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主持下 ,《中国矿床发现史·物探化探卷》已编辑完毕 ,近期将由地质出版社出版。该书共分八章 ,约 12 0万字 ,介绍了 933处大、中型矿床的找矿史 ,物探、化探方法在这些矿床的发现或扩大远景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乃至关键的作用。第一章“绪论” ,下分 4节。第一节“我国矿产勘查物探化探工作及其发展” ,介绍了我国物探、化探工作从起步阶段到 2 0世纪 90年代国期的整个发生、发展过程 ;第二节“各类矿床上有效的综合物探化探方法” ,总结了我国勘查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稀散稀土元素、各类非金属和地…  相似文献   

2.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成矿系列及其地质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矿产丰富,已经发现矿床200多处,其中大型矿床20处,中型矿床52处,小矿矿床130处。还发现矿点750处,探明铁矿25亿t,铜矿1200万t,金矿600t,硫铁矿5亿t。成为我国的重要矿物原料基地。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各类矿床分布有何规律和特点,许多学者均在研究讨  相似文献   

3.
豫西熊耳山地区金银成矿带区域成矿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德杰 《河南地质》1996,14(3):169-175
熊耳山地区金银成矿带已发现大中型矿床九处和百余处小型矿床及矿化点,研究表明,这些矿床(点)均发育在太古代花岗绿岩基础之上,成矿受地层,岩体,构造的联合控制,属于同一成矿系列,文中提出了“老地层-新岩体-同构造”改造型区域成矿模式,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莱州—招远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资源基地,截止目前已发现的各类金矿床(点)200余处,其中大、中型金矿床20余处,已探明的储量占全国的1/4.三山岛金矿床是区内著名的“焦家式”金矿的典型代表之一.文章通过对三山岛金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矿体地质特征与控矿断裂构造特征相一致,矿床成因属于重熔岩浆期后中温热液交代矿床.  相似文献   

5.
西昆仑昆盖山北坡发现“二位一体”火山岩型块状含铜黄铁矿矿床西昆仑昆盖山北坡是我国近年发现的具有重要找矿远景的火山岩型块状含铜黄铁矿矿床分布带,东西长近百公里,南北宽10~20km,已知矿床和矿点达十多处(新疆地质矿产局,1994)。目前该带正进行1∶...  相似文献   

6.
湘南位于南岭中段北缘,是南岭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向银的成矿多与有色金属成矿系列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大地构造单元、构造层、成矿条件和各类银矿床的分布规律入手,初步探讨了湘南银矿床的控矿因素,对湘南银矿床找矿方向进行讨论,认为湘南地区具有寻找大型银矿床的良好前景和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唐分配  安江华 《地质论评》2016,62(S1):223-224
湖南地处扬子与华夏陆块结合部,构造、岩浆活动强烈,矿产资源丰富,有着“金属矿产之乡”的美誉。除铬、镁、铂族元素、锶等少数几种矿产没有查明的资源储量外,其他金属矿产均有发现和查明的资源储量,钨、锡、锑、铋、锰等更是位居全国前列,“世界金属博物馆”柿竹园,“世界锑都”锡矿山等一批矿床名闻遐迩,引无数矿床学者“竞折腰”。  相似文献   

8.
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1991年10月7~10日在四川省巫溪县召开了“长江中下游铁铜金矿成矿规律研讨会”。长江中下游是我国著名的黑色和有色金属矿产之乡,近年又发现一批有远景的金矿床,开拓了新  相似文献   

9.
童潜明 《湖南地质》2010,(10):95-95
占地9.8平方公里的麻阳铜矿,拥有“三个珍贵地质遗迹”。分别是麻阳铜矿开采历史悠久——始自西周;自然铜矿床类型罕见——全球只有3处;以及矿区内发现恐龙足迹化石——已发现11个足印。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主要矿床数据库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臧忠淑 《黄金地质》1996,2(4):62-66
新近完成的“中国主要矿床数据库”利用目前最优秀的高级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Foxpro2.5for windows,以1993的底全国矿产储量统计表为基础,包含40种主要常见矿产,共计大,中型矿床1902处,小型矿床3384处。数据库中不但载矿床的产地,坐标,储量,品位等矿床基本数据,而且还记录了矿床的类型,成因,成矿时代,围岩时代等矿床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是我国地质成矿条件较好、矿产资源较丰富、矿床类型较多、矿种较齐全的省份之一.迄今全省共发现各类矿产84种,矿床、矿(化)点2120处,有55种矿产探明了储量,矿产地共471处,其中大、中型矿床215处.从探明的矿产资源现状及地质工作程度表明,安徽省煤矿资源较丰富,铜矿、铁矿资源具有一定优势,硫铁矿、明矾石等非金属矿产潜在资源较大.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矿产资源发育特征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青海省矿产资源发育特征的系统研究,发现青海省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截止2007年底,共发现各类矿产132种,其中探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为107种;发现各类矿床、矿(化)点3921处,其中重要矿产大型以上有矿床96处,中型123处,小型211处;矿床类型复杂多样,主要有岩浆型、斑岩型、伟晶岩型、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热液型、海相火山岩型、变质型、沉积型(喷气-沉积型)、砂矿型、风化壳型、盐湖型、火山沉积型、构造-蚀变岩(造山)型、陆相火山岩型等14种类型;资源查明率低,其中,煤13.07%、铁16.65%、铜14.24%、铅15.35%、锌17.87%,岩金3.64%。由此可知,青海省主要优势与战略性矿产资源的进一步找矿空间和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相似文献   

13.
矿产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作为“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矿产之乡”的湖南,地下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134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87.72%,其中已探明储量的91种,占全国已探明矿种的60%,是全国已探明矿种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中尤以有色金属和若干非金属矿产令人瞩目,为国内外地质界和矿业界所密切注意.在已探明储量的各种有色金属矿中,锑居世界首位,铋、  相似文献   

14.
大兴安岭中段东翼是我国有色金属矿床重要“成矿区”之一。区内已知孟恩、莲花山,布敦花、长春岭等大,中型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五处,小型矿床和矿点十多处。根据矿床地质特征、矿物组合和元素组合等,将区内有色金属矿床分为三个成因类型(表1)。本文着重探讨了各类矿床中Ag、Au、In、Cd、Sn、Co、Mo、Sb、As和W等伴生元素的分布、富集、赋存形式,以及不同矿石类型和主金属矿物中伴生元素的变化等,为矿床综合评价和综合利用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5.
科学找矿是发现矿床和矿产勘查过程的总称, 在我国已探索了四十余年。它是应用当代有效的成矿学理论, 从各类资料和数据(地、物、化、遥)中提取信息, 研究区域成矿规律, 圈定不同级别的成矿区带(I—V级), 在成矿信息浓集区带或地段, 述明潜在矿床的地质条件, 判定矿床类型, 指明寻找未发现矿床的标志, 部署矿产勘查后进而发现了矿床, 公认它是矿产勘查学科各环节有机联系的系统流程。科学找矿引领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 促进矿产勘查工作的现代化。我国已通过矿产区划构建了科学找矿内容的基本格架, 在“新一轮固体矿产普查”、“矿产勘查跨世纪工程”、“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又称“三五八”行动纲要)的实践中进行探索。获取的找矿成果证明, 科学找矿要以矿床成矿系列、矿产预测理论和成矿信息为指导; 矿产远景区划、地质资料的数据处理和提取成矿信息、编制矿产预测和矿床勘探系列图件是手段; 研究典型矿床, 建立区域的和矿床的成矿模式、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圈定矿产预测远景区和找矿靶区、部署矿产勘查工作是发现矿床的科学支撑; 矿产勘查有效机制将科学找矿各个环节的内容实现有机联接, 组成获取找矿和矿床勘探成果的基本段, 概括为“三项理论”、“二个系统”、“二项技术”, 直至今日, 探索工作已获得很好的找矿效果。在未来的“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2021—2035年)”实施过程中, 用科学找矿的思路构建矿产勘查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西秦岭成矿带(Ⅲ-28)已发现44种矿产,包括能源矿产4种、金属矿产15种、非金属矿产23(包括洮砚石)种、水气矿产2种。已发现各类矿产地675处,其中超大型8处、大型31处、中型80处、小型276处、矿点280处。按成矿亚带展现的成矿强度排序:合作–西和–凤县成矿亚带(Ⅳ-28(1))>兴海–碌曲–徽县成矿亚带(Ⅳ-28(2))>迭部–武都–留坝成矿亚带(IV-28(3))>玛曲–九寨沟–三河成矿亚带(IV-28(4))。按地质时代展现的成矿强度排序:中生代(Mz)>晚古生代(Pz2)>新生代(Cz)>早古生代(Pz1)。笔者按矿种和矿床类型全覆盖原则,对西秦岭成矿带厘定了矿床成矿系列11个,解析出矿床成矿亚系列20个及矿床式66个;基于矿床成矿亚系列的成矿时代–成矿作用–构造环境综合图解,建立了该成矿带区域成矿模式。西秦岭成矿带成矿演化的驱动力,内生动力占主要地位,外生动力占次要地位。华力西期的逐步拉张裂陷和印支期的强烈挤压造山,是西秦岭成矿带成矿最优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相似文献   

17.
解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地质工作者做了大量工作,共找到冶金矿产地5300多处(指主要金属矿床),探明总储量达470亿吨,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回顾矿床的发现史,以铁矿为例,据283处主要矿床统计,除建国前已发现和开采者外,五十年代发现的有153处,占54%,其中绝大部分为地表露头矿,掩埋矿床或盲矿只占23.5%;六十年代发现的矿床有70处,占24.7%,掩埋矿床或盲矿占54%;七十年代发现的矿床计31处,占10.9%,地表露头矿和掩埋矿床或盲矿各占一半.从上述概略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新发现矿床的数量,尤其是地表露头矿越来越少(细脉浸染型矿床可能除外),随着找矿难度的不断加大,寻找掩埋矿床或盲矿的任务,越来越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8.
1983年10月在山东举行了“全国金矿矿床矿物成因矿物学学术会议”,共收到各类论文102篇,总计约80万字,这些论文基本反映了我国当前这个领域研究的最新水平。陕西地矿局地矿处及第八地质队受专业委员会及地矿部地矿司的委托,负责汇集出版《全国金矿矿床矿物成因矿物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本书共收入论文54篇(包括插图91幅、插表253个),另附摘要  相似文献   

19.
<正>二连-东乌旗成矿带位于兴蒙造山带中段与大兴安岭晚中生代构造岩浆岩带的交汇部位,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铜、铅锌、银、铁、钨、铬、钼、镍、金等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东乌旗境内各类金属矿床(点)共23处,包括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5处和小型矿床5处(张万益,2008)。其中,巴彦都兰铜钨矿是近年来发现和开采的小型多金属新矿山。矿区内第四系覆盖较广,出露地层主要为泥盆系,其次为二叠系、侏罗系及白垩系。勘查区内褶皱构造不很明显,区内泥盆系地层呈简单的单斜构  相似文献   

20.
虎麟夼银铅矿床是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近年来在鲁东地区发现的一处银铅共生矿床,该矿床赋存于新太古代回龙夼单元的条带状细粒含角闪黑云英云闪长岩体内,矿体受构造破碎带控制,是一处矿体形态简单、矿化较连续且银品位较高的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