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变暖在继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全球和中国的观测资料指出,无论全球还是中国,2001-2010年都是有仪器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10年。虽然这10年内的温度上升趋势很弱,但并不意味着气候变暖已经停止。分季节来看,近10年(2001-2010年)冬季中国东北及新疆的气温低于前10年(1991-2000年)。然而,这种区域性和季节性的温度下降并没有影响全国、全年保持变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南海气象站迁站前后气象数据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佛山市南海区1991年和1996年2次迁站前后5年共15年的温度、风向、日照等地面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迁站前后的温度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且与近年来全球性气候变暖趋势不一致;风向与仪器安装环境关系密切,第1次迁站的风向季风气候特征表现明显,而第2次迁站的风向特征较为零乱,基本不能代表本地的季风气候特征;日照时数有逐年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3.
张雅琴  刘彬  蒋知安 《气象》1988,14(9):57-57
探测高空压、温、湿的探空仪虽然比较精密,但各台仪器之间总有一定差别。在使用探空仪前,尽管采取了灵敏度检查、基值测定等措施来保障记录的质量,但在记录整理中仍发现有少数仪器升空后发生故障。以前用手工整理记录,从图表中一般能发现;现在台站用微机进行数据处理,就难以直观地发现问题。 现将应用微机数据处理后,如何判断反常探空记录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记录审核中发现的几种现象 1.信号接收正常,但从高空压、温、湿记录月报表(规定层)中,某时次同一等压面的温度比前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青藏高原2个冰芯、中东部3个洞穴石笋、1个南海珊瑚的稳定氧同位素1950年来的年际分辨率时间序列,通过与其周边气象站点器测数据对比分析表明:冰芯、珊瑚载体中氧同位素与温度相关性较好,可以指示过去温度变化的信息;洞穴石笋载体中氧同位素与温度、降水量的相关性因洞穴地点不同而存在差异.近50年来冰芯氧同位素记录了青藏高原20世纪50-70年代中期夏季温度降低以及随后温度增加的2个时段;珊瑚氧同位素记录了我国南海热带海区温度及海水表面温度一直处于变暖的环境中;而石笋氧同位素皆偏正变化的趋势与亚洲季风区其他石笋氧同位素、现代大气降水氧同位素的记录一致,并和现代气象资料计算的亚洲夏季风指数变化相符,即石笋氧同位素也反映出亚洲季风在逐渐减弱,显示独特的区域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人们早就猜想到太阳活动变化对地球气候有影响,并且许多相关分析也指出了这种联系,但在多数情况下,相关很少具有统计意义。然而,最近的结果指出地球气候的变化与太阳活动有强相关。发现对流层和平流层上部温度与太阳10-12年周期有同步关系,在更长时间尺度上,发现全球温度,特别是北半球陆面气温与太阳活动的长期变化有几乎理想的相关。太阳活动并不能仅用一个参数来表示。不论是1860-1990年的仪器温度记录,还是  相似文献   

6.
在高空气象观测工作中,经常遇到特殊记录。造成这些特殊记录的原因,有上空仪器故障,有人为的错误,还有天气实况的真实反应。如何正确处理这些特殊记录,对于天气预报,科学实验,资料保存都是很有价值的。本文利用温度随高度变化的规律,谈谈分析处理特殊记录的一些体会。 一、复杂天气情况下, 特殊记录的分析处理 在对流层,一般情况下,温度随高度的  相似文献   

7.
施爱群 《气象》2003,29(1):57-57
温度计是自动记录气温连续变化的仪器 ,它是县站目前唯一能记录并保存下任何时间的气温变化资料的一种仪器。而仪器的感应部分是获取准确记录的重要部分 ,但现用的DWJ1型温度计的感应部分为双金属片凹面朝上的装置 ,笔者认为 ,这种装置易造成积水和尘土的堆积 ,势必对记录的准确性有所影响。1 积水使温度示值偏低。一般情况下 ,水的温度低于空气温度 ,而且水温与气温之间的差温 ,是随空气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变化而改变的。因此 ,难以用一定值进行器差订正。2 积水改变了双金属片凹面的曲率。水有一定的重量 ,由于重量改变了凹面曲率 ,…  相似文献   

8.
仪器性能有问题或仪器的安装不规范,有时用直接检查的方法难以发现,而采用审视记录变化的办法倒常常能奏效,对于自记仪器来说将更是如此.因为,观测仪器的毛病,必然会在记录迹线上有所反应.所以有经验的检查员和观测员都喜欢从分析记录迹线入手来发现和处理仪器中存在的问题.现在,我们通过对几个实例的分析,将这种方法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虞维钧 《气象》1978,4(5):14-14
雨量计自记记录往往与雨量筒所量得的记录不一致,时大时小。其原因之一是仪器口是否水平。为消除由于安置不水平造成的误差,我们可以在雨量计仪器铁壳的三根牵绳上,各装上一个比较小型的花兰螺丝,来调整仪器口的水平。这  相似文献   

10.
正点巡视仪器时,如果发现自记仪器出现钟表停摆或钟筒被卡故障,及时排除也将造成部分时段(甚至近1个小时)内的记录中断缺测。如果仪器感应部分正常工作,自记笔尖能作记录划线,则该故障是钟筒不转动而使自记笔受感应变化在原处上下划线作记录,形成一条直线,直线记录上限点与下限点应该是缺测时段内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所以在整理记录挑取最大值和最小值时,要把上述极值与自记记录正常时段内的极值作比较,进行合理判断,不能因为记录出现缺测而轻易将日极值按缺测处理。这种现象处理适用于气压、温度和湿度自记仪器,不能用于EL型电接风记录。  相似文献   

11.
1.百叶箱是安置测定温、湿仪器用的防护设备。它的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影响,并使仪器感应部份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变化。2.①若溶冰不恰当,凡在定时观测正点前进行补测的,该时的湿度记录用干湿球补测值查算,气温仍以第一次干球观测值为正式记录。②凡在定时观测正点后进行补测的,则改用湿度计定时值(用规范规定的压、温订正法订正),配合第一次干球记录反查得出该时湿度记录(遇上发报时,湿度计可先借用前次观测的器差值进行订正,只作编报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自动气象站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由于受仪器故障、维护不当或自动站仪器校准漂移等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草面温度、地面温度数据的异常,文章根据具体实例分析了各种异常记录出现的原因,提出相关处理方法,以保证数据序列完整、准确。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目前急需进一步了解最近一次冰期以来发生的气候波动现象与原因。世界面临着人口增长以及能源、水、粮食等资源越来越快的消耗,对未来几十年的气候波动进行预测的要求十分迫切。由于我们对过去的气候过程和起因的知识十分有限,上述要求无法满足。二十世纪初期以前,像温度、气压、雨量这类气候仪器记录,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是稀少的。用仪器观测的历史还可上推二、三百年,但仅限于个别地点。为了对时间尺度为几十年的气候变化做些了解,需要几个世纪之久的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气候记录。因此,只有用历史气候记录或其它的代  相似文献   

14.
基于1981—2021年北京地区6个气象站的逐日最大冻土深度、平均气温、平均地表温度及5、10、15、20、40、80 cm地温等资料,分析了近40年北京地区最大冻土深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温和地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最大冻土深度总体呈变浅趋势,气候倾向率为-2.3 cm/10 a,各站点最大冻土深度变浅趋势从西到东呈逐渐减弱趋势。北京地区最大冻土深度与40、80 cm地温相关性最好,与地表温度相关性较差。选取2021至2022年北京地区冻土对比试验数据,评估测温式冻土自动观测仪观测精度,发现仪器安装至少一个冻融周期后与冻土人工观测吻合度更好,测温式冻土自动观测仪的观测精度与仪器安装位置的地下岩层、土质分布密切相关,需要在仪器稳定运行后根据当地实际优化算法和冻融阈值。  相似文献   

15.
在 E-601型蒸发器的观测中,我们发现测得的蒸发量,除了受气象要素的制约外,由于仪器本身的特点,比起小型蒸发器,人为因素对蒸发量带来的误差更多。在观测中如不注意,将直接影响记录的“三性”,甚至使记录面目全非。这些因素主要有:1.应统一保持相对稳定的水面高度。蒸发与水温直接有关,蒸发桶内水面过高水体温度低则使蒸发偏小;水面过低水体温度高而使蒸发偏大,使记录失去代表性和比较  相似文献   

16.
日照时数和雨量自记观测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冬梅  王增连 《气象》2001,27(11):57-57
笔者从事地面观测近二十年 ,并长期负责报表预审 ,发现许多同志在一些项目的观测中存在误区 ,如日照记录的统计、降水记录的统计等 ,下面是自己在地面气象观测中的一些经验体会 ,供测报同行参考。1 日照时数观测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目前 ,各基层气象台站所使用的日照计为暗筒式日照计 ,该仪器是利用太阳光对涂有感光药剂的日照纸感光留下感光迹线这一原理来测量日照时数。笔者在统计日照记录时 ,有时会发现当天的天气状况与实有日照记录不符。这里在假定仪器安装正常情况下 ,仅从观测员在日照观测中的操作规范出发 ,指出准确观测日照时数应…  相似文献   

17.
罗城县45年气温、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罗城县1962~2006年共45a的温度和降水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罗城县近45年来的温度和降水的变化特征及趋势.结果表明罗城县45a来,年平均气温以0.159C/10a的趋势变暖,年降水量变化率约为18.7mm/10a,略呈偏多势态但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北半球对流层下部温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绍武  赵宗慈 《气象学报》1984,42(2):238-245
温度变化是气候变化的重要内容,为弄清北半球气候变化的趋势,首先须正确估计温度变化。过去大多数作者应用地面气温记录进行了分析,但由于所用站点密度不够,大洋上记录又非常少,以致对地面气温变化的分析,作者之间往往存在分歧。在这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CRU、NASA和NOAA的近地面气温异常(SATA)数据,对比分析了2015年和1998年的温度异常分布特征,证实了2015年是有观测记录以来温度最暖的一年,并进一步利用EEMD方法探讨了不同时间尺度对2015年温度异常的贡献以及其温度最暖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年代际及其以上的时间尺度和长期增暖趋势对2015年年平均SATA贡献为0.64°C,远远大于与ENSO信号相关的年际时间尺度的贡献(为0.1°C),说明长时间尺度和全球长期变暖趋势对2015年温度异常的形成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朱炳权 《气象》1979,5(7):39-40
目前我国广大气象台站普遍采用电接风向风速计来测量和记载地面风向风速。整个仪器,每时每刻处于动态,其部分仪器长期暴露在室外。为了保证获得完整和准确的记录,就需要平时经常做好维护修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