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宝泉 《福建地质》2005,24(4):221-228
通过闽北前寒武纪变质岩地层岩石共生组台特点以及各层组岩石多元素定量分析结果的研究,阐述了闽北前寒武纪变质岩地层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金、银、锡、钽等成矿元素丰度特征。统计表明,微量元素、成矿元素局部明显偏高或偏低,与混合岩化作用或后期热液叠加改造有关。  相似文献   

2.
杜红岗 《福建地质》2011,30(2):143-150
通过1:5万建阳幅区域地质调查,在建阳虞墩新划分出晚古生代中二叠世泉上组,并获得较丰富的海相化石,该成果为闽北变质岩腹地及其岩相古地理研究增添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扬子陆块北缘地壳的钕同位素组成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本文报道了扬子陆块北缘主要地体的变质岩和沉积岩钕同位索组成。根据这些数据和陈江峰等已发表的皖南变质岩和沉积岩钕同位素数据可以初步获得一扬子陆块东段钕同位素地球化学图。该图表明,在晋宁运动期,扬子陆块的南北陆缘区均为构造岩浆活动带,南大别地体为北缘活动带之一部,佛子岭群是华北陆块南缘的复理石建造,其基底为较年青的火山.沉积建造.构造背景与弧后盆或弧前类似。大别山超高压片麻岩的原岩为具有非常古老(太古宙)物源区的沉积岩。  相似文献   

4.
肖荣阁  龚羽飞  翟裕生  邓军 《矿床地质》1998,17(Z5):869-872
本文提出变质岩区金矿的概念,系指产于中深变质岩中或与变质岩有成因联系的金矿床。文中讨论了变质岩区金矿的成矿规律与找矿标志,认为岩性建造、热液蚀变、构造、热水沉积物及风化扩散晕或砂矿等是变质岩区金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5.
闽北地区属华南褶皱系的一部分,其中铅、锌为区内优势矿种,广泛分布于前震旦纪变质岩系中,尤其以前震旦纪龙北溪组的黑云斜长变粒岩、云母片岩、石英片岩中最为多见。其成矿特征可分为热液型铅锌矿床、充填交代型铅锌矿床及沉积变质热液叠加型铅锌矿床。其形成受地层、岩浆、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控制较为明显,前震旦系变质岩系中的绿片岩、压扭性断裂及前震旦系变质岩系与岩体的接触带及其附近应是本区铅锌矿床找矿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赵国春  孙德有 《江西地质》1994,8(3):195-203
本文根据变质原岩建造、变质作用、变形作用、岩浆活动和同位素地质年龄等诸因素综合考虑,将出露于中国东南部边缘大陆基底岩系划分为吕梁期变质岩石构造单元、晋宁期变质岩石构造单元和加里东期变质岩石构造单元,并对各个变质岩石构造单元做了空间标定和地质特征阐述。  相似文献   

7.
建造学及其分类近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而以一定地质体和共生岩石为基础的建造理论研究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如果说岩石是矿物的共生,那么地质建造就是岩石的共生。具体的变质岩就组成了具体的地质建造。它可以指示出具一定的年龄、产地和界线的地质体和体系。而总的典型变质岩组合则组成抽象的建造类型,它反映的是许多同样的或成分相近的具体杂岩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试论福建前寒武纪地层的划分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在近年对闽北地区前寒武纪变质岩系进行较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大量地综合分析、对比省内外有关前寒武系地层序列、含矿性,微古生物、同位素地质年龄、变质岩与愿岩共生组合及其建造特征等资科写成。文中通过9条代表性地层剖面的描述,确定了三个含义明确、分布稳定,野外容易鉴别、特征显著的区域标志层组,建立了福建前寒武纪交质岩系由前震旦系麻源群的大金山组、南山组到震旦系的吴垱组、东岩组及龙北溪组的新的地层层序,并按新划分的岩石地层单位重新厘定了地层名称,对各地层单位的岩性(区域变质岩及其原岩)组合特征、区域分布规律、厚度交化、含矿性、变质建造、原岩建造以及接触关系等,作了详略不同的论述。同时指出闽西南地区在早震旦世末和晚震旦世初可能受到区域澄江运动的影响,存在短期沉积间断。对于福建前寒武纪地层序列中,缺失华南地层区西部或西北部广泛存在的、划分震旦系与前震旦系的不整合面以及南沱冰期的冰成堆积的问题,作了初步讨论,认为这与福建当时所处的太地构造位置或古地理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9.
在变质岩的研究工作中,恢复各种变质岩的原岩性质是研究变质岩系的原岩建造和形成环境、进行地层划分和寻找有关矿床的基础。在国内外研究变质岩原岩性质的工作中,应用岩石化学的方法十分普遍,特别是对那些产状特征不明显和原岩组构已经消失的深变质岩石尤为重要。由于编制中国变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西峡地区金红石放层有三种岩石类型:钙质变质岩、基性变质岩和泥质-长英质变质岩。地其含矿层的层位、时代、岩石组合、原岩建造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其原岩为沉积岩和基性火山岩,其形成环境为扬子板块北部古被动大陆边缘的陆缘断陷深海槽。  相似文献   

11.
闽北政和地区晋宁期变质岩系的构造变形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德有  赵国春 《福建地质》1993,12(3):195-201
通过宏观和微观构造的详细研究表明,政和地区变质岩石共经历了四期构造变形作用。其中,前三期构造变形作用发生于晋宁期,第四期构造变形作用为后期加里东运动叠加的产物,四期构造变形作用所形成的构造形迹各不相同。变质岩石的区域性面理是第二期构造变形作用形成的轴面叶理,不代表原始沉积层理的产状。  相似文献   

12.
闽北前寒武纪变质岩的P—T—t轨迹和其形成的动力学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华林  庄建民 《福建地质》1993,12(3):182-194
闻北前寒武纪变质岩是华夏古陆基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闽北麻源群和马面山群变质岩详细的变质变形关系的研究和石榴子石环带测定P-T-t轨迹的应用,结合构造地质和同位素年代学的资料,证实了麻源群变质岩形成于早元古代或更老年代,在早元古代末期遭受过中压、中高温变质,但在晚元古代晋宁期与中元古代形成的马面山群岩石一起经历了强烈的变质变形作用,表现为早元古代麻源群岩石遭受强烈改造,具有早期地壳再活化特点。麻源群岩石完整的晋宁期变质P-T-t轨迹不支持正常大陆碰撞的假说,它的形成与异常的地幔热流有关,很可能为一种地壳增厚和地幔减薄的动力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傅有机 《福建地质》2007,26(2):108-112
闽北地区广泛分布变质岩、沉积岩和岩浆岩,其岩层风化程度差异较大,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环境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是福建省地质灾害多发区。通过对闽北山区10县、市(区)所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归类统计,总结出该区地质灾害易发的空间地理分布规律,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政和地区变质岩石形成于晋宁期,遭受了四期复杂的构造变形作用。其中,D_1、D_2和D_3发生于晋宁期。D_2期形变造就了区域性宏观面理构造和松源复背斜,岩石面理产状不代表原始沉积层理,属轴面叶理。D_4期变形为后期加里东运动的产物。变质岩石由绿泥石—黑云母带、石榴石带、十字石带和矽线石带组成一个热背斜式递增变质带,热背斜形态接近于松源复背斜。本区晋宁期变质作用可分为早期、主期和晚期三个变质阶段,各变质带的PTD轨迹均为顺时针,类似于陆—陆碰撞造山带的PTt轨迹。  相似文献   

15.
孙德有  赵国春 《福建地质》1994,13(2):106-112
政和地区变质岩石在晋宁期遭受了3期构造变形作用(D)。以这3期构造变形作用为相对时间标志,讨论了变质砂泥质岩石中各种不同产状、不同种类变质矿物的生长期,确定了基质主要加粗期为D2-D3变形期间的静态期。进而将晋宁期变质作用划分为早期、主期和晚期3个变质阶段,变质作用的主期为D2变形期和D2-D3变形期间静态期。  相似文献   

16.
闽北浦城地区晋宁期小串花岗片麻岩地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傅树超  苏江湖 《福建地质》1994,13(4):227-234
闽北浦城地区广泛发育前震旦系麻源群变质岩,其内发现条带状花岗片麻岩,前人将其划归混合岩化变质地层,本文将其作为独立地质体详细论述其宏观及微观地质特征,确定其为花岗质正片麻岩,属中酸性深成岩体经受强烈变形变质作用产物,并正式命名为小串花岗片麻岩,时代属晋宁期。它为研究我省晋宁运动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7.
根据野外地质特征确定出黑龙江涌泉地区具有洋壳性质的变质基性火山岩由火山熔岩和火山角砾岩两部分组成。这些基性火山岩至少发生了两期高压变质,两期高压变质形成的钠质角闪石具有不同成因。早期的钠质角闪石与岩石片理明显不协调、无方向性、在岩石中不均匀分布,可能是在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地块拼合过程中形成;晚期的钠质角闪石构成了现存片理,可能与后期构造变形有关。由于后期变质、变形作用不均匀及火山角砾岩中物质成份的差异,使得部分火山熔岩和火山角砾岩中的角砾及部分胶结物早期高压变质特征得以保留。根据研究区内及相邻地区绿色片岩特征,确定绿色片岩是由经历高压变质的基性火山岩转变而形成。  相似文献   

18.
福建永定地区下、中元古界变质岩基本特征及地层时代依据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马金清  王文腾 《福建地质》1993,12(4):268-279
闽西永定地区的中深变质岩系经调查主要岩石组合为变粒岩、片岩、变质火山岩及少量石英岩,变质程度达低角闪岩相,构造形变特征明显有别于区域内的震旦纪楼子坝群,获得同位素年龄1825—1628 Ma。据此认为,这套变质岩不属于原划定的楼子坝群,应分属于下、中元古界。对该地层所夹变质火山岩的形成环境,本文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不同同位素体系测年方法的分析,并结合闽北顺昌镁铁-超镁铁杂岩的系统同位素年代测定结果,提出造山带中变质镁铁-超镁铁岩的年代测定应以颗粒锆石U-Pb法和全岩Sm-Nd等时线法为主,对Rb-Sr、40Ar-39Ar和K-Ar同位素测年结果的应用应持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