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9 毫秒
1.
宋健  李晓 《地理教学》2014,(6):41-44
正一、问题的提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现在的地理教材已呈现出"一标多本"的多样化现象,教材内容较以往更加简明扼要,栏目类型更加丰富多样,这也给地理教师在教材使用上带来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目前仍有许多地理教师无法适应地理教材的新变化,更无法用新的理念去接纳这种变化,这也让新地理课程标准和新地理教材之间出现了一片不确定的宽阔地带[1]。这就要求地理教师打破原有的课程观、教材观和教学观,克服对教材的盲目依赖,重新认识地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课堂更加强调教师对自己角色的定位,要求教师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接纳的、支持性的课堂气氛,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想法等,构建一个师生互动、动态生成的地理课堂教学。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3.
王燕 《地理教学》2012,(23):15-16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借助丰富多彩的活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的理念,已日益为广大地理教师所接受。但是,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的:“谁要享有发展,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贯穿于地理课堂活动的灵魂,应当是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主动思维。如若地理课堂仅仅将活动当作时髦的招牌,为活动而活动——追求形式、追求热闹的场面,却无法激起学生发自内心的主动而又深刻的思维活动,那么,“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的发展”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4.
乐坪 《地理教学》2013,(7):37-38
正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中所体现的新理念有:让学生体验地理学习的过程,学会地理思维,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关注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等。这些都需要教师重塑新的教学观,更新教育理念并最终落实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上,因而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努力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地理有效课堂教学是指在新课程理念下,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精心准备,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在师生互动中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持续发展。也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初中地理课程的六大理念:①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②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③改变地理学习方式;④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⑤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⑥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主导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的地理教学,势必产生新的变化,出现新的特点。新的课程标准,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它们是密切联系的整体,不可偏重或分离。新的课程、新的理念、新的教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学习提供了条件和操作平台,也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教学理念必然给地理课堂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但是,到底应该如何评价一堂课、怎样的课才是真正落实新理念的好课?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思考,笔以为初中地理课堂评价应该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徐兆兰 《地理教学》2010,(18):55-58,41
在地理新课程改革和“五严”规定的背景下,地理课堂教学如何减负增效、争取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优化已成为中学地理教师共同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什么是“减负增效”的地理课堂?从融合了“特性说”与“程度说”的全面发展质量观的角度来看,  相似文献   

8.
白玲 《地理教学》2011,(9):7-10
一、地理“活动”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机械照搬“活动”的多,深入理解“活动”案例功能的少尽管课程改革实施已经多年,教师们对“用教材教”也已经耳熟能详,但受惯性的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一些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还常常将地理教材奉为“圣旨”,对教学内容不敢越雷池一步,对如何“用教科书教”还存在着某些困惑。一方面,机械照搬和使用教材中“活动”栏目所提供的案例,不考虑“活动”内容是否适用  相似文献   

9.
一、透视课堂:现行地理课堂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 1.知识至上,教学行为单一化 通过对一线地理教师的教学设计及课堂观察发现,地理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多的集中在知识的认知领域,较少顾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对学习方法提出了三个要求:自主、合作、探究。自主、合作和探究三种学习方法虽然相辅相成,但“探究”居于核心的位置,因为探究会培育质疑精神,会培养创造力。作为地理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体现探究的精神,大力挖掘探究问题,提供探究素材,给出探究时间,整理探究结论,让探究精神在地理教学中闪光。  相似文献   

11.
实施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随着课程思政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部分教学环节出现了“失效”的现象,亟需一套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课程思政改革的要求。世界地理是地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全球百年变局、“一带一路”倡议、课程思政改革等多重背景为世界地理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也赋予了新的使命。为此,融合多种国内外先进教学模式,构建了服务“一带一路”的世界地理课程思政“金字塔”教学新模式。提出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教学宗旨;奉行教学与科研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理念;以知识、能力和思政的综合达成为教学目标;着力实施理论课程群体化、教学资源多样化、教学内容时代化和教学手段多元化四大建设举措。以期更好地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家国情怀、专业素养”的卓越拔尖人才,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建设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徐涛 《地理教学》2015,(5):50-51
一、课堂“灯下黑”情况分析“灯”是热闹的学生活动和表现优异的学生,他们过多吸引了地理教师的注意力,也很好的推动和丰富了地理课堂,所以把他们比作课堂的“灯”是当之无愧的。“黑”便是地理课堂中学生学习的潜在问题。1.学生活动中出现的活动“灯下黑”第一种情况是学生对地理教师设置的流程完成的很漂亮,但深入分析会发现,所谓的学生活动实际只是几个优秀学生的风采展示,其他学生并不懂,也没有真正参与课堂活动。笔者在“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各类图表在地理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理课程改革也对图表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阐述了地理教学中加强图表教学的必要性,并对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发挥“图优效应”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曹永利 《地理教学》2014,(12):39-41,54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一直以来教师们都把优质课堂教学作为自己事业追求的目标。新课改要求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与合作者,带来了教学观、师生观的变化,也带来了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的变化。本文以"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为例,阐述作者对优质地理课堂教学体现新课标要求、突出地理学科特色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沈艳 《地理教学》2009,(5):9-11
在上海市地理新课程改革实施中强调“以学生为本”,开展地理有效教学。而地理有效教学指的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平的地理教学。地理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地理教学有没有效益,它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  相似文献   

16.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本次新课改提出的新理念,它为教师在教学中尝试地理与生活的结合提供了依据和可能。笔者在进行《地理八年级上册》“水资源”之三——“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一节的教学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教学对地理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教师只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加强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才能使学生学到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让学生在快乐课堂里,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
范常青 《地理教学》2006,(10):32-33
任何教学都离不开“讲”,地理教学也是如此。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探究、合作,反对满堂灌,那是针对过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讲代学,填鸭式教学而言的。现在有些教师的课堂又走向了误区,课堂上听不到教师精彩的讲解,而是由“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其实还是变相的“灌”。那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当怎样“讲”呢?  相似文献   

19.
王燕 《地理教学》2007,(5):16-17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能否有效,一个很大的决定因素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向学生提供一个适宜的、好的案例。现行的湘教版教材为教师有效地开展案例教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典型案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地理教师必须明确:面对教材提供的典型案例,教师不能完全奉行“拿来主义”,教师有必要联系学生实际、教学实际,“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教材”,即对教材提供的案例进行加工、再创造,从而真正发挥案例在缩短教学情景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教学功能,有效地提升案例教学的效益。本文以湘教版“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节为例,对如何有效地加工教材中的地理案例,谈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地理教学》2006,(11):40-41
2006年11月4日至7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与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香港教育研究所、课程与教学学系联合主办的两岸四地“地理课程改革与有效教学”主题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来自祖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两岸四地的一线中学地理教师、地理教研员,有关高校从事地理教学论研究的专家教授,从事地理教材编辑出版的编辑人员,共100余人,出席了大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