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绘画出线条光滑实在、均匀一致的各种线划图形,除要有熟练的技术外,还需具备称心如意的绘图工具。曲线笔、直线笔、圆规、双曲线笔等是制图工作中经常使用的绘图工具,但因使用者的各自爱好和习惯不同,对笔头长短、角度大小、和墨嘴舌片厚薄的要求均有不同,加之目前有些墨嘴钢质欠佳,所以在工具使用前需要进行整修;而在绘图作业过程中也需随时修磨,以便保持笔头的锐利圆滑,绘画的线条光滑细致、均匀实在。因而花费的额外工时是比较多的。从去年以来,承兄弟单位的启示,我们利用修脸用的刀片钢片薄而质优的特点,把它焊接到废旧的单、双曲线笔、小圆规或直线笔的墨嘴上,修磨成型代替新笔使用。经过较长时间工作中的使用证明,用刀片焊接的绘图工具,比原绘图工具绘画出的线条更细,且光滑实在、均匀一致,完全达到绘图质量要求;笔头舌片的耐磨度也比原笔强;并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测量工作的绘图中,现在是用曲线笔来抅绘等高线,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以下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用交点属性赋值法处理隐藏线,是近儿年出现的一种处理隐藏线的新方法,该方法的优点是计算方法简单,因而能提高绘图速度。本文着重讨论将该方法运用在任意多边形轮廓线的裁剪上。对轮廓线的裁剪有几种方法可以选择,但处理结果往往都会导致当前多边形的解体,给进一步加工带来很多不便。用交点属性赋值法来处理就不会产生此问题,而且能提高绘图速度,经过作者多次试验,其结果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4.
印刷原图的清绘,不仅具有优异的艺术性而且具有严格的政治性和科学性,一笔之差就可能使一系列的精密测量成果和地图资料在原图上失其效用,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会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作为一个地图生产者,必须对祖国建设事业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必须要有一丝不苟的精神,建立质量第一精益求精的思想,在这个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这就需要我们具备熟练的绘图技术和良好的地图素养,不这样,就不能达到三性要求,就不能提供更多更完美的地图,就不能满足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现将几年来我对绘图技术上的几点初步体会作一介绍,不妥之处希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5.
<正> MapED编图工作站软件,主要用以取代1:500~1:10000比例尺地图的航内编图工作。它还兼有修测功能,可以把解析测图仪采集的文件经过强有力的编辑后,直接用JX-3仪器的ST绘图机刻图输出,或在通用绘图机上绘图输出并进入地理信息库,中间不需要再进行手工编辑。地图的输出质量接近手工刻图的地图。这套软件所需的硬件可由用户自行购置或委托我公司办理。我公司出售的软件带有说明书。现将这套软件所具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探讨机助绘图时,对有限的离散点,用三次Bezier样条曲线进行拟合成曲线或曲线夹直线;提出了平行曲线的概念,并且论述了它的求解定理。该算法已用C语言编写成程序,且在uv68000微型计算机和HP7475A及DP×3300绘图仪上调试成功,绘图前先在C6920图形监控器上显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绘图桌上的细长丝杆的加工精度问题,从工件在加工中的受力变形到影响螺纹磨削精度等因素作了初步的分析,并对加工中产生螺距累积误差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前各部门绘制各种图件,绘图笔尖仍是主要工具之一,往往有一支得心应手的绘图笔尖,加上熟练的绘图技术,便可胜利地完成任务。但绘图笔尖的磨损、碰坏是常有的事,甚至新的笔尖有时也有使用不顺利的毛病,如笔尖写字时不光滑,不下墨或下墨困难。如不及时寻找原因随时进行修磨,绘图速度一定快不了,更不用说达到高的质量标准。因此,怎样修磨好绘图笔尖,就成为绘图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了。绘图笔尖常见的毛病和缺点不外下列几种,其修理方法和注意事项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后疫情时代旅游业真实的状况如何?到底怎么办,前景又如何?疫情期间,老泉君很少说旅游,也没有写过什么旅游相关的文章,因为旅游都近于关门了,旅游业差不多都消失了,还扯什么呢?扯也是徒劳,没有游客,就没有旅游的供给需求,没有市场需求,就没有商业行为,没有商业行为就没有经济,没有经济就没有企业及员工运转的可能,这是最基本的逻辑,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测绘生产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制图的需要,上海化工厂、北京市地质地形勘测处、上海市城建局测量总队和国家测绘总局测绘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组成了《化学涂层聚酯绘图片》会战组。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已研制成功一种化学涂层聚酯绘图片,它克服了球磨聚酯绘图片的一系列缺点,为测绘生产和其它精密制图,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绘图材料。  相似文献   

11.
纪喻 《中国测绘》2003,(4):48-48
确切地说,笔者面前展开的不像一张规范的地图:既没有正式的比例尺也没有常规的方向指标,甚至没有正规的图例符号。 但是,这张整洁、素净地图中的内容仍然吸引着我的目光,图纸上,北京的大小胡同一目了然,胡同的宽窄弯直用针管笔细细地画出来,胡同里的每一个拐角和凹凸清晰可辨;大小胡  相似文献   

12.
在绘图工作中,修改透图纸的情况是很难避免的;可是由于透图纸很薄,着墨后修改起来很麻烦,图纸往往很容易被擦破、刮破和弄得起绉,如果第二次修改起来就更困难了;同时修改的时间也很长,直接影响了绘图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五○四队绘图组针对这一问题作了研究,并在最近成功地试验与推行了“快速修改透图法”,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地形图数据无损转换共享难、无法直接入库(Arc GIS)的问题,利用C#语言及VS2015开发环境,在AutoCAD2015平台下进行二次开发,设计出了一套面向直接入库的测量绘图系统。该系统采用ESRI公司的"CAD制图规范"中存放要素类的定义信息和要素的属性数据的组织规则,使得系统所绘图形不需要经过任何中间处理,就如同使用ArcGIS中的GeoDataBase地理数据库中的原生要素类和原生要素一样。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 一、触觉地图的基本概念及历史回顾触觉地图又称盲人及弱视觉者(矫正后的视力低于0.05)地图。它是根据盲人及弱视觉者的实际需要及触感特征、用专门设计的凹凸符号及盲文系统揭示客观实体空间分布及相互联系的地图。触觉地图一个方面可用于特殊教育,使盲人及弱视觉者了解丰富多彩的自然地理环境,另一方面有助于使他们走出家庭,步入社会。就触觉地图的内容及表示方法而言,触觉地图属于专题地图的范畴。触觉地图的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四十年代。当时,苏联的师范院校为配合对盲童进行特殊教育制作了许多盲文地图及盲文图册,借助盲文图形对盲童进行地理、生物、绘图及空间定位能力的教育及培养。在研究实验的基础上,H.A.Ceuebcku(?)相继于1952年及1960年编写出版了《盲校中的图形教育》和《盲校中的绘图训练》两本专著,作者在书中对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绘图术直到皇朝晚期受西方的影响之前,始终没有脱离形象化和文学艺术式的绘图技术。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随着十五世纪晚期西欧人的地理大发现,西方的传统绘图已经变得趋向于标准的规范化的制图,可是直到十九世纪末叶,中国的绘图法依然遵循着不同的标准和习惯。在中国,地图往往只是作为对地理知识进行文字描述的辅助性插图。从很早开始,中国的学者和官员就已经意识到准确了解国家地理情况的重要性。绘制更加详细而准确的地图的动力来自中央集权下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地图的绘制用于各种目的:税收、河道的维护、漕运以及国家抵御外来的威…  相似文献   

16.
[一]地面两水准点之间,用水准测量联测的结果,只有在水准面相互平行的条件下,才能算是两点的高差,因为水准测量是以这个假设为前提的。事实上地球上的重力都不同,水准面之间并不平行,因此就是观测一点也没有误差,根据不同的路线所测得的两点之间的高差并不相同。水准联测的结果也就没有什么几何意义可言了。为此,就提出了归算水准测量所测得高差的问题。正高是归算的一种方法,按其定义来说;是地面点沿着重力方向,从大地水准面到该点之间的距离。用公式来表示即为:  相似文献   

17.
《地图》1986,(2)
连编带绘一次成图通常要经过裱版、展点、晒兰、拼贴、综合清绘等工序获得出版原图。但供编、绘用的底图并非一定要用兰图拼贴的方法得到。我们曾试验在绘图薄膜上拼贴软片图连编带绘,结果比较满意,不仅减少了工序,缩短了成图时间,成图精度也达到了规定要求。成图过程如下。新编图的图幅面积100×70厘米~2,比例尺为1:20万,使用1:10万地形图为基本资料。首先选一张较厚(约0.1—0.3毫米)、质量较好的毛面聚酯薄膜,用坐标仪在绘图面展好图廓点和经纬线交点,并逐点检查,标记数据,用铅笔连线。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前言重力数据是研究大地水准面和地球外部重力场的基本数据,也是地球物理和地质研究工作的重要数据之一。这些工作对重力数据的要求,在数量上往往是众多的;在区域上,一般需要成片,有时甚至是全国或全世界的重力资料;在内容上,不仅需要已观测的单点重力值,也要经过比较复杂的数字加工的数据,如各种归化后的重力异常,未测重力地区的推估重力异常等等;在数据的格式上,既要求有点值,也要求有各种不同格网密度的平均重力数据,甚至各种类型的等值线图等等。若将数据库技术应用于重力数据中,就能很方便地提供上述各类重力数  相似文献   

19.
测量工作中所用的各种记录手簿,都是硬纸板封面,主要是便于外业工作记录。但当一本记录手簿用完后,缴到内业计算和资料保管时,记录簿的硬面便没有什么作用,反而多占保管的地方。根据我们机关印制记录簿的费用,一本硬面记录簿要比同样的软面记录簿价高到三分之一至一半左右。因此,我们认为记录簿用硬面是很浪费的,必须设法改进。所以我们本着不影响外业记录和节省费用的精神,设计了一种活动硬面记录手簿,用一个硬面夹子,代替记录簿的硬面。这种活动硬面记录簿,经过近二年的普通使用,大家认为不但和原来的硬面记录簿没有什么差别和不方便的地方,同时少占保管地方和节省不少钱。现将活动硬面记录簿的制法介绍出来,供大家采用。  相似文献   

20.
地理国情监测项目中的生产单元最小是县域,融合后到省级区域,这些区域边界都是曲线,曲线边界接边的问题就凸显出来,目前市场的成熟GIS软件并没有针对曲线边界的接边检查,为此笔者经过细致的研究和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并研发了相应的工具,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引发大家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