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一书中,虽没有后世疫病之名目,却真实记载了大量辨治疫病之证治方药的条文及案例经验。笔者抚今追古,重温经典,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及其体认,并引证了当代诸多医家名宿之论,认为《伤寒论》堪称我国古代疫病防治的奠基之作。《伤寒论》虽以辨治寒疫及寒湿疫为主,但也包括湿热类、热毒类及瘀毒类疫病的证治。其所论及疫病的类型及疑似病种,寒湿类疫病主要包括:流行性感冒及其并发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腹泻(寒性)及寒性霍乱,流行性出血热等急性传染病;温热类疫病最为确定的是“黄疸”和“下利”,其证候与现代所谓急性病毒肝炎和急性细菌性痢疾基本相同;该书还开示了辨治热毒疫、瘀毒疫之法门,对后世影响深远。笔者还从《伤寒论》全篇整体分析,体悟到张仲景以“正邪博弈”为核心理念辨治外感疫病的思想,分别采取以祛邪为主、以扶正为主或以祛邪扶正并重的治则大法;并开创了病证结合、以辨证论治为主的中医诊疗模式。  相似文献   

2.
总结曾普华教授辨治新冠肺炎(COVID-19)的临证经验。曾教授认为,COVID-19的主要病机为疫毒从口鼻而入,弥漫肺内,耗散气阴;主证为寒湿郁热,疫毒闭肺,兼肺脾两虚、气阴两虚;治宜宣肺排毒、清热祛湿,佐以健脾补肺、益气养阴。临床治疗期以宣肺祛湿、清热化痰、开达膜原为法,以麻杏薏甘汤合达原饮加减;恢复期以健脾补肺、益气养阴为主,分肺脾气虚证、肺胃阴虚证论治,分别予以六君子汤加减、沙参麦冬汤加减;同时配合八段锦、耳穴压豆、中药足浴等中医特色康复治疗,获效颇佳。附验案1则,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3.
“火郁发之”首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为中医基本治疗原则之一,升降散出自清·杨栗山的《伤寒温疫条辨》,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清酒、熟蜜组成。升降散虽是治疗温病之方,但谨守因郁致火之病机,其用药特点以清、透为主,适用于气机升降失调,郁热外出不畅之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银黄清肺胶囊治疗无症状及轻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362 例新冠感染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治疗组(242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治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银黄清肺胶囊治疗。观察2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核酸转阴时间、平均中医证候积分、重症/危重症转化情况,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2%(236/242),对照组为95.00%(114/12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核酸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为0分。2组均未见重症/危重症转化情况。结论:与单用标准治疗方案相比,联合银黄清肺胶囊能更有效地缩短无症状及轻型/普通型新冠感染患者的住院时间、核酸转阴时间,改善中医症状。  相似文献   

5.
通过筛选、整理《伤寒论》中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关的条文,以探索围绝经期综合征与六经病证的关系,阐明《伤寒论》中对围绝经期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的特点。《伤寒论》中关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常见六经证型有太阳中风证、阳明经热证、少阳腑证、太阴寒化证、少阴热化证、厥阴寒热错杂证,常用经方有桂枝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栀子豉汤、小建中汤、附子汤、黄连阿胶汤、乌梅丸等。采取六经辨证法能为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介绍李晋宏副主任医师从风燥论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轻型恢复期咳嗽的经验。李师认为,新冠感染轻型恢复期咳嗽与“风咳”“燥咳”类似,病位在肺,病机为邪去正虚,风燥外袭;余邪留恋,内燥渐生。治疗从风燥入手,采用疏风润燥、化痰止咳之法。用药以桑杏汤为基础方,并基于叶天士养阴透邪的治疗原则加轻清升散之品透邪外出,以达温燥润肺、化痰止咳、宣通肺气、透邪外出之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7.
从壬寅岁末我省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的季节气候及其发病时比较普遍多见的证候分析,认为此次疫病多属“寒湿疫”类。按《伤寒论》六病分类,多以太阳少阳合病为主。其病因病机为疫毒挟寒、湿之淫邪外侵,痹阻太阳,闭塞肺气,困扰胃肠,郁结少阳,乃至化热生毒,酿痰成瘀,殃及心、脾、肝、肾等。其发病急剧,传变迅速,往往诡异缠绵,吉凶难料。故治疗贵早贵快,初起就需表里同治,寒温并用,即外解表邪以驱毒,内清里热以解毒,尽快分消表邪疫毒,截断病势,方以自拟柴胡羌蒲汤加减;若病情发展,形成感染性肺炎,则宜根据辨证,分清寒热,分别采取清肺解毒、化痰止咳,或温肺化饮的法则治之,以自拟清肺化痰解毒汤或经方小青龙汤加减。恢复期,则以扶正气、祛余邪并施为大法,需因人而异,辨证分析,随机调治。附验案6则,分析病机及疗效机制,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挖掘王行宽教授辨治心悸的证治规律。方法:收集王教授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诊治的心悸医案,提取证候、证素、病机、治法,创建Excel数据库,应用Weka 3.6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证候以气短、胸闷痛、心悸、夜寐不谧、头晕、口干、颈胀、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脉)参伍不调为主;病性证素中实证证素以血瘀、痰、阳亢、气郁、热为主,虚证证素以气虚、营气虚、阴虚为主;病位证素以肝、心为主,其余尚有心络、心神、督脉、肾、胃等。病机以肝心失调为关键,兼心气营亏虚;治法以肝心并治为原则,兼益气营;主要病机治法的关联可信度均≥0.50,其中肝心失调肝心并治为0.82。结论:王教授辨治心悸主要着眼于肝、心两脏及虚、实两端,其证治规律可供临床医师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证素、脏腑辨证、证候学、病理分型证候及分期证候进行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研究其中医证候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关于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证候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证候要素进行提取,分析其分布规律及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48篇文献,包括7834 例病例,证候要素以气虚、阴虚、痰湿、血瘀、痰热、气滞为主;本虚证候要素占57.54%,标实证候要素占42.46%;脏腑辨证主要为肺+本虚与脾+本虚分别占35.86%、25.70%;在肺癌发展过程中,气虚证占比逐渐上升,在IV期时达到最大占比为36.50%。结论:肺癌中医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湿多见,临床除治肺以外还应注意脾的调理。而晚期肺癌患者本虚证比率升高,因此临证可根据病情采用攻补共用等方法来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潘敏求教授治疗胃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潘教授治疗胃癌的医案,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进行证型、证素、药物及组方规律等数据挖掘,归纳总结其辨治规律。结果:纳入的123则病案共涉及13种证型,拆分后得到实性病机证素6个,虚性病机证素4个,病位证素 4个,病机证素以气郁、气虚为主,病位证素以胃脘、脾为主。200首方剂中,共包含中药142味,多药性平、温,药味甘、苦、辛,归脾、肺、肝经;通过药物关联分析得到17对关联药物,通过聚类分析得到4类核心药物组合,通过复杂网络分析得到由甘草、白术、茯苓、黄芪等12味药物组成的治疗胃癌核心药物网络。结论:潘敏求教授认为胃癌病机为脾胃虚弱,临证组方注重健脾益气、疏肝理气、清热解毒等药物的运用,擅长攻补兼施,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介绍李明权教授治疗膜性肾病的经验。膜性肾病是难治性肾小球疾病的一种,是肾病综合征常见临床病理表现之一。李教授认为,膜性肾病多属本虚标实之候,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瘀血为标。治疗上以病-证-症结合的思想为指导,以补脾肾之虚为主,兼清热毒、利湿毒、消风毒、祛瘀毒,获得显效。  相似文献   

12.
介绍王彦主任医师巧用增味五痹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经验。王师认为本病病位以心肾为主,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临床尤以虚证为主,实证较少。本虚表现为心阳不足、气阴两虚、心肾阳虚等气血阴阳亏损而无以濡养心脉;标实表现为痰浊、血瘀、水饮等实邪痹阻心脉。其提出以通痹为治疗之轴,行温补心肾、活血通络之法,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从虚证、实证、虚实夹杂证辨治,巧用增味五痹汤为主方加减化裁,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介绍胡学军教授运用“多维辨证”思维方法治疗疑难病证的经验。胡教授认为疑难病证的病因病机复杂,主张采用以“病、证、症”为主的多维辨证方法,制定治疗大法,同时兼顾体质、病势、气候、环境等因素,因势利导,顺自然之变,多维辨证,精准用药,综合治疗,常可获良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诊断预测模型,探索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特征对疾病预测的实际意义。方法:本研究使用支持向量机、决策树、逻辑回归、K近邻算法等,首先构建标准化的症状、证型获取途径;再分别融合中医治疗数据特征。结果:本文通过对321篇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章的诊疗信息统发现有21个证候类型、99个主观症状、13个中医脉象表现、23个中医舌象、232味中草药、20个中医穴位。其中气阴两虚、口燥咽干、细脉、脾俞穴分别为高频;决策树、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算法的评估效果最佳。结论:决策树是预测糖尿病中医证候分类的最佳算法。构建包含中医主观症状、舌象、脉象,有助于根据早期症状表现划分中医证候类别。  相似文献   

15.
介绍柏正平教授论治慢性咽炎的临证经验。柏教授认为慢性咽炎的病位在咽,与肺脾肾关系密切,发病亦有虚实之分,病机以肝郁脾虚、肺胃实热、肺肾阴虚为主,治以疏肝健脾、清泄肺胃、补肺益肾为法,其在临证治疗中以先辨病、后辨证、病证结合为原则,再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病程轻重不同,运用自创咽炎经验方清咽汤加减治之,效如桴鼓。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肝复方治疗肝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甲胎蛋白(AFP)的影响。方法:选取肝癌术后患者30 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 例予肝复方治疗,以21d为1个周期,治疗4个周期;对照组10 例不予药物治疗。观察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及AFP水平。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F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复方可明显改善肝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证候,提高其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7.
从胸痹心痛与五脏的关系及“五经配伍”阐述湖湘针推学术流派“五经配伍”治疗胸痹心痛的临证思路。胸痹心痛的病位在心,涉及肾、肺、脾、肝,其主要病机在于心脉痹阻,病因不外乎不通则痛之实证和不荣则痛之虚证。根据“五经配伍”学术思想,以补虚泻实、抑强扶弱为基本治疗原则:针对虚证,应“虚则补其母”,并抑制“克我之经”及“我克之经”,扶助表里之经;针对实证,则需“实则泻其子”,并扶助“我克之经”及“克我之经”,泻表里经。选穴多以五输穴及原穴为主,取穴原则根据穴位五行性质而定。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8.
介绍黄文政教授治疗下尿路感染的经验。黄教授认为本虚标实是下尿路感染的基本病因病机,本虚是指脾肾亏虚,标实是指湿热瘀血等邪气乘虚而入,湿热瘀毒蕴结下焦,导致肾与膀胱气化不利,三焦水道不通,为虚实错杂之候。治疗当以谨守病机,固本培元;祛除邪实,贯穿全程;疏利少阳三焦,通调水道为主,并在固护脾肾的基础上,兼顾湿热、瘀血等邪气,调理三焦,标本同治,正邪兼顾。  相似文献   

19.
对王好古创制的治疗阴证的四首方剂从方义、加减变化和立方基础3个方面进行了探析。王好古创制的治疗阴证的四首方剂以白术、甘草、人参、茯苓、黄芪、生姜等药物为基础用药,即神术汤、白术汤、黄芪汤、调中丸,临证对此四方灵活加减变化,针对脾阳虚损、复感外寒的基本病机,是温补脾胃治疗阴证的基础方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组方用药进行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相关文献中的经验方,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16年12月31日,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后,对纳入方剂和相关证型进行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06首方剂,对其中的药物及证型进行分析后,发现核心组合10首,形成新方组合5首。结论:慢性肾衰竭主要病机为脾肾两虚兼以浊毒、血瘀,治疗以健脾补肾、活血化瘀、化湿降浊为主。“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于中医传承及发展有重要意义,但仍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