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震源距23 km范围内观测的2000年姚安MS65地震余震记录,计算了震源及近邻区域的尾波规一直达S波在频率15~20 Hz之间的傅里叶谱振幅.结果显示谱振幅随震源距增大而增大, 在对谱振幅进行了震源辐射方向性校正之后, 才出现谱振幅随震源距衰减的现象.由此获得了震源及近邻区域S波的Q(f)值,可表示为QS(f)=89f098其值比由尾波得出的姚安地区的平均QC(f)值低得多,表明了震源破裂带的强烈非均匀性对QS(f)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利用震源距23 km范围内观测的2000年姚安MS65地震余震记录,计算了震源及近邻区域的尾波规一直达S波在频率15~20 Hz之间的傅里叶谱振幅.结果显示谱振幅随震源距增大而增大, 在对谱振幅进行了震源辐射方向性校正之后, 才出现谱振幅随震源距衰减的现象.由此获得了震源及近邻区域S波的Q(f)值,可表示为QS(f)=89f098其值比由尾波得出的姚安地区的平均QC(f)值低得多,表明了震源破裂带的强烈非均匀性对QS(f)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杨明芝 《地震学报》1990,12(2):130-139
本文采用三层地壳介质模型,讨论了地方台网记录的小近震三分向地震图S波段振幅包络形状问题.认为S波包络的规则形状主要是由于强反射界面上的一次和多次全反射波形成的.分析了地壳分层结构,震源辐射特性,介质衰减对n次全反射波振幅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上给出了从直达S波到尾波之间的S波段记录部分振幅包络形状函数和S波最大振幅.利用包络形状函数方法测定了宁夏地区介质品质因素Q值.   相似文献   

4.
滇西实验场微震衰减与场地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叶建庆 《地震研究》1993,16(1):1-12
本文使用滇西实验场区PDR—2数字化台网的77个微震(M_L<3)资料,分析了场区内的下关、洱源、邓川、双廊、乔后和漾濞6个台站的微震振幅谱。采用振幅谱频率比方法,研究区域衰减效应和局部场地响应。在一固定接收器场地条件下对不同距离不同方向的几十个地震,测量5Hz和20Hz谱振幅比,估计场区内地壳上部P波和S波的Q值。6个台站分别属于不同的构造背景,各台Qp和Qs值差异与局部区域构造差异强烈相关,在所研究的小区域范围内衰减机制和场地响应差异可分为三个条带状区域。6个台站的平均Qp为210,Qs为460。Qs≈2.2Qp,与Frankel估计的Qp≈Qs对比,表明地壳上部的衰减机制存在明显的地区性差异。场地响应的另一主要特征是谱的拐角频率,对于浅源微震拐角频率不是震源距和地震位置的函数,统计结果表明,各场地具有明显的优势拐角频率,它与局部场地构造差异相关。  相似文献   

5.
振幅衰减特性在地震与爆破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婷婷  边银菊 《地震学报》2015,37(1):169-179
基于小震级地震与爆破事件,从快速识别要求出发,分析了P波初动振幅AI和P波最大振幅AP分别与S波最大振幅AS的幅值比判据及其对事件的识别能力.考虑到传播路径对地震与爆破各振幅的影响,选用合理的振幅随距离衰减公式,分别研究了P波、 S波各振幅随震中距的衰减特征,结果显示爆破振幅衰减比地震快; 在100 km处进行衰减校正后重新计算P波与S波幅值比,得到经过衰减校正后的幅值比AI/AS正确识别率从84%提高到98%,AP/AS正确识别率从92%提高到100%,表明经衰减校正后的幅值比判据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小震级地震与爆破的识别中.   相似文献   

6.
P波和S波联合反射地震勘探可提供有关高温异常区地下岩石特征的信息。综合分析P波和S波资料可以得出断裂的分布、地热系统的热源位置、以及蒸汽饱和岩石的范围。分析弹性参数(例如:泊松比、S波和P波的速度、反射波的相对振幅和衰减)也可使我们深入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根据20&#176;~90&#176;距离范围之内的宽频带远震P波信号快速测定浅源地震能量震级Me的新程序。为了完成这项工作,我们根据地球参考模型AK135Q用数字模拟方法计算了不同周期的频谱振幅衰减函数。根据这些函数,我们校正了远震记录频谱的传播路径效应,计算了地震辐射能量Es和震级Me。我们用累积的P波窗模拟实时或近实时的程序,并用61个浅源地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我们的方法可在地震发震时刻后的7~15min内迅速可靠地测定出震级Me因此,这一程序适用于快速反应系统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1 震源机制(focal mechanism) 震源机制是指引起地震的震源处地球介质的运动或变形方式.通常所说的震源机制是指天然构造地震发生的机制. 20世纪初叶,人们根据地质和地形变的观测结果提出了构造地震的断层成因说.至20世纪中叶,对地震辐射的地震波的观测发现,初始P波的初动方向、振幅大小和初始S波的偏振方向和振幅大小等,在震源周围均呈现出4象限分布的特征.震源处分隔4象限的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就是辐射P波振幅为零的节平面,但P波节平面处恰是S波振幅大的方向.接着,又发现辐射面波的强度也存在4象限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
沿着1992年6月28日M7.4兰德斯地震的断层线,我们在11个地点安装了7个台的流动地震观测网,台站离断层线的最大距离只有1km。我们发现在S波后面有一个很明显的相对长周期的波列,而且这个波列只有当台站和发生的地震两者都很靠近断层线时才显示出来。我们把这个波列解释为局限于低速断层带内的地震导波。为了研究导波振幅随与断层线距离的分布,以及导波随沿着断层线传播距离的衰减,我们利用尾波规一化法来消除震源与记录位置的影响。规一化后的导波振幅在3-4Hz处出现一个谱峰,该谱峰随着远离断层线衰减很快。频谱幅度在高频段(8-15Hz)出现相反变化趋势,即随着远离断层线而增加。规一化的导波振幅在3-4Hz处也显示出随沿断层带的震源距加大而系统减小,由此我们推断出表观Q值为50。为了证实导波的存在,我们在断层上的11个观测地段中的一个布设了31个台站的密集台阵。记录的结果给出了确凿的证据证实了与断层带有关的导波的存在。我们将导波模拟成夫于两个均匀半空间的速度V_s为3.0km/s的低速波导中传播的S波,从波形模拟推断出波导宽度大约为180m,其剪切波速为 2.0-2.2km/s,Q大约为50。具有清晰导波的余震的位置显示出沿侧向和沿深度的有规则的分布,在三维空间中勾画出了低速断层带的范围。我们发现断层带延伸深度至少10km,这条断层带很明显向南延伸,穿过平托山断层,因为在平托山断层以北的地震台上观测到震中在南面的地震的导波。另外,在主震震中以北大约20km的断层弯曲处断层带出现不连续,在地震台和震中位于断层同一侧时就观测到了导波,而各在一侧时就没有观测到导波。  相似文献   

10.
在Wake岛附近1500km长的海底地震台阵上记录到千岛群岛的地震,分析其海洋P波与S波数据,得到西太平洋的高频地震衰减的约束。确定了群速度为8.2—3.0km/s和频率为2.5—22.5Hz间的空间衰减和Q值。在上述频率范围内,海洋P波比S衰减大,它表明岩石圈内存在明显的体积衰减,或者海洋P波以波能漏失的形式传播。海洋P波与S波的视衰减与距离有关,在30°以外,衰减较弱。海洋P波的视Q随频率Q~f~(0.7)而增加,在2.5Hz时约为300,而在17.5Hz时增加约为1500。海洋S波的视Q也随频率Q~f~(1.1)而增加,在2.5Hz时约为400,而在22.5Hz时变化约为3000。  相似文献   

11.
各向异性ATI介质剪切位错点源P波远场辐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假设震源区为ATI介质,传播介质为全空间各向同性介质情况下,给出了剪切位错源P波远场辐射解析表达式,讨论了震源区各向异性对远场P波振幅和震源球的影响。结果表明,震源区裂隙密度,裂隙方位等参数的动态变化导致P波远场辐射花样也随之动态变化,同时也会造成非双力偶百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认为,在井中对中小地震的非双力偶机制进行...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大容量气枪震源资料研究北天山地区介质衰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人工震源(大容量气枪)数据资料对北天山地区的气枪信号振幅随距离衰减关系和介质的衰减特征进行了研究。选取北天山地区新疆数字地震台网的8个固定台站记录到的气枪震源信号,计算气枪主频2~6 Hz之间的叠加后信号的振幅谱值的均方根,用均方根值代表气枪信号传播到该台站处的振幅值,并对得到的均方根值进行拟合,得出当频率为3.8 Hz时研究区域P波和S波品质因子分别为QP=(464±70),QS=(653±46)。用同样方法计算气枪震源附近发生的一个天然地震的信号,得出当频率为4.2 Hz时QP=(226±40),QS=(484±34)。以上测量结果与前人利用不同范围天然地震得到的结果类似,表明人工震源资料可以用于介质衰减特征研究,相关研究为长时间监测地球介质衰减特征随时间变化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经验格林函数法和遗传算法在震源谱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爱国  赵翠萍 《内陆地震》2004,18(2):130-137
发展了传统的经验格林函数方法,将其与遗传算法结合起来用于地震震源谱的研究,以求得较大地震震源谱的高频衰减趋势的斜率。在此基础上先用遗传算法较为精确地搜索出较大地震的拐角频率,再用遗传算法对较大地震的振幅谱因衰减造成的损耗进行补偿,从而确定自震源至地震台传播途径上的介质品质因子Q值,最后给出了利用乌鲁木齐区域遥测数字地震台网资料测定Q值的范例。从计算结果得出乌鲁木齐至北天山一带的乌苏地区地震震源谱的高频衰减趋势满足ω^-2形式,Q值在480左右。  相似文献   

14.
当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能量的衰减是传播介质非弹性性质的反映.这种介质所固有的衰减特性通常用品质因子(Quality Factor, Q)来描述.本文基于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主频降低的衰减特性,利用质心频率偏移法(Centroid Frequency Shift,简称 CFS)对零偏VSP正演模型进行Q值计算,分析薄层、上下行波场、频带宽度、反演波速、震源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模型结果显示:CFS法比频谱比法、振幅衰减法能更加准确识别薄层界面,可准确反演出厚度10m的地层;上行波场的加入降低反演结果准确度,尤其对高Q值层;当有效波频带增宽时,高频部分衰减明显,Q值反演结果接近理论值;反演波速误差对反演准确性影响很大.最后,利用CFS对实际井旁地面地震资料进行Q值反演,反Q滤波后其主频由25Hz提高到35Hz,分辨率得到改善,证明了CFS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互相关函数求地震波衰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与传统利用单事件波形求介质衰减的方法不同,我们提出一种以一系列事件为源,以源与远处记录波形的互相关函数为基础计算介质品质因子的方法.依据野外现场实验的数据,我们分别以单次和多次激发为源,讨论了事件波形和互相关函数波形的振幅变化及相应的介质品质因子,结果发现,与事件波形一样,互相关函数波形也可以用于计算介质的衰减系数.计算结果表明:(1)实验场地浅层介质在原场条件下的品质因子Q值在40左右;(2)互相关函数的最大幅度与事件波形的振幅随距离具有相同的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16.
马文涛 《中国地震》1994,10(2):144-151
本文提出了体波单震相测定震源机制的方法。按理论地震图公式,直达P波和S波地表垂直分量位移由地震矩,震源幅射和介质响应之积组成。我们将其变换成地震矩,假定断裂参数的单位地震矩单震相理论子波和待守断裂参数与假定断裂参数辐射函数之商的乘积,在各台理论与实际体波单震相最大振幅的最小二乘法中求解出震源参数,利用CDSN数字台网资料,我们分析了青海共和地震的震源机制。结果表明,1990年4月26日Ms=6.7  相似文献   

17.
实现横波(SH波)勘探的关键问题是震源。现有的SH波震源--扭力振动器的缺点是辐射方向性不好,能量集中在水平方向,而在垂直方向辐射的能量几乎为零,这样的震源对于反射波勘探是不利的。 本文从理论上提出用垂直力矩构成横波震源。理论推导结果(高频渐近解)表明,该震源在方位角θ=90°方向上辐射纯SH波,SH波能量辐射集中在垂直方向,而在水平方向几乎为零。显然,这样的震源对于反射波勘探十分有利。 文中还采用Cagniard-deHoop回路积分技术计算了波场的精确解及最大振幅随离源角的变化,结果与解析解一致.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少管波对采集数据的影响,井间地震采用了定向震源,其能量辐射特性影响接收波场的能量分布与后续成像效果.研究定向震源的正演模拟并分析能量辐射特性,为井间地震成像过程中能量补偿提供基础数据.采用圆形震源阵列法,在近源区内按照质点与震源点连线的方向设置振动函数强度,水平方向能量最强,垂直方向能量最弱,模拟的辐射能量具有随方向改变的特点.实际井间地震能量方向性非常强,因而同时采用吸收衰减层法进一步减弱纵向的地震波能量.吸收衰减层法在震源周围设置具有衰减因子的海绵层,通过不同方向设定不同的衰减因子来控制震源的方向特性.衰减因子采用了渐变函数,保证海绵层边界不产生人为反射干扰.将圆形震源阵列法与吸收衰减层法联合进行双层介质模型和实际速度场模拟,得到的炮记录方向性更加明显.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能够更好地模拟井间定向震源.在圆形震源阵列法可行性验证基础上,分析了阵列半径对接收波场能量的影响,初步确定了模拟定向震源的最佳阵列半径.通过分析方向性参数和井间距对接收波场能量分布的影响,获得了定向震源激发下接收波场的能量分布,为在井间地震偏移成像中进行能量补偿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介质的 Q 值是描述弹性波在介质中传播的介质特征的重要参数。它不仅影响地震波振幅的衰减,还影响到走时的迟后,从而产生波速负异常。Q 值的研究成果可用于地震烈度衰减的预测、计算地震震级的量规函数,合成地震图、地震预报等,还可能用于勘探含水,含油、含气的矿藏和其他矿藏。人们通常从四个方面来研究弹性波的衰减:地震波衰减的观测、弹性波衰减的实验室研究、构造衰减模式和衰减的微观机制。在长周期地震波方面已获得了几个全球的 Q 值模式,如 SL8-Q 模式,初步参考地球模式 PREM、吸收带模式 ABM-Q模式。短周期地震波方面,发现 Q 值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以及显著的频率依赖性。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一些地震工作者提出了用地震波形记录测定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的方法 .Kisslinger(1 980 )以及 Julian和 Foulger(1 996 )提出利用短周期 P,S波振幅比确定震源机制解的方法 ;Schwartz(1 995 )提出利用初动资料和对速度结构变化不灵敏地震包络振幅的测定方法 .但是 ,频率高于几赫的地震波振幅 ,对地震波传播途径上的速度和 Q值结构的三维变化是相当敏感的 .上述方法得到的结果仍可能受速度和 Q值结构不均匀性的明显影响 . Horiuchi等 1提出一种方法 ,如震源集中在一个小区域 ,可以假设这些地震的震源到某个地震台站的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