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岩石薄片制作者,除经常磨制岩矿薄片外,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动植物化石需要磨制薄片。这些薄片的制作法与岩矿簿片不同,现色我们纺缍虫化石的簿片制作方法和手续,简单在这里介绍一下,以供国内制片工作同志们参考,并望老前辈们和同志们提出批评和修正。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明扼要地提出了对于地质科研教学、生产管理和岩矿制片人员都能适用的"不同功能岩矿薄片的工艺要求和技术指标",并将其薄片种类大体划分归纳为常规片、特殊片和多用片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3.
在磨制好的岩石或矿物薄片表面,加盖一片盖玻璃,这是目前岩矿薄片制备过程中重要工序之一。它技术要求高,工序烦琐,盖玻璃容易破裂,容易带入气泡,成本高,效率低。特别是要磨制一片比一般标准薄片大的薄片,碰到的困难就更多了。因此能否不加盖玻璃,用其它材料代替,这已成为人们注意研究的问题。有人在磨好的薄片  相似文献   

4.
泥炭的性质、质量和利用方向是由其物质组成决定的。但要研究其物质组成,就要制作合乎分析鉴定要求的泥炭薄片和残体片,就像研究岩矿需要磨制合格的岩矿薄(光)片  相似文献   

5.
光薄片原来是指厚度近于0.03毫米,不加盖玻璃表面抛光的薄片,它常用于透明和不透明矿物研究。近年来,随着包裹体研究工作、岩矿鉴定和分析(微量和超微量)技术的发展,光薄片已成为多用片。厚度由近于0.03~1毫米不等,两面抛光,不加盖玻璃和载玻璃。本文着重对多用片在包裹体研究、岩矿微区分析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做一些介绍,请指正。  相似文献   

6.
利用偏光显微镜进行岩矿鉴定和岩相学分析是矿物学、岩石学研究的一项基本工作。常用偏光显微镜的观察视域范围狭小,视域大小不能随意变动,这对大视域观察与识别镜下岩石的结构、构造、显微地质现象和粗大矿物等造成困难。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在偏光显微镜成像原理基础上,开发出利用扫描仪和偏振光片获取岩石薄片大视域图像的方法,即薄片扫描法。该方法能获得大视域的单偏光和正交偏光图像,为科学研究提供精确的、全面的图像证据资料。薄片扫描法所需设备简单、操作简易、能获得全域精美的数字化图像、能清晰的反映矿物结构构造和地质现象,为识别矿物学和岩石学信息提供了科学方法。薄片扫描法适用于矿物颗粒粗大、形态复杂的显微地质现象,常规偏光显微镜下不能反映结构、构造的样品。薄片扫描法的成功开发,对岩相学、构造岩相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河南方城柏树岗金红石矿床含矿岩系主要由角闪(片)岩、变粒岩、斜长片岩、石英(片)岩及云母片岩组成、前者是主要含矿岩石。分为石英(片)岩、角闪(片)岩-云母斜长片岩、云母片岩-石英(片)岩三个岩性段,二段是主要含矿岩段。原岩为一套火山岩、正常沉积岩岩性组合。经历了两次变质作用,变质温压400~485℃、200~700MPa,变质时间416.1±0.5Ma,变质热液产生了少量细脉及脉岩。含矿岩系的形成变化是板块运动的结果。基性岩及基性岩质凝灰岩是钛的主要来源,变质作用是主要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8.
岩矿制片又称磨片,磨片是地质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把一块岩石磨制成厚0.33mm的符合鉴定要求的薄片,需要经过切片,煮胶,粗磨、细磨、精磨……等十几道程序。其中有几道工序是费时、又费力的,为此,对磨片工艺流程和操作工具的革新一直是席片人员或地质人员们所关注的事。笔者通过近几年来的实践,对磨片工艺中两项程序进行了革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以往的磨片程序中,精磨是在玻璃板上涂上研磨粉,用双手把住薄片往返推动而研磨的,这种操作既费时,又费力。笔者在细磨机上用800号细砂磨制,一次性磨完,从而代替了玻璃板上的精磨。通  相似文献   

9.
岩石矿物研究工作所需要磨制的光片、薄片,切片时一般均采用一手拿标本,一手握一把金刚砂,当机械旋转圆形切片刀与标本接触时即投入金刚砂,借所产生的摩擦力切割标本。由于这种方法,不易很快掌握熟练,操作时不太安全,因而没有被广泛采用。因此磨制光片、薄片的标本有很大一部分是用锤头砸下一小块来磨制的。这样不但不能满足岩矿鉴定人员  相似文献   

10.
岩矿光薄片磨抛工艺,过去一直釆用氧化铬粉剂,这种粉剂毒性大,有致癌作用,使用时有损磨片工人的健康,清洗已抛光薄片的残液,通过下水道排放,可导致环境污染。目前我国各岩矿实验室切磨抛仪器设备及工艺过程,基本上仍是五、六十年代的设备。广大磨片工人长期在污染严重、设备陈旧的条件下,从事低效率劳动。磨制出的光薄片在精度、质量等方面,与国外同类实验室的差距很大,已远远不能满足岩石学、砂矿学向微观、定量等方向发展的要求。对磨抛工艺的改革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康滇地轴中段攀枝花大田地区石墨矿赋存于古元古界康定群变质岩层中,含矿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及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薄片鉴定石墨呈鳞片状,大鳞片石墨(>100目或>0.147mm)占比76.69%。主量元素分析矿段SiO_(2)含量比非矿段平均高14.73%,反映含矿段原岩石英含量更高。碳同位素分析δ^(13)C值在-19.5‰~-21.9‰之间,平均值-20.73‰,指示石墨为有机碳成因。赋矿岩石原岩恢复为一套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碎屑岩。认为大田石墨矿床属有机成因的区域变质型大鳞片晶质石墨矿,混合岩化作用有利于石墨片径增大。  相似文献   

12.
一、岩石薄片的载胶在磨制岩石薄片工作中,载胶的老嫩是很重要的。往往由于载胶不合适而使岩片之下的底胶起“金花”(即在底胶中产生平行岩片的裂纹)或岩片掉块、脱边,致使磨片前功尽弃。它除随当时、当地的气温高低不同而变化外,同时与岩石的软硬有关。一般对硬岩石使用较老一点的载胶,而对软岩石则需用较嫩的载胶。在生产中我们通常将岩石分成三大类,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磨制偏光显微镜用的岩矿薄片,是以光学树脂胶粘结盖玻璃,费工费料. 笔者从1974年开始,在磨制碳酸盐类岩石薄片时,将固体光学树脂胶用二甲苯溶解,制成光学树脂胶溶液,储存于磨口浸油滴瓶内.溶液浓度应低于市面出售的粘信封的胶水制薄片时,用滴棒将溶液滴在薄片上,让其自由浸润,待二甲苯挥发后,薄片上即留下一层极薄的树脂胶盖层,盖片工序即告结束. 此法制成的薄片与盖玻璃盖制的薄片,镜下观察效果完全相同,也能较长时间保存.如要挑取盖胶下的矿物作其他鉴定,只须用二甲苯棉签擦去部分盖胶即可. 溶解树脂胶的溶剂还可以是乙醇、乙醚、丙酮等.光  相似文献   

14.
藏南变质核杂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藏南一系列大小不等的穹状隆起的变质核杂岩体,是由前震旦系亚堆扎拉岩群组成内核,古生界曲德贡岩群组成滑脱系,上三叠统郎杰学群和涅如群组成盖层。藏南变质核杂岩划分为多层式、双层式和隐伏式3种类型,是喜马拉雅板片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碰合期后陆内调整阶段由于地壳伸展、深部物质上隆和多层次滑脱剥离作用形成的大陆伸展构造形式,具有重要地质构造意义和成矿控矿作用。  相似文献   

15.
藏南一系列大小不等的穹状隆起的变质核杂岩体,是由前震旦系亚堆扎拉岩群组成内核,古生界曲德贡岩群组成滑脱系,上三叠统郎杰学群和涅如群组成盖层。藏南变质核杂岩划分为多层式、双层式和隐伏式3种类型,是喜马拉雅板片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碰合期后陆内调整阶段由于地壳伸展、深部物质上隆和多层次滑脱剥离作用形成的大陆伸展构造形式,具有重要地质构造意义和成矿控矿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保民  兰玉奇 《地质论评》1964,22(2):153-157
在岩矿鉴定工作中,迫切须要准确的测定矿物的光学数据,尤其是矿物的准确折光率数值更属重要。但就薄片内直接测定矿物折光率的问题迄今尚存在一定困难。在此拟就弗氏台上利用薄片内矿物的裂隙或解理测定均质体矿物折光率的方法探讨如下: 在弗氏台上利用矿物全反射角来测定折光率  相似文献   

17.
在岩心钻探中,采取矿心和岩心是我们的目的,只有保证足够的岩、矿心,才能有正确的地质成果。但在复杂的地层中钻进往往遇到困难,取不上岩矿心,或是岩矿心采取不足直接地影响着生产效率和质量,因之目前在钻探工程中,如何提高在硬脆碎岩石钻进中的岩、矿心采取率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碾子沟金红石矿床蚀变作用的基本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矿区蚀变岩分为细晶直闪(片)岩、粗晶直闪(片)岩、绿泥片岩及滑石(片)岩4大类;一般绿泥片岩位于蚀变带边部,滑石(片)岩位于中部,直闪(片)岩位于二者之间;含矿岩石主要为直闪(片)岩、次为滑石(片)岩,绿泥片岩富含铁质矿物。蚀变作用过程划为细晶直闪石化、粗晶直闪石化、绿泥石化、滑石化及斜长石化5个阶段,前4个阶段分别形成了上述4类蚀变岩,后一阶段仅形成了矿物细脉;形成金红石的主要为滑石化、次为粗晶直闪石化及细晶直闪石化,斜长石化形成的甚微。高温热液使深部及围岩中的钛向成矿部位富集,蚀变过程中铁与钛的分离及滑石化在直闪(片)岩等上的叠加,是主要成矿作用。据蚀变岩分布规律分析,碾子沟地区应有较好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19.
在岩组学研究中,人们常利用石英来进行组构的测定。但由于测定石英晶粒的数量较多,一般常需测定150—300个颗粒的光轴方位,加上在费氏旋转台上测定石英光轴空间方位的操作又较繁琐,每测定一块岩矿定向薄片的石英光轴空间方位,都需要耗去较长的时间。为了简化一轴晶矿物——石英光轴空间方位测定方法,改进操作步骤,提高工作效率,以适应岩组学测量的要求,在此将我们的测定方法作一介绍,就教于同行,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0.
随着岩矿鉴定测试等方面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对岩矿制片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散砂制备光、薄片就是一例。传统的散砂制片方法较多,如电木粉胶结法、牙托粉胶结法、火漆胶结法、虫胶胶结法、有机玻璃胶结法、聚苯乙稀粉胶结法、环氧树脂胶结法等等。其共同点,均是以粘结剂的方式。我们通过实践,在前人制片方法的基础上,摸索出以“501粘合剂”浇铸制备砂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