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现势性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生命",直接影响着其使用价值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不断推进与广泛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工作重心已经由初始的数据生产向数据更新与服务进行转变.生产与应用的迫切需求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相关理论、技术及方法的发展.其中,空间数据库更新即是这一背景下提出的新问题,相关的理论和关键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空间信息科学领域的国际研究与应用前沿.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测绘科学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计算机技术、网络和空间技术带动了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空间数据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当今国际信息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测绘工作获取的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既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其他各种信息的空间载体和参考框架,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科学化决策的重要依据,是政府信息化和网络化经济的重要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3.
2015年10月,世界各国领导人签署了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和169个子目标,其中仅SDGs11.4涉及到文化遗产保护。现有指标计算方法仅限政府对文化遗产地保护的财政资助,仅能反映国家对文化遗产的资金投入和保护力度,仍缺乏基于地理空间信息对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进行定量评估的具体指标,也未能建立起文化遗产地可持续发展与防灾减灾的关联。本文首次提出基于地理空间信息进行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建设,并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指标SDGs11.4建设中综合考虑SDGs11.5防灾减灾相关因素并新增指标,可为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指标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人们都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环境中生存并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时间和空间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跟踪和分析空间信息随时间的变化,应当是GIS(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合理目标,这样的GIS就被称为时态GIS(Temporal GIS)。  相似文献   

5.
数字派出所空间信息系统是融辖区信息、警务、决策、指挥于一体,以指挥统一、反应快速、协同作战为目的的现代警务运行系统。它给广大基层派出所的治安管理工作提供了快速、便捷的空间信息查询平台,做到公安信息数字化、决策分析科学化、指挥调度现代化、公安业务可视化,为科技强警开辟了一个有效途径。本文根据“数字地球”的理论和技术,结合我国公安信息化建设情况,研究了数字派出所空间信息系统的主要框架体系。以山东省宁阳县乡饮乡数字派出所空间信息系统建设为例,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探讨了数字派出所空间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研发了公共安全信息综合查询系统,为公安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重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重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数据体系、运行平台、服务体系、安全体系和标准体系。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概括为3个层面,即政府、企业和社会化应用,主要表现在城市规划管理、救灾应急指挥、生态与环保、城市资源管理以及国民经济空间辅助决策支持等方面,指出了重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发展方向—建设重庆市空间信息共享平台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7.
地理信息系统(MAPGIS)是一个集当代最先进的图形、图像、地质、地理、遥感、测绘、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于一体的大型智能软件系统;是集数字制图、数据库管理及空间分析为一体的空间信息通过对多种要素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空间信息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空间信息格网技术的应用特点,并在地质工作应用实践中提出空间信息格网技术的行业应用和技术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基于Oracle数据库的空间信息元数据管理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结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NFGIS)元数据标准(草案),介绍了空间数据的元数据管理以及相应的Oracle数据库设计和建立。并以宁波市地理信息系统为例,说明其空间信息元数据管理系统的建立流程和构架,获得成功的应用。研究表明,通过空间信息元数据管理系统的建立,实现元数据快速高效管理,最大程度满足了社会各行业用户对空间地理数据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0,22(7):1407-1407
正空间信息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基础,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与运营等众多环节都离不开空间信息技术的支持。准确的地形、地貌、资源、环境等空间信息是降低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风险、科学合理规划的关键,准确的三维坐标数据更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必要条件。自人类有工程建造史以来,测绘等传统空间信息采集技术就伴随着工程建设史发展。近年来,以遥感、GPS和GIS等代表的新型空间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建设施工和运营  相似文献   

11.
文化遗产多源探测技术与环境重建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自然侵蚀到人为损毁的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是一项多学科综合的复杂过程。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已成为全球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热点,多源探测技术与多维环境重建是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过程中不可或缺且相辅相成的重要研究内容。首先,本文依据文化遗产所处的地理空间立体层次,将其划分为水下文化遗产、近地表文化遗产以及室内外景观遗产,并分别分析了3个不同层次的探测方法与技术;然后,从考古制图、多源异构文化遗产信息化管理、三维重建与虚拟修复、多模式展示与虚拟交互4个层面,分析了多维环境重建的相关技术方法与手段;最后,总结了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可能的发展趋势为多传感器协同观测、多维数据分布式管理与共享、动态环境重建与感知、多模式交互展示。  相似文献   

12.
地籍信息系统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籍信息系统是各国政府用来为政府机关、社会经济管理部门以及个人提供规划、管理、查询、统计等多用途空间信息服务的技术工具,也是一个集成多个单一、分散的技术科室数据资料进行连网办公的信息资源管理与业务化办公系统。本文主要评述了地籍信息系统的研究进展,包括业务化运作系统建设、空间数据建模、数据库建设与更新及地籍信息服务等。  相似文献   

13.
数字地籍是地籍发展的重要趋势。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是数字地籍建设的核心,文章在分析目前我国地籍信息系统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以后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将是面向网络的、以空间数据库为核心的、集成应用的系统。文章重点介绍基于大型组件式GIS平台SuperMap GIS所开发的吉林市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组织、系统结构、系统特色以及系统应用模式,从而提出基于面向网络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思路,为我国数字地籍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技术条件所限,我国一直未能实施长城资源的综合科学调查,缺乏关于其空间分布、保存状况、实际长度等方面的科学数据资料。为了摸清明长城"家底",国家测绘局和国家文物局发挥各自优势,联合开展了长城资源调查与测量工作。按照"文物部门定性、测绘部门定量"的基本策略,提出了"影像为基、立体量测、带状建库"的总体研究思路;研究制定了明长城资源田野调查、明长城长度量测和明长城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技术路线;开展了技术试点、标准制定、人员培训、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工作。经过来自明长城沿线10个省(市、自治区)的上百名文物专家和700多名测绘专业技术人员三年多的不懈努力,该项目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长达8 800余公里的超大型线型文化遗产的资源综合调查与测量,第一次全面获得了关于明长城资源分布与坡面长度等一系列丰硕成果,成功地拓展了地理信息在文物领域的应用,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物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已经有多种,包括考古学文献情报检索系统,博物馆藏品管理系统,各种文物的考古学资料数据库和文物管理信息系统。但前三类系统各有其局限性,第四类系统尚在探索阶段。本文即是对浙江的文物遗存进行分类,确定文物遗存的编码方法的第四类系统的一个探索。即对文物进行6个方面属性的编码描述, 包括文物类别、埋藏地点、经纬度、文物年代、文化类型、保护级别等,以及对每一个文物遗存长短不一的文字描述; 并运用相关的Visual Basic,ComGIS,MapObjects,Multi-Scale GIS等技术建立含文件建立、编辑、查询及帮助等功能的浙江省文物管理信息系统;另系统还运用了虚拟技术,对文物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示,进行遗存分布特征的研究,向公众展示文物遗存和文物遗存数据的管理等。  相似文献   

16.
基于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遗产保护区划图、遗产要素统计信息,获取、分析了大运河申遗之前(2009年为主)、申遗成功当年(2014年)、申遗成功一年之后(2015年)三个时点的环境景观及变化信息,为大运河调查、评估、规划、管理、监测提供理论和地理信息支撑.通过本研究探索,对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有效转化应用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并为其他世界文化遗产和不可移动文物监测提供了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环境管理信息网络系统概念框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借鉴国内外环境管理信息系统(EMIS)研究经验,结合网络通信技术,建立了环境管理信息网络系统(EMINS)概念框架,它由分布式的若干环保企业网通过Internet连接而成,每个环保企业网由信息系统、应用系统、网络系统三部分组成。对此,提出了从两条交错发展的主线分级实现EMINS的设想: 一是水平方向上网络范围的扩展;二是纵深方向上应用功能的发展。两条主线交错发展,最终可实现 Internet环境下开放式环境智能决策支持系统(EIDDS).  相似文献   

18.
格网技术对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与发展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格网技术作为新一代的 Web技术 ,必将深刻影响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格网计算为数据密集型空间分析提供了计算资源支持。数据格网为海量空间数据分布式存储、管理、传输、分析提供了一体化的解决方法。格网技术为 VRGIS实时场景渲染和海量场景数据存储以及 GIS互操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利用格网中的智能体组件动态组装应用软件将对 GIS应用开发方式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建立空间信息格网可以实现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产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est Resourc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f each development phase,and consideration of the technical trend i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in the Internet Age,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ortance and the feasibility of setting up Forest Resourc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WEBGIS ,At the same time,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our study,the paper explores the function,structure and method of developing the Forest Resourc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WEBGIS ,With the technology of WEBGIS,the Forest Resourc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with data from Huoditang Fam was set up ,which makes a great impact on forest resources management ,So setting up the Forest Resourc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WEBGIS is a trend of forest resources management,In the course of setting up this system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following questions:1)unify data standard and information encoding;2)change mi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