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世界上总共350多种鲨鱼中,对人类构成威胁的不到10%。其余的都不会攻击人类,有许多是以浮游生物为食。人类对鲨鱼的恐惧更多地是源于对它们的无知。这种动物早在4亿年前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它们的生存历史比人类长100倍。虽然我们不能称它们为“人类的朋友”,但约有一半种类的鲨鱼可以用来制作鱼粉或供人食用。鲨鱼是“海中强盗”,它们能够出色地维护海洋中的生态平衡。当它们偶尔攻击人类的时候,它们并不是为了捕食,而是出于保护自己的地盘,就像狗会冲着走近自己家门的陌生人吠叫一样。与人们认为的相反,鲨鱼是一种十分聪明的动物。研究表明,鲨鱼的大脑比大部分鱼类,许多鸟类和一些哺乳动物还大。这些海洋中快速而灵巧的捕食者,大脑重量占体重的比例是鱼类中最高的。对人类最危险的三种鲨鱼是大白鲨、虎鲨和牛鲨。这三种鲨鱼会主动攻击人类。其中大白鲨可以长得比一辆公共汽车还长,体重超过三辆小汽车在捕食时,大白鲨通常用它锯齿般的牙齿将猎物一下撕成两半。世界上鲨鱼袭击人类事件发生最多的是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几内亚海岸其他比较频繁的地区是加勒比美国、南非和地中海海岸。这种动物在海洋中用鳍游泳用鳃裂呼吸,但和其他由硬骨组成骨架的鱼类不同,鲨鱼是软骨鱼类...  相似文献   

2.
蓝色新事     
《海洋世界》2014,(12):2-3
<正>1鲨鱼鲨鱼群围日前,澳大利亚男子哈里森·威廉姆斯在西澳大利亚海岸附近海域乘船出海的时候,发现一条在海上漂浮的巨大的座头鲸尸体。他没有多想就跳下海去,爬上了鲸的尸体。待坐稳后,威廉姆斯才发现自己所坐的鲸的尸体早就被数条鲨鱼盯上,欲将其分食。包围威廉姆斯的鲨鱼中包括数条虎鲨和至少一条大白鲨。据相关报道,这条座头鲸尸体已经在海域上漂浮了数周之久。澳大利亚渔业部门认为,威廉姆斯的行为非常不负责任。其发言人称:"当鲨鱼  相似文献   

3.
汤家礼 《海洋世界》2005,(11):27-28
一头名叫尼可的大白鲨,从非洲“旅行”了1.2万海里,来到了澳大利亚,而后返回。研究者表示,它的这一行程,第一次证明了在两块大陆之间的鲨鱼类群之间有亲缘关系。另有一份科学报告向人们详细地介绍了许多鼠鲨从靠近美国阿拉斯加的夏季水域“旅行”至夏威夷和巴夏加利福尼亚。据此,研究人员戏称,鲨鱼的家园有整个洋盆那么大。也正是由于这种情况,我们对大白鲨和鼠鲨的监护需要全球的合作。  相似文献   

4.
<正>3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与鲨鱼共游是一件非常令人恐惧的事情。但是摄影师安迪亲自上阵,为这些令人恐惧的捕食者拍摄了一系列照片。安迪已经为许多鲨鱼拍摄了照片,其中包括大白鲨、锤头鲨和鲸鲨等,而且这些照片都是在它们捕食最凶猛时刻拍摄的。这位现年47岁的英国摄影师通过这种方式拍  相似文献   

5.
危险的亲近     
在南非开普敦,人们亲自潜水去观察鲨鱼。旅游者用金属笼为保护潜入水中,寻觅号称“水中霸王”的鲨鱼,以博取亲近鲨鱼的刺激。随着人们的热情日增,有时几个旅游船拥挤在一处安排游客下水。这里之所以出没许多大白鲨,主要是因为这是海豹的繁殖地,白鲨常来此觅食。自然保护主义者指出,如果旅游组织者能更负责地开展活动,那么观鲨这一活动不会有什么害处。但有些组织者却用其他旅行社抛弃不用已锈迹斑斑的笼子。开  相似文献   

6.
方陵生 《海洋世界》2004,(12):27-29
在人类眼中看来。大白鲨是大海中最可怕的食肉动物。但是在鲨鱼眼中。对它们自己能否称得上海中霸主也许别有一番“见解”。  相似文献   

7.
郝斌 《海洋科学》1980,4(2):63-63
现有的鲨鱼约300余种,至今认为有害的不过20几种。虽然某些鲨鱼的地理分布广泛,但是鲨鱼侵袭人的事件多发生在纬度40°N—40°S之间的暖水中。 较危险的鲨鱼公认的是真鲨属的大白鲨、虎鲨、灰鲨。但是任何超过4英尺长的鲨,有发达的牙齿者都是危险的。假如水中有血或其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美国和日本的科学家正在对几种鲨鱼进行研究,以弄清这种动物为什么不会得癌症。要知道,即使是使用大剂量的致癌化学物质,在鲨鱼体内也不会形成肿瘤。 所有的解释目前都是假设的。一些科学家认为,是鲨鱼体内含有的大量的维生素A保护了它们。另一些科学家则解释说,鲨鱼之所以不  相似文献   

9.
正格陵兰鲨又称睡鲨,是体型最大的鲨鱼之一,以丑陋外表与缓慢动作著称,在北极及北大西洋海域的海底可以发现它的踪迹,南至阿根廷与南极也都发现过这种鲨鱼。格陵兰鲨与大白鲨一样凶猛,研究人员在对死亡的格陵兰鲨进行解剖时,从它们的腹中发现了北极熊等大型动物的残骸,有一次还发现了整只驯鹿的尸体,尽管鹿角已然不见。格陵兰鲨也被称为"海洋中的鳄鱼"。格陵兰鲨一般体长2.4~7.3米,体重775~1020千克,雌性比雄性大很多,体表呈黑、棕、紫或蓝灰色,胸、背、尾  相似文献   

10.
《海洋世界》2005,(11):1-1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在海底探险时,在新西兰西北的海底发现了许多奇特和陌生的海洋生物,其中就有从未见过的犬牙鱼。这种陌生的鱼类有特别长的牙床,在牙床的前部有倒齿。在它的头顶有一些随着倒齿开合的小孔。另外他们还看到了其他的陌生生物:许多巨大的海蜘蛛、有坚硬外壳的虾和牙齿参差不齐的奇异动物、长角小鲨鱼、有刺鲨鱼、鬼鱼等等。这次奇特的海底探险使科学家对海底  相似文献   

11.
鲨鱼属于软骨鱼类,其种类繁多,据记载,在全世界海洋里的鲨鱼有350多种,我国有鲨鱼90多种。这种鲨鱼,一向被人们视为凶暴的动物,但近年来据国外科学家研究发现,它除了供人类作佳肴等之外,它对人类治病亦大有益处。它极其健康,即使受了重大创伤也能很快愈合,是世界上少数不易患癌症的动物之一,因而鲨鱼将会帮助人类取得治疗癌症的妙法,为人类效力。  相似文献   

12.
澳洲皇家阿德雷德医院的外科医生们要处理一个棘手的病人:鲨鱼撕裂了伤者的左肺、左锁骨和横膈膜;巨颚咬断了肋骨;凿开皮肤、肌肉;腑脏外露,惨不忍睹。缝合的450针--是鲨鱼留给他的“纹身”,万幸的是,鲨鱼把命也留给了他--23岁的雷尼福斯。这位潜水及叉鱼比赛冠军伤愈后最初的挑战是:必须拼命克服“惧鲨症”所带来的精神压力,他几乎视鲨为敌!鲨鱼一定是人类的仇敌--雷尼坚信不移。然而,本能却驱使雷尼一次次思考:究竟是什么引来大白鲨攻击人类?是猎物的气味?是人类侵犯了它的领地?是鲨鱼在自卫?还是人类挑衅?他…  相似文献   

13.
大白鲨     
欢休 《海洋世界》2014,(9):36-37
<正>大白鲨最早出现于中新世中期。最古老的化石已经有1600万年之久,是唯一现存的噬人鲨属的成员。因此其生存非常困难,可以说每一只大白鲨的存在都是生命进化的奇迹,恰如白垩纪的恐龙一样。由于大白鲨的数量正不断减少,濒临灭绝,故大白鲨现已被列为世界保护物种,禁止猎杀。因其体积大且具攻击性而被认为是海洋杀手,并且被拍摄成同名电影和制作成同名游戏。  相似文献   

14.
吴溪 《海洋世界》2009,(4):11-17
在鲨鱼袭击人类的历史上,1916年是一个时间的“分水岭”。1916年之前,科学界和民间对鲨鱼的了解仅限于推测和臆断。1916年,在美国东部的新泽西海岸,12天内发生了4起鲨鱼袭击人类的事件,最终导致4死l伤。从1916年起,学者们开始研究关于鲨鱼的若干问题。比如,哪几种鲨鱼会对人类发起攻击?它们的数量如何?它们攻击人类的方式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5.
蓝色生命圈     
以“鲨”治鲨李惠萍鲨鱼是凶猛的海洋动物,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寻求制服鲨鱼的办法。不久前,日本一家公司制造了一种异乎寻常的标本鲨。这种标本鲨外形酷似大鲨鱼,体内装有微型电子计算机和能够独立运行的电子仪器。这种  相似文献   

16.
在浩瀚的大海里,鲨鱼是不怕任何动物的,鲨鱼还能攻击人,鲨鱼在大而深邃的海洋里所向披靡,这是人所共知的,所以,不少人对大鲨鱼都望而生畏。鲨鱼由于有个纺锤形的身体,发达的肌肉及宽大的尾鳍,使它的游泳迅速,行动敏捷,一直活跃在海洋的中、上层,任何动物见到鲨鱼都要退避三舍,在来不及逃跑时也会将腹部朝上装死躺下。  相似文献   

17.
童国庆 《海洋世界》2014,(12):54-55
<正>在澳大利亚偏西部海岸,有一个面积约604500公顷的海洋区域,这里就是宁格罗世界海洋遗产保护区。该处世界海洋遗产包括宁格罗海岸的陆地部分和海洋区域。宁格罗海岸有着世界上最长的近海岸珊瑚礁系统。该处海洋遗产的陆地部分,广泛分布着卡斯特岩溶地形,诸如地下溶洞和暗河等比较常见。在宁格罗海岸附近,每年的一段时间都会发生大量的鲸鲨聚集,除了鲸鲨以外,这里也是其他多种海洋动物的家园,其中包括数量惊人的海龟。该海洋遗产的陆地部分有大量的地  相似文献   

18.
鱼趣五则     
血中有宝的鱼海洋中的鲨鱼,从来不得传染病,鲨鱼身上的伤口也能以惊人的速度得到愈合。科学家们对此极为感兴趣。近年来,人们又发现在鲨鱼的血液中,含有大量的具有杀菌能力的抗体。如果把这种宝贵的抗体分离出来,再以一  相似文献   

19.
朱瑾 《海洋世界》2007,(2):50-52
提起鲨鱼,人们多半会把它同凶猛与残暴联系起来。事实上,鲨鱼的种类很多,但只有少部分鲨鱼可能会攻击人类。而作为一种可以食用的海洋鱼类,人类却随时可以危及鲨鱼的生命安全。鲨鱼肉虽然在餐桌上不多见,但鱼翅、鱼唇却早已闻名遐尔。鱼翅做菜柔嫩腴滑、软糯爽口,是与燕窝、熊掌等齐名的珍贵食品;鱼翅更是奢华和财富的象征。不久前,北京举行了由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与野生救援协会(WildAid)共同主办的国际鲨鱼保护研讨会,与会专家们向全社会发出倡议:保护鲨鱼资源,保护海洋环境,共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未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苏光陆 《海洋世界》2006,(12):28-29
16世纪以来,全世界有记录的大鱿鱼种类将近600种,它们大多数都是在大西洋东北部以及新西兰、澳大利亚海岸搁浅,或是死后被冲上海岸。它们中最长的18米,体重达900千克,但活着的大鱿鱼,从来没有被人发现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