要是地震预测领域 )进步很快。1 从日本谈起日本是世界上地震最惨烈的国家 ,因而对地震及其预报特别重视。从 1 96 5年起 ,连续实行了 7个地震预报国家 5年计划 ,并在该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但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加上 1 995年阪神大地震损失巨大 ,引起了人们的反思与对地震预报战略的讨论。同年 8月 ,日本政府建立了研究推进总部 ,实施新的战略地震研究基本调查观测…  相似文献   

6.
一、制定经过日本测地学审议会(会长为东京大学开发技术研究所教授浅田敏)自1964年7月建议制定第一个地震预报计划以来,迄今已筹划制定了5个地震预报计划,并向有关大臣提出了建议。由于第5个地震预报计划(1984—1988年)即将在本年度结束,所以从1986年秋开始,就第5个计划的进展情况从专业角度出发进行了总结性评价,并于1987年6月汇总为地震火山部门会议的报告。在此报告的基础上,进行了有关筹划制定第6个预报计划(1989—1993年)  相似文献   

7.
从经验性预报向以物理为基础的概率预报过渡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渭宾 《内陆地震》1990,4(4):319-331
前言 地震预报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课题。早在二千七百多年前我国就开始有地震记载。公元132年,东汉张衡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候风地动仪。但是,世界性的比较科学的地震预报研究大体上从本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日本从1965年开始执行第一个地震预报五年计划。苏联虽自1948年阿什哈巴德地震之后就提出地震预报,但是,在地震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方面探索前兆,真正取得进展也始于六十年代末。我国有计划大规模开展地震预报从1966年邢台地震现场开始。美国地震预报起步稍晚,但进展很快。 二十多年的观测、研究和预报实践推动了地震预报事业的发展。地震预报已从束手无策的  相似文献   

8.
日本三菱综合研究所将在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的协作下制定出运用最尖端的AI(人工智能)技术预报伊豆大岛、三原山等火山喷发、地震和海啸的计划,并于1986年11月底召开了其基础部门——AI地震预报研究会的首次会议。具体方案将在今后进一步筹划制定,目标是在1988年春完成地震预报专家系统的雏型开发工作。日本气象厅气象研究所也有可能参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地震预报》一书于1982年11月由日本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三部分,第一部分简述了世界地震界在地震预报方面走过的历史。第二部分从地形变、地震、地下水等许多方面介绍了日本地震预报研究中的观测及资料分析方法。第三部分具体地讲述了日本在执行地震预报计划以来所取得的成果。第一、二章分析了  相似文献   

10.
日本是在开始执行第三个地震预报五年计划时提出要搞地震预报实验场的。其原因是:日本已取得执行第一、第二个地震预报五年计划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工作经验,具备了一定的观测和研究方面的条件;国内不断发生破坏性地震,科学界和社会各方面更加迫切要求作出地震预报;为实现地震预报的实用化,则必须先进行预报实验;在国际上主要多震国家的地震预报研究有了一定程度的突破,这也有力地激发日本地震学界搞地震预报的积极性。于是,日本测地学审议会于1975年7月在第三个地震预报五年计划修改意见中明确提  相似文献   

11.
山崎断层地震预报实验场是日本地震学界为探索地震发生的规律、实现地震预报的实用化目标而大力开展的一项重要实验研究项目。本文较系统地概述了日本地震学界地震预报研究的思路,选定山崎断层作为地震预报实验场的条件,地震预报实验场的做法,实验场在地震预报研究中的作用,山崎断层地震预报实验场的特点及其与苏美等国的实验场的比较,十年来实验场在一些主要科研项目中所取得的进展;尤其是在综合观测与综合预报研究中取得的进展。最后,还介绍了日本地震学界对如何进一步搞好地震预报实验场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在苏、中、美、日地震预报研究的先进国家中,正在一面重新认识不期而遇的难点,一面摸索新的出路。1982年夏季,欧洲地震学会在英国利兹开会。在以“地震预报的战略”为题的讨论会上邀请了苏、美、中、日等被称作“地震预报的发达国家”的代表参加,笔者是唯一的一个日本人。实际上,这些“发达国家”都既经历了地震预报的可喜尝试,也有过许多教训。十多年前,可以预报地震的观测手段不断被发现,几乎令人相信,只要加强监测,就能轻而易举  相似文献   

13.
现今 ,人们把地震预报与防灾对策比喻成汽车两侧的轮子。自 1 96 2年《日本的地震预报现状及推进计划》草案发表后 ,美国、前苏联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中国 1 975年海城大地震的成功预报震惊了整个世界。在地震预报由研究阶段迈入实用阶段的时候 ,日本颁布了“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 (大震法 ,1 978) ,这是以预报为前提 ,首次将灾害对策立为国家的法律。但是 ,由于 1 992年虽已作出警报但却以失败告终的美国加州帕克菲尔德地震 ,以及 1 995年兵库县南部地震没能作出临震预报这 2个失败的例子 ,使人们误以为地震预报研究确确实实到…  相似文献   

14.
茂木清夫教授是日本著名的地震学和岩石力学专家 ,曾先后担任日本地震防灾对策加强地区判定会委员、地震预报联络会关东部会长、东海地区地震预报判定会委员、地震预报联络会委员、日本学术会议地球物理学研究联络委员会委员、日本学术会议地球物理学研究联络委员会地震预报小委员会委员和日本地震学会会长。 1 989年 1 2月 2 8日 ,他从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所长的位置退休后 ,仍一如既往致力于地震预报事业 ,目前担任着地震预报联络会会长、(财 )地震预报综合研究振兴会理事。茂木先生 1 92 9年 1 2月 2 8日生于日本山形县 ,1 950年高中毕业…  相似文献   

15.
上周日本东京的一位地震预报计划的主要评论家宣称,这样的地震预报在科学上是不可能的,至今还没有找到可靠的地震前兆,科学家不应误导日本公众,使他们相信地震是可预报的。东京大学的Geller和其他批评该计划的人,在由日本科学协会和日本地震学会组织的研讨会上一个少有的公开场合表达了他们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机构变更1996年5月11日,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的“地震预报研究中心”更名为“地震调查研究中心”。这是以1995年兵库县南部地震为契机制定的“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出台后,日本“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本部”启动以来的相关举措。这...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近年来多次强震的总结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印象——地震前兆特征的个性很强,例如,同样发生在华北地区的海城地震和唐山地震,其前兆特征差异甚大。1982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预报国际讨论会上,我们不无意外地发现,凡开展地震预报研究十年以上、有较多观测点的国家,对如何搞地震预报具有相近的思路,其中包括对强震前兆基本特  相似文献   

18.
地震预报研究与地震前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地震预报研究现状的一点看法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大地震本身所带来的严重灾害,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地震预报已在六十年代中期正式提上了地球科学家的议事日程。中、日、美、苏先后制定了以地震预报为目的的国家规模的研究计划就是一个明显的标志。在这些计划的推动下,地震预报研究发展迅速,七十年代初在理论上提出了地震孕育的膨胀模式、  相似文献   

19.
由联合国救灾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苏联共同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加的“地震预报和减轻地震损失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0月8日至14日在苏联塔吉克加盟共和国首府杜尚别举行。近百名苏联地震学家和地震工程师以及来自其它31个国家的42名地震学家和地震工程师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涉及了地震预报和减轻地震损失,地震危险性评定和地震灾害控制,地震预报的科学基础,地震预报和地震灾害的杜会、经济及组织问题,成功与不成功的地震预报的实例以及地震预报实验场诸问题。与会专家共宣读了43篇论文、报告,研讨了地震预报和减轻震害工作的现状,对于正在一些国家中进行的国际或国家地震预报实验场的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会议举办了小型书展,安排了与会者参观塔吉克抗震建筑与地震研究所、杜尚别地震台和努列克水电站大坝抗震工程。  相似文献   

20.
日本由于它所处的自然环境,自古以来曾屡遭大震的袭击,受到极其严重的震害和损失。因此,地震预报被确定为日本国家的重要政策课题。根据日本测地学审议会建议的地震预报计划,各国立大学、气象厅、国土地理院等有关单位正在进行各具有特色的、有计划的综合观测研究。现在实施的第四个五年地震预报计划是从1979年到1983年,今年是此次计划的最后一年,为了很好地制定出第五个地震预报计划,确定战略方针,明确重点和急待研究的课题,日本测地学审议会专门在地震火山部会地震预报特别委员会下设一个工作委员会,从1981年10月开始,整整花了10个月的时间,对第四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取得的进展和成果、存在并且必须加以重视和研究的课题,作了认真的调查、分析、审议和总结,并对今后的地震预报研究作了设想和展望,指出研究的任务、方向和重点,在此基础上写出了《关于推进地震预报的第四个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日本测地学审议会于1982年7月30日召开全会,听取并通过了这份报告。报告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序言,第二部分是制定第四个五年计划时的基本思想,第三部分是第四个五年计划的进展与成果,第四部分是对第四个五年计划执行情况的评价。这里主要摘编第四个五年计划的成果、评价及其对今后地震预报的展望。关于展望,实际上是第五个五年计划的主要内容,也是日本地震预报近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因上述内容较长,限于篇幅,将在本期和下一期分两期刊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