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土资源通讯》2006,(11):I0008-I0008
山东省肥城市近年来把节约集约用地摆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位置,大力推进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人民发出的伟大号召,也是实现我国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在今年3月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就强调,要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6月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胡总书记又强调,要全面做好能源工作,优先抓好节约能源资源。6月末,温家宝总理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深入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7月5日,《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下发,掀起了加快在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高潮。  相似文献   

3.
高度重视 加强领导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2005年6月30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央明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第4页)指出,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他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总的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节约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建立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务求建设节约型社会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明显成效。《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第8页)就做好今明两年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作作出了统一部署和安排。国土资源部门要结合实际抓紧制订具体实施方案,认真抓好落实。  相似文献   

4.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发展节约型农业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题中之义。增产与节约、节本与增效,开发利用与保护资源,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历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主旋律。根据会议的要求,我想主要介绍一下节约型农业的有关情况,包括农业部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工作思路,供大家参考。过去我们习惯于讲高效、优质农业,绿色农业等,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重点。我们现在开始强调发展节约型农业,也就是说节约、增效、保护与利用三方面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不仅是顺应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贯彻中央政策的一个重要部署,发展  相似文献   

5.
孙电 《国土资源通讯》2006,(14):I0002-I0003
近年来,随着江苏省无锡市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供需矛盾日益显现。为了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无锡市局帮区分局把主要精力放在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上,通过内涵挖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解决建设用地需求。新区内的无锡新加坡工业园在土地利用中坚持“市场化运作”、“集约化开发”,提出了“一次规划、分期开发、建成一片、收效一片”的方针,以建设“有限空间,无限发展”的“小而精”的科技工业园区为目标,成为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和提升产业结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当前建设用地粗放甚至闲置浪费的问题在各地各企业或多或少都存在,主要表现在城镇用地规模非理性扩张过快,城市空间缺乏科学布局,工业用地比重过大,开发区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闲置率普遍偏高等。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途径,需要从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入手,强化土地使用者的约束机制,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激励机制,改善土地市场机制,以及实行保护土地共同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肥城市近年来把节约集约用地摆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位置,大力推进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节约集约用地是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必然选择。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前提下,肥城市切实做好节约集约用地这篇大文章。市里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市长任副组长,各乡镇、办事处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全市节约集约用地领导小组。在全市招商引资和项目策…  相似文献   

8.
近来,一个响亮的口号响遍神州大地:节约中国。各家主流新闻媒体纷纷辟出专栏,对如何建设节约型社会各抒己见,气氛热烈,观点鲜明,资料翔实,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9.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国土资源工作要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国土资源管理的新机制,全面落实土地管理的各项措施,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加强资源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利用好我国优势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10.
大力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生存依赖能源,社会发展离不开能源,能源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的缺口增大,能源安全及能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显突出。因此,党中央和国务院再三指出:要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要大力提倡和扶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要大力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一、我国能源形势与发展接替能源的重要性我国是世界上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我国能源资源“高增长、高消耗、高污染”,使我们正面临严峻的能源形势。近10年来,我国石…  相似文献   

11.
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资源需求将持续大幅增加,但资源约束正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国务院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我完全赞成。现就上地、矿产、海洋资源方面如何贯彻这个方针提出若干建议。一、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保护粮食自给的耕地安全底线受到威胁。  相似文献   

12.
从消费弹性和使用强度看我国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矿产资源消费弹性和使用强度两个较为宏观的资源经济指标的变化趋势,评价消费阶段矿产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分析影响利用水平的原因,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部机关各司局:自2004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下发以来,结合“节能宣传周”等活动,我部机关按照国务院关于资源节约工作的要求,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主管部门大力组织,不断加强节约宣传教育工作,同时,以节能、节水为重点,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节约措施,已取得了初步成效。近日,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又联合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当前中央和国家机关资源节约工作的通知》(国管办〔2005〕248号),要求中央国家机关深入开展资源节约工作,降低机关运行成本,建设节约型机关。为此,孙文盛部长专门作…  相似文献   

14.
适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形势要求,国土资源系统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展开。本期集中刊发了以节约集约用地为主题的市长研讨班暨国土资源厅局长座谈会的内容。孙文盛部长在讲话中(第24页)明确阐释了节约集约用地的三层主要含义:一是节约用地,就是各项建设都要尽量节省用地,千方百计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二是集约用地,每宗建设用地必须提高投入产出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他提出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一是必须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是必须坚持“节流”与“开源”并举,把节约集约放在首位;三是必须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相结合;四是必须坚持严格管理与健全激励机制相结合;五是必须坚持因地制宜、改革创新。他着重强调,迅速行动起来,掀起节约集约用地的高潮;加强规划计划管理,充分发挥调控作用;推进土地市场建设,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立足内涵挖潜,千方百计优先盘活利用存量土地;鼓励开展农村土地整理,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严格建设用地供应管理,防止产生新的浪费和粗放用地。部领导要求,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应抓住六个关键环节:更新观念、统一认识,是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思想保障;政府领导、部门配合,是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组织保障;规划协调、标准控制,是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制度和技术保障;市场运作、经济鼓励,是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机制保障;统筹安排、兼顾各方,是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社会保障;多方参与、加大投入,是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资金保障;正如部领导所说,节约集约用地,初见成效、潜力巨大,机遇很好、任务艰巨。通过认真学习贯彻这次会议内容,我们必将能够开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土地利用粗放,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中国城镇化进程。全国范围开展的土地整治工作目的就是改善农村农用地耕作条件和改良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文章运用景观格局理论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在建立农村居民点空间节地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居民点社会经济发展潜力评价,通过节地模式判定矩阵确定农村居民点建设节地方向和整理模式。文章宏观上分析了北京市通州区各乡(镇)空间节地情况,微观上对通州区台湖镇通过了空间节地评价和社会经济发展潜力评价,得到三镇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持续增长对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提出的高要求,本系统以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需求预测等理论方法为基础,运用ArcGIS空间分析、专题图制作等功能实现了用地动态监测、现状评价和趋势预测,为基层国土资源部门的建设用地管理和科学规划决策提供技术保障。本文以湖北省蕲春县漕河镇城区建设用地为例,详细阐述了系统各项功能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2011年至2016年,全市共获批建设用地135676亩,其中坡地90427亩,占获批建设用地的比例高达66.65%,上杭县、漳平市使用坡地比例竟分别达到78%和77%…… 这一数据说明,福建省龙岩市创新具有闽西山区特色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模式大有可为.近年来,龙岩市坚持工业上山、闲地清理、废弃矿山利用和旧村复垦,推动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经济、社会、生态多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滕州市是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全市煤田面积93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3%,煤炭储量15.52亿吨,划分为滕南、滕北、官桥和滕东预测区四大煤田,分布着29个矿区,年生产原煤1600万吨,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滕州市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以来,滕州市又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统一部署,以加强煤炭资源回采率监管为重点,以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为主线,以提高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水…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开展和加强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工作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基本原则。提出要贯彻落实中央领导讲话精神,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着力构建可持续的资源有效供应体系和资源高效利用体系,实行最严格的资源管理制度和最严格的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制度,以资源管理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0.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国土资源厅,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规划国土委、交通委,天津市建委、规划局、国土房管局,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规划国土局、交通委,重庆市建委、市政委、规划局、国土房管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等文件要求,合理配置停车设施,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充分挖潜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推进建设用地的多功能立体开发和复合利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快城市停车场建设,逐步缓解停车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