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综合运用地质、钻井、生物标志物、碳同位素、储层流体包裹体等资料,在油气分布特征和来源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控制西湖凹陷孔雀亭气田油气成藏及富集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孔雀亭气田油气主要分布在始新统平湖组储层内,具有"上油下气"的纵向分布特征,以断块型凝析气藏为主,原油及天然气来源于自身和西部次洼平湖组源岩联合供烃。孔雀亭气田油气成藏及富集主要受断层封堵性、砂体厚度和储层物性及流体充注历史的联合控制,断层封堵性控制了油气藏的含油气性,砂体厚度和储层物性制约了油气层厚度和含油气饱和度,流体充注历史决定了油气藏的现今赋存相态。  相似文献   

2.
大港滩海关家堡地区油气分布规律及有利区块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港滩海关家堡地区的油气控制因素分析及有利区块的评价,取得了3点主要认识:①三种控藏因素,即有桥梁及纽带作用的地层不整合面、断层控制油气的纵向运移及分布、不同类型的输导网络控制油气的分布;②三种油气成藏模式,即斜坡带阶梯状成藏模式、断层与次级断层组成“Y”字形成藏模式、次级小断层成藏模式;③三种数学地质评价方法(地质风险概率法、模糊数学评判法、专家系统方法)综合评价认为D18断鼻→庄海4X1断块→庄海8井区→庄海808X1井区油藏依次变差.  相似文献   

3.
饶阳凹陷潜山油气分布特征及富集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饶阳凹陷是冀中坳陷潜山油气勘探的重点地区之一。综合应用现代油气成藏、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理论和方法,对饶阳凹陷潜山油气成藏的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带油源丰富,储集条件好,发育多套有效的储盖组合,各成藏要素时空配置良好,具有形成大规模油气田的有利条件。根据已发现油气藏构造特征、成藏条件及油藏类型得出,研究区油气藏集中分布于潜山顶、潜山坡及潜山内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潜山油气藏多分布于近源的断裂带附近,水动力承压区、深凹陷、古隆起的叠置区,断棱、峰顶、内幕高点等位置的油气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东海陆架盆地形成的动力学机制研究,分析了动力学机制控制下的盆地南部构造演化特征,提出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四个控制作用:(1)构造运动控制了盆地演化阶段与凹陷结构;(2)构造运动控制了盆地沉降中心迁移与地层分布;(3)构造运动决定了油气成藏关键时期和油气分带的差异性;(4)构造运动控制了油气聚集与分布。构造运动是盆地演化及油气成藏的主导因素,盆地构造演化结合油气地质综合研究是东海陆架盆地南部油气勘探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书海拾贝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龚再升 ,李思田著 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选择了三个典型区的研究成果 ,即莺歌海盆地中央底辟带气田群的形成、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至流花11 1大油田的长距离运移系统和珠三坳陷含油气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运用高新技术揭示了油气聚集的规律 ,取得了多方面的新突破。可供广大石油地质工作者和大专院校石油地质专业的师生参考。一、国内外烃类成藏动力学研究概况二、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三、南海北部边缘盆地活动热流体和成藏动力学研究取得的进展第一篇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  相似文献   

6.
在对济阳坳陷古生界潜山分布和油藏类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几个地区典型油气藏的解剖,研究了潜山油藏的成藏机理和成藏模式。综合分析认为潜山的成藏条件与所处的区域应力场环境、油气源条件、油气运移通道、反向断层的封堵及储集空间密切相关。依据潜山位置与烃源岩系接触关系及运移通道特征,把济阳坳陷潜山油藏成藏模式可归纳为它源(自源)-断块式潜山成藏模式、它源(自源)-褶皱式潜山成藏模式和它源-残丘式潜山成藏模式3种基本类型,分别论述了其基本特征、油气藏类型及典型实例,这对类似地区潜山的勘探具有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墨西哥湾盆地是世界著名的油气富集区,也是当今世界油气勘探的重点和热点区域。墨西哥位于墨西哥湾西南侧,油气资源丰富,油气勘探活动始于19世纪,盆地陆上以气为主,海域以油为主。通过对墨西哥北部博格斯(Burgos)盆地的区域构造背景、石油地质条件以及油气成藏模式等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盆地构造类型多样,西部发育伸展构造,东部发育挤压构造;烃源岩基础好,发育多套烃源岩;储盖组合发育,储层物性较好;东侧挤压褶皱区构造发育,油气成藏条件优越,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油气成藏条件角度,充分运用西湖凹陷地震,油气源对比,生烃强度和TTI科技攻关,新成果以及油气化探,相领凹陷钻井揭示的古新统油气地质资料等,对西湖凹陷尚未钻井揭露的古新统成藏组合,进行了较全面油气地质条件分析,并认为该组合在保斜坡带某些有我块有着较好的油气成藏背景。  相似文献   

9.
加蓬海岸盆地主要分为南加蓬次盆和北加蓬次盆,是典型的西非被动大陆边缘含盐盆地,盐岩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和差异性,并且对盆地内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分析了加蓬海岸盆地的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特征、基本石油地质条件、盐岩的分布特征及其对盆地烃源岩特征、储层分布、圈闭特征、封盖条件、油气成藏,以及油气藏储量等各方面的影响与控制作用,并指出,由于加蓬海岸盆地的绝大多数油气成藏都与盐岩密不可分,因此深化盆地内盐岩展布特征的研究,对进一步评价北加蓬次盆的盐下层系及南次盆登泰尔地堑的勘探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下刚果—刚果扇盆地油气资源丰富、油气成藏条件优越。但由于受到盐岩的活动及区域构造应力场的作用,形成了复杂的断裂系统。此文系统分析了下刚果—刚果扇盆地的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研究认为该区平面上主要发育5个断裂带,纵向上主要发育上下两套断裂系统。断裂的形成和演化可分为三个期次,相对应可将断层分为三个级别的断层。断层的形成机制主要有盐活动及盐构造、重力滑脱作用以及古地貌格局。烃源岩的排烃时间与第三期断层活动时间相匹配,非常有利于油气沿断层进行垂向和斜侧向运移。分析认为研究区主要发育沿断阶带—碳酸盐岩运聚成藏模式、沿断层垂向运聚成藏模式以及沿盐下砂体—盐窗和Focus点运聚成藏模式共三种成藏模式。断层封堵较好,油源断层高度决定了油气运移高度和油气田规模,直接控制着油气的分布层系及规模。研究成果可指导研究区或类似地区的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俄罗斯北萨哈林盆地构造演化及地层充填特征的基础地质特征分析和油气分布规律的总结,对盆地油气分布特征的主控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盆地的油气分布在平面上具有油气田呈S—N向成带分布,从北向南具有"油减少、气增多"的特点;在纵向上,油气发现的层位具有"北上南下"的特点;在规模上,油气储量分布具有"陆小海大"的特点。油气成藏条件综合评价分析认为,油气分布主要受走滑断裂和三角洲发育的控制,具体表现为:走滑运动与不同时期的三角洲控制着烃源岩的展布,使得油气分布呈北产油南产气的特征;走滑运动和3期三角洲的迁移使得油气发现层位呈"北上南下"的特点;走滑断裂带控制了圈闭规模和保存条件,使得油气田规模呈"陆小海大"的特点。结合以上分析指出,北萨哈林盆地东部海域勘探程度低,含油气系统证实具有多期三角洲和多类型圈闭发育,是北萨哈林盆地具有较大勘探潜力的区域。  相似文献   

12.
书海拾贝     
断陷斜坡油气藏形成分布与精细勘探——以冀中拗陷及二连盆地为例赵贤正,金凤鸣等著科学出版社出版断陷盆地斜坡带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本书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总结了斜坡带的地质特征、油气分布和富集规律、成藏机理、勘探实例和勘探技术方法。该专著来源于实践,切合实际,贴近生产,对斜坡带油气勘探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同时为陆相断陷盆地油气成藏理论增添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3.
以油气成藏体系及成藏动力学理论为指导,在成藏基本地质要素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各种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采用盆地数值模拟与油气地质综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涠西南凹陷C洼的流体动力场特征,动态重建了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恢复了流体充注历史。结果表明:C洼地区具有较高的地温梯度,流沙港组二段发育有异常超压,古今流体势分布具有较大的继承性;该区沉积充填与构造沉降具幕式变化特征,流二段烃源岩目前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具有较高的生排烃速率,主要生排烃过程发生于中新世以来;C洼地区经历多次油气充注过程,其中东北部以早期为主,西南部以晚期充注为主。  相似文献   

14.
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迈陈凹陷位于北部湾盆地东北部,勘探程度低,对油气成藏条件缺乏系统和深入的认识。以油气地质理论为指导,在构造和沉积地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烃源岩、储集层、圈闭及输导介质等油气成藏的基本要素,认为迈陈凹陷拥有较好的烃源岩,发育多套储集层、多种类型圈闭和复合的输导介质,具备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具有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5.
断层面形态对中浅层石油运移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认识中浅层油气成藏特征,在东营凹陷中浅层油气成藏地质研究基础上,利用二维模型模拟了不同断面形态的情况下,断层对中浅层石油运移和聚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幕式(非稳态)充注条件下,断层面的形态对中浅层石油的运移路径和方式构成重要的影响,S形断层面最有利于断层上、下盘砂层油的充注,这时油在砂层中的运移速率较大,而凹形断层面则有利于断层下盘砂层油的充注,凸形断层面有利于断层上盘砂层油的充注;(2)越陡、弯度越少的断层面越有利于油的运移,即通常所认为的凸形断层面对油气运移起到发散作用,凹形断面起到油气运移汇集作用从模型试验中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6.
油气田伴生地层水地球化学特征蕴含多种油气地质及水文地质信息,可以为油气成藏的圈闭条件评价及展布特征分析等提供重要的信息和佐证。由于油气田地层水与油气藏伴生且受成烃成藏环境及后期保存条件等多种地质因素的影响,故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运聚成藏过程及后期圈闭保存条件等密切相关。莺歌海盆地乐东区中深层高温超压大气田伴生地层水总矿化度异常高(60 000~80 000mg/L),pH值为6~8,属于弱酸—弱碱性的盐水和卤水,其地层水类型属CaCl2水型,为一种非常特殊的高矿化度气田伴生地层水。通过莺歌海盆地乐东区中深层气田伴生地层水pH值、常规离子组成、主要元素及其组合特点等统计分析,获取了这种高温超压大气田伴生地层水的大量地质地球化学信息,并深入分析探讨了其与天然气运聚成藏及其分布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印尼加里曼丹岛东部地区战略选区研究,指明选区方向,从分析已发现油气分布规律入手,重点探讨了油气分布的控制因素,分析了低勘探程度区勘探潜力。研究表明:(1)陆上和海上分别受控于始新统和中新统三角洲煤系烃源岩,烃源岩类型、成熟度和规模共同控制油气发现"海多陆少、中部为气、南北为油"格局;(2)烃源岩和输导体系是控制油气成藏和分布的两个关键因素,海上和陆上输导体系的差异控制了海陆油气发现,表现为"陆老海新"特征;(3)海上北部达拉根盆地"近源逆冲断裂带"与陆上南部巴里托盆地南部"基底潜山带",石油地质条件优越,勘探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前可用于确定油气成藏期的方法有多种,各有其优缺点.重点介绍了储层岩石学、流体包裹体分析、油气水界面追溯、油储磁性矿物古地磁学、油田卤水碘同位素及储层矿物沥青等方法的原理,评述了不同方法的有效性与局限性,认为不同方法结合使用可以实现油气成藏期的精确厘定.  相似文献   

19.
以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西部文昌B凹陷构造沉积演化分析为基础,以不同构造带和含油气层系油气成藏特征为依据,将文昌B凹陷及周缘油气运聚成藏模式划分为南部陡坡带扇三角洲骨架砂岩近源垂向运移的古近系断层圈闭聚集成藏模式、南部陡坡带断裂+砂岩垂向运移的新近系背斜圈闭聚集成藏模式、北部缓坡带骨架砂岩近源侧向运移的古近系地层超覆圈闭聚集成藏模式及北部凸起区骨架砂岩+断裂长距离侧向运移的新近系背斜圈闭聚集成藏模式4种类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类型油气成藏模式的"源-汇-聚"等油气运聚成藏特征,指出了不同类型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主控因素。同时,根据不同类型油气藏分布富集规律,对文昌B凹陷及周缘有利勘探目标进行了评价预测并经钻探获得了证实,取得了较好勘探成效。  相似文献   

20.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勘探及天然气水合物调查与勘查评价中,地球物理资料尤其是二维/三维地震剖面上常见不同类型、不同特征且与油气藏及天然气水合物藏密切相关的地震反射模糊带等地震地质异常体,即“气烟囱”或“流体底辟”或“含气陷阱”。本文拟重点研究“气烟囱”成因及其与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运聚成藏的关系。油气勘探实践表明,气烟囱往往与油气藏尤其是天然气水合物藏伴生,且油气及水合物多处于其上覆或两侧位置附近。通过大量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实践、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及油气地球化学分析等,充分证实了气烟囱与其上覆或两侧附近的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藏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研究表明,气烟囱作为连接和沟通烃源/气源供给系统与油气藏及水合物藏之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油气(水合物)勘探中判识追踪油气藏及水合物藏成因、确定其烃源/气源供给系统活动特征的重要依据和指示。因此,深入分析研究气烟囱系统成因及类型,不仅能够追踪探索和判识确定油气及水合物成因,阐明其运聚成藏规律及控制因素,而且能够指导油气及水合物勘探部署与综合评价工作。同时,通过油气及水合物成因的地球化学分析,亦可判识确定其气烟囱成因及其对油气和水合物运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