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地震倾斜潮观测台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德福 《内陆地震》1993,7(3):211-224
系统论述了中国地震倾斜潮观测台网利用地倾斜及其潮汐监测预报地震的科学思路、台网特征、观测精度、映震效能等。重点总结了建网中切合国情、台情的中国独特经验;对第一代、新一代台网记录倾斜同震阶跃信息与前兆异常现象的能力作了对比;还讨论了台网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我国地倾斜观测资料清理所得的主要结论。 通过系统清理,证实我国地倾斜台网素质近年来已显著提高。仪器配置、资料处理、干扰因素研究和典型图象收集等各方面的工作正在深入开展。 今后应紧紧环绕地震预报实用化这一目标,加强台网的数据快速采集、传输、处理和反馈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进行地壳动态变化与地震关系的理论研究和模拟实验,使地倾斜观测资料在地震预报的实践中获得更多的验证。  相似文献   

3.
河北区域地震前兆台网6个地震台站配备DSQ型水管倾斜仪进行地倾斜观测,选取2009—2016年记录的观测数据,对水管倾斜仪两端点一致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台站水管倾斜仪同一分量2个端点的相关系数、方差及均值、潮汐参数无显著性差异,相关性较高,表征产出的数据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4.
《内陆地震》2011,(1):67-67
为提高新疆天山地区的前兆监测能力,优化台网布局,2010年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自筹经费,在前兆监测能力相对薄弱的天山东段、北段的轮台、石场、木垒、巴里坤等地新增上了4套地倾斜观测。其中轮台为井下垂直摆地倾斜,其他3套为数字石英水平摆观测。目  相似文献   

5.
正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大地震在全球引发了长时间的地球自由振荡。云南所有台站的宽频带地震计和地倾斜观测仪器都记录到了同步出现的长周期信号,其中,地倾斜观测记录中的地球自由振荡持续到震后的第3天甚至更长时间。除此之外,多个水库台网所有台站的短周期地震记录数据中也出现了大量特征极为相似的低频长周期信号,这些信号的频率远远超出地震计的截止频率,完全处于短周期地震计的通频带之外,这一现象难以用经典的地震观测理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陕西地震前兆台网4个地震台的ZD9A-Ⅱ地电场仪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对该仪器的各项工作指标、观测记录的数据甄别出异常变化形态,找出观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故障现象,分析发生仪器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有关的电路及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以实例对这些故障的检修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检修方法、步骤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吴富春  曾鸣 《地震》1989,(3):52-57
前兆观测中的噪声问题,不仅存在于单点单手段的前兆观测中,而且还存在于有多点多手段的前兆台网中。在一个前兆台网里,一般都会有百分之几的观测点项出现异常而其后并无地震发生,这即为前兆台网中的异常本底问题。而这些异常并不是由于观测仪器和外界干扰等原因所造成的。 前兆台网中的异常本底,可能是由于地壳中局部介质的应力积累、调整和释放这样一个无震过程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地震前兆数据的管理技术与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前兆台网中心技术改造是中国地震局“九五”数字化前兆观测系统技术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甘肃省前兆台网中心技术改造项目通过了中国地震局组织的验收,考核期间系统正常运行率达到98%以上,各项指标均达到了系统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9.
钻孔倾斜仪是用来测量地壳微量倾斜和记录地球倾斜固体潮的仪器,相对于传统的洞体形变仪器,钻孔倾斜仪对台基的要求不高,基岩、破碎带、土层甚至海底都能正常观测,因仪器安装在地下几十米到几百米的钻孔内,可以避免人类活动和气象因素的干扰.经过网络化、数字化等多次改进升级,已成为中国地形变台网的主要仪器之一.  相似文献   

10.
熊峰 《高原地震》2013,25(2):17-21
在对内蒙古形变台网观测环境、观测系统、观测质量、预报与应用、观测效能各方面综合评价监测效能的基础上,对观测资料的精度进行了延续性评定。客观准确评定、计算观测资料序列的精度指标是为了更好地使用资料和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以M2波潮汐因子为基础对观测资料做量化评定,更注重观测手段的科学性与在地震监测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浙江省地震前兆台网地壳形变观测数据分析,总结对地形变观测影响较为普遍的两类干扰因素特征:1通过分析测点周边场地环境干扰,总结地表载荷对地倾斜观测造成的数据异常变化特征;2利用台风通过时造成的各类自然环境变化,总结地壳形变观测数据受气象变化影响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省地震局地震前兆台站的建设现状、发展状况及前兆台网室现行的管理、运行模式做了一一介绍。针对此,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对前兆台网的正常运行,提高观测质量、观测数据的利用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前兆台网管理经验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使河北省地震局张家口中心台所辖的5个台站,地震前兆观测技术实现了综合化、数字化、自动化、遥测组网。该台网拥有一个台网中心、7个子台、28个主测项、11个辅助测项,日产出形变、电磁、流体科学的观测数据8万3千组。 地震前兆数字化遥测台网由多个台站多种手段组网而成,集前兆观测、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为一体,实现了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的及时采集、传送也处理,这些功能的实现,都需要台网设备的正常工作做保证。现将我们在管理数字化前兆台网工作中的点滴经验介绍如下。 1 数字化前兆台站的第8…  相似文献   

14.
2001年5月以来,为了满足云南省部分地州市地震局实现测震数字化的需求,昆明数字地震遥测台网在不影响台网正常观测的前提下,相继为6个地州市地震局及弥勒县地震局进行了测震数字化建设。测震数字化系统建设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提高了当地地震局的地震监控能力和分析速报能力,有效实现了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大地电场观测在河北地震前兆台网已开展17余年,通过运行维护积累了一定的观测经验。文章以2008年至2017年上半年的数据跟踪分析记录事件、台站观测日志、全省维修记录为依据,统计河北省地电场观测仪器的6种主要故障类型。其中,电极、主机故障为主要类型。对6种故障的诱因进行分析,形成主要故障的判断及检修思路,为仪器故障的快速排查及台网的正常运行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为该类设备的技术改进提供准确的数字改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地震前兆台网的运行直接影响产出的观测数据质量。观测数据平均连续率和平均数据完整率可以反映地震前兆台网的运行质量。对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项目试行期间(2014年)及正式启动后2015年度的观测数据质量,从以上2个指标进行分析,并对比原有仪器运行质量,可知背景场项目试运行期间,各学科台网投入仪器运行稳定,观测数据符合相关要求,总体质量良好,观测仪器可以投入正式运行。  相似文献   

17.
地震烈度速报系统为人员伤亡估计、经济损失评估、应急救援指挥和工程抢险修复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具有显著的减灾实效,观测资料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其作用的发挥。根据地震烈度速报台网特点,提出地震烈度速报台网观测资料质量应包括原始记录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可用性及成果资料的准确性等四个方面,并分别定义了相应的衡量指标。以成都市地震烈度速报台网为例,分析了其观测资料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影响,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地震地电阻率法的统计预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整理了全国台网地电阻率观测资料,经预处理排除一切可能的干扰影响后,研究了地电阻率变化与地震的对应情况。共提取了43次震例异常。研究了这些异常与地震之间的关系,给出了预报地震3要素的统计结果,为地电阻率预报地震提供了较为实用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陕西省前兆台网记录到的几例特殊的无震异常。分析了这些异常产生的原因。认为1986年和1996的渭南双王井水位的2次无震异常与渭河的洪峰有关;1977年韩城地震台地倾斜特大异常可能与黄河水位变化有关;1983年安康地震台地倾斜特大异常与该地区特大洪水有关;1996年和1998年三原井水位的2次特大异常可能与附近的冯村水库蓄水有关。  相似文献   

20.
采用数据库冷备份更换升级玉树地震台前兆服务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台节点前兆服务器是前兆台网技术系统的核心,它存储汇集了台站的监测数据,通过地震前兆台网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与上下级的互联互通。主要介绍采用数据库冷备份方法将源服务器中观测的数据安全地迁移到目标服务器中,确保台站观测的数据免遭损失,以实现地震台前兆服务器更换升级,使前兆数据库继续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