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市局网络拥塞造成传输瓶颈时,应用QoS技术可保证重要业务报文数据获得更高的优先传输权.本文介绍QoS的基本概念、QoS网络的功能及分类形式,并列出具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可将被监测点实时采集的图片、视频文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远程监控中心,可实时动态地报告被监测点的情况的传输系统,该系统在视频测点安装数字摄像设备,通过GPRS网络建立TCP连接传输数据和指令,现场视频处理模块通过GPRS Modem与GSM基站通信,GPRS分组数据包从GSM基站发送到SGSN节点,再由SGSN送到GGSN网关节点,GGSN把收到的数据包进行处理,转换为可在Internet中传送的格式,最终送给远程视频服务器端.  相似文献   

3.
目前湖北省气象地面宽带网省—地—县3级结构中,省局与各市(州)局间采用单条专线连接,手动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拨号线路备份的传输方式,这种传输方式不足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现设计新增一条专线,实现省到地的双线路备份。同时,增加一台省端网络互联交换机,升级地市端的网络互联路由器硬件,将数据划分为业务数据和视频会商两类,定义不同的传输方式。业务数据采用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动态路由方式进行传输,视频会商通过配置静态路由BFD(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联动的路由方式进行传输,并通过QoS(Quality of Service)保证其4 Mb/s的带宽,从而实现省到地数据业务更合理可靠地传输。  相似文献   

4.
蒋立 《吉林气象》2010,(2):42-44
现代化气象业务要求高质量的网络传输,对网络传输出现的问题早发现、早处理是网络管理的重要环节,其实际意义重于事后的补救手段。自动化、模块化的高时效的监测网络报文传输监控系统是实现网络报文传输情况监控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吉林省气象信息传输质量发布系统中的一部分(自动站传输质量发布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结构与功能实现,及主要的设计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5.
燕东渭  杨艳  王垒  何林  李珍 《气象科技》2015,43(2):211-215
针对省级气象部门骨干网络存在一些普遍问题,如不同线路没有实现负载分担,备用线路往往带宽闲置;省市间"不对称路由"对远程视频会议等业务的效果有影响;没有针对不同的业务做带宽控制,不同业务间存在相互影响等,采取了一些技术手段。引入策略路由对数据传输进行分流,同时发挥出多条线路的效益,实现了负载分担,并克服了"不对称路由"的现象,保证视频会议的效果。引入一系列QoS(服务质量)策略,对线路上不同业务占用带宽进行管理,既保证实时数据传输和视频会议`等关键业务的带宽,同时又为其他业务提供了动态的带宽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带宽。经过测试,整个网络的优化升级,达到了设计的预期目标,可以为其他部门网络设计提供较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气象实时资料传输中大量气象数据小文件的高时效传输需求,对其中的数据传输服务进行优化,提出一种基于实时网络状况的自适应数据传输优化方法。该方法采用优化网络传输协议并使用文件压缩技术,通过获取网络传输线路上的实时参数,实时调整压缩参数和网络传输参数以优化传输性能。在自适应压缩时,通过试验分析和归纳,确立了气象数据小文件标准为文件小于50 KB;根据网络实时状况,设计了基于实时网络状况自适应调整压缩等级的算法。在自适应传输参数调优中,研究了TCP缓冲区大小和TCP并发连接数在GridFTP协议中的重要性,针对实时网络状况,分别设计了自适应调整TCP缓冲区大小和TCP并发连接数的算法,算法提升传输性能65%。对以上提出各自适应参数调整算法进行试验验证表明,融合压缩和网络传输的自适应调优方法能显著提升气象小数据文件的传输性能近500倍。  相似文献   

7.
刘琨  张峰  吴琨  周秀骥  张华  刘仁强 《气象学报》2016,74(5):784-795
大气粒子散射相函数的参数化是大气辐射传输参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全面比较了大气粒子的HenyeyGreenstein(HG)方案和双Henyey-Greenstein(DHG)方案,并在四流球谐函数展开累加法中,应用这两种相函数参数化方案计算气溶胶、云、霾粒子的反射率、透射率或吸收率。该研究结果表明:HG方案无法表现相函数的后向峰值,因而其计算的大气粒子反射率和透射率精度较差;DHG方案能较好地表征相函数的整体特征,但是该方案计算的相函数易出现后向异常峰值或为负值,并导致计算得到的气溶胶、云、霾粒子的反射率和透射率精度甚至会低于HG方案。对DHG方案进行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改进的DHG方案(MDHG)。MDHG方案计算结果稳定,并能很好表征相函数的前向和后向峰值的特征,其计算的大气粒子的反射率和透射率精度也较高。因此,MDHG方案是一种理想的相函数参数化方案。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光纤通信技术以其频带宽,传输损耗小的传输优势,广泛应用于邮电通信网、计算机网络和有线电视网,光纤传输技术是解决视频、数据、音频等信息中长距离高质量、安全传输的最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光纤传输系统的基本构成以及光纤传输基本原理,介绍了青海省气象影视节目的光纤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9.
运用QoS保障气象关键业务的运行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张翼  陈晓宇 《广东气象》2007,29(4):48-49
介绍在网络发生拥塞的情况下,通过运用QoS策略,应用CQ拥塞管理技术和NBAR技术,给视频天气会商等气象关键业务保留足够的带宽,并限制电驴和BT等非关键业务流下载速率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光码分多址(OCDMA)技术具有全光处理,异步接入,高安全性等优势.无源光网络(PON)为接入网"最后一公里"瓶颈提供了最佳的解决方案.基于光码分复用的无源光网络(OCDMA-PON)充分发挥了OCDMA 技术的特点及PON技术的优势,在未来光接入网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介绍了OCDMA-PON系统以及FBG编解码器的结构原理.在此基础上采用二维光正交码,设计了4个发送用户和1个接收用户的OCDMA-PON系统,进行了速率为2.5 Gb/s的传输实验.结果表明在多用户随机接入的情况下,该系统能正确解码,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时变无向网络达到状态一致过程中的收敛速率问题.首先基于一般的时变无向网络展开研究,证明了其收敛速率随耦合权重的增加而提高.同时,给出了收敛速率的明确下界,并指出这个下界是耦合权重的线性函数.基于这些结论,本文研究了带符号网络的收敛速率问题,发现只要带有正权值的边具有(δ,T)连通性,就可以增大这些边的权重而保持其余边(带有负权值)不变,使一致性以指数的速率达到.本文的证明过程主要基于完全一致可观这一概念.另外,本文也得到了这样的结论:一致性误差值可以从系统一段时间内的相对状态值中重建.这对于分布式网络中滤波器的状态估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武汉市国家税务局 (以下简称市国税局 )计算机通信网络由市国税局计算中心、局机关局域网、国税分局局域网以及稽查所和纳税户终端等构成。该网络还与湖北省国家税务局和国家税务总局的计算机网络相连。市国税局通信网络主要设备包括IBM中小型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和传输介质等。其通信网络信息以微波、光缆、电缆和双绞线等物理介质传输 ,其中市国税局计算中心、所属国税分局计算中心和稽查所采用微波设备进行远距离传输 ,其近距离信息传输采用的是光缆和双绞线等介质。由于市国税局网络中的通信设备设置分布较广 ,其所在地的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13.
分析目前云计算架构下的传输机制,针对网络传输机制中缺少对链路上的任务需求的耦合相关性,提出未来面向云计算的网络体系结构下数据传输机制,分别从网络传输延迟、传输可靠性和云节点存储安全性进行研究,并针对每个瓶颈提出相应的修改方法,从而构建了一个支持不同服务质量需求的云架构,该架构支持现有的网络异构融合,满足可控可管可扩展等需求,适用于新型网络通信信息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4.
移动终端的合法监管是国家安全部门保障移动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获取移动终端身份标识是实现监管的基础.首先阐述了移动终端的主要身份标识,以及监管系统相关研究现状;然后给出一种面向双频点GSM网络和WCDMA网络的多制式移动终端身份感知系统设计方案,阐明系统技术原理与实现方法,并提出对该系统进行优化的技术方案;最后进行测试,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李勇  余楠 《贵州气象》2006,30(4):28-29
根据地级业务科实际业务管理和基层测报业务工作开展的需要,开发了天气加密报传输监控程序,该程序能够实时对天气加密报的传输情况进行监控,对天气加密报未成功传输给予报警,能够让测报业务管理人员和基层测报值班人员及时补发。同时该程序还能够对自动站资料传输通道给予实时监控,当网络中断时能够自动启动拨号,呼叫网络值班人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现有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采取两级传输的网络架构,利用MICAPS系统的资料传输程序实现PCVSAT小站接收资料在地县两级气象台站及不同部门间共享的技术原理和实现步骤。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贵州省气象局完成全省气象业务传输网络系统升级改造后,地州市气象局的网络设计情况和拓扑结构。在国家-省级-地州市-县的气象业务传输网络中,省内9个地州市增加2M电信省地业务专线和2M地县业务专线,实现了县到地,县到省的透明传输。  相似文献   

18.
1前言目前,网络通讯技术已是一热门技术,它在气象部门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每天都有大量的预报产品数据、卫星雷达资料通过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在微机或大机上不停地传输。如何在计算机网络上操作、传送、调用气象信息是每个预报员或用户所必须知道的。2局域网信息传输应用不论是何种网络拓扑,总线型,星型或环型,它们提供给用户的界面是一样的,用户不必知道网络物理构造,只需确认自己的机器是否配备传输介质。网络传输介质是网络数据流动的载体,是通讯网络中发送与接收之间的物理通路。LAN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  相似文献   

19.
网络编程实现气象卫星资料的传输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象卫星应用系统是一个异构平台的分布式处理系统,由多机协同完成资料接收、传输、处理、存档与产品分发等任务。使用网络编程进行气象卫星资料的传输,可以提高资料的传输实效,确保分布式环境下不同系统之间的同步与资料的可靠性,从而保证气象卫星产品及时提供用户使用。该文介绍了网络编程技术在气象卫星资料传输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气象资料实现了网络传输,全区气象部门构建了网络信息化平台。但是,利用网络办公和信息传输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网络故障,造成数据无法上传、资源不能共享。为使网络畅通,能够及时排除网络故障,作为一名网络管理员,总结多年对局域网的维护经验,从实践出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