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中生 《气象》1990,16(2):47-47
近年来,探空站普遍反映广州第十一橡胶厂生产的120号探空气球,施放高度难以达到国家气象局下达的25km高度的标准。赣州探空站多年使用该类气球,在处理此类球时发现,120号气球厚薄不均匀(球顶、球嘴部分较厚,球中间较薄),球形也不佳,从而影响施放高度。但若对该类球进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酒泉坚持用机油处理探空气球皮,1982和1983年探空施放高度名列全国第一。本文试图从理性上对机油处理球皮效能作一探讨。一、为何选用机油作处理原料气球是由天然乳胶或加合成橡胶制成的。天然乳胶是异戊二烯的聚合物;合成橡胶是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要原料加工成二烯烃等不饱和化合物后,再进行加聚反应而得。前者由于分子结构较松散,在油类中浸泡可溶胀度大;分子间吸引力相对弱,故弹性好,经机油处理后效果仍好。后者由于分子  相似文献   

3.
中国探空气球水平漂移总体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哲 《气象》2010,36(2):22-27
利用2003年4月至2008年8月全国119个探空台站采集的气球漂移信息,分析了中国探空资料水平漂移距离、漂移距离标准差以及漂移方向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各层探空气球的漂移距离冬季明显大于夏季;一般探空气球的漂移距离随探空高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在夏季南方地区由于风向随高度的反转会出现探空气球水平漂移距离随高度减小的状况。探空气球水平漂移距离的标准差随高度增加而增大,且其大值区分布基本上与水平漂移距离的大值区分布一致。从气球漂移方向上看,冬季的情况相对简单,全国各探空台站各层的漂移方向基本以向东为主;但夏季探空气球漂移的方向比较复杂,在对流层低层,全国各台站漂移方向基本以向东为主,而在对流层高层和平流层,北方地区漂移方向基本向东,而南方地区以向西为主。  相似文献   

4.
周学文 《气象》1982,8(4):34-34
目前我国高空气象探测的主要手段是使用气球携带仪器升空观测。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都要由人在施放场地施放气球。我们经多次试验,制造了一种遥控放球器,从兰州观测站和甘南州局探空组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该放球器设备简单,制做方便,适用于一般陆地探空站。  相似文献   

5.
为改进750g探空气球质量,提高施放高度,8月下旬广州第十一橡胶厂王学英(副厂长)、吕新平(工程师)两人来疆,在乌鲁木齐市气象处试放新配方750g气球,并有新的突破,取得可喜成绩. 从8月24日07时至9月2日19时,共施  相似文献   

6.
屠江敏 《浙江气象》2011,32(1):39-40
L波段雷达探测气球丢球是各探空站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大家都在着手解决的。结合多年的业务实践,分别对造成丢球的原因及对策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希望能给使用L波段雷达的各探空台站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探空气球的充灌和施放是高空气象观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空观测中雷达跟踪探空仪、探空信号接收和数据处理都已经实现自动化,只有探空气球的充灌和施放是人工操作,气球充灌氢气有一定危险性,且至少需要一个观测员来完成施放气球工作.该文在分析探空气球充灌和施放各环节工作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探空气球施放筒的设计方案,以及在业务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为高空气象观测系统的全程自动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正>1引言常规高空气象观测是由探空气球携带探空仪,以自由升空方式对大气气象要素和运动状态等的变化进行观测,因此探空气球施放高度越高,探测到的资料越多,为气象预报和气候分析提供的依据越多。近年来,齐齐哈尔站使用的探空气球都是由广州与株洲两厂生产的。2气候条件齐齐哈尔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特点  相似文献   

9.
充灌气球的操作方法与步骤正确与否,也会影响到探测高度。气象探测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灌球的有关规定,保证在各种情况下准确、及时、安全地进行充灌气球。 下面介绍我台热氢充灌气球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筒内氢气完全反应后,应先将氢气冷却10分钟后再进行充球,但不得用冷水冲筒身来强行冷却,以免影响氢气产量和造成残渣结块。 二、热氢充球,速度不宜过快,要均匀。充灌一个120号探空气球,一般以25分  相似文献   

10.
自动放球器     
余永亮 《气象》1981,7(8):22-22
探空气球一般都是人工施放的。我们设计制作了一种自动放球器(图1)。经过半年多的实际应用,证明可用。今介绍如下。 这种自动放球器的主要部件可分为机械和电路两部分。其机械部分包括以下部件(见图2): 1.主轴:它是由粗细不同的两根钢管构成的,中间用滚珠轴承连接。大部分机械部件安装在主轴的上段,有风时气球带动  相似文献   

11.
李白佳 《气象》1978,4(2):15-15
在探空工作中,如果发生重放球、基测不合格或探空仪、回答器故障而要延迟放球(特别是有的台站,根据太阳视赤纬年度变化极小,且四年为一周期的特点,制成了年年通用的逐日太阳高度角表),重新查算太阳高度角是比较麻烦费时的。下面介绍我省探空台站采用的一种简便方法,即根据该次观测正点的太阳高度角和所延迟的时间,在“延迟放球太阳高度角查算图”中(对一个台站,这种图可以永久使用),立即可以求出延迟放球时的太阳高度角。  相似文献   

12.
根据阳江探空站高空气象探测用750g气象气球施放的实际高度的现状,结合中国大探中心组织国产GPS探空仪在阳江用国产2000g气象气球比对试验时施放的高度以及广东阳江第8届国际探空仪系统比对期间施放的实际高度,探讨雨天和高空相对湿度较大的气象条件下对国产气象气球施放高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雨天或高空相对湿度较大时,对国产现有的气象气球施放的高度存在较大的影响。研究表明,解决了国产气象气球的球皮防雨、防潮问题,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国产气象气球施放高度不稳定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每次高空观测都要使用探空气球,近年来因探空气球的运输、保管、使用不当而造成测报事故和质量问题的事件屡有发生,有必要重申关于探空气球运输、保管、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引起广大台站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1运输、保管注意事项1.1成品箱在运输过程中上面必须有遮盖物,不得任其风吹雨打日晒。1.2成品箱必须放置于干燥的地方,严禁与酸、碱、油类易燃物、铜锰等金属和对橡胶有害的物质放在一起。1.3库房温度应经常保持在0~30C,相对湿度70%以下,通风良好,阴原干燥。1.4成品箱应放置在离地面20cm以上高度的架子上,堆垛不宜过大,…  相似文献   

14.
临河高空站是内蒙古10个非GCOS探空站中唯一使用南京大桥机器有限公司探空仪的台站,针对2016年6—8月探空高度异常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并参照气象气球行业标准中的最大气球爆破直径,计算气球升空高度,得出,临河站存在探空高度普遍偏高的情况,2016年6—8月>36km的探空高度占比为47.2%,全月>38km的探空高度占比为23.4%;探空终止瞬间气压高度和计算所得雷达观测高度相比较,在30km以上,存在平均>3502m的高度差,也存在差值异常偏大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探空气球施放高度是探空工作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影响探空气球施放高度的因素,主要有气球本身的质量、气球的存放条件和天气条件。除此之外,在同等条件下,还与气球的充气速度和充气的多少有一定关系。如何提高施放高度,一直是探空员  相似文献   

16.
我站自1973年10月安装使用我区自行设计的气象专用电解水制氢设备以来,该套设备满足了我站每天两次探空气球一次测风气球所须氢气的供应,同时也经受住了连续一年半每天三次探空气球及两个多月每天四次试验气球所须氢气的考验。几年来,该套设备运转基本正常,没有出现任何事故。以它优良的性能,优越的工作条件而深受高空观测人员欢迎。我们的体会是:一、工作安全可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7.
浅谈静电对气象制氢、用氢的威胁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鹏 《气象》1988,14(4):53-55
引言 当前,国内外高空气象要素的获取,主要还是采用气球探空的方式。充灌气球的气体,除了少数几个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使用氦气外,大多数国家的气象探空台站均使用氢气。由于氢气是易燃因、易爆气体,此,静电对制氢和用氢的威胁不可忽视。 本文试图对产生静电的原因、类型进行分析,以认识静电的本质,一重视静电的危害性。并对如何减少静电的产生和消除静电的威胁,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探空球的充灌与施放高度在探空专业中,中国气象局有6项工作指标,其中一条就是要求施放高度。气球的施放高度与充气量的多少密切相关。气球是靠空气中的浮力上升的。由于氢气和空气间的密度差异,气球中充的氢气越多,球体就越大,获得的浮力就越大,上升的速度就越大。...  相似文献   

19.
自使用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后(以下简称L波段系统),日常的各项高空气象探测工作中,气球升起的工作仍保持人工操作,特别是遇到下雨等恶劣天气,气球升起的工作就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通过日常的工作经验积累,介绍一种快速升起探空气球的方法,使此项工作变得轻松和安全。  相似文献   

20.
1999年初,全国各高空台站开始使用晶体管回答器.由于回答器本身性能不完善,加上台站人员操作方法不当,影响了探空球炸率.下面是本人在上海和太原等生产厂家所提供的针对镁氯化亚铜电池和晶体管回答器使用说明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在诺尔公站探空工作的实践,结合组内同志的工作经验,总结出的几点心得体会,供全区各位探空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