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韩丽霞 《地下水》2019,(3):203-204
煤矿矿井属于小型开发项目,针对煤矿开采引发的地面崩塌、泥石流严重、煤层开采面积过大、地下水位降低和水资源侵蚀严重等水土流失问题,为减少水土流失危害,提出应采取对应治理措施,有效防治项目区水土流失,加强生态环境改善,把握水土流失治理要点,优化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总体布局,进一步完善煤矿开发项目功能,最大限度减少水土流失量。  相似文献   

2.
贵州岩溶山区井采煤矿水土流失问题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国富 《中国岩溶》2010,29(1):27-31
贵州煤炭丰富,开采活跃。据统计,贵州已探明的煤炭储量约500亿t,2005年,有煤矿2143对,其中乡镇小煤矿1 700多对。煤矿开采占压土地普遍,水土流失严重,其中,仅煤矿整合、技改和新建占压土地和引起水土流失面积约达250~300 km2,新增水土流失量达100万t以上;特别是煤矿建设施工引起的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平均侵蚀模数大多高于7 500 t/a?km2,个别地段有的甚至大于15 000 t/a?km2。贵州煤矿整合新建过程中多存在“三同时”制度落实不到位、防治责任范围界定不合理、防治措施覆盖不够、树种选择不当、水土流失防治技术手段落后、水保投入不足等问题。为此,今后的井采煤矿区水土流失防治应与区域水土保持有机结合,加强岩溶山区环境与矿山水土流失关系研究,增强防治措施的科学性。同时,在水土流失方案编制时应适当扩大防治责任范围和提高预算单价。   相似文献   

3.
煤矿水害防治是矿井安全管控的重点之一,但缺乏全面、系统、可控的技术管理手段,制约着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为了科学、有效地指导煤矿水害防治工作,以鄂尔多斯盆地深部煤矿顶板水害为例,运用系统工程与闭环式管理的理论体系,提出了“立体探查、预测预报、追踪探放、分段疏降、采前评价、阶梯排水、监测预警、总结优化”的顶板水害闭环式管控模式,该模式涵盖了水文地质条件探查、水害预测、顶板水疏排、水害监测预警等全过程的管理、控制,形成了从水害治理效果到水害防治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反馈通路,组成一个水害防治闭合回路,保障了防治水工作有据可依、偏差可控。将该模式应用于深部复杂水文地质条件的煤矿顶板防治水技术与管理,实现了煤矿水害防治技术与生产管理的协同创新,保障了煤矿安全高效开采,为深部复杂水文地质条件煤层开采顶板防治水技术与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伊金霍洛旗新庙镇敬老院煤矿开采地质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金霍洛旗新庙镇敬老院煤矿正在建设阶段,根据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以及煤矿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的有关成果,评价了煤矿开采前的地质环境现状,预测了未来煤矿开.采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措施,为煤矿合理开采、可持续发展、保护地质环境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5.
煤矿开采后引发地面塌陷的危险性预测评估是煤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核心内容。以华亭矿区大柳矿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介绍了煤矿采空引发地面塌陷危险性预测评估的基本内容及评估深度,并提出了较全面的矿区采空塌陷的防治措施,可以为矿井开采后防治地面塌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19,(6)
根据露天煤矿矿区排土场水土流失的特点,通过在整体围岩和分层防堵防沙技术、人工防治、排水系统构建技术及坡面水土流失生态综合防护技术应用的基础上,提出排土场治理关键技术措施,如分层围垦、人工防治、排水系统及实施边坡综合治理等措施,可有效减少泥沙的输入,实现矿区的生态恢复,防止煤矿开采区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7.
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法规依据和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近年来,我国煤矿重特大水害事故多发,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并要求尽快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下发了“关于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及全国煤矿水害防治工作座谈会,论述了当前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采空区积水透水事故是龙岩市地方小煤矿主要水害,透水事故的典型实例表明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违法行为,是地方小煤矿事故多发的根源;只顾眼前利益,无序开采,是发生采空区积水透水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管理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是防治矿井水害发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音频电透视技术在临城矿下组煤开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治水工作是河北临城煤矿下组煤开采技术途径探索的主要内容,音频电透视技术又是防治水工作的主要物探手段。本文对该技术在临城矿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介绍了该技术的应用效果。用实际应用效果证明音频电透视是临城煤矿下组煤开采技术的重要探测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金属矿工程水土流失特点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2016,(4)
金属矿工程多位于山区,根据其开采方式不同,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也不尽相同。金属矿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不仅发生在施工道路等基建设施的建设阶段,也发生在工程投产运行后,尤其是尾矿库、废石场等。通过调查类比预测,对金属矿工程的水土流失特点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特点提出分区防治、针对易产生水土流失的施工道路、废石场、尾矿库等应合理选址,并采取工程措施、临时措施、植物措施相结合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1.
煤矿水害严重制约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发。针对我国煤矿开采面临的典型顶板、底板和老空水害问题,现阶段矿井水害防治主要开展水害危险性评价、涌水量预测、水害监测预警及水害探查与治理等工作,智能化程度不高。为了解决煤矿企业现场水害防治不同阶段研究与决策的智能化需求,通过将煤矿水害防治与“大数据”“数字化矿山”“互联网+”“云服务平台”等新理念、新技术进行融合,设计开发了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矿井水害防控远程服务云平台,实现水文地质信息管理、水害风险分析评价、水害防治方案设计、水害监测数据分析与智能预警、水灾事故辅助决策以及随时随地多部门多端协同,构建形成“互联网+水害防治智慧服务”新模式。矿井水害防控远程服务云平台实现了煤矿水害防治方案的科学、快速、精准制定,提高了矿井水害防治技术工作管理水平,为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提供可靠的技术平台支撑。   相似文献   

12.
从水文地质角角出发,结合多年的井下防治水工作实践,对西峪煤矿的带压开采与地下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得出西峪煤矿及西山局各矿的带压开采均不会影响晋祠泉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长河煤矿为地质构造中等复杂区,其矿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表明,地表水、直接充水含水层煤系砂岩裂隙水、老窑水、构造断裂带水都可构成该矿井开采的充水因素,且其涌水量大小与大气降水关系密切。针对矿井开采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煤矿水害的防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晋中市煤矿开采对水环境的影响评价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曲红娟 《地下水》2009,31(2):92-94
在分析山西省晋中市煤炭资源现状、开采现状及矿坑排水现状的基础上,进行煤矿开采对水环境的影响评价,提出了依法管理、贯彻煤水并重的方针、加强矿区综合治理、对小煤矿统一规化治理整顿等五个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煤矿开采已形成系列和成套的先进机械设备,煤矿与化工矿山既有各自的特殊性也有一定的共性,化工矿山引进应用一些采煤机械设备可以优化和创新开采技术方案,如:机械切割开采技术——连续采煤机与掘进机,工作面支护技术——液压支柱与液压支架,胶带输送技术——大倾角胶带机。通过加强沟通交流,加强试验研究,积极探索,可以促进非煤矿山开采技术的优化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新集煤矿1#煤开采底板突水可能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集煤矿1#煤层储量大、煤质好,对其进行开采是稳定和扩大产量、提供优质煤炭资源的保障。开采1#煤层遇到的最主要威胁是下伏太灰承压水突出。文章在分析淮南煤田和新集煤矿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新集煤矿太灰岩富水性、底板岩层隔水能力以及构造控水特征等进行初步研究,判断1#煤开采过程中太灰水突出的危险性,分析可能的防治措施,为安全、高效开采1#煤层提供前期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榆神府区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矿突水灾害是仅次于顶板、瓦斯的第三大灾害,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分类是科学确定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突水危险性的手段,以大量的勘查、矿井开采实际资料为基础,从受采掘影响的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矿井涌水量、矿井突水、老窑积水及其危害性、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等5个方面,分析了榆神府矿区矿井水文地质分类的主要指标,提出了新民区主要为简单类型,神木北部矿区以中等类型为主,榆神矿区以复杂类型为主的科学分类,为榆神府矿区煤矿防治水、保水开采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鄂东南煤矿区环境地质问题现状调查表明,煤炭开采已对该区的地质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产生了地下水位下降、水土环境污染、地面塌陷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煤矿开采引发的透水、冒顶、垮塌、瓦斯等地质灾害隐患在许多生产矿井中也普遍存在,已直接危及到矿山的安全生产,在分析该煤矿区产生环境地质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及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2021,(5)
渭北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西铜高速公路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人文环境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西铜高速公路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实践为例,结合项目区水土保持现状、土地利用类型和影响因素状况,依据基本的实施原则,对项目区水土流失区域进行防治责任区划分,针对主体工程防治区、取土场防治区、弃土(渣)场防治区和临时工程防治区这4个区,提出具体的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对防治水土流失、蓄水保土、坡面防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15,(6)
煤矿水土保持监督是预防矿区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也是实现煤矿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分析煤矿区水土流失的特征入手,对煤矿区水土流失的原因进行剖析,进而构建出煤矿水土保持监督体系,以期充分发挥监督体系在预防矿区水土流失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