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科学已经明确告诉我们:月亮有一个死寂的世界,没有生命,它的内部几乎没有热度,没水,没有空气。但是,仅仅知道这一些,远远投有揭开月球的“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2.
《地理教学》2013,(21):64-64,63
怪异行星的样本 土卫六看起来的确很像地球,但它非常寒冷,昏暗。那里的石头由水冰组成,湖水由碳氢化合物组成。土卫六的表面温度为零下180℃,活脱就是“太空冰箱”,人们至今没有在那里找到可以得到证实的生命迹象也便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3.
张若岭 《地理教学》2005,(10):36-37
如若没有人告诉我这篇材料是地理教材中的一篇案例,我不会想到它是教材内容,更不会想到它是地理教材的内容。虽然假设不成立,但是我仍然心存怀疑。可见,这篇教材给我耳目一新的程度。在我看来,它只是一篇生活实录,顶多可以作为一篇语材料,从中我们可以学习记事的叙述方法和激发学生的情感并作为学生练练笔头的很好的材料,仅此而已。  相似文献   

4.
湿地写意     
<正>湿地,乃地球之肾,是地球最重要的部分。它,贮藏着生命之水,涵养着地球上的众多生灵,滋养着地球之躯。没有了湿地,地球将失去柔美、光润与恬静。湿地,是绿水、水草、芦苇、水鸟、鱼、丹顶鹤、牛、羊、沼泽、湖泊、蓝天和白云组成的一幅山水画,是诗词歌赋发源的圣地。湿地,它虽没有高山的雄壮,大海的浩瀚,但它有其独特的意韵:柔美、恬静、  相似文献   

5.
《地理教学》2011,(11):61-62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飞向了太空,潜入了海底,也战胜了许多曾经令人无可奈何的疾病。但是,即使绝大多数来自大自然的挑战都能被我们击败,死亡,仍旧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于是,人类便尝试通过各种方式来超越对死亡的恐惧。在世界各地的旅游景点中,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死亡纪念馆”,但是仔细想来,很多景点的意义,其实就是祭奠逝者,并唤起生者对生命的思索.  相似文献   

6.
宇宙万物中,唯有生命是最积极、最活跃、最生机勃勃、最神秘莫测的了。自从来到这个星球上以后,它便以其坚强的意志生存.下来,以其磅礴的气势扩展开去,分化繁衍,以至无穷,这是多么神奇的力量啊!如果没有生命,地球只能是一个死气沉沉的星球,宇宙也只能是一个毫无生气的宇宙,即令其空间无限,时间永恒,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相似文献   

7.
黄雷 《地理教学》2009,(11):44-44
夏丐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人是有情感的生命个体。尊重生命,就必须承认每个学生都是具有丰富情感的活生生的独立存在的人。目前的地理课之所以成为学生不喜欢的学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只见书不见人,禁闭了学生的独立情感,  相似文献   

8.
陈琳 《地理教学》2014,(21):43-44
2009年笔者从网络上接触到翻转课堂这个概念,了解到它最先由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进行探索。2007年春天他们开始使用屏幕捕捉软件录制Power 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并把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帮助课堂缺席的学生补课。后来他们发现学生在家观看视频听讲解,可以节省课堂上教师讲解的时间,腾出来的时间可以用于做实验,或者帮助那些作业有困难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是洞庭湖水环境保护的重要参与主体之一,研究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中学生水环境保护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健全洞庭湖水环境保护全民行动体系、建立和谐的人水关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建立环境知识、环境经历、环境态度、环境信念和情境因素相结合的中学生水环境保护行为理论框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中学生水环境保护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联系。研究发现,环境态度、公共规范、环境信念对中学生水环境保护行为具有直接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知识和环境经历对中学生水环境保护行为无直接显著影响,但是分别通过环境态度、环境信念中介变量对中学生水环境保护行为产生间接影响;情境因素中的奖惩机制和行为约束对中学生水环境保护行为无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本文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中学生水环境教育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绿色的塔里木河廊道,是森林与风沙斗争的见证。而森林斗争的动力是水,一旦失掉了水,它的生命便逐渐衰亡。例如在库尔干西边四公里,有一条古河道,两侧有大量的风干胡杨木,说明该地曾是一个胡杨林带,由于河流改道,没有水源,胡杨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11.
浅谈地名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名,就是地方的名称,它包括自然地理实体名称,行政区划名称,居民地名称,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具有地名意义的台、站、港、场名称等等。表面看起来,作为称呼无足轻重,其实,它却有着诸多的不可忽视的功能和作用。它对加强地名管理,促进现代化和谐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记忆功能。正像世界上本没有路一样,在人类远古时期,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域都是没有地名的。后来,经过漫长的生活经历,人类感到为了生存的需要,有些有果实、有水源、有洞穴、有火种的地方需要记住,以便重到那里寻找食物、饮水、住宿、取暖,以延续生命,发展人类。为了记住这些地…  相似文献   

12.
燕子诗话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无论冬天多么漫长,春天总会来的。伴随春天而来的,还有轻盈飘逸的燕子。 燕、莺、蜂、蝶,并称花间四友。燕子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出现的频率最高,这是为什么? 燕子与春天一样,使人感到愉悦。 谁不喜欢春天?许许多多的生机,在春天萌发;许许多多的希望,在春天孕育。与春天携手同归的燕子,又怎能不讨人喜欢?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实施改革已近五周年,是应对它进行总结的时候了。地理学不可能,也不应当徘徊在改革进程之外。但是如果从近年来地理刊物的评论看,似乎地理学一切都很顺利,没有多大的必要进行改革。地理学会的活动也不见有什么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4.
弄堂沿革     
弄堂,这一上海特有的民居形式,曾经与千千万万上海市民的生活密不可分。多少个故事,多少个典故,多少个名人,多少个记忆,与石库门,与亭子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没有弄堂,就没有上海,更没有上海人。弄堂,构成了近代上海城市最重要的组成部份。弄堂,上海人对里弄的称呼,它既不同于传统的中国江南民居,也不同于任何一种西方的建筑形式。然而,它又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痕迹,又或多或少地带有外来建筑的影响。它最能代表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的特征,它也是近代上海历史的最直接产物。  相似文献   

15.
长勺之战,发生于周庄王十三年(前684年)春天,它是春秋初年齐鲁两个诸侯国之间进行的一场车阵会战,也是我国历史上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的一个著名战例。长勺之战是齐桓公争霸斗争史上一次少有的挫折,也是鲁齐长期斗争中鲁国的一次罕见的胜利。它对齐桓  相似文献   

16.
阳信鸭梨产地——山东省阳信县。这里:春天银装素裹,梨花竞相盛开,缕缕幽香今人心旌神驰;秋季金光闪烁、硕果压满枝头,鸭梨清香使人心旷神怡。阳信鸭梨因产于阳信,其果根基部状似鸭头而故名。它  相似文献   

17.
《西部资源》2012,(4):79-79
1985年,我国地质工作者在内蒙古发现的"中华麦饭石",经过科学家们的一系列分析鉴定与研究,被誉以"神水药山"、"保健石"等一系列美称。麦饭石是一种天然的药物矿石,含有人体所必需的钾、钠、钙、镁、磷常量元素和锌、铁、硒、铜、锶等十八种微量元素。其中,微量元素约占人体重的0.025%,虽然其比例甚微,但是它在人类的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在人体中含量不足或过剩都会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人体必须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补充微量元素,以满足生长发育和维持正常新陈代谢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名》2009,(11):8-12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史上,有一个关键词注定让人无法忘记,那就是。经济特区”。没有经济特区这个“钻头”,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历史空间中的掘进,就不会达到今天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9.
由于人口的增多,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加之自然因素的作用,我国乃至全球水资源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人类对水资源的认识——无论是它的特征与内涵,还是它的功能与价值——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和全面。"水资源不仅为维护地球上一切生命所必须,而且对一切经济部门都具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联合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经济资源"(2003年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20.
环境的价值     
如果问一棵树值多少钱.你会毫不犹豫地根据它提供木材的多少来确定它的价值。要是问一条河、一座山值多少钱呢?你也许会觉得它们没有价值或无法计算,然而,随着我们对环境认识不断深化,科学家们说:环境有价,而且可以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