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奇 《气象》1980,6(4):37-37
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为了宣传气象科学技术,这一天是取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成立日而命名的(见《气象》1979年第6期《世界气象日》)。 今年的“世界气象日”的中心课题是“人类与气候变化”。为了宣传这一内容,世界气象组织将编写一本《世界气候计划》的小册子(其主要内容见《气  相似文献   

2.
王鹏飞  李子华 《气象》1982,8(6):15-16
我们在1980年《南京气象学院学报》第一期发表了《“巨凇”形成机制的探讨》一文以后,为了广泛了解一些不同的看法,并补充说明一些情况,曾又写了《“大雹”乎?“巨凇”也!》一稿,并在《气象》1982年第2期刊登。现在看到《对“大雹乎?巨凇也!”的进一步探讨》(见《气象1982年第4期,以下简称《探  相似文献   

3.
《气象科技》1979,(2):13-13
1979年度的《WMO鼓励青年科学家研究奖》的征选工作已经开始,授奖名额不超过两名。授奖条件如下: (1)研究奖规定授予优秀的科学研究论文的作者; (2)研究奖规定授予提名时年龄不超过35岁的有发展前途的青年科学家; (3)每个候选人只须提交一篇论文; (4)凡属于气象科技人员,均有应选资格,但WMO执委会的成员最好不提交自己为获此奖而写的论文; (5)当同一区域有好几名被提名者时,则可以均分研究奖。凡由二人合写的论文,而二人均符合授奖条  相似文献   

4.
《气象学报》1992,50(4):524-524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最近公布了使用“引文法”鉴定的“1990-1991年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一百种(见表),《气象学报》位居第十五名,名列气象科学期刊第一位。这一结果是对1990,1991年中国出版的20种代表性学术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所  相似文献   

5.
林大强 《气象》1982,8(9):19-20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和《气象》(1982年第2期)先后发表了“巨凇形成机制的探讨”和“大雹乎?巨凇也!”两文(以下简称“巨凇”两文),这两文对林西大冰块都作出了是“巨凇”的肯定性结论。《气象》(1982年第4期)发表了另一篇文章“对‘大雹乎?巨凇也!’的进一步探讨”,就当时是否有形成“巨凇”的过冷却降水到达地面提出了疑问,作为这个资料的直接收集人,笔者也打算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林西大冰块的发现经过和当时的气象情况1975年7月25日,内蒙昭盟林西县十二吐公社境  相似文献   

6.
朱抱真 《气象学报》1986,44(1):118-124
谢义炳教授在1978年大连“暴雨会议”上,发表了“湿斜压大气的天气动力学问题”一文(以下简称H_4)。这篇论文提出了开展湿斜压大气动力学研究的一些具体意见。以后在国内的气象界有着不同的意见和争论。《气象学报》1983年第2期发表了对读者来信的“编者按”;第3期又发表了谢义炳教授的长信。信中说:湿斜压大气的研究,“虽然在实际工作人员间受到欢迎,却在理论工作者间引起了不少误会…。这些误会似牵涉到一些根本问题”。我阅读后,认为有必要对H_4加以评论。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近日,辽宁省气象部门“辽河流域气象预警及服务技术方法研究”等12项科研成果获2005年辽宁省气象科研成果奖。今年辽宁省气象局科学技术委员会首次依据《辽宁省气象局科研成果奖励办法(试行)》和《辽宁省气象局科研成果奖励评分细则(试行)》,对各单位申报的科研项目按照科学技术水平、推广应用情况、发表科技论文和项目应用效果等量化指标进行综合评定评出了获奖科研成果。此次共有12项科技成果获奖:“辽河流域气象预警及服务技术方法研究”、“辽宁省农田土壤含水量预报技术研究”获一等奖;“《中国气象灾害大典》·辽宁卷”、“东北…  相似文献   

8.
编辑选编     
<正>中国气象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专刊 ——《气象学报》2014年第72卷第5期为庆祝中国气象学会成立9 0周年,《气象学报》出版了纪念专刊。专刊刊载了17篇论文来回顾和综述近10年来中国气象/大气科学领域的诸多创新研究成果,展示了中国气象学者在气候和全球变化、地球/气候系统动力学及其数值模拟、大气环流理论和遥相关、锋面气旋及台风动力学、数值预报和数据同化、海陆气相互作用、大气物理和  相似文献   

9.
朱抱真 《气象学报》1985,43(1):118-123
谢义炳教授从1980年到1982年,在《气象学报》上先后发表了“纬圈平均大气运动特征的振动”(以下简称H_1)和“斜压大气纬圈平均运动特征的振动”(以下简称H_2)。经过阅读,我认为这两篇论文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能不加以评论。  相似文献   

10.
光荣榜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荣获 2 0 0 2年全国“重大气象服务先进集体”称号 ;巴盟气象局高级工程师李金田荣获全国“重大气象服务先进个人”称号。▲中国气象局命名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为“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受自治区人民政府表彰奖励的 2 0 0 2年度“农牧业工作先进单位 (气象工作奖 )”第一名 :锡林郭勒盟气象局 ;第二名 :赤峰市气象局 ;第三名 :乌兰察布盟气象局。▲ 2 0 0 2年度盟市目标管理优秀达标获奖单位第一名 :兴安盟气象局 ;第二名 :巴彦淖尔盟气象局 ;第三名 :呼伦贝尔市气象局。目标管理单项奖获奖单位 :基础业务为兴安盟气…  相似文献   

11.
在 2 0 0 2年“第四届江苏省期刊质量评估分级活动和组建江苏省期刊方阵”的评比中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荣获“双十佳期刊”称号 ,入选首届江苏省期刊方阵的第一层面 ,同时被评为“江苏省一级期刊”。我省荣获“双十佳期刊”称号的期刊共有 2 0种 ,科技类、社科类各 1 0种 ,其中高校系统的学报共有 3家 :《南京大学学报 (社科版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和《南京气象学院学报》。为了进一步提高我省期刊质量和效益 ,促进期刊业的繁荣发展 ,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大张旗鼓地开展…  相似文献   

12.
《气象与环境学报》2000,17(2):48-49
记者 :今年 3 2 3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世界气象组织——— 5 0年服务” ,为什么定这么个主题呢 ?杨 :1 947年 1 0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有43国气象局长参加的会议 ,通过了世界气象组织公约 ,由伊拉克于 1 95 0年 2月 2 1日提交 ,3 0天后 1 95 0年 3月 2 3日世界气象组织公约正式生效。到 2 0 0 0年 3月 2 3日正是世界气象组织5 0周年的纪念日。为纪念该组织 5 0年气象服务 ,因此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为“世界气象组织——— 5 0年服务”。记者 :请您把世界气象组织的情况向读者介绍一下好吗 ?杨 :好的。世界气象组织的前身是国际气象组织…  相似文献   

13.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在科学春天来临的时候,《.江西气象科技》于1978年6月正式创刊。本期是《江西气象科技》总第IO0期,百期《江西气象科技》走过了近二十年的历程二十年来,伴随着我们伟大祖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宏伟步伐,我省气象事业现代化建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些变化都深深印刻在《江西气象科技》每一期浓郁的瀚墨芳香中。百期《江西气象科技》共发表科技及管理论文1700多篇,600余万字。在这里留下了老一辈气象工作者艰辛创业的历程,留下了新一代气象工作者茁壮成长的足迹。百期《江西气象科技》对外展示…  相似文献   

14.
乔盛西,1935年10月生,安徽省舒城县人。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现任湖北省气候应用所正研级高级工程师。 乔盛西长期从事气候分析工作,先后在《气象学报》(中、英文版)、《地理学报》、《地理研究》、《气象》等学术刊物以及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发表29篇论文。他在历史气候、农业气候、医疗气象和城市气候等方面的研究中所提出的新观点、新结论,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和引用。同样是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历史时期的洪涝,但他能从与洪涝互为因果关系的历史时期霪雨这个一直没有人去研究的新角度出发,认  相似文献   

15.
2008年4月9日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事业发展与软科学研究室应邀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信大)气象工程管理研究中心的巩在武、张丽杰、孙宁等十几位老师进行了访谈。气象工程管理研究中心在李廉水等校领导的发起下于2007年5月成立,是南信大经济与管理学院下设的重要研究机构,拥有一支具有高学位、多专业背景的年轻团队,依托经管学院的学科特色和专业人才优势,重点研究经济学、管理学与气象科学的交叉领域,以服务气象工程管理及实践。巩在武,男,管理学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气象工程管理研究中心主要负责人之一。1975年出生,2007年4月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2001年至今,他一直致力于模糊决策理论、灰色系统理论研究,曾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目前正在主持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项目“气象灾害风险的模糊、灰评价方法研究”,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气象行业科研专项“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法与技术研究”,江苏省并斗教计划项目“江苏省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研究”等项目。发表论文近20篇,其中SCI检索2篇,EI检索10篇,例如:Least Square Method to priority of the fuzzy preference relation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Int J of Approximate Reasoning》,2008年第2期)、直觉模糊判断矩阵群决策中的逆判问题(《系统管理学报》,2007年第5期)、模糊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排序方法(《运筹与管理》,2006年第4期)、不同偏好形式判断矩阵的二元语义群决策方法(《系统工程学报》,2007年第2期)等。由于出色的科研成绩,2006年巩博士还获得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届“十大科创之星”称号。目前,针对气象灾害评价系统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凭借自身的科研背景和理论基础,巩博士已经将科研重点转入到气象灾害风险评价领域。张丽杰,女,气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1974年出生,2003年4月毕业于东南大学系统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气象灾害影响评估、气象管理现代化。曾参与科技部项目“气象衍生灾害预报预警机制研究”、中国气象局软科学项目“提高气象现代化水平和发挥现代化建设效益若干问题研究”、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研究”、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全球变暖背景下江淮流域极端气候事件变化.及其预估研究”等多项课题。  相似文献   

16.
编辑部 《浙江气象》2012,33(3):12-12
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杨续超等人撰写的论文《华东地区城市化对地表增温的影响》(Observed Surface Warming Induced by Urbanization in East China)被评选为2012/2013年世界气象组织Mariolopoulos教授信托基金奖。  相似文献   

17.
《气象知识》2014,(2):78-78
2013年优秀文章 特等奖:第4期深藏故宫中附带气象仪表的钟表 一等奖:第2期岭南传统建筑中的气象学问 第6期“天人合一”的贵州民族建筑 二等奖:第3期甲骨文占卜天气剪影 第1期查干湖冬捕与气候 第2期古诗词中的气象知识——漫谈动植物的地域性与差异性 第6期“污闪”:输电大动脉的“柔情杀手”  相似文献   

18.
20 0 1年 6月经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批准、江苏省新闻出版局登记备案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从 2 0 0 2年起由目前的季刊改为双月刊。由我院主办的《南京气象学院学报》,主要刊登大气科学、环境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论文 ,新技术研制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等 ,在 2 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 ,为繁荣我国气象科学事业 ,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南京气象学院学报》创刊于 1 978年 ,当时为不定期出版的内部刊物 ,以后改为半年刊 ,内部发行 ;1 981年经国家气象局批准 ,在国内公开发行 ;1 986年成为季刊 ;1 988年 5月 ,经国家科委…  相似文献   

19.
20 0 1年 1月 12日在省局召开了《山东气象》第三届编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刘可先主任主持了会议 ,他首先对 2 0 0 0年《山东气象》从内容、形式和版面上的改革成效及在全省气象业务和文明系统创建中所起的导向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 ;对《山东气象》在 2 0 0 0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科技期刊及在首届“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期刊表示祝贺 !对关心和支持《山东气象》的各级领导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感谢 !对编辑部同志开拓创新、艰苦努力 ,不断提高办刊质量所取得的成绩作了充分肯定。《山东气象》…  相似文献   

20.
《湖北气象》1986年第三期(青年论文选辑)在首篇刊登了我们写的论文《灰色预测与天气预报》.当时,我们还是在科研道路上刚刚迈步的青年,《灰色预测与天气预报》一文是我们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当看到自己的文章第一次变成铅字时,是非常兴奋的.我们由此受到极大的鼓励,并增强了自信心.从此,我们继续结合自己的业务工作,深入开展灰色系统理论的应用研究,先后在《湖北气象》发表了三篇论文.由于我们较早将灰色系统理论引入气象领域,并在资料处理上有独创性,《灰色预测与天气预报》发表后,引起了全国气象界的关注,我们先后出席了几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并宣读了论文,许多国内同行来函讨论灰色系统理论的应用方法问题,并索要文章材料,此后,灰色系统理论在气象领域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