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前 言 研究山形重力异常的起因,提出简便易行的改正方法,对扩大重力勘探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山区异常解释的地质效果,都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在M_7异常上用相关分析方法对葡萄架山和旗架山的山形异常进行改正和取得的效果,并对山形异常的起因提出几点看法。 相关分析是解决变量之间没有确定关系的一些自然现象规律的数理统计方法。山形异常既然与山形(主要是高程)有关,它们之间就应有一定的相关关系,而这种相关关系同样可以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找到它。所以,应用相关分析的方法进行山形异常改正,应该有比较普遍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在山区重力勘探工作中,即使对重力测量结果进行了较为周全的各项外部改正,仍然常会得到某些与地形相关的布伽重力异常(简称“山形异常”)。有时,由此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研究“山形异常”的起因,并找出切实可行的消除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在山区进行重力测量,众所周知的难题之一就是地形影响大。地形影响因素虽多,但密度校正不准是形成山形异常的主要因素之一。《区域重力调查技术规定》中将其密度值规定为2.67× 103kg/m3,是为全国统一成图。然而对某一工区而言,该密度值不一定符合客观实际。布格重力异常往往与地形同象或镜象,即包含了地质因素,也包含了地形干  相似文献   

4.
按常规方法整理重力资料时,与山形相关的局部异常值,往往大于矿异常.因此,消除重力山形异常干扰,是重力勘探的重要任务之一. 起因众所周知,重力测量结果必须对高度地形(包括通常所称的中间层和地形)和纬度进行改正.由于这些改正的理论或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局限性,比如通常所称的中间层改正和地形改正两者补偿的不平衡,实际高改系数和理论值(0.308毫伽/米)存在偏差,布伽密度选择不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地区重力异常比较复杂,东部大兴安岭为镜像异常区,山体重力低,松辽平原重力高,存在山根和反山根,艾里模式成立。中部阴山山链为山形异常区,山体重力高,平缓的莫霍面上不存在山根效应,普拉特模式成立。在中部山形异常区出现了大东山重力低异常,通过对该异常的分析对比研究,认为大东山重力低异常既不属山形异常又不是镜像异常,为花岗岩体异常,均衡补偿在壳内花岗岩体下界进行,可以说,在山形异常和镜像异常之外,出现一种花岗岩体异常,是内蒙古布格重力异常的又一大特征,证实了内蒙古重力异常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测量仪器精度的提高,重力勘探正逐步走向微重力勘探阶段。与普通的重力测量相比,微重力测量虽然获得数据精度较高,探测到比较微弱的重力异常,但也容易受测量条件等可控因素的影响,降低了对异常体的发现率。以简单规则球体为理论模型,分别对影响目标体发现率的仪器因素、目标球体的模型因素、航空测量等因素作了初步研究。定性地给出了目标体发现率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以理论模型模拟实测数据,体现出正确处理可控制因素对于实际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童永春 《物探与化探》1983,7(5):279-287
重力勘探在我国金属矿普查找矿方面的应用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尤其在成矿预测、圈定岩体和构造、研究金属矿赋存特点等方面都是卓有成效的。但是实践表明,金属矿重力勘探中,仍然有着许多尚待进一步研究的理论和技术问题。比如,如何整理获得对金属矿勘探有意义的异常资料;如何有效地提取出与金属矿体有关的局部重力异常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是提高重力找矿效果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自从重力测量工作进入山区以来,对观测结果的各种外部改正已广泛地被人们所重视。这是因为大多数重力异常的解释方法只适用于在平面上测定的△g值。由于地形起伏的影响,而目前对此影响的各种改正方法又均不尽完善,给重力测量成果的地质解释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若不追究各种改正模式的准确性,那末,采用目前通用的一般公式进行布伽改正和地形改正时,直接影响精度的原因不外乎高度改正系数∨zz、中间层密度σ及地形改正最大半径R等三个因素。根据全国各地的工作实践表明,在山区,高度改正系数与理论值差别很大,其差别的量级可达几百艾维。众所周知,测区表层岩石的密度值是变化不一的,当在一个地方原为正确的数值,在另一地方就不一定是正确的。同样,由于中间层密度的差异或选择不当,试图单纯地通过扩大改正范围的途径来提高地形改正的精度,又因引入了新的误差而使这一工作毫无益处。上述三种因素的存在,会使布伽异常图产生畸变。也就是说,很容易出现与我们感兴趣的深部物质无关而仅与地形相关的所谓“山形异常”。  相似文献   

9.
解决西藏羌塘地区重力异常与高程相关问题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超 《物探与化探》1998,22(6):431-435,439
针对西藏羌塘地区造成布格重力异常与地形起伏相关的原因,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探讨。从实际出发,提出了用区域性调整中间层密度以及用相对高差进行高度和中间层校正的方法来消除和压制这种山形异常,并做了实际资料处理,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0.
地表各点的实测重力垂直梯度值与正常重力垂直梯度理论值之间常有显著的差异,产生此差异的原因众说不一。本文通过相关计算,确认重力垂直梯度异常主要是由浅部密度不均匀体及地形起伏(尤其是近区地形起伏)所引起。利用1:100万的布格重力异常图计算重力垂直梯度异常,并据此确定出产生重力垂直梯度异常的密度不均匀体埋深是在2km以内。由此得出:①重力垂直梯度异常不应是重力山形异常的原因;②若要进行精确的高度改正,则应实测各点的重力垂直梯度值,否则还是宜用正常梯度理论值进行高度改正。  相似文献   

11.
为查明抚顺煤矿采空区的位置、深度和分布范围,综合考虑城市中影响物探方法的因素,首次在该地区采用高精度重力测量方法进行采空区探测。先通过分析采空区的物性差异,建立理论模型进行正演计算,预研究重力方法的适用性。然后在研究区布设大比例尺面积性高精度重力测量工作,通过对布格重力异常进行位场分离、三维视密度反演和边界识别计算,推断了煤矿采空区的位置、深度、边界及该区内的构造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高精度重力测量方法结合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在城市煤矿采空区的探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复杂山区近地表调查技术是制约地震资料品质的主要因素。这里利用地质雷达和高密度电法相配合,在四川南江山区进行了近地表结构综合调查。地质雷达探测精度高,高密度电法探测深度大且能有效补充介质电性信息。通过微测井数据进行标定,建立了近地表结构的深度和速度模型,为地震静校正提供了依据。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近地表调查数据进行静校正的地震品质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中高山地区地形复杂,飞行高度较高,航磁测量获得的磁异常强度相对弱小.为了更有效地利用高精度航空磁法测量得到的磁异常信息,在充分论证中高山区弱磁异常存在的可靠性基础上,结合中高山地区特点,提出了改进的非线性滤波方法,并给出其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山地是地球表面具有显著起伏度和坡度的三维地貌体,由于自然要素及受其影响的人类活动随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变化而产生了梯变现象,形成了山地高梯度效应.山地高梯度效应是表征山地随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差变化而导致的自然-人文景观的梯次变化现象,是山地地域系统演变的综合集成效应.横断山区是我国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山地高梯度效表现显著.山地高梯度效应的内涵包括了能量(山地重力势能、热能、生物质能等)高梯度效应、气候高梯度效应、气候地貌高梯度效应、自然带谱高梯度效应、人文社会经济活动(如土地利用等)高梯度效应、人居环境高梯度效应等.山地高梯度效应研究是响应IGBP、IHDP、GTOS等提出的“全球变化与山区-山地研究倡议”的重要行动,也是山地综合研究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对山区自然资源利益、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山区可持续发展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云南武定地区1:5万磁测和重力资料综合分析研究,确定了局部重力高异常(带)42个,重力低异常41个,5个重力有利找矿远景区;对该区磁异常特征分析,获得磁(ΔT)异常86个,确定了4个有利找矿远景区。结合地质、、重力、磁测资料的综合分析与研究,划分断裂61条,提出了铜、铁找矿找矿有利地段及远景区,为武定地区寻找隐伏铁铜矿床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地表油气化探方法在平原地区的应用已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工作效果。将该方法用于我国西南山区的油气普查工作,并对其应用效果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陆桂华  钟凌  吴志勇  何海 《地球科学》2014,39(10):1438-1444
山洪危险性区域划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是防洪减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GIS技术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山洪危险性评价模型;从山洪危险性定义出发,利用正交设计方法,考察降雨量和单位面积汇流时间等对山洪影响的敏感性,确定了合理的山洪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权重.选择淮河上游息县流域进行了实证应用分析,对研究区域山洪危险性空间分布进行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单位面积汇流时间短、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是山洪危险性较大的区域,需要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8.
The airborne gravimetry was an important leap and innovation in the world’s history of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China's first test of the airborne gravity geological survey in the onshore-offshore transitional area of the western and southern part of the Bohai Sea was successful and effective in geology. Based on the airborne gravity data, and combining previous ground gravity, seismic and drilling data etc., we carried out the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by forward and inverse method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airborne Bouguer gravity anomaly was clear, the fracture interpretation was reliable, and the inversion depth of the main geological interfaces was relatively accurate. This airborne gravity geological survey not only filled the exploring gaps in the onshore-offshore transitional area, and realized the geological and tectonic junction between the sea and the land, but also discovered four local gravity anomalies, 11 fractures and three sags or subsags, and so on. The good geological effect of airborne gravimetry not restricted by terrain condition shows that it can be served as a new geophysical method in the exploration of complex terrain physiognomy area such as mountain, jungle, desert, marsh, onshore-offshore transitional area and so on, and has an extensive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China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9.
在重力勘查工作中,尤其是第四系覆盖区的重力勘查工作中,准确测定松散沉积层的密度,对重力资料的改正、处理、反演、解释研究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重力勘查野外工作中,均采用规则形体大样法测定松散沉积层密度。然而,野外实际工作中很难获取一个规则形体的采样坑,因此,基于规则形体计算公式得到的采样坑体积与实际采样坑体积往往存在较大的误差,导致松散沉积层密度值测定不准确。本文采用一种符合野外实际情况的不规则六面体体积计算方法,对规则形体大样法进行改进,可更精确地测定松散沉积层密度值,并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中下游前陆带南缘安徽省青阳—泾县一带的印支运动表现为一系列连续的不同变形形式的构造运动。印支主褶皱前发生了重要的挤压拆离构造,主褶皱后发生了广泛的逆冲(南部)和重力滑动(北缘)构造。3个变形阶段是同一区域应力场持续作用下的连续过程,形成挤压拆离—褶皱—重力滑动构造系统,是褶皱带前缘和山前带典型变形组合,表明本区北部为江南褶皱带山前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