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松 《矿产与地质》1993,7(5):343-349
我国西部岩浆岩型铜镍矿床伴生金与主金属元素组合,Au—Cu组合具有同步富集特征,而Au—Ni组合为不相关;伴生金与微量元素组合,Au—Pt、Au—Pd、Au—Se、Au—Te呈正相关Au—Co、Au—Os、Au—Ru、Au—Ir、Au—Rh为不相关的组合特征.该类型铜镍矿床伴生金以矿物态赋存为主,分散金较少,主要载体为黄铜矿及其它硫化物.  相似文献   

2.
甘肃崖湾金矿微量元素特征及矿床剥蚀程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启明  李岳 《甘肃地质》2005,14(1):27-32
崖湾金矿床定位于礼县—白云—山阳深大断裂西端的分支断裂罗坝—礼县断裂中段,是李坝大型金矿床的外围矿床之一。通过对矿区水系沉积物、岩石微量元素特征的总结,结合地质因素,指出矿床的主要微量元素为As、Bi、Sb、Ag、Hg。与Au矿关系密切的伴生元素依次为Sb、As、Ag、Hg、Bi。矿床微量元素具有垂直分带性,从上至下的序列为:Ag—Mo—Hg—Pb—Bi—Sb—Au—As—Zn—Cu。对矿体标高和微量元素垂直分带性的研究后认为矿床总体剥蚀程度为上部,矿床向西、向东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沙锡拉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多金属成矿带中段,为明确找矿方向,对研究区进行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采用单元素异常、组合异常与因子分析对研究区土壤地球化学数据进行评价。单元素异常显示,Ag、Pb、Zn与Sn元素的异常规模大、强度高。组合异常圈定4个异常,分为Ag—Au—As—Sb与Bi—W—Pb—Zn—Sn两类。因子分析将所分析元素分为五组,其中F1因子由Ag—Au—As—Sb元素组成,F2因子由Pb—Zn—Sn元素组成。根据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与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在本区圈定2个找矿靶区,BQ—1为Pb—Zn—Sn找矿靶区,BQ—2为Ag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重矿物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苗  姜勇  张恒  李泽超  李峻颉 《地质论评》2019,65(2):464-476
重矿物是物源变化极为敏感的指示剂。本次研究运用重矿物组合、重矿物百分含量统计分布、SPSS统计—因子分析及相关分析方法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地层中采集的20件砂岩、砂砾岩样品进行研究。通过重矿物特征及指示参数分析得到4类重矿物组合:锆石—电气石—锐钛矿—独居石—磷灰石组合,金红石—钛铁矿—白钛石—辉石组合,方铅矿—赤褐铁矿—黄铁矿组合以及磁铁矿—绿帘石—角闪石组合,推测母岩组合为中—酸性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认为这套碎屑岩的源区为西北—北部的齐尔山—哈拉阿拉特山一带(属扎伊尔山前),物源为下石炭统太勒古拉组肉红色花岗岩,灰色—灰绿色安山岩、安山玢岩及灰色—灰黑色凝灰岩、粉—细砂岩,并且成岩显示为近源物质和远源物质混杂堆积。  相似文献   

5.
华北克拉通南部及邻区航磁异常特征与构造分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据地球物理、地质资料分析,华北克拉通南部及邻区发育NWW—近EW向和NE—NNE向等两组断裂,其中焦作—商丘断裂带、鲁山—阜阳—淮南断裂带、栾川—固始—肥中断裂带和郯城—庐江断裂带、夏邑—涡阳—麻城断裂带具有构造分区断裂特征。通过航磁异常特征分析,华北克拉通南部分为秦岭—大别磁异常区和南华北磁异常区,后者可次分为豫西磁异常区、豫东磁异常区、夏邑—阜阳磁异常带和徐州—淮南磁异常区等四个磁场分区。结合分区断裂系统研究,指出华北克拉通南部中新生代构造分区包括豫西盆岭区、豫东盆地区和徐州—淮南盆地区。豫西盆岭区以NE向的嵩县—谭头、洛宁—卢氏和灵宝—朱阳盆地及熊耳山、崤山和小秦岭盆岭相间分布为特征;豫东盆地区发育NWW向伸展断陷,而徐州—淮南盆地区则以向NW逆冲断层及与之伴生的线性褶皱和断陷盆地为特征。  相似文献   

6.
湖南白垩纪地层及其三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白垩系可以三分。下统砂砾岩,砂岩、泥岩组成旋回。介形以Cypridea—Ziziphocypriz—Damonella—Darwinula为组合;轮藻以Perimneste ancora—Triclype-lla calcitrapa为组合。中统砂砾岩、粉砂岩、泥岩、砂岩以韵律互层。介形以LycoPtero-cypris—Cyprdea为组合;轮藻以Atopochara trivolvis trivolvis—Mesochara symmet-rica—Euaclistochara mundula组合为主。上统中下部为砾岩、砂岩、泥岩正向旋回。介形以Talicypridea—Cypridea—Porpocypris为组合;轮藻以Porochara—Latochara—Maed-lerisphaera组合为代表;上部为砂砾岩、泥岩、粉砂岩互层,产大量恐龙蛋化石。  相似文献   

7.
朱效中 《探矿工程》2013,40(2):59-63
钻井法施工大口径钢壁立井因施工周期短、建井成本低、安全性能高等优点为小型国有企业、乡镇、集体、私营和个体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至今为止对钻井法施工大口径钢壁立井施工工艺的研究明显滞后于市场发展的要求,为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结合工程实例,从埋设井口定位管—锁口—泥浆循环系统—安装设备—钻孔—扩孔—洗井—下井筒—注浆止水(固井)—排浆—检查固井效果等方面介绍了钻井法施工大口径钢壁立井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8.
佳木斯——伊通断裂带(简称佳——伊断裂带)由南而北包括伊通——依兰段、依兰——佳木斯段和佳木斯——萝北段。地理座标的总体展布于东经124°——131°30'和北纬42°30'——48°范围内。断裂带本身以NE30°—45°方向延伸,贯穿于吉、黑东部老爷岭、张广才岭山地的西  相似文献   

9.
某火山岩型铀矿床成矿物化条件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伟良 《铀矿地质》1989,5(2):78-85
矿前期热液温度348—210℃,压力139.6×10~5—17.2×10~5Pa,盐度0.06%—2.33%(NaCl,Wt.,下同),pH为7.37—9.16,主要成分为Ca~(2 )、Na~ 阳HCO_3~-,铀浓度0.0002—0.0027mol/L。矿期热液温度268—145℃,压力3.9×10~5—3.19×10~5Pa,盐度0.06%—11.68%,pH为6.60—7.61,主要成分为Ca~(2 )、HCO_3~-、F~-和SO_4~(2-),铺浓度0.0017—0.052mol/L。矿后期热液温度165—100℃,压力5.7×10~5—1.1×10~5Pa,盐度0.06%—6.01%,pH为5.28—8.03,主要成分为Ca~(2 )、HCO_3~-和SO_4~(2-),铀浓度0.0009—0.0165mol/L。矿前期、矿期热液主要来自地壳深部,矿后期热液主要来自地壳浅部。  相似文献   

10.
PC—1500袖珍计算机具有耗电省、轻便等优点;但运算速度慢、内存小、难以进行复杂的运算。因此实现PC—1500与DUAL—68000之间的信息交换,可以使它们扬长避短。例如,(1)可以事先在PC—1500上把程序和数据准备好,再送入DUAL—68000微机,这样可以大大节约在DUAL机上的操作时间,提高高档微机的利用率。(2)由PC—1500作成的数据采集器,可以把数据直接送到DUAL—68000微机上处理。如何实现PC—1500与DUAL—68000之间的信息交换呢?主要是利用PC—1500机的CE—158选件中的RS—232C串行接口与DUAL—68000机的RS—232C接口进行信息交换。关于  相似文献   

11.
论热液矿床的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焕斌  戴福盛 《矿床地质》1992,11(3):286-290
文章回顾了热液矿床分类历史。提出首先按成矿温度将热液矿床分为高、中、低温三大类。再按热液来源,把每一大类分为岩浆热液型、变质热液型、地下水热液型、海水热液型和混合热液型五个亚类。对每个亚类,根据矿种进一步细分。  相似文献   

12.
张和纬 《矿床地质》1986,5(3):68-74
前言红泉膨润土矿床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1) 既有钠基膨润土、钙基膨润土,还有一定数量的镁基膨润土;(2)在一般情况下,钙基膨润土在上,钠基膨润土在下,然而红泉膨润土则具有相反的空间分布,即所谓“逆向”分布的现象。红泉膨润土矿中镁基膨润土的发现和研究,不但丰富了膨润土成矿规律的认识,同时还为镁基膨润土的物化工艺性能及应用的研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古菊云 《矿床地质》1986,5(2):24-35
一、引裂构造概念不论成矿物质来源如何,地质构造总是形成矿床的必备条件之一,对于内生和复生矿床来说,特别重要的条件是断裂构造。与成矿有关的断裂,按其规模和控矿特点,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①区域深大断裂,一般与岩浆-成矿域(带)相联系;②地区性大断裂,制约岩石-成矿区(带);③矿区性断裂,控制矿田、矿床和矿体的空间展布。本文提出的引裂断裂构造,属矿区构造。所谓引裂构造,是说断裂的控矿机制在于引生次一级或次多级的容矿裂隙,断裂与裂隙构成矿区的成矿断裂构造系统,视断裂-裂隙的级数多少而可分别称为二级或多级成矿断裂  相似文献   

14.
The minerogenetic (or metallogenetic) series of mineral deposits (called minerogenetic series for short) is an academic idea (concept) of studying minerogenetic characteristics in mineral deposit geology. It uses the views of systematology and mobilism to study mineralizing processes and naturally occurring mineral deposit assemblages formed in various stages of geological development in specific tectonic environments. The minerogenetic series is also a natural classification of mineral deposits. There are five hierarchical orders in the classification, with the minerogenetic series as the basic order and the core. The first order includes three categories: minerogenetic series association, minerogenetic series type, and minerogenetic series group. The second is the minerogenetic series, which is decomposed into three orders, i.e. the third, fourth, and fifth orders. The third is the minerogenetic subseries, the fourth is mineral deposit models (types), and the fifth is mineral deposits. Minerogenetic series is comparable to a certain extent metallogenic systems both in the research content and in their own research content. The study of minerogenetic series has both grea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for mineral prospecting. However, the study is still in its initial stage and a further study remains to be conducted.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L-不分明集上的双诱导映射理论,研究了L-Fuzzy模的同态与同构问题,给出了它们的一些有趣性质,并把经典模论中的同态和同构定理推广到L-Fuzzy模上。  相似文献   

16.
17.
王成发 《矿床地质》1986,5(2):85-96
江西414钽铌矿床是我国六十年代末期普查找矿的一个重大发现。目前一致认为414矿床成因与花岗岩浆有关,或者是花岗岩浆分异作用形成的,将矿床归为岩浆矿床,称为岩浆自变质矿床。或者是岩浆期后气化热液形成。作者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认为:414矿床的形成是花岗岩化过程中碱质交代作用的产物,即非岩浆成因  相似文献   

18.
徐州——宿州弧形双冲——叠瓦扇逆冲断层系统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1  
王桂梁  金维浚 《地质学报》1998,72(3):228-236
郯庐断裂西徐州--宿州地区存在丰一个向西突出的弧形构造,其东侧后缘为倾向腹地的双冲构造,前缘为背驭式的叠瓦扇。东西向的不老河断层和宿北断层将其分为具有不同发育特征的三段。这是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斜冲对接过程中,由于双沟推覆体向NW的反向推力,由东向西间歇式跳跃发展而形成的。该构造后期还被前缘的反向断层,前渊的重力滑动构造和腹地的指状断陷盆地所复杂经。这是不同于Boyer和Elliott简单模式的一种  相似文献   

19.
万山汞矿区汞质沉积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永丰 《矿床地质》1987,6(3):68-76
万山汞矿是典型的层控矿床,属沉积改造成因。矿质主要来自围岩。从寒武纪初至寒武纪末,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沉积成矿系列,即形成磷、镍、钒、银、钾、汞、铅、锌、金等的沉积或沉积改造矿床。不仅在沉积岩中,而且在一些典型的沉积矿物、生物化石、生物礁中都有高丰度的汞、铅、锌、砷、锑,在三叶虫化石中含汞最高达100ppm。从矿物的结构构造特征方面也可找到沉积汞的证据,典型的沉积辰砂与热液辰砂大有区别,并发现极少数微粒辰砂赋存在透镜状褐铁矿结核的中心。各方面的资料说明,沉积岩中分散状态的汞质是沉积成因的。  相似文献   

20.
新邵菱铁矿是一个较富的矿床。十余年来虽经地质工作者的反复工作和研究,但对其成因仍争论颇多。本文根据资料和矿床开采中提供的大量地质现象,着重对该矿床的成因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