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育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有形市场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整个城乡土地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已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行了界定,并就当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的建设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
集约利用土地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而农村居民点整理则是提高集约利用水平的有效手段。文章以桃源县为例,在分析其农村居民点分布及用地特点的基础上,找出了该县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初步探讨了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和集约程度的整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现状 近年来,常德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私下出租、转让行为日益增多,不仅乡镇企业用地随改制普遍已经流转,原已废弃的原村办学校等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用地和农村宅基地等也呈自发流转趋势,现已基本形成隐形流转市场。主要表现形式有:  相似文献   

4.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和集约化程度,促进土地有序、合理与科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缓解用地矛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农村居民点整理将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缩短城乡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5.
农村居民点的合理规划与布局,农村废弃建设用地的整理,以及农村建设用地的复垦,可相应增加一定数量的城镇建设用地,缓解因工业化发展造成的建设用地高度紧张的现象,同时改善农村面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该文结合禹城市农村建设用地现状,对禹城市农村建设用地潜力进行了分析及评价,并提出了促进建设用地置换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章丘市在被确定为国土资源部一、二批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市(县)后,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结合新农村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有关政策,科学规划、精心组织,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整理的模式,实行垄断整理。坚持以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为目标,以优化用地结构和节约集约用地为重点,以保护资源、保障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标准、高质量地推动了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1 合理确定调查内容 2006年10月以来,文登市国土资源局成立了24个调查小组,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农村宅基地使用现状、小城镇建设用地以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4个方面人手,采用表格调查法,对文登市827个行政村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8.
三亚市土地后备资源有限,人地关系十分紧张,而当前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紊乱、缺乏统一规划、基础设施条件差、不少空地和老宅基地得不到有效利用而形成了"空心村",随着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提出,三亚市用地情况越来越紧张,要改善这一现状,只有通过土地整理,充分利用闲置土地、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才能缓解当前用地紧张的状况,满足三亚市农村城镇化、农村生态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关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相挂钩是当前土地管理的热点,也是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妥善解决用地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对当前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在减少农村建设用地的同时,增加城镇建设用地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其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当前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挂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文登市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许多村镇规划缺少科学性,而且不能落实到位、农民建房用地审批制度不严、农村居民点配套管理机制不完善、对土地利用的监督管理不严格,侵犯农民土地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导致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存在许多问题。管理好集体建设用地,特别是管理好农村宅基地,把宅基地作为农村集体组织的资产,管理好,利用好,将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差距,防止农村环境恶化,合理利用土地。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了淮安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理论潜力,并采用定性分析方法估算了该市农村工矿废弃地整理的理论潜力。利用研究所得到的理论潜力实现系数对理论潜力进行修正,从而测算出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期内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现实潜力。结果表明,淮安市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现实潜力2015年和2020年分别为24564.53hm2和28436.64hm2。测算结果可为规划和实施未来淮安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农村工矿废弃地等农村建设用地的整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存在产权不够明晰、交易无法进行、隐形市场活跃、白发无序流转、流转分配关系混乱等问题,影响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的有效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当前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导致的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有必要改革土地管理制度,统筹配置城乡建设用地,规范和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向城镇的流转。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山东省农村建设用地现状基础上,提出全省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采用人均定额指标法,预测城镇工矿用地需求量;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城乡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提出全省可用于挂钩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采用双因素分级法,提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4.
关于农村集体存量建设用地的流转问题,几年来一直是理论界探讨和关注的话题,改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加速流转、合理利用和配置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资源,对于支持和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加快新农村建设将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为全面深入地了解淄川区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及现存问题,更好地为土地制度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笔者对淄川区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状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5.
张亮  秦文娟 《山东地质》2012,(6):44-45,50
以青岛市崂山区3个街道的农村宅基地用地调研为基础,介绍崂山区农村宅基地用地现状,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先行解决一部分住房困难村民的宅基地问题、加快编制报批村庄系列规划、强化执法监察、加大土地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朴明哲 《辽宁地质》2014,(11):50-5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指明了方向。如何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调整农村土地利用的结构和布局,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是摆在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笔者在对丹东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基础上,就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处置应遵循的原则和采取的方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陈桂玲  赵巍 《山东地质》2008,24(2):40-4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指出:“按照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要求,提出土地利用调整和推进建设用地整理的措施”。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挂钩政策为缓解建设用地压力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途径,为摸清邹平县挂钩的具体数量及存在问题,2007年3月-2007年6月,邹平县国土资源局对16个镇办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并重点对经济发展较快的长山镇、韩店镇、明集镇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8.
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所节约的土地,首先要复垦为耕地。”而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但当前“空心村”已逐步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改造“空心村”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据调查,天台县农村村庄用地面积8万亩(包括村内道路等用地),户均用地318平方米,人均用地105平方米,其中闲置房屋、废弃老屋、村内空闲地共124万亩,占村庄总面积的16%。  相似文献   

19.
文斌 《广西地质》2011,(8):34-35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日益成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规范化流转是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保障,对农村规划实施和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面临着集体建设用地利用水平低、流转收益分配制度不健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缺乏管理等困境。因此,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健全、完善和创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是当前急需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陈秀贵 《广西地质》2010,(10):40-42
文章从分析广西农村土地违法的现状入手,从农村居民用地需求、农村用地报批、农村群众的认识和打击土地违法的效果等方面,分析了造成农村土地违法的各种原因,并就如何遏制农村土地违法高发势头,提出了加强计划调控、科学编制规划、降低用地报批成本、加大宣传力度和保持打击违法高压态势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