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分析方剂学课程教学的研究热点、核心内容和发展趋势,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00—2022年中国知网收录的方剂学教学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分别从发文量、作者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网络、关键词聚类图谱、关键词时间线图谱、关键词突现图谱6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共纳入文献818篇,均为中文文献,其总体发文量呈上升趋势;高产作者之间存在合作关系且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团队,但各机构间合作较少;关键词“方剂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中心性均>0.1,是方剂学教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传统课堂逐渐被多种新兴教学方式取代,且2015年后聚类“#11 课程思政”内容逐渐增多并持续至今;2020年后突现的关键词“课程思政”,突变强度最高。结论:1)方剂学教学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增强作者、机构间的合作交流有助于推进方剂学课程教学改革;2)方剂学课程教学方式方法随着时代变迁不断革新,传统课堂教学被新兴互联网教学方法取代,“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逐渐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3)方剂学课程思政是最新的研究方向,是近2年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软件CiteSpace,探索中医药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发表的中医药治疗OAB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2007年1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使用CiteSpace 6.1R6软件绘制作者合作网络图、发文机构合作图及关键词知识图谱(包含关键词共现、聚类、时间线和突现网络图)。结果:共纳入189篇文献,主要研究者由王小龙、何爽、杜星辰等组成,形成了专业的研究团队;发文量最多的研究机构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频数较高的关键词包括琥珀酸索利那新、针灸、中医药疗法等,发现10个关键词聚类及10个突现关键词。结论:OAB的相关研究在近年内发展迅速,国内学者关于该领域的研究多以主要机构为中心进行,高产作者合作网络及主要机构合作网络均较密集,其研究内容和研究热点在不断发生变化,说明中医药治疗OAB是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探析龙胆泻肝汤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方法:以龙胆泻肝汤为主题词检索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已发表的相关期刊文献,采用NoteExpress去重后,导入CiteSpace 6.2.R2软件对所纳入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总结归纳分析,形成可视化图谱,并统计具体频次。结果:共纳入文献1232篇,近10年内发文量有小幅度波动,但总体较稳定。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毕宏生和张晓杰(均发文7篇),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高频关键词有“带状疱疹”“临床疗效”“中西医结合”等。结论: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突发性耳聋等疾病的临床疗效是研究热点,探索其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等药理学机制是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我国卒中后抑郁(PSD)的研究现状、热点以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2011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22日关于PSD的文献,运用CiteSpace 5.7.R1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5151篇,10年来发文量呈下降趋势;最高产作者是宋景贵,发文43篇;湖南中医药大学是发文量最大的研究机构,发文28篇;《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是载文最多的期刊;关键词“神经功能”出现频次最高(216次);形成了25个较为合理的聚类。结论:研究个体、单位之间应加强合作,提高研究质量;PSD流行病学研究、临床观察与分析以及临床护理干预为主要研究热点,研究前沿为PSD的微观探索。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1992—2018年CNKI总库中文核心期刊与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海洋渔业研究的文献记录为对象,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绘制出海洋渔业研究的作者、机构、关键词等相关图谱并得出如下结论:发文量整体呈波动状态,2007年以后,海洋渔业研究的发文量迅速增长;作者及机构之间学术交流合作少,空间分布相对分散,尚未形成一批高产高影响力的作者群;研究热点主要为可持续发展、海洋渔业资源、海洋产业等;今后海洋牧场、蓝色粮仓、转型升级、凡纳滨对虾等将成为未来的研究前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20年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研究现状和热点前沿,为后续的湿疹治疗提供研究方向。方法:在中国知网中检索200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发表的关于中医药治疗湿疹的文献,获取所有文献的Refworks格式,统计发文量趋势及期刊分布情况,并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作者贡献、研究机构分布、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和关键词突现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1662篇中文文献,年发文量呈单峰趋势,2014年后发文量逐年下降。刘毅、杨志波、刁庆春等为高产作者,作者间合作网络、机构合作群较少。关键词分析显示目前国内关于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急性湿疹、慢性湿疹、肛周湿疹、婴儿湿疹,且重点关注临床疗效。所有关键词共形成 8个聚类,累计13个突现词。用药规律研究成为近3年的研究热点。结论: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研究需在加大作者和机构间合作力度、开展高质量研究、从现代医学视角阐释机制、深化用药规律研究等方面进行重点发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VOSviewer及CiteSpace进行文献计量及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发掘国内癌痛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其未来发展态势。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数据源,以“癌痛”或“癌性疼痛”或“癌症疼痛”等为主题词,检索2012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发表的相关文章。通过合作网络共现、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关键词突现等方法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结果:共纳入6522篇文献,近10年来癌痛领域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各作者普遍发文量较少,核心团队尚未形成,其中发文量最高的核心学者为马正良教授;国内主要研究机构为湖南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各机构跨区域合作相对较少;关键词聚类分析分别形成了21个具有代表性的聚类。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痛、癌痛患者综合护理、肺癌疼痛治疗为癌痛领域热点研究方向,但各个方向研究均在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归纳、探索。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我国中医医保支付方式的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为后续改革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4年1月1日至2023年10月30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与中医医保支付方式相关的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纳入文献346篇,年发文量呈现上升趋势,研究者与机构之间合作较少,发文量最高的作者为程薇,发文量最多机构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高频关键词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中医医院”“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药”等,生成了9个聚类标签,未来的研究趋势为“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中医优势”“支付方式改革”及“医院管理”。结论:目前我国中医医保支付方式的相关研究发展较快,但作者与机构之间合作仍需加强,研究热点聚焦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临床路径”“中医优势病种”“医疗费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热点与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自建库至 2022年1月31日关于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 5.8 R3软件进行图谱绘制并解读。结果:共纳入文献527篇,相关论文首次出现在2002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朱京慈(12篇)、期刊为《护理研究》(57篇)、机构为山西医科大学(33篇),作者、机构合作大多在各高校及附属医院之间。频次≥50次的关键词为护理、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临床实践、护理教育。从关键词突现图谱可看出2004—2009年热点主要针对护理研究生教育、教学、实习及管理中的问题研究;2010—2016年研究热点转移至临床实践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及能力培养;2017—2022年的研究开始倾向于专科化发展,注重专业能力提升,尤其是中医护理临床实践已成为近几年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领域的研究热点。结论:研究者及机构间交互性较差,故应开展多学科、跨地域合作与交流;同时建议增加各专科临床实践培养方案、各专科统一培训教材及评价标准,以确保专科护理质量,培养技术精、能力强、业务专的高层次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近40年中医药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POGD)相关文献,总结该研究领域的研究概况、前沿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记载中医药治疗POGD的中文期刊,采用CiteSpace软件对相关作者、机构、关键词绘制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592篇,发文量≥5篇的研究者共20名,发文量排名前3位的作者是曹立幸(12篇)、李平(11篇)、李娜(10篇);主要研究机构10所(发文量≥10篇);纳入关键词486个,其中频次≥70次的关键词共19个;关键词聚类显示共形成15个聚类标签,涉及足三里、剖宫产、肛门排气、穴位按摩、针灸等。结论:近40年来,我国中医药治疗POGD正处于蓬勃发展期,治疗热点主要集中于穴位贴敷、针灸,机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胃肠激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医药论治干眼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检索中医药论治干眼的相关文献,将文献导出并转化,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共现图谱并进行分析。结果:1997—2019年发文量整体趋势上升;发文量≥3篇的作者有王育良、谢立科、王中林、李凯;发文量排前3位的机构有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出现频次≥40次的关键词为干眼症、干眼、中药、人工泪液。结论:对干眼的中医药论治研究与关注度越来越高,但文献缺少核心作者及机构之间缺少合作,不具有中心性,而中药和人工泪液研究方向比较热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围绕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探索中医药在DN治疗中的发展状况、研究热点以及前沿动态,为中医药治疗本病研究与发展方向提供参考。方法:借助CiteSpace软件,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2000—2020年有关中医药治疗DN的文献作为数据来源,对所选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绘制可视化图谱。对文献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突现分析,对作者、机构进行共现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975篇。中医药治疗DN的年发文量逐渐上升并趋于稳定(>100篇),但整体基数较小。研究机构较分散,其中辽宁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及南京中医药大学发文量相对集中,各机构之间的合作主要为各中医药大学与其附属医院之间的合作,跨地域之间的合作并不多见。关键词共现聚类被分成8个聚类。研究热点在于中西医结合疗法在DN的治疗作用以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治疗DN相关中药、方剂的挖掘以及中医辨证分型。研究前沿在于中药对氧化应激的控制。结论:应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医药治疗DN的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初步直观地展现出该领域研究仍然比较热门,研究潜力大,展现了可合作的机构与作者,提供选题的参考内容及方向,结果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CiteSpace分析天麻钩藤饮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自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与天麻钩藤饮相关的文献。采用NoteExpress合并去重,运用CiteSpace 6.2.R3软件进行作者共现、机构合作、关键词的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829篇文献,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发文期刊最多的为《内蒙古中医药》;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冼绍祥;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出现频数及中介中心性均较高的关键词为眩晕、肝阳上亢、头痛、临床疗效、中风。结论:临床应用与辨证施治是目前天麻钩藤饮的主要研究热点,未来可深度挖掘天麻钩藤饮对帕金森病、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机制研究,并联合多团队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疗效研究,为临床更好应用天麻钩藤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探索四逆散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与四逆散有关的文献,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经NoteExpress 3.5.0.9054去重及数据清洗后,利用CiteSpace 5.7.R1软件对作者合作网络、研究机构进行分析,绘制关键词共现、聚类图,并对关键词进行突现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727篇,发文最多的作者是李越峰(41篇),发文最多的机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120篇),关键词分析提示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四逆散的临床应用、组方配伍和基础研究等相关领域。结论:四逆散的临床应用广泛,在治疗失眠、抑郁症、糖尿病等疾病方面关注度较高,近年研究热点为网络药理学、代谢组学、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CiteSpace对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证研究领域的现状及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及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2年1月3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CNKI)中有关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证的研究文献,使用Endnote X9.1软件进行文献筛选,采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年度发文量、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及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并进行共现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85篇文献,年度发文量呈波动式上升趋势。作者和机构间合作整体欠佳,山东、北京、辽宁为核心地区,跨地域合作较少。气虚血瘀证、心功能、中医证型、冠心病、临床疗效为高频关键词,生成9个聚类标签,突现分析得到前25位突现关键词,参芪益气滴丸、参芪益心方、保元汤等治疗方剂和射血分数、心室重构等评价指标持续至今,将会是未来研究的热点。结论:目前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证领域的研究在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多个核心研究团队,但各个团队间的合作欠佳。研究热点集中在临床研究、临床疗效、中医证型、心功能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近20年手法复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以期为深化该领域的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3年4月1日至2023年4月10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关于手法复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5.7.R1软件对年度发文量、作者、发文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1113篇文献。作者合作图谱中23名作者发文量≥3篇,形成6个主要的作者合作群。机构合作图谱中佛山中医院发文量最多(18篇)。关键词图谱共纳入573个关键词,热点关键词为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等,围绕手法的的固定方法、复杂型骨折的微创、并发症预防及中医药参与康复及功能锻炼治疗分为12个聚类。结论:本研究领域有典型地区特点,应鼓励跨机构和地区间的合作。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手法复位技术的流派多样性及固定工具改进创新。未来的研究方向为传统手法联合微创治疗和利用现代化技术辅助复位,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探究五苓散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自建库至2023年4月5日收录的五苓散相关研究文献。采用CiteSpace 6.1.R2软件分析作者、机构、关键词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1977篇文献,来源期刊发文较多的是《河南中医》(84篇),文献类型以临床应用为主(81.2%),治疗疾病以肾病等泌尿系统疾病为主,发文量较多的作者为王东生(12篇),发文最多的机构是广州中医药大学(46篇)。结论:五苓散治疗肝肾疾病的关注度较高,前景较好;中医药综合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动物实验、中医药信息化等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发文量逐年上升,研究者及研究机构应密切合作,注重循证医学证据,加强多中心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分析近10年来国内足细胞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关于“足细胞”的相关文献,限定发表时间为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运用CiteSpace 软件分析发文量,并绘制作者、关键词图谱。结果:共纳入文献3204篇,国内发文量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发文较多的作者为刘志红、丁国华;文献中涉及最多的疾病为糖尿病肾病、膜性肾病,而中医药在改善足细胞病变和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方面,具有较大潜力。结论:足细胞相关研究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医药干预在足细胞病变的研究领域中具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CiteSpace客观展示近20年来中医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及前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2002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有关中医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相关文献,通过CiteSpace将文献相关结果转换成可视化图谱形式,并予以定量学分析。结果:共检索到学术期刊2455篇,2002—2021年间发文量持续上升,研究学者395名,以丁曙晴、丁义江等为代表。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对关键词进行分析,9个有效聚类内容分别为诊疗方式、临床指标、用药规律、学术经验、易患病年龄段、中医证型及辨证论治,突现内容主要集中在中药方、中医外治法、进展机制、胃肠激素、肠道菌群及生活质量。结论:近20年来中医药治疗功能性便秘邻域的研究不断增加,目前生物反馈联合中医药治疗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胃肠激素、肠道菌群和生活质量是其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分析我国肉芽肿性乳腺炎(IGM)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开展IGM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肉芽肿性乳腺炎”“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和“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为主题词,研究对象以人为主题,在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知网(CNKI)中检索从建库至2019年6月发表于国内期刊上的IGM相关文献,采用医学文献王和Excel 2017数据管理软件进行计量分析,包括发文量、载文量、文献类型、作者机构、文献作者及文献高频关键词。结果:共检出相关文献680篇,发文量居前3位的文献时间依次为2018年、2017年、2016年;载文量居前3位的期刊分别是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中国医药指南、湖南中医杂志及临床超声医学杂志;文献类型主要为3类: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发文量居前3位的研究机构分别是山东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发文量居前3位的作者为司徒红林、宋爱莉、赵海军;发表论文的关键词中,排名居前3位的分别是诊断、治疗和乳腺癌。结论:IGM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是总体发文量较少且主要内容集中在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上,缺乏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和循证医学实践,应加大研究力度,提升整体研究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