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喷洒草木灰水防御干热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万顷麦浪,丰收在望。这时,如果突然刮起又干又热的西南风或偏南风,连续几天功夫,就会使小麦叶片凋萎卷缩,麦芒炸开,穗子发灰,籽粒干瘪,产量下降,丰收就成了“风收”,群众把这种受害后的小麦籽粒,形象地比喻成“雀舌头”,千粒重大大降低,可减产10—40%。 干热风为什么对小麦生育后期会产生这么大的危害呢?小麦从灌浆到成熟阶段,植株体内物质的合成、转化和运输都很活跃,在这个时期如果遇到了干热风,在高温、低湿和风综合影响下,植  相似文献   

2.
小麦“青干”群众又称“腾死”,是灌区小麦生育后期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其危害程度随天气特点,作物生育状况,地势土质和农业技术措施而异,一般发生“青干”年份小麦可减产5—10%,严重的可达20%或以上。因此分析和掌握“青干”发生规律,找出预防措施对我区小麦高产稳产有一定意义。一、“青干”发生时期及其成因农谚有:“夏至后的雨,麦头上的霜”、“小暑前后的雨,秋天的霜”,说明“青干”主要发生于小麦灌浆成熟阶段,就灌区而言,大约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这段时间里,  相似文献   

3.
魏绍安 《气象》1976,2(10):21-21
今年我区小麦苗期生长很好,但越到生育后期就越差劲,主要原因是4—5月份遇到了连阴雨天气而造成严重减产。当地群众说:“麦收三条沟”,即用开沟降低地下水位来防止小麦湿害。外地也有这样的好经验。 淮南稻区麦田要不要起沟排涝防湿害?起沟的效果如何?今年我们结合小麦生育期间的气象条件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4.
干热风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在我国北方麦区,春末夏初正当小麦灌浆乳熟阶段,常常会连续几天刮起又干又热的西南风或偏东风,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干热风”。在不同地区也有称“火风”、“旱风”、“热南风”、“热干风”、“热东风”等。小麦受干热风危害,可影响正常的增粒、增重、灌浆成熟以致青枯秕粒减产。各地群众将小麦遭干热风危害后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文化大革命以来,北京郊区广大干部群众以阶级斗争为纲,深入开展“农业学大(?)”运动,1972年秋进行小麦移栽试验,有两块地共2.46亩亩产超过千斤,第二年又有十块地共66.9亩亩产超过千斤,1975年全郊区移栽麦发展到8万  相似文献   

6.
干热风是小麦扬花灌浆期的一种高温低湿伴有一定风力的灾害天气。它比霜冻、大风、冰雹出现的次数多,成为影响我国北方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我省是干热风危害较重的省份之一。农民群众有句谚语:“麦怕四月(阴历)风,风过一场空”,就是说的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我省干热风一般发生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即小麦扬花灌浆期约30天时间里。危害区域南起秦岭北坡,北到延  相似文献   

7.
话霜冻     
霜冻是指气温突然下降到低于作物生长的最低温度以下造成的冻害现象,群众叫“黑霜”。我县晚霜日期平均出现在三月二十八日,最早三月二十三日可结束,最迟三月十八日结束。渭河川道一带是历年晚霜冻害最严重的地区,正如群众说的,“积雪高山,霜打平川”。晚霜冻害是小麦的主要威胁之一。三月底到四月上旬为小麦拔节期,最易受晚霜的冻害,特别是冬春雨雪少有干旱的年份,危害比较严重,二十年中62年、69年、70  相似文献   

8.
台风树     
从1965年开始,我们向老农学习观云测台风的经验。通过近10年的观测运用,有一些收获和效果,也有一些弄不清的问题,现介绍出来,同大家共同研究。 我地群众中有“台风树”的经验,所谓“台风树”,是指在东方地平线附近,升起单个的“蘑菇状”云体(我们观测是Cu cong或Cb cap),由于垂直发展旺盛,好像一株小树。如下午到傍晚出现这种云,未来3天左右便有一次台风登陆,因此,群众把这种能反映台风活动的云称为“台风树”。  相似文献   

9.
我县从7月29日下了一场大雨以来,长达四十天未出现过一场≥10mm的好雨,从8月上旬末、中旬初起,由阳山地逐步到川坝地的农作物受到干旱影响,群众叫做“24个秋老虎”,不仅大秋作物、复种作物受到影响,而且小麦也无法秋播下种。到底“秋老虎”何时结束?群众都盼着一场透雨。  相似文献   

10.
《气象科技》1976,(2):12-16
干热风(群众又称西南风、火风、旱风等)是我区小麦生育后期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发生频繁,影响范围广,对小麦生产危害很大。为坚决落实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夺取小麦丰收,我们对小麦干热风进行了调查和试验,现综合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省广大农民群众在小麦生产中运用农业技术措施予防干热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两年我们虽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但是收集的材料还不多,了解的也还不够细致。这里着重介绍群众加强麦田管理,防御干热风的一些经验。加强管理适时灌水“种是基础,管是关键”要想小麦大丰收,不但要种好,还要管好,一管到底。合阳县在小麦顶凌期耙耱,冬春及拔  相似文献   

12.
《气象》1977,3(2):10-10
近年来,我省各地本着“有灾抗灾、无灾增产、简便易行、就地取材”的原则,开展了用石油助长剂预防小麦干热风的试验研究。从我省多年的试验和我国北方11个省、市的试验情况来看,其作用是明显的。 干热风是发生在我国华北、西北等广大麦产区的主要灾害之一。我省鲁西南、鲁中地区小麦遭受干热风危害的频率最大。小麦受害后,麦芒外张而干枯,群众称为炸  相似文献   

13.
一、干热风研究概况干热风是甘肃河西走廊小麦生育后期的主要灾害,群众称之“热东风”。对小麦扬花、灌浆、成熟危害很大,受干热风影响危害的小麦面积约400多万亩。因此,各级农业领导和农业生产部门都很重视防御干热风。自从六十年代以来,就陆续地进行了小麦干热风研究,研究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六十年代,气象部门组织了河西干热风  相似文献   

14.
干热风是我省小麦生育后期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常年十有八、九到小麦生育后期要发生“西南火风”的逼热情况,一般年份减产5—10%,严重年份达20%以上。为避免或减轻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1974—1977年我省着重就石油助长剂预防小麦干热风的作用和效应进行调查,试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石油助长剂增产效果一般为10%左右,起到了“有灾抗灾,无灾增产”的作用,目前已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干热风是我省小麦生育后期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常年十有八、九到小麦后期要发生“西南火风”的逼熟情况,一般年份减产5~10%,严重年份达20%以上。为避免或减轻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1974~1977年我省着重就石油助长剂御防小麦干热风的作用和效应进行调查、试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石油助长剂增产效果多数为10%左右,起到了“有灾抗灾,无灾增产”的作用,目前已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张宏铭 《气象》1986,12(7):40-43
一、开展土壤水分预报服务的意义 农田土壤水分是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农业气象条件之一,它对各项田间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和能否取得良好作业质量也有密切关系。土壤水分状况,俗称墒情。在自然条件下旱作农田的水分供应,往往与作物需水有矛盾,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的农业区,如我国北方各省区,由于降水量少、变率大,这种矛盾更为突出。土壤含水量常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尤其是春季,群众素有“十年九春旱”之说,有的年份春夏连早,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收成。如北京地区小麦生育期间除自然降水外,还要灌溉2—3次才能得到较好的产量。而在多雨的南方,雨多固然对水稻生育有利,然而对小麦  相似文献   

17.
“白露”已过,“秋分”即临,我县小麦的播种期快到了。为了不失时机地种好今年的小麦,给一九八四年度丰产打下基础,现从气象条件方面对播期作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18.
干热风天气的分析和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干热风天气是我区小麦生长后期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在5月中、下旬到6月上旬我区小麦灌浆乳熟期间,如果遇到干热风天气,常使小麦青干逼熟,造成减产。一般可使小麦减产5—10%,严重的年份可减产20%以上。因此做好干热风天气的预报和服务工作,对于提高小麦的产量,是十分重要的。 干热风天气,从气象上考虑是着眼于“干”和“热”两个因子。我们以小麦灌浆乳熟阶段的每日14  相似文献   

19.
我县是丘陵山区,除部分高山社队外,大部推广麦、稻、稻三熟制,其中大小麦面积约五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近四分之一。所以搞好春粮生产,对于夺取粮食全年丰收很有意义。但从当前大小麦亩产情况来看,产量不稳定,增减幅度大,如73年75年小麦产量,就较上年分别下降七十一斤与一百三十五斤,影响了社员生产积极性。近年来,我们以“烂冬油菜,旱冬麦”的群众经验为线索,以实际产量为依据,认为影响麦子产量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气象条  相似文献   

20.
六月份麦收期间的连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这种天气能使成熟耒收获的小麦发芽、变质、腐烂、给小麦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或减少损失,适时收割小麦,我们以当地流传的有关麦收期连阴雨的气象谚语:“清明(4月5日前后)湿了乌鸦毛,麦子水中捞”;“立夏(5月5日前后)东风摇,麦子坐水牢”:“四月初三初四(阴历)雨浇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