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设S是以En中点Ai(ai1,ai2,…,ain),(i=0,1,…,k,1≤k≤n)为顶点的k维定向非退化单形,Ai(i=0,1,…,k)确定的k维平面上任意一点A(x1,x2,…,xn)将S分成k+1个k维定向单形,若它们的k维带号体积比V[AA1…Ak]∶V[A0AA2…Ak]∶…∶V[A0A1…Ak-1A]=u0∶u1∶…∶uk,则有①点A的重心坐标为(u0u,u1u,…,uku),②xi=∑kj=0ujajiu(i=1,…,n),其中u=∑kj=0uj。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D_001大孔阳离子强酸树脂从H_2SO_4-CS(NH_2)_2溶液中,富集及分离Au(I)、Ag(I)的性能。表明在pH=2.0左右,树脂对Au(Tu) ̄+_2、Ag(Tu) ̄+_2(Tu=硫脲)有良好的吸附性能,Au和Ag的吸附容量分别为61.18mg/g-Resin和99.11mg/g—Resin。负载柱上的Au、Ag可分别用NaCN—NaOH和H_3BO_3-NaOH-Na_2S_2O_3定量洗脱。可进行一定程度的Au、Ag分离。  相似文献   

3.
在年代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组成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广东南部长蛇山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及其对区域晚中生代构造背景的指示意义。LA-ICP-MS锆 石 U-Pb测 年结 果 显 示,长蛇山花岗岩形成于中侏罗世晚期(163 Ma)。花岗岩具有富硅、富碱更 富 钾,贫 磷,准 铝-弱 过 铝 质(A/CNK=0.98~1.11),富 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 Rb、Th、U、Pb),亏损高 场 强 元 素(如 Nb、Zr、Ti)及 Ba、Sr等 特征。P2O5 与 SiO2 表现为 负 相关关系,Y 与 Rb表现正相关关系,总体表现出高钾钙碱性分异I型 花 岗 岩 特 征,与 同 期 次“南 岭 系 列”花 岗 岩 相似。长蛇山花岗岩具有相对低的(87
Sr/86Sr)i 值(0.70554~0.70940)和高的εNd(t)值(-4.6~-0.4),相应的 Nd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为0.99~1.33Ga,锆石原位 Hf同位素组成变化大(εHf(t)=-7.9~+4.5,tDM2 =0.99~
1.81Ga)。元素及同位素结果表明,长蛇山花岗岩可能源自中元古代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形成过程中遭受了显著的幔源物质混染,并经历了长石、磷灰石和富钛矿物相等的分异结晶。长 蛇 山 分 异I型 花 岗 岩 可 能 与“南岭系列”花岗岩具有相同的构造背景,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下的弧后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4.
对新疆库鲁克塔格西段橄榄辉长岩脉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确定 了 岩 脉 成因,并探讨了其构造意义。LA-ICP-MS锆 石 U-Pb测 年结 果 表 明,橄榄辉长岩脉结晶年龄为(433.4±1.6)Ma(MSWD=2.2),属志留纪中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全岩地球化学表明,岩脉具有高 Al2O3和 CaO、贫碱、低 P2O5 和TiO2 的特征,属于钙碱性系列;另外,岩脉具有较高的 Mg# 值(77.47~79.01)、明 显的 Eu正 异 常(δEu=1.12~1.23),其轻稀土元素轻微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平缓;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岩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 Rb、Ba、K、Sr,亏损高场强元素 Nb、Ta、P、Ti。综合分析表明,岩脉岩浆源自被俯冲板片流体改造过的地幔楔部分熔融,部 分 熔融比例在2%~10%之间,由其形成的母岩浆在演化过程中遭受了低程度的陆壳混染,并经历了橄榄石和斜长石的堆晶作用。结合区域已有资料,认为塔里木北缘库鲁克塔格地区在古生代中期经历了南天山洋向南俯冲,橄榄辉长岩脉产于主动大陆边缘环境,该时期存在显著的大陆地壳垂向生长。   相似文献   

5.
《地质科技通报》2018,37(4):10-22
华北陆块南缘李仙桥花岗岩基分布于河南省泌阳县李仙桥-大尖山-贾楼一带,主要岩性为二长花岗岩类,以发育弱片麻理为特征。LA-MC-ICPMS锆石 U-Pb年龄资料表明,岩体侵位年龄为131.6~120Ma,属于早白垩世。可划分为3个侵入期次,其中第一期次侵位时间为131Ma左右;第二期次侵位时间为127Ma左右,第三期次侵位时间为120Ma左右。李仙桥花岗岩基具有高硅(w(SiO2)=70.48%~76.20%)、高碱(w(K2O+Na2O)=7.26%~9.55%)、高分异指数(DI=83.90~95.53)的特点,A/CNK 平均为1.12,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为过铝质S型花岗岩,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Eu亏损较为明显(δEu=0.35~0.63),Ba、Sr、P、Ti相对亏损,Rb和高场强元素 Th、U、Zr、Hf相对富集。源区岩石成分主要为变质砂屑岩、次为变质泥岩,可能来源于包括太华岩群和秦岭岩群的副变质岩,是地壳部分熔融作用的结果。岩体形成于陆内造山环境下由挤压向伸展的过渡期。   相似文献   

6.
在大石桥地区进行1:50000地质填图过程中,经过大量的岩石薄片观察,在江河岩群变泥质岩石中,首次发现了红柱石转变为蓝晶石和十字石转变为蓝青石的变质反应.详细的岩相学、岩石化学及矿物化学的研究表明,变泥质岩中先后发生的这两种变质反应,代表了本区变质作用演化的两个重要阶段.揭示了本区在伸展体制下地壳拉伸、减薄和收缩体制下的褶叠、推覆及之后的抗返、抬升的地球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In order to synthesize an improved adsorbent for heavy metal ions, we studied the condensation reaction of chitosan with salicylaldehyde in ethanol to form a Schiff base. The effect irradiating the reaction using an ultrasonic liquid processor was contrasted with conventional methods. The IR spectra of condensed chitosan prepared by the two methods showed that their molecular structures were identical.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including solvents, ultrasonic power density and irradiation time, pH, and reactant ratio, were optimized by orthogonal design. A shorter reaction time and a higher product yield were obtained using ultrasonic-assisted synthesi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 A condensation degree of 89.63% was achieved using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i.e. ultrasonic irradiation at 180 W for 60 min; 95% ethanol as the solvent, pH 4.0, and salicylaldehyde:chitosan ratio of 6:1.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以乙烯底油的HK-200℃馏分油为原料,用一种新配方的三氯化铝催化剂进行催化聚合,制取优质汽油的方法;对催化聚合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探索出生产中各种最佳的工艺参数,为中小型石油化工企业提供了一条经济效益显著的乙烯底油的综合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以乙烯底油的HK~200℃馏分油为原料,用一种新配方的三氯化铝催化剂进行催化聚合,制取优质汽油的方法;对催化聚合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探索出生产中各种最佳的工艺参数.为中小型石油化工企业提供了一条经济效益显著的乙烯底油的综合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0.
砂岩型铀矿成矿过程中腐殖酸的化学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腐殖酸在铀成矿过程中的化学作用受多种因素制约,如pH值、温度和离子强度等。由于腐殖酸和富啡酸结构中的一些单元与一些小分子的芳香有机酸相似,因此,利用小分子的芳香有机酸来代替腐殖酸,研究不同条件下腐殖酸对铀成矿的影响,并获得了不同形式铀的配合物,证明了铀在含腐殖酸环境中的赋存状态。  相似文献   

11.
采用量子统计方法,得到了声子熵的计算公式和初步结果,同时还指出在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缔合反应中,声学支声子所提供的声子熵起了重要作用。这样不仅满意地解释了实验结果,同时也阐释了生物体发出红外辐射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利用 2步 PCR检测技术对湛江和阳西地区的虾苗进行白斑综合病杆状病毒 ( WSSV)检测。在仔虾 2日龄最早检测到病毒 ,有 2 5%的虾苗带有 WSSV病毒。带病毒虾苗和不带病毒虾苗分别在不同养殖模式的养殖过程中跟踪。前者在湛江湖光镇普通虾塘跟踪养殖 ,它们在变化的环境中容易发病 ,p H、盐度和温度是重要的诱发因子 ,在养殖 50~ 60 d时发病死亡 ;后者在高位池和普通池养殖跟踪 ,它们对变化的环境有较大的适应性 ,养殖时间为 80~ 1 1 0 d,在相对优良的养殖技术条件下大部分可望养殖成功。环境中有 WSSV病原传入 ,不带病毒虾苗在养殖后期可以带有 WSSV病毒 ,出现白斑虾。跟踪的普通池有爆发病害 ,但是时间延后 ,跟踪的高位池没有爆发病害。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 D D C Ⅱ型补偿式数字精密量热系统及原理和对系统的标定。报道了用该量热计对无限稀的酸和碱反应过程的微反应热的自动测定,为热化学反应过程中微热效应的测定和该量热计的拓展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鱼类诺卡氏菌病是全球性的鱼病,杀鲑诺卡氏菌(Nocardia salmonicida)是引起鱼类诺卡氏菌病的主要病原之一。根据杀鲑诺卡氏菌16S-23S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设计引物,建立特异性PCR检测杀鲑诺卡氏菌的方法。结果表明,筛选的PCR引物可特异性地扩增出杀鲑诺卡氏菌的ITS片段,检测灵敏度(DNA浓度)为28.3 pg·μL-1。检测人工感染杀鲑诺卡氏菌的鱼组织,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从未分离到病原菌的病鱼组织中检出阳性片段,较传统细菌分离鉴定方法更为高效灵敏。  相似文献   

15.
Electrochemical studies on the cathodic reaction of marine atmospheric corrosion using Kelvin probeas reference electrode showed that the rate of cathodic reaction-oxygen reduction first increases then de-creases, with the reaction maximizing at a certain thickness as the electrolyte film decreases duringevaporation. It was indicated that with decreasing electrolyte thickness by drying, the oxygen reduction ratewas accelerated by the faster oxygen diffusion due to the thinner electrolyte layer on the metal surface. Theresults also revealed that although the oxygen salting out effect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rate of oxygenreduction, it is not the main causative factor for the decrease in cathodic limiting current in the case of avery thin electrolyte lay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