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象仪器维修工作要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勤查看,勤维护,及早发现故障征候,予以排除,把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一、结合使用和维修学习有关一起使用与维护的规定、仪器说明和其它维修指导资料,切实熟悉各种气象仪器的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2.
杨忠全  沈萍 《广东气象》2009,31(6):59-59
根据长沙高空气象探测站近几年来使用GTC2型探空数据接收机的经验,介绍了在台站L波段探测设备维修技术和维修仪器有限的情况下,利用接收机可快速判别L波段雷达、基测箱或探空仪的故障,并针对故障现象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翻斗式遥测雨量计是目前台站使用的测量降水的主要气象仪器,常因各种故障而不能正常工作,通过多年的计量检定和维修经验,总结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故障及排除方法,为台站人员判断和排除仪器的常见故障提供帮助。1整机不工作整台仪器不工作时,应首先检查电源电压。1.1无电压原因  相似文献   

4.
黄中根 《气象》1994,20(1):2-2
用万用表维修计算机键盘接口电路在日常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维修中,往往要使用很多测试仪器(如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等等),才能较为准确地判断故障具体位置、我在实践中总结了一种只使用万用表便可找出键盘接口电路故障的方法,这种方法行之有效。现以维修thMPC/XT...  相似文献   

5.
瓦里关地面臭氧监测系统运行十年来,随着对仪器原理及技术性能的日渐熟悉,在仪器的日常检查、维护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直接经验,及时总结了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制定了本底台大气特种监测项目《地面臭氧监测系统》技术手册,经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专家的审定,现已投入本底台业务监测中使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方位伺服系统工作原理、故障现象和故障原因,对遵义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运行7年多来10次发生的方位伺服系统故障维修工作进行归纳总结。认为:(1)遵义雷达出现的方位伺服系统故障可以归纳为5类典型故障,并对应找出具体维修措施;(2)方位伺服系统组成部件较多,而且分布在多个不同地方,检修工作难度大,维修人员需要掌握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然后进行分级判断和故障定位;(3)方位伺服系统维修常用检查仪器主要是示波器和三相万用表,因此要求技术保障人员熟练使用;(4)从发生故障部位来看,主要集中在方位驱动分机内,因此需要重点掌握方位驱动分机工作原理和分机内各部件工作原理,对应的检测参数和测量值,特别要记住一些检测波形。总之,随着雷达使用年限的增加,雷达设备故障率在增加,而故障维修工作纷繁复杂,如何保证较高的雷达可利用率,这就要求台站人员在了解技术说明书、原理图的基础上,在每次故障维修过程中及时总结各种故障维修措施,积累维修经验。  相似文献   

7.
气象仪器是测定大气演变实况的工具,是各气象台、站实施保障工作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只有健全气象仪器的维修工作;实行领导、仪器检修专业人员和群众相结合;切实做到正确使用,严密管理,细致维护,精心修理,才能使仪器设备随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8.
虹吸式雨量计是台站普遍使用的雨量自记仪器。它虽具有调试维修方便、记录比较准确之优点.但经常因安装、调试及日常维护不当,记录产生异常或迹线中断,给记录整理或极值挑取带来困难。本文就虹吸式雨量计常见故障的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谈些个人见解,供观测同行们在仪器维修维护中参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如何做好酸雨仪器日常使用、保管、标定,标准缓冲液的配备及设备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总结,避免因酸雨仪器维护不当直接造成监测数据的失真。  相似文献   

10.
翻斗遥测雨量计今年开始在我区国家基本站使用,使用前虽组织气象人员学习了仪器的安装、观测、维护等技术知识,但对该仪器的性能了解不够,更缺乏,使用经验,因此,在使用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有的同志就对该仪器的使用产生了种种看法,有的提出要停止使用。后经进一步调整精度,找出故障原因,及时排除,加强维护,仪器工作基本正常。现就我了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业务需求,设计了一种自动气象站综合测试系统,基本上能满足自动气象站设备维修、维护实际业务中的测试需求。其能够满足自动气象站设备故障的在线测试;自动气象站设备备件离线检查;采集器、智能传感器性能测试;自动气象站设备线路板级维修辅助测试;地面探测设备维护、维修培训;配备高精度传感器可以进行现场比对校验及作为应急气象站等。文章从该新型测试仪器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功能特点,设计方案等方面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12.
DZS-Ⅱ型气象低速风洞是鞍山市光学仪表有限公司专门为气象部门设计制造的新型低速风洞,用于各种类型测风仪器的检定和校准的设备,该设备外型美观,运行稳定可靠、噪音低、维修方便,所产生的风速场均匀、恒定。1997年,该仪器在山西省气象技术装备中心气象仪器计量所替代天津气象仪器厂生产的DJM13型小型风洞投入业务使用,在2004年内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一例。  相似文献   

13.
电接风故障检测与修理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用的地面常规仪器中,电接风担负着昼夜监测、记录风向、风速的任务。由于该仪器插头多,触点多,且其感应器,电缆常年露天工作,风吹沙打、日晒雨淋,使电接风故障率较高。在各种介绍检修电接风仪器故障的材料中,都有电路部分故障的检修方法和机械部分的调整方法,对电缆故障也有少量介绍.但对于一些远离盟市的艰苦台站来说,学过电接风仪器故障排除的维修人员很少,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就曾多次遇到这种情况,在实践中也走了许多弯路,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点滴体会进行总结、交流。  相似文献   

14.
根据雷达发射系统工作原理、故障现象和故障原因,对甘肃省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运行多年来发生的20余次发射系统故障维修工作进行归纳总结。甘肃省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发射系统故障可归纳为6类典型故障,对应找出具体维修措施,并给出了关键测试点的波形、调试指标,供技术人员参考;发射系统组成部件复杂,高压器件较多,维修难度大,维修人员需掌握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然后进行故障分级判断和故障定位;发射系统维修常用检查仪器主要是示波器和三用表,因此要求技术保障人员熟练使用。随着雷达使用年限的增加,雷达设备故障率也在增加,而故障维修工作纷繁复杂,这就需要把雷达故障进行总结、分类,同一种类型的故障对应相应故障处理方法,这样就能大大提高雷达维修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自动气象站的推广建设,气象站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但压、温、湿、风和虹吸式雨量自记仪器仍作为备份仪器,在自动站出现故障时启用。由于自记仪器长期放置,容易造成自记钟故障,导致自记仪器无法正常使用。本文从自记钟的各个部分,分析了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为自记钟的维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黄斌 《广东气象》2002,(3):39-40
做好气象仪器的维护工作 ,减少因仪器故障或仪器维护不当等因素造成对气象资料的影响 ,保证气象资料的完整和准确 ,是测报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如何做好测报仪器的维护工作作一浅述。1 设立兼职仪器维修保管员  受仪器性能、人为因素或其它外来因素的影响 ,仪器出现故障或损坏 ,必须及时维修或更换。这些工作都带有较强的技术性 ,所以 ,可以选择懂技术、有较强责任心的观测员兼任仪器维修保管员 ,负责全部气象仪器的管理和重点仪器的维护工作 ,规定其主要职责如下 :( 1 )编制仪器器材计划 ,保管好备用仪器 ;做到备用仪器齐全且不超检。…  相似文献   

17.
在气象观测要素中,风要素是不可缺少的项目之一。为保障记录的完整和真实准确,日常对测风仪器的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实际工作中对电接风向感应器维护的体会略述一二,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在目前使用的人工站测风仪器中,大多是电接式风向风速计,少数台站也有使用达因式风向风速计的。本文主要分析电接式风向风速计常见故障的诊断、维修和防护。  相似文献   

18.
简讯     
全国气象仪器科技情报网中南片于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在广州举行会议。我局器材处、科技科派员出席。会议交流了经验,研究了问题。认为:一、气象仪器科技情报网人员要相对稳定,对情报工作的认识要进一步加强。组织、思想落实了,才能充分发挥网的作用。二,要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开展情报工作。目前,中南片仪器科研重大课题少,群众性科研活动多,有些项目难度不大但有贡献,不容忽视。三,各地推广新技术、新装备的经验应及时报导,尤其仪器、装备的改造、革新、挖潜和使用方面的点滴经验,都要注意交流。四,情报工作必须持科学态度,既要反映成绩,也要反映问题。  相似文献   

19.
MicrotopsⅡ型太阳光度计的使用、计算及定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文献和在使用仪器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介绍MicrotopsⅡ型5通道手持式太阳光度计的特征、仪器使用前的参数设置、使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计算原理和仪器定标方法,以便为仪器的使用者提供借鉴。对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2004年9月19日在国家南岭森林公园的一次对比试验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台仪器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值非常接近,500 nm通道的AOD值相差小于0.01,说明两台仪器的厂家定标常数仍然适用。  相似文献   

20.
介绍L波段雷达探测系统建站、仪器准备、仪器施放以及处理记录时要注意的事项,还有特殊资料的处理方法;简单介绍了雷达的日常维护和维修窍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